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玄府理论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针灸治疗方案的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杜玉茱 刘文珊 +2 位作者 李宏坤 刘湘 王艳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5期131-134,共4页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作为一种临床难治性皮肤病,以风团伴瘙痒为主要症状,皮损多反复发作且发作时瘙痒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以玄府理论为指导,阐明“玄府开阖失司”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核心病机。根据该病机树立扶正祛邪、调畅...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作为一种临床难治性皮肤病,以风团伴瘙痒为主要症状,皮损多反复发作且发作时瘙痒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以玄府理论为指导,阐明“玄府开阖失司”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核心病机。根据该病机树立扶正祛邪、调畅玄府的治疗原则,并确立针刺和刺血疗法合用,以中脘、关元、天枢和足三里等穴位为针刺主方,辅以大椎、膈俞作为刺血主方,经腧穴-经络-脏腑玄府系统,祛风扶正,散瘀通络,宣通皮玄府及脏腑玄府,通利气血循行,使邪去正复,疹退体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玄府理论 针灸 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伴发失眠患者临床疗效的真实世界研究
2
作者 史玉珍 梁佳念 +3 位作者 石钰 孙明新 薛维华 王艳君 《天津中医药》 2025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观察慢性荨麻疹患者失眠发生情况以及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伴发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真实世界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17例确诊为慢性荨麻疹并实施针刺治疗的患者,根据治疗前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筛选出慢性荨...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观察慢性荨麻疹患者失眠发生情况以及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伴发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真实世界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17例确诊为慢性荨麻疹并实施针刺治疗的患者,根据治疗前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筛选出慢性荨麻疹伴发失眠患者80例,采集该80例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相关指数评分、治疗方案,比较不同年龄、性别、病程、辨证分型的失眠发生率;观察失眠患者在针刺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7 d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7)、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DL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的差异,综合分析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伴发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不同性别、年龄、病程,慢性荨麻疹患者伴发失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失眠患者在针刺治疗前各症状积分均高于治疗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出现失眠与性别、年龄、病程无关,可能与荨麻疹的瘙痒症状相关,失眠患者治疗前的症状积分高于治疗后,针刺治疗能有效缓解荨麻疹瘙痒症状并改善失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失眠 针刺 真实世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骏吉 逯子衡 +2 位作者 蔡青城 杨家祥 王艳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44-47,共4页
膝骨关节炎(KOA)是以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退行性关节疾病,慢性低度炎症起核心作用。针刺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治疗效果显著,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仍未明确。针刺减轻KOA炎症反应的机制涉及巨噬细胞、细胞因子、肠道... 膝骨关节炎(KOA)是以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退行性关节疾病,慢性低度炎症起核心作用。针刺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治疗效果显著,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仍未明确。针刺减轻KOA炎症反应的机制涉及巨噬细胞、细胞因子、肠道菌群、炎症信号通路等方面。本文总结近年关于针刺减轻KOA炎症反应的相关文献,对针刺减轻KOA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作一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刺机制 炎症反应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火相感,神志俱悲”从肺心肾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失眠
4
作者 李馨悦 王丹妮 +2 位作者 曹艳敏 梁敬哲 何立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895-898,共4页
本文基于《素问·解精微论篇》中“水火相感,神志俱悲”理论,提出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文简称“慢阻肺”)伴失眠要从肺心肾三脏出发,笔者团队认为此病发病部位首先要责之于肺,同时亦牵及心、肾二脏,既明确了“悲”的自身致病,又... 本文基于《素问·解精微论篇》中“水火相感,神志俱悲”理论,提出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文简称“慢阻肺”)伴失眠要从肺心肾三脏出发,笔者团队认为此病发病部位首先要责之于肺,同时亦牵及心、肾二脏,既明确了“悲”的自身致病,又阐述了水与火、神与志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关作用,丰富了“水火相感,神志俱悲”的理论内涵,探讨了论治慢阻肺伴失眠的治疗新思路。其病机以肺失宣降,悲而不眠、心肾失交,神志不宁为主,治疗时强调了调节肺脏的宣与肃、心肾的升与降以及恢复三脏间的内在联系在辨治此病治疗中的重要性,遵循调肺、清心、养肾的原则,以调宣降、清浮火、滋肾阴为针刺治法,同时遵此大法辅以方药,针药合治使机体恢复阴阳平衡状态。本文基于《内经》理论的重新思考,以肺心肾三脏的相互联系丰富了慢阻肺伴失眠的中医治疗思路,望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失眠 水火相感 升降理论 肺心肾 针药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军教授基于“皮毛生肾”理论以陶瓷灸罐治疗体虚易感经验
5
作者 张天祎 袁军 +6 位作者 郭思琪 杨金月 陈畅 康国辉 程韦华 郑伟 尹晓莉 《河北中医》 2024年第12期1950-1953,共4页
体虚易感相当于西医学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缓解期”,其发病主要责之于肺,与肾密切相关,病机为卫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肾气亏虚,肺气不足,不能充养卫气,故而机体易感受外邪而感冒。中医学“皮毛生肾”理论解释了皮毛与肺、肾的联系。袁... 体虚易感相当于西医学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缓解期”,其发病主要责之于肺,与肾密切相关,病机为卫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肾气亏虚,肺气不足,不能充养卫气,故而机体易感受外邪而感冒。中医学“皮毛生肾”理论解释了皮毛与肺、肾的联系。袁军教授根据多年临证经验,基于“皮毛生肾”理论运用陶瓷灸罐治疗体虚易感,以益气固表、补益肺肾,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虚易感 反复呼吸道感染 皮毛生肾 陶瓷灸罐 名医经验 袁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通过miR-148a-3p抑制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凋亡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6
6
作者 田甜 蔡国英 +4 位作者 叶佳蓓 单玉栋 周晓红 郭书翰 高维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31-1439,共9页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是否通过激活微小RNA-148a-3p(miR-148a-3p)靶向调控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而抑制大鼠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星形胶质细胞凋亡。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系CTX TNA2,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是否通过激活微小RNA-148a-3p(miR-148a-3p)靶向调控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而抑制大鼠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星形胶质细胞凋亡。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系CTX TNA2,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ON组)、模型组(OGD/R组)、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BYHWDS)组、miR-148a-3p抑制物组(inhibitor组)和BYHWDS+inhibitor组,每组每种检测重复3次。除CON组外,其余各组氧糖剥夺6 h后复氧复糖24 h,并于复氧复糖的同时给予相应药物处理(但转染于造模前操作)。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S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变化;qRT-PCR检测miR-148a-3p、GFAP mRNA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GFAP、Bax、Bcl-2、caspase-3、cleaved caspase-3、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9蛋白水平;annexin V-FITC/PI染色检测CTX TNA2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荧光双染观察GFAP、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与CON组相比,OGD/R组和inhibitor组的细胞皱缩,突起严重萎缩、变形,细胞碎片增多,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miR-148a-3p表达水平降低(P<0.01),GFAP和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GFAP蛋白表达水平,cleaved caspase-3/caspase-3、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9/caspase-9比值,以及细胞凋亡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OGD/R组和inhibitor组相比,BYHWDS组和BYHWDS+inhibitor组细胞形态较损伤后有所恢复,突起萎缩减轻,连接有所增加,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1),miR-148a-3p表达水平升高(P<0.01),GFAP和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GFAP蛋白表达水平,cleaved caspase-3/caspase-3、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9/caspase-9比值,以及细胞凋亡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上调miR-148a-3p表达而调低靶基因GFAP,从而抑制OGD/R大鼠CTX TNA2细胞凋亡,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微小RNA-148a-3p 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 星形胶质细胞 细胞凋亡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刺血疗法对荨麻疹模型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效应的影响
7
作者 杜玉茱 梁玉磊 +5 位作者 石钰 薛玉强 刘湘 田赞 孙明新 王艳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73-1280,共8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刺血疗法对荨麻疹模型大鼠血清炎性因子表达、致敏部位皮肤组织形态及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的影响,探索其治疗荨麻疹的可能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42只,随机选取6只大鼠制备致敏抗血清,剩余36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刺血疗法对荨麻疹模型大鼠血清炎性因子表达、致敏部位皮肤组织形态及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的影响,探索其治疗荨麻疹的可能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42只,随机选取6只大鼠制备致敏抗血清,剩余36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针刺组、刺血组和针刺+刺血组,每组6只,采用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制备荨麻疹大鼠模型。阳性药物组予1 mL氯雷他定溶液(1 mg·kg^(-1))灌胃,每日1次;针刺组先予1 mL 0.9%氯化钠溶液灌胃,1 h后进行针刺干预,穴取“百会”“中脘”及双侧“曲池”“血海”,每日1次,每次15 min;刺血组先予1 mL 0.9%氯化钠溶液灌胃,1 h后进行刺血疗法,于“大椎”及双侧“膈俞”点刺放血,每日1次,每穴放血量约0.1 mL;针刺+刺血组先予1 mL 0.9%氯化钠溶液灌胃,1 h后联合采用针刺和刺血干预,每日1次。各组均于第6天开始干预,均干预2周。末次干预结束后,各组大鼠进行抗原激发。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类胰蛋白酶(TPS)、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直尺测量大鼠背部致敏部位皮肤蓝斑直径,HE染色观察大鼠背部致敏部位皮肤组织形态,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大鼠背部致敏部位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g E、TPS、IL-4、IL-5、TNF-α含量升高(P<0.01),背部致敏部位皮肤蓝斑直径增大(P<0.01),背部致敏部位皮肤组织肥大细胞脱颗粒率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背部致敏部位皮肤组织出现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及真皮层水肿。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针刺组、刺血组和针刺+刺血组大鼠血清Ig E、TPS、IL-4、IL-5、TNF-α含量降低(P<0.01,P<0.05),阳性药物组和针刺+刺血组大鼠背部致敏部位皮肤蓝斑直径减小(P<0.05),阳性药物组、针刺组、刺血组和针刺+刺血组大鼠背部致敏部位皮肤组织肥大细胞脱颗粒率降低(P<0.01),阳性药物组、针刺组、刺血组和针刺+刺血组大鼠背部致敏部位真皮层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均有所减轻。阳性药物组和针刺+刺血组大鼠血清Ig E、TPS、IL-4、IL-5、TNF-α含量及背部致敏部位皮肤组织肥大细胞脱颗粒率低于针刺组和刺血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刺血可抑制荨麻疹模型大鼠背部致敏部位皮肤组织肥大细胞脱颗粒,改善其皮肤组织病理形态,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辅助性T细胞2(Th2)分化增殖,调节体液免疫应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针刺 刺血 肥大细胞脱颗粒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