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均度法”对磨牙磨耗与年龄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春彪 纪贵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96-199,共4页
本文应用首创的牙齿磨耗分度法—平均磨耗度法(简称“均度法”)对94例东北人的518颗磨牙磨耗程度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材料年龄范围为15岁~71岁。经直线回归分析得到4个牙齿磨耗度与年龄关系的回归方程式。统计及回代结果表明... 本文应用首创的牙齿磨耗分度法—平均磨耗度法(简称“均度法”)对94例东北人的518颗磨牙磨耗程度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材料年龄范围为15岁~71岁。经直线回归分析得到4个牙齿磨耗度与年龄关系的回归方程式。统计及回代结果表明,均度法能较以往方法更客观、更全面、更科学地反映整个牙齿的磨耗情况,推断出的年龄更加准确,且可避免某些咬关系对推断年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 牙齿磨耗 年龄 均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7例耻骨联合面的年龄判断
2
作者 张忠尧 《刑事技术》 1981年第5期25-29,共5页
判断无名尸骨的年龄,一直是法医学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常用的根据颅骨缝愈合、牙齿磨损、骨骺愈合、牙髓腔年龄变化等判断死者年龄的方法,有时差距较大。我们参照埴原和郎关于日本男性耻骨年龄变化的资料,搜集了127例不同性别、年龄的... 判断无名尸骨的年龄,一直是法医学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常用的根据颅骨缝愈合、牙齿磨损、骨骺愈合、牙髓腔年龄变化等判断死者年龄的方法,有时差距较大。我们参照埴原和郎关于日本男性耻骨年龄变化的资料,搜集了127例不同性别、年龄的耻骨标本,通过无名尸体实例的验证,用耻骨联合面判断年龄的方法,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一、标本的采取及处理127例耻骨联合面取自1979年6月以来已知性别、年龄的尸体,其中男性77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骨联合面 已知性 牙齿磨损 牙髓腔 颅骨缝 女尸 煮沸时间 腹侧 背缘 外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茶碱中毒的检验
3
作者 周敏亚 顾惠英 《刑事技术》 1981年第2期28-29,共2页
氨茶碱是茶碱和乙二胺的复盐,含无水茶碱(C7H8O2N4)74%—80%,含乙二胺(C2H8N2)11.25%。白色或黄白色,稍带氨臭,味苦,有颗粒剂或粉剂。溶于水,不溶于醇,其水溶液呈碱性。露置空气中,即吸收碳酸气而逐渐析出茶碱。
关键词 氨茶碱中毒 无水茶碱 氨茶碱片 薄层层析 利尿作用 于水 提取率 检材 碘化钾液 振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豆的定量检验
4
作者 顾惠英 曲国昌 《刑事技术》 1986年第4期16-17,共2页
本文提出用皂化法使巴豆酸从巴豆油中游离出来,用巴豆酸纯品作标准品,用气相色谱分析法进行定性、定量。用绝对校正曲线法计算出1克巴豆中巴豆酸的含量为0.87毫克。
关键词 巴豆酸 巴豆仁 巴豆油 皂化法 校正曲线 标准品 气相色谱分析法 定量检验 加热反应 皂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掌表皮分离痕迹鉴定一例
5
作者 李文义 《刑事技术》 1984年第3期31-32,共2页
1983年6月22日下午约4点30分,杨×(女,16岁,学生)被其兄发现死在自家外屋地上。现场勘查时,提取杀人凶器铁锹一把(系被害人家的)。该锹全长122cm,木把直径3.5cm,长99cm。锹头布满血迹及毛发。木把上有血迹加层手印。
关键词 痕迹鉴定 现场勘查 加层 鞋印 小鱼际 检验鉴定 比对检验 综合鉴定 同一认定 指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检技术在侦破“八·一一”爆炸案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常庆录 《刑事技术》 1982年第2期32-,共1页
1981年8月11日夜,沈阳市苏家屯区发生一起爆炸杀人案,吴家母子二人被炸伤。文检人员在现场提取了4张墨笔书写的大字报、4张日历纸、1张圆珠笔书写的纸条。其上的文字是具备鉴定价值的仅有罪证。为此,我们对大字报文字进行研究分析,认为... 1981年8月11日夜,沈阳市苏家屯区发生一起爆炸杀人案,吴家母子二人被炸伤。文检人员在现场提取了4张墨笔书写的大字报、4张日历纸、1张圆珠笔书写的纸条。其上的文字是具备鉴定价值的仅有罪证。为此,我们对大字报文字进行研究分析,认为作案分子的文化水平及书写熟练程度较低,除语言不通顺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案 分子 大字报 日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真空镀膜法采取工具痕迹
7
作者 吕登中 李文义 关学铭 《刑事技术》 1980年第6期32-34,共3页
在现场勘察中,对遗留在较小物体上的不便观察和照相的工具痕迹,用硅橡胶、有机玻璃、赛璐珞、醋酸纤维素溶液等采取时虽有一定效果,但由于这些采痕物质的渗透性差,所以有些痕迹的细节特征反映不清,容易产生盲点(即没有贴合处);而且这些... 在现场勘察中,对遗留在较小物体上的不便观察和照相的工具痕迹,用硅橡胶、有机玻璃、赛璐珞、醋酸纤维素溶液等采取时虽有一定效果,但由于这些采痕物质的渗透性差,所以有些痕迹的细节特征反映不清,容易产生盲点(即没有贴合处);而且这些物质容易破碎,热稳定性差,在电子束的作用下,容易变形或烧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薄膜 真空镀膜 细节特征 丙酮溶液 现场勘察 检验鉴定 电子探针 仪器观察 光学显微镜 甲基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尸案的指纹识别
8
作者 吕登中 《刑事技术》 1981年第1期19-20,共2页
在凶杀碎尸案件中,即使发现了碎尸块,也往往不能立即辨认出被害人是谁。近年来,在我市发生的五起肢解尸件的杀人案件中,由于有效地利用指纹识别,查明了被害人身份,准确、及时提供了侦察线索,加速了碎尸案的破获。一、捺印方法为了利用... 在凶杀碎尸案件中,即使发现了碎尸块,也往往不能立即辨认出被害人是谁。近年来,在我市发生的五起肢解尸件的杀人案件中,由于有效地利用指纹识别,查明了被害人身份,准确、及时提供了侦察线索,加速了碎尸案的破获。一、捺印方法为了利用指纹识别来查明死者身份,首先要从碎尸手指上取下尸体指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尸 捺印 杀人案件 内层 经查 人王 绍昌 侦破过程 指背 原始现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618彩色校正法
9
《刑事技术》 1981年第1期14-18,共5页
0.618是优选法中的一个常数。利用优选法,可节省原料,节省时间,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彩色照片偏色校正中也有一个优选的问题。印放彩色照片时,需要校正照片上的偏色,使色调接近于物体原色。为使三原色平衡。
关键词 偏色 校正法 色平衡 校色 三原 曝光时间 曝光值 工作质量 大时 优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血清的制备及应用
10
作者 张纯录 《刑事技术》 1981年第1期10-11,共2页
近年来,我们制备并应用了免疫抗H血清。它能与抗A、抗B血清一起应用于检验精液、唾液、阴道分泌液等的A、B、H型物质。在检不出A、B型物质,无法确定是OS型(O型分泌型)或Os型(非分泌型)时,用抗H血清可进一步鉴定。
关键词 阴道分泌液 临床判定 唾液型 凝集反应 吸收试验 特异性 稀释倍数 凝集抑制试验 混悬液 应用介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袜底鞋印
11
作者 吕登中 《刑事技术》 1981年第3期13-14,共2页
一九七九年一月二十四日,新民县王××被杀,土炕的线毯上发现一个28厘米长的土足迹,后跟部留下长1.5厘米、宽0.4厘米的土块,上有袜底线纹。室内地面上也发现两处留有袜底线纹的不完整足迹。在袜底印中反映出宽0.4厘米的横条纹... 一九七九年一月二十四日,新民县王××被杀,土炕的线毯上发现一个28厘米长的土足迹,后跟部留下长1.5厘米、宽0.4厘米的土块,上有袜底线纹。室内地面上也发现两处留有袜底线纹的不完整足迹。在袜底印中反映出宽0.4厘米的横条纹鞋底印(见照片)。后来提取了嫌疑人张志才的26号黄色尼龙加底旧线袜和鞋底长28厘米的北京'熊猫'牌胶底鞋,将袜子套在胶底鞋上制作实验样本,与现场袜底鞋印比对,袜子织线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鞋印 实验样本 新民县 跟部 室内地面 线纹 局部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作透明足迹实验样本简易方法
12
作者 吕登中 《刑事技术》 1984年第1期27-28,共2页
我们根据多年的摸索,并参阅国外资料,试验制作透明足迹实验样本用于实际案件检验,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两种制作透明足迹实验样本的简易方法。方法和材料一、用指纹胶纸片制作透明足迹样本1.清除掉嫌疑人鞋底上的附着物,用水湿润鞋底部。
关键词 实验样本 国外资料 细节特征 侦查破案 在现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车胎老化特征鉴定车印
13
作者 吕登中 《刑事技术》 1980年第4期38-39,共2页
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车印的发现、提取、送检逐渐增多。根据我们实践的经验,利用车胎老化特征(我们称作'小裂纹'痕迹特征)鉴定车印,能够有效地配合侦查破案。一九七一年五月二日,沈阳市某中学女生王××在苗圃地被杀... 在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车印的发现、提取、送检逐渐增多。根据我们实践的经验,利用车胎老化特征(我们称作'小裂纹'痕迹特征)鉴定车印,能够有效地配合侦查破案。一九七一年五月二日,沈阳市某中学女生王××在苗圃地被杀,中心现场全部破坏。勘查发现离杀人现场4米远的排水沟上有两趟并行的自行车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迹特征 刑事案件现场 侦查破案 全部破坏 中学女生 中心现场 特征比 访问调查 细节特征 橡胶轮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精液与阴道液混合斑中分离精液型物质的新方法
14
作者 刘永胜 《刑事技术》 1980年第2期8-15,共8页
在强奸或奸情有关的命案物证检验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物证检材上有无精斑及属何种血型人所遗留。但是这类案件的检材大多数是精液与阴道液混合斑(以下简称混合斑)。所以既有加害人的精液型物质,又有被害人阴道液的型物质,往往不能正确... 在强奸或奸情有关的命案物证检验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物证检材上有无精斑及属何种血型人所遗留。但是这类案件的检材大多数是精液与阴道液混合斑(以下简称混合斑)。所以既有加害人的精液型物质,又有被害人阴道液的型物质,往往不能正确判定精液型而失去直接证据作用。最理想的是能够从混合斑中把精液型物质分离出来单独检验。为了解决这个长期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我们应用盐析沉淀法进行了大量的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斑 阴道液 检材 盐析沉淀 物证检验 加害人 贾静涛 分离试验 强奸案 硫酸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迹血手印的重新显现
15
作者 吕登中 李中光 李文义 《刑事技术》 1979年第4期23-25,共3页
罪犯遗留在现埸的血手印,由于血液的氧化、凝集、腐败,以及血液在承受客体上的渗透、扩散和蒸发,往往消迹而无法鉴定。为了解决消迹血手印的重新显现问题,我们采用联苯胺和双氧水混合液,对各种承受客体上的消迹血手印进行重新显现,获得... 罪犯遗留在现埸的血手印,由于血液的氧化、凝集、腐败,以及血液在承受客体上的渗透、扩散和蒸发,往往消迹而无法鉴定。为了解决消迹血手印的重新显现问题,我们采用联苯胺和双氧水混合液,对各种承受客体上的消迹血手印进行重新显现,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显现原理实验表明,血手印消迹的情况与血液本身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手印 联苯胺 显现效果 鞋印 水混合液 双氧 加层 棉花球 上消 兰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蒂中毒案例及实验报告
16
作者 徐功伟 吴慧智 +1 位作者 周敏区 顾含英 《刑事技术》 1979年第1期33-36,共4页
甜瓜蒂是一种中草药,又名苦丁香,主要成份为结晶性苦味质,亦称瓜蒂毒素,分子式为C20H28O5,易溶于酒精、乙醚、氯仿,不溶于石油醚、硫化氢及水中。中医用它治疗癫痫病、肝炎、鼻息肉等。
关键词 苦味质 苦丁香 实验报告 癫痫病 石油醚 癫痛 易溶 黄色斑点 结晶性 高度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胶纸粘取法检验微量血痕
17
作者 刘永胜 《刑事技术》 1979年第3期10-12,共3页
在实际案件中,经常遏到微量血痕附着在各种载体上,虽然事先用甲醇固定,再取检材,但还是容易造成纤维较多,影响检验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试用胶纸粘附方法对微量血痕进行予备试验、种属检验及血型检验,效果较好。
关键词 血型检验 检验效果 甲醇固定 检材 假阳性 联苯胺试验 小镊子 假阴性 金耳 镊子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18
作者 李贤俊 《刑事技术》 1979年第3期31-35,共5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系蛛网膜下腔内的血管(蛛网膜本身并无血管),特别是脑沟血管,由于外伤、外力作用发生破袋,或是由于某种疾病等原因所引起的出血,统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不一定局限在出血部位,它可广泛地扩散到蛛网膜下... 蛛网膜下腔出血系蛛网膜下腔内的血管(蛛网膜本身并无血管),特别是脑沟血管,由于外伤、外力作用发生破袋,或是由于某种疾病等原因所引起的出血,统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不一定局限在出血部位,它可广泛地扩散到蛛网膜下腔的具有抗凝性的脑脊液中。根据体位的不同,可沿脑干周围或脊髓而下降,因而,腰椎穿刺可见血性脑脊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抗凝性 血性脑脊液 腰椎穿刺 脑动脉瘤 脑沟 脑基底动脉环 静脉畸形 霉菌性动脉瘤 基底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痕迹技术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
19
《刑事技术》 1976年第3期1-4,共4页
过去,我们的痕迹检验工作一直离不开'老三项'(指纹、足迹、工具)和'老三样'(铝粉、石膏、塑料),不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批判修正主义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弄清了相信和依靠群众,还是神秘主义、... 过去,我们的痕迹检验工作一直离不开'老三项'(指纹、足迹、工具)和'老三样'(铝粉、石膏、塑料),不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批判修正主义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弄清了相信和依靠群众,还是神秘主义、孤立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敌斗争 老三样 作案工具 鞋印 检验鉴定 公安工作 刑事技术工作 侦察破案 自行车厂 技术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