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内科142例老年人肺栓塞临床特点 被引量:3
1
作者 马育霞 刘毅 +3 位作者 王鹏升 李英 赵红英 刘云峰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5期444-445,447,共3页
目的:总结老年肺栓塞住院病人的临床特点以及抗凝治疗前后D-二聚体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256例,观察组分为老年组142例,非老年组114例,比较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差异,同时观察抗凝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并选取... 目的:总结老年肺栓塞住院病人的临床特点以及抗凝治疗前后D-二聚体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256例,观察组分为老年组142例,非老年组114例,比较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差异,同时观察抗凝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并选取健康对照组200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肺栓塞危险因素。结果:观察2组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的患病率分别是85.2%和81.6%,72.5%和71.1%,57%和62.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非老年组咯血的患病率(27.2%),高于老年组(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老年组无症状(12.7%)多于非老年组(2.6%),有统计学意义(P=0.004)。老年组的危险因素多见于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肺疾病和既往脑卒中。抗凝治疗后,两组患者D-二聚体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COPD、既往深静脉血栓病史、恶性肿瘤和既往脑卒中;非老年组为既往深静脉血栓史。结论:老年人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现呼吸困难仍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COPD、恶性肿瘤、既往深静脉血栓和脑卒中均为老年人急性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需注意加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老年人 危险因素 D-二聚体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胎盘生长因子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和近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彭雪 王文娟 牛洁婷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768-77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type B,NT-proBNP)和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8... 目的探讨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type B,NT-proBNP)和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85例老年CHF患者为CHF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清PlGF水平;按照随访6个月时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PlGF与MACE的关系。结果 CHF组血清PlGF、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均高于或大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血清PlGF、NT-proBNP、LVEDD、LVESD、LVEF逐渐升高或增加,LVEF逐渐下降,E/A较Ⅱ级和Ⅲ级均下降( P < 0.05);相关分析显示LVEF与LVEDD、LVESD、NT-proBNP和PlGF呈负相关,LVEDD与LVESD、NT-proBNP、PlGF呈正相关,LVESD与NT-proBNP和PlGF呈正相关,NT-proBNP 与PlGF呈正相关。MACE组NYHA心功能分级中Ⅳ级者较多,PlGF、NT-proBNP、LVEDD均高于或大于非MACE组,LVEF和E/A均低于非MACE组( P < 0.05)。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PlGF水平、NYHA分级、NT-proBNP是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而LVEF则是保护因素。结论血清PlGF在老年CHF患者中表达增高,随着心功能的恶化其水平显著增高,且与NT-proBNP呈正相关,这可能是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子,应当引起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胎盘生长因子 N端前脑钠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MEG3对老年乙型肝炎并发肝硬化和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红英 王文浩 孙宁宁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母源性印记基因3(lncRNA MEG3)对老年乙型肝炎并发肝硬化和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11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60例老年乙型肝炎并发肝硬化和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肝硬化组(n...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母源性印记基因3(lncRNA MEG3)对老年乙型肝炎并发肝硬化和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11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60例老年乙型肝炎并发肝硬化和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肝硬化组(n=30)和肝纤维化组(n=30);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0例老年肝血管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法检测肝组织中lncRNA MEG3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肝组织中lncRNA MEG3表达水平对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和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纤维化组Ishak评分明显低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肝纤维化组、肝硬化组lncRNA MEG3表达水平均降低,β-catenin、Cyclin D1、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肝纤维化组比较,肝硬化组lncRNA MEG3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lncRNA MEG3表达水平与Ishak评分呈负相关(r=-0.365,P=0.004)。lncRNA MEG3诊断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0,最佳截断值为13.12,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93.3%。lncRNA MEG3诊断肝硬化的ROC AUC为0.926,最佳截断值为7.32,敏感度为96.3%、特异度为76.8%。结论lncRNA MEG3在老年乙型肝炎并发肝硬化和肝纤维化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较高,可作为早期诊断该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并可用于评估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源性印记基因3 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缺血前多种影响因素的探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红英 杨国涛 +3 位作者 王海滨 张惠芳 王文浩 谷倩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77-81,共5页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缺血(DCI)的危险因素,防止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年龄60~79岁,Fisher分级〉1。将患者分为DCI组和非DCI组。分析患者的相关指标(性别、吸烟史、局部脑...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缺血(DCI)的危险因素,防止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年龄60~79岁,Fisher分级〉1。将患者分为DCI组和非DCI组。分析患者的相关指标(性别、吸烟史、局部脑氧饱和度等),找出迟发性脑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估其预测性能。结果 所有入组患者中,69例患者伴有DCI。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DCI组患者中,有吸烟史、低钠、局部脑氧饱和度〈50的患者比例明显大于非D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钠离子浓度(OR=3.011,95%CI:1.123,8.070)与局部脑氧饱和度(OR=3.324,95%CI:1.734,6.372)是迟发性脑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局部脑氧饱和度预测性能更佳。结论 局部脑氧饱和度是老年患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较好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脑氧饱和度 迟发性脑缺血 蛛网膜下腔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外周血IL-27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惠芳 赵红英 +2 位作者 杨国涛 李英 刘云峰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5期699-702,706,共5页
目的探究老年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7(IL-27)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老年GBS患者44例作为GBS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IL-27、IL-17、IL-10水平,根据GBS组发病高... 目的探究老年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7(IL-27)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老年GBS患者44例作为GBS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IL-27、IL-17、IL-10水平,根据GBS组发病高峰期病情程度分为重型患者与轻型患者,对比GBS组不同病情患者临床资料、外周血IL-27、IL-17、IL-10水平,分析各指标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GBS组外周血IL-27、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患者腹泻、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延髓功能障碍、轴索损伤发生率均高于轻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患者外周血IL-27、IL-17高于轻型患者,IL-10低于轻型患者(P<0.05);发病高峰期临床症状评分与外周血IL-27、IL-17呈正相关,与IL-10呈负相关(r=0.554、0.594、-0.650,P<0.05);外周血IL-27、IL-17、IL-10预测老年GBS疾病严重程度的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各指标联合预测的AUC最大,为0.898。结论老年GBS患者外周血IL-27、IL-17水平明显升高,IL-10水平降低,各指标异常变化可能具有促进病情加重的作用,且在预测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27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利迭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鹏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3期80-81,共2页
目的:观察舒利迭(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按COPD稳定期常规处理,对照组给予茶碱缓释片及氨溴索,观察组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12周... 目的:观察舒利迭(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按COPD稳定期常规处理,对照组给予茶碱缓释片及氨溴索,观察组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12周,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肺功能(FEV1/FVC,FEV1,FEV1%)、6 min步行试验、Zung抑郁量表评分(SDS)。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65.98±15.67)%]明显升高(P<0.05),6 min步行实验距离[(450.9±19.5)m]明显增加(P<0.05),Zung抑郁量表评分[(34.50±6.81)分]降低(P<0.05)。结论:舒利迭可减轻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体力状态,改善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利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老年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头颈部CTA结果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红英 杨国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679-681,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老年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结果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158例,分为高血压组116例及非高血压组42例,比较2组头颈部CTA、身高、体质量、总胆固醇(total chol...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老年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结果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158例,分为高血压组116例及非高血压组42例,比较2组头颈部CTA、身高、体质量、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和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sugar,FBS)。结果高血压组斑块积分、头颈部颅外大血管狭窄程度积分和颅内动脉狭窄积分均高于非高血压组(P<0.01)。高血压组体质量、TC、TG和FBS值均高于非高血压组(P<0.01)。结论高血压与斑块、头颈部颅外大血管狭窄程度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关系密切,TG、TC和FBS是导致高血压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与体质量指数、TG、TC、和FBS以及动脉狭窄有一定的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血压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摆药站给临床工作带来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8
作者 范金环 王娜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10期1821-1822,1820,共3页
目的:探讨中心摆药站摆药模式。方法:采用对临床科室发药护士采取半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存在的问题。结果:临床科室共提出核对困难、药品的有效期及质量很难掌握、摆药后交接的问题、对停药医嘱执行的困难、药品卫生的问题、分劈... 目的:探讨中心摆药站摆药模式。方法:采用对临床科室发药护士采取半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存在的问题。结果:临床科室共提出核对困难、药品的有效期及质量很难掌握、摆药后交接的问题、对停药医嘱执行的困难、药品卫生的问题、分劈药品不准确、合理用药问题等。结论:中心摆药站摆药模式需改进,以方便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药模式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哮素雾化吸入与小剂量多索茶碱联合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王鹏升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11期1762-1763,共2页
目的观察在吸入氨哮素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多索茶碱对轻中度老年哮喘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69例轻中度老年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吸入氨哮素+口服多索茶碱(A组),吸人氨哮素+口服硫酸特布他林(B组),单纯吸人氨哮素(C组)。比较各组患者临... 目的观察在吸入氨哮素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多索茶碱对轻中度老年哮喘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69例轻中度老年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吸入氨哮素+口服多索茶碱(A组),吸人氨哮素+口服硫酸特布他林(B组),单纯吸人氨哮素(C组)。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症状及治疗前和每治疗2周后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改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哮喘症状和肺功能在治疗后均有改善,A组临床控制率和显效率分别为18.8%和50.2%。B组分别为17.3%和52.5%,C组分别为5.0%和30.0%,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是治疗轻中度老年哮喘首选方式,在氨哮素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多索茶碱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小剂量 老年哮喘 联合治疗 多索茶碱 临床研究 氨哮素 雾化吸入 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无症状脑梗死患者颈部血管斑块CTA影像学特点分析
10
作者 赵红英 杨国涛 《中国处方药》 2014年第5期28-30,共3页
目的应用MDCTA(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分析老年无症状脑梗死患者颈部血管斑块性质及分布特点以及斑块分布特点与老年无症状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94例老年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头颈部CTA结果和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不同性质的血... 目的应用MDCTA(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分析老年无症状脑梗死患者颈部血管斑块性质及分布特点以及斑块分布特点与老年无症状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94例老年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头颈部CTA结果和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不同性质的血管斑块容易发生的部位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结果老年无症状脑梗死患者颈部血管钙化斑块与非钙化斑块发生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钙化斑块出现在颈内动脉颅内段较多,而非钙化斑块出现在颈总动脉较多。钙化斑块及非钙化斑块均对老年人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病起重要作用。结论老年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积极行头颈部CTA检查可以及时、详尽的了解颈部血管斑块病变,分析患者梗死灶出现的致病机理,对临床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无症状脑梗死 颈部血管斑块 CT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近期皮质下小梗死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赵莉 孙云闯 +1 位作者 李凡 孙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36-341,共6页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近期皮质下小梗死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2月―2022年9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经头部MRI诊断的CSVD患者,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近期皮质下小梗死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2月―2022年9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经头部MRI诊断的CSVD患者,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根据磁共振DWI分为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SSI)组和非RSSI组,统计RSSI的部位和数目。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认知功能,分析RSSI影像学特征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CSVD患者181例,RSSI组91例,非RSSI组90例。RSSI组与非RSSI组相比,BMI高[(25.43±3.53)kg/m^(2) vs(24.27±3.33)kg/m^(2),t=2.228, P=0.027],收缩压高[(145.3±16.2)mmHg vs(139.6±20.2)mmHg,t=2.013,P=0.046],MoCA总分较低[22(18.8,26) vs 24(21,27),Z=-1.980,P=0.048],视空间与执行能力[3(2,4) vs 4(3,5),Z=-2.756,P=0.006]、语言[2(2,3) vs 2(1,2), Z=-2.020,P=0.043]、抽象[2(1,2) vs 2(1,2)分,Z=-2.052,P=0.04]得分均较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RSSI基底节梗死组与非RSSI组相比,MoCA总分较低[21(17,23) vs 24(21,27),Z=-2.018,P=0.044],视空间与执行[3(1.5,3.5) vs 4(3,5),Z=-2.601,P=0.009]得分较低,RSSI脑干梗死组与非RSSI组相比,视空间与执行[3(2,4) vs 4(3,5),Z=-2.325,P=0.020]、语言[2(1,2) vs 2(2,3),Z=-2.338,P=0.019]得分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 CSVD患者中RSSI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与RSSI梗死部位相关,RSSI不同梗死部位导致不同的认知损害模式。预防RSSI发生,对于预防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近期皮质下小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MRI特征对肝豆状核变性病变部位及预后评估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戴建宁 贾建军 +1 位作者 王鲁宁 汤洪川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6期3072-3073,共2页
目的:总结归纳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disease)患者MRI特征,探讨MRI在肝豆状核变性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例经临床确诊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脑MRI图像,并与其临床表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基底核区对称出现的长T1长T2信号伴脑干... 目的:总结归纳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disease)患者MRI特征,探讨MRI在肝豆状核变性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例经临床确诊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脑MRI图像,并与其临床表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基底核区对称出现的长T1长T2信号伴脑干病变是肝豆状核变性病的特征之一,苍白球T2低信号为肝豆状核变性病特征之二,异常信号与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及病程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MRI在肝豆状核变性病的诊断、预后判断及研究影像与临床关系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害 慢性 肝豆状核变性 磁共振成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ll's评分结合D-二聚体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育霞 刘毅 +3 位作者 王鹏升 李英 赵红英 刘云峰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919-921,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Well's评分结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疑似肺栓塞患者637例,分别以Well's评分、D-二聚单项检测及两者结合检测对肺栓塞作出诊断,比较3种方法对肺栓塞检出的阳性率、阳性预测值以及阴... 目的探讨采用Well's评分结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疑似肺栓塞患者637例,分别以Well's评分、D-二聚单项检测及两者结合检测对肺栓塞作出诊断,比较3种方法对肺栓塞检出的阳性率、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结果肺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256例(40.19%),Well's评分诊断肺栓塞368例(60.60%),D-二聚体诊断肺栓塞386例(57.77%),Well's评分和D-二聚体2种方法诊断肺栓塞的阳性率均高于肺CT肺动脉造影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ll's评分、D二聚体分别检测和两者结合诊断肺栓塞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2.77%、62.18%、63.56%,3种方法诊断肺栓塞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7l%、93.63%、98.67%。结论 Well's评分结合D-二聚体操作简单,对肺栓塞早期筛选具有价值,能准确地预测肺栓塞的发病风险,但单项检测存在假阳性。当二者均为阴性时,排除疑似肺栓塞更加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动脉造影术 D-二聚体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重症肺炎大鼠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海滨 彭雪 李英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10期1829-1833,共5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重症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气管注入肺炎克雷伯菌液,建立重症肺炎大鼠模型,大鼠被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曲美他嗪组,感染的第7、9、11天,参照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ELISA试剂盒说明检测...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重症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气管注入肺炎克雷伯菌液,建立重症肺炎大鼠模型,大鼠被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曲美他嗪组,感染的第7、9、11天,参照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ELISA试剂盒说明检测血清中IL-6、IL-8的含量;根据吸光度变化计算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Western bloting检测感染的第11天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NF-κB P65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曲美他嗪组在第7、9、11天IL-6、IL-8含量及MPO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曲美他嗪组在第7天IL-6、IL-8含量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9天和11天IL-6、IL-8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三个时间点MPO活性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曲美他嗪组MMP-2、MMP-9、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曲美他嗪组MMP-2、MMP-9、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IL-6和IL-8含量,抑制MPO活性,下调MMP-2和MMP-9及NF-κB信号通路NF-κB P65蛋白表达,从而对重症肺炎大鼠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重症肺炎大鼠 NF-ΚB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lGF和sFlt-1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雪 王文娟 +2 位作者 赵莉 宋坤青 赵殿儒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1465-146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1(sFlt-1)对于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的价值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于沧州市中心医院老年内科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 目的探讨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1(sFlt-1)对于评估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的价值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于沧州市中心医院老年内科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另外选择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lGF和sFlt-1水平的差异。另外分析血清PlGF和sFlt-1水平以及PlGF/sFlt-1比值与CHF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含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PlGF和sFlt-1水平、PlGF/sFlt-1比值的诊断价值。结果CHF患者血清PlGF、sFlt-1基线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且PlGF/sFlt-1比值低于健康对照组受试者(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各项混杂因素后,PlGF是CH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PlGF/sFlt-2是CHF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与Ⅱ级CHF患者相比,Ⅲ~Ⅳ级CHF患者血清PlGF和sFlt-1水平升高,而PlGF/sFlt-1比值则降低(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CHF患者血清PlGF水平和PlGF/sFlt-2比值与NT-proBNP、LVEF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PlGF+sFlt-1+PlGF/sFlt-1比值诊断Ⅲ~Ⅳ级CHF的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11(95%CI:0.731~0.876,P<0.001)。结论CHF患者血清PlGF和sFlt-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而PlGF/sFlt-1比值则降低,对于Ⅲ~Ⅳ级CHF具有良好地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生长因子 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1 PlGF/sFlt-1比值 慢性心力衰竭 NYHA心功能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大出血合并脑分水岭梗死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戴建宁 孙艳 张丽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396-397,共2页
目的 探讨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的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5年12月收治消化道大出血合并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脑CT和(或)MRI特征.结果 消化道大出血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全身循环的血... 目的 探讨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的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5年12月收治消化道大出血合并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脑CT和(或)MRI特征.结果 消化道大出血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全身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脑动脉灌流量锐减,老年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容易形成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结论 消化道大出血为临床危重症,如低血压休克不能及时纠正,易出现心脑血管合并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脑梗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英 王鑫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1期1627-1628,共2页
目的明确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详细记录患者既往病史及相关危险因素,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病史,据既往冠心病史及入院后心电图及动态心电监护,将患者分为2... 目的明确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详细记录患者既往病史及相关危险因素,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病史,据既往冠心病史及入院后心电图及动态心电监护,将患者分为2组:合并心肌缺血组103例、无心肌缺血组53例,入院后均行血脂及血糖等生化检查。结果 (1)合并心肌缺血组患者中多同时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及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心肌缺血组(P<0.05);(2)合并心肌缺血组患者中严重脑梗死发病率明显高于无心肌缺血组,尤其是合并糖尿病者(P<0.05);(3)多种危险因素对急性脑梗死合并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糖尿病与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是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患者自身存在的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越多,同时患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几率越高,病变程度越重。2型糖尿病与高LDL-C血症为脑梗死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动态心电图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脊椎蛋白2表达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艳光 任明明 +4 位作者 牛洁婷 唐国杰 孙震 孔繁义 宋翔 《疑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174-1179,1185,共7页
目的分析脊椎蛋白2(SPON2)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肺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2年4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进行实验,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胸外科行手术切除的肺腺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样本各86份,采... 目的分析脊椎蛋白2(SPON2)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肺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2年4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进行实验,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胸外科行手术切除的肺腺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样本各86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肺腺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组织中SPON2表达水平,并分析SPON2的表达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培养肺腺癌细胞A549,分为si-NC组(转染NC siRNA)和si-SPON2组(转染SPON2 siRNA),Western-blot检测2组细胞中SPON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DK4)、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MMP-9的表达;CCK8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2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细胞周期;Transwell实验检测2组细胞的转移能力。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肺腺癌组织中SPON2阳性表达率显著上调(χ^(2)=5.821,P=0.016)。在肺腺癌T分期T3-4期、N分期N1-2期、TNM分期Ⅲ-Ⅳ期患者中SPON2表达分别高于T1-2期、N0期、Ⅰ-Ⅱ期(χ^(2)/P=7.481/0.006,5.331/0.021,9.139/0.003)。与低表达SPON2的肺腺癌患者比较,高表达SPON2的肺腺癌患者预后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77,P=0.027)。si-SPON2组细胞中SPON2的表达明显高于si-NC组(t=28.343,P<0.001)。与si-NC组比较,si-SPON2组A549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降低,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cyclinD1、CDK4、MMP-7、MMP-9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ON2在肺腺癌中表达上调,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及转移相关蛋白促进肺腺癌的增殖和转移能力,可能是治疗肺腺癌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脊椎蛋白2 增殖 转移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美特罗替卡松及噻托溴铵联合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的作用探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鹏升 黄洁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7期1197-1198,共2页
目的探究沙美特罗替卡松及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59例,联用噻托溴铵吸入剂18μg,1次/d,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μg)吸入,2次/d。对照组患者59例,吸入沙美特... 目的探究沙美特罗替卡松及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59例,联用噻托溴铵吸入剂18μg,1次/d,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μg)吸入,2次/d。对照组患者59例,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μg),2次/d。疗程为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FEV1、FEV1占预计值测量及进行呼吸困难分级。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89.8%(53/5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6.3%(4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改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及噻托溴铵联合治疗COPD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沙美特罗替卡松 噻托溴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利迭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鹏升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5期828-829,共2页
目的探讨舒利迭辅助治疗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都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孟鲁司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利迭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 目的探讨舒利迭辅助治疗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都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孟鲁司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利迭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1 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流量(PEFR)及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FRF)、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利迭辅助治疗COPD的疗效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利迭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疗效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