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用于二尖瓣脱垂伴反流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徐婷婷 刘伟 +2 位作者 张昊 陈平 王智培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用于二尖瓣脱垂(MVP)伴反流(MR)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10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并经RT-3D-TEE确诊的99例MVP伴MR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二维综合方法...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用于二尖瓣脱垂(MVP)伴反流(MR)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10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并经RT-3D-TEE确诊的99例MVP伴MR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二维综合方法”将MR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MR组(43例)和中重度MR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RT-3D-TEE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RT-3D-TEE参数联合预测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T-3D-TEE参数单独、联合对MVP伴MR患者病情程度评估价值。结果:二尖瓣参数比较,轻度MR组瓣环前外侧-后内侧径(DAIPm)为(3.20±0.39)cm,瓣环前后径(DAP)为(2.82±0.26)cm,瓣环非平面角度(θNPA)为(115.77±12.60)°,瓣环三维面积(A3D)为(6.90±1.28)cm^(2),瓣环周长(AP)为(9.36±0.83)cm,总瓣叶面积为(7.71±1.46)cm^(2),其参数均小于中重度MR组的(3.66±0.36)cm、(3.24±0.40)cm、(125.41±13.23)°、(7.99±1.59)cm^(2)、(10.47±1.15)cm和(9.38±1.81)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92、5.965、3.670、3.680、5.333、4.929,P<0.05),对合指数(26.39±4.39)大于中重度MR组(22.94±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4,P<0.05);两组瓣环高度(H)、前叶角度(θAnt)、后叶角度(θPost)等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IPm、DAP、θNPA、对合指数、A3D、AP、总瓣叶面积等参数对MVP伴MR患者病情程度评估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8、0.831、0.712、0.737、0.704、0.806和0.765,以上参数联合检测AUC值为0.990。结论:DAIPm、DAP、θNPA、对合指数、A3D、AP、总瓣叶面积等RT-3D-TEE参数对MVP伴MR患者病情程度具有一定评估价值,各参数联合检测评估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脱垂 二尖瓣反流 病情评估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鹏 刘晓明 +4 位作者 许抗抗 肖华凤 代群丽 高吉贤 何建建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左心衰竭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将沧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34例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病...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左心衰竭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将沧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34例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查阅患者病史等,将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162例)作为观察组,将未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37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病史等情况,并加以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女性、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血肌酐浓度、完全血运重建治疗、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和入院后第3天补液量及以V4~6导联ST段压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患者入院时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女性、高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完全血运重建治疗、入院时低舒张压、血肌酐浓度、V4~6导联ST段压低是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左心衰竭的主要高危因素(P<0.05)。结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左心衰竭率较高,且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要针对高危因素加以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左心衰竭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合并肺血栓栓塞症2例
3
作者 张雷 高吉贤 +2 位作者 张鹏 李娜 付立强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139-1140,共2页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近年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PTE已成为我国常见心血管疾病^([1]),漏诊率及误诊率较高是其诊治难点。全球流行病学研究发现,PTG致死性病例中漏诊率约60%,其中...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近年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PTE已成为我国常见心血管疾病^([1]),漏诊率及误诊率较高是其诊治难点。全球流行病学研究发现,PTG致死性病例中漏诊率约60%,其中仅7%得到及时诊治^([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流行病学研究 血栓阻塞 漏诊率 心血管疾病 静脉系统 诊断技术 误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