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馈风电场新型无功优化分配策略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丽霞 姚兴佳 +1 位作者 王晓东 刘颖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97-1404,共8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双馈风电场无功优化分配策略,以降低风电场整体损耗为目标,不仅考虑集电线路和风力机变压器的损耗,还考虑风力机内能量转换系统的损耗。同时,在进行无功优化分配时综合考虑风力机内无功分配方式对风力机能量转换系统损耗... 提出一种新型的双馈风电场无功优化分配策略,以降低风电场整体损耗为目标,不仅考虑集电线路和风力机变压器的损耗,还考虑风力机内能量转换系统的损耗。同时,在进行无功优化分配时综合考虑风力机内无功分配方式对风力机能量转换系统损耗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风力机内无功控制方式。该文优化问题由内点法求解,包括风力机无功功率极限、母线电压、相角以及潮流平衡等约束条件。通过算例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无功优化分配策略的有效性,并分析得出使风电场损耗最小化的无功分配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双馈发电机 无功优化分配 最小损耗 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机网侧变流器新型拓扑控制研究
2
作者 姚兴佳 郭飞 +1 位作者 付帅 李丽霞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5-38,43,共5页
文章对大功率双馈风力发电机网侧变流器并网时,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网侧控制拓扑结构,该结构采用3个单相变流器代替原有的三相变流器,通过补偿电压达到限制故障电流同时稳定直流电压的目的。本方法减小了变流器容量,增强了可控... 文章对大功率双馈风力发电机网侧变流器并网时,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网侧控制拓扑结构,该结构采用3个单相变流器代替原有的三相变流器,通过补偿电压达到限制故障电流同时稳定直流电压的目的。本方法减小了变流器容量,增强了可控性和适应性,同时还可在电压跌落或波动情况下保持同步到电网。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验证了文章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单项变流器 限制故障电流 电压不平衡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电机组振动分析和在线状态监测技术 被引量:30
3
作者 姚兴佳 刘颖明 +2 位作者 刘光德 邢作霞 鲍洁秋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7年第6期627-632,共6页
风力机是一个刚柔耦合的多体系统,作用在风力机上的空气动力、惯性力和弹性力等交变载荷会使系统产生变形或振动,影响风力机的正常运行,严重时会导致风力机损坏,为此振动稳定性成为机组设计首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从机组的振动原因分析入... 风力机是一个刚柔耦合的多体系统,作用在风力机上的空气动力、惯性力和弹性力等交变载荷会使系统产生变形或振动,影响风力机的正常运行,严重时会导致风力机损坏,为此振动稳定性成为机组设计首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从机组的振动原因分析入手,研究了主要振动源的动力学方程,对塔架进行了Campell共振图分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出塔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为机组设计提供了依据,通过在线振动监测手段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变距 风电机组 振动 在线监测 Campell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级风力发电机轮毂强度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孙传宗 姚兴佳 +2 位作者 单光坤 陈雷 金嘉琦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8年第1期46-49,107,共5页
轮毂是风力发电机中连接主轴和叶片的关键部件,承担抵抗风载、传递转矩的作用,对轮毂进行精确的强度分析尤为重要.采用联合分析的方法,利用BLADE风机分析软件和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SUT-1000型风机轮毂进行了强度计算,依据IEC风况标准... 轮毂是风力发电机中连接主轴和叶片的关键部件,承担抵抗风载、传递转矩的作用,对轮毂进行精确的强度分析尤为重要.采用联合分析的方法,利用BLADE风机分析软件和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SUT-1000型风机轮毂进行了强度计算,依据IEC风况标准得到了轮毂极限载荷,采用了MPC多点约束单元技术对结构作了等效简化处理,对连接螺栓进行了强度校核.分析结果表明:该轮毂及螺栓满足设计要求,经样机运行验证,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反映轮毂受力情况,与理论估算相比具有计算精确、轮毂结构布局合理、重量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轮毂 螺栓 有限元 静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发展趋势 被引量:47
5
作者 陈雷 邢作霞 +1 位作者 潘建 钟明舫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风力发电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获得长足的进步,已发展成为新能源开发利用中最成熟的一门技术。并网型风电机组成为风电利用的最好形式,并向大型化方面发展。文章简要阐述了大型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在功率调节方式,发电机技术等方面的现状... 风力发电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获得长足的进步,已发展成为新能源开发利用中最成熟的一门技术。并网型风电机组成为风电利用的最好形式,并向大型化方面发展。文章简要阐述了大型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在功率调节方式,发电机技术等方面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 发展趋势 变速恒频 恒速恒频 主动失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变速风力发电机组总体设计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被引量:33
6
作者 姚兴佳 刘光德 +1 位作者 邢作霞 王超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6年第2期196-201,共6页
针对大型变速风力发电机组总体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了机组的概念设计,在对几种驱动链结构机型进行对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目前国际市场上已商业化的基本驱动链结构和单永磁发电机直驱结构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优势... 针对大型变速风力发电机组总体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了机组的概念设计,在对几种驱动链结构机型进行对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目前国际市场上已商业化的基本驱动链结构和单永磁发电机直驱结构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优势.以国家863“兆瓦级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研制成果SUT-1000型机组为例,研究了发电成本估算问题及成本估算模型,提出了利用发电机成本模型优化风力发电机组设计参数的优化方法,并以发电成本最小为参数优化设计目标,对兆瓦级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风轮直径进行优化设计,取得了较好的设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 风力发电机组 参数优化 概念设计 成本模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多段权系数独立变桨控制 被引量:22
7
作者 胡岩 刘玥 +1 位作者 姚兴佳 郭庆鼎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9年第6期633-638,共6页
为了实现风力发电机3个桨叶的独立控制,依据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原理、风轮扫及面内风速风切特性和塔影效应,提出了基于桨叶方位角信号的多段权系数分配独立变桨距控制方法.根据每个桨叶的方位角信号判断出该桨叶所在的风速区域,选取此区... 为了实现风力发电机3个桨叶的独立控制,依据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原理、风轮扫及面内风速风切特性和塔影效应,提出了基于桨叶方位角信号的多段权系数分配独立变桨距控制方法.根据每个桨叶的方位角信号判断出该桨叶所在的风速区域,选取此区域所对应的相关权系数对3个桨叶统一的桨距角进行重新分配微调,将统一变化的桨距角转化为每个桨叶独立变化的桨距角.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使3个桨叶桨距角能根据其受风情况做出相应变化,实现3个桨叶独立变桨,在稳定输出功率的同时减小桨叶拍打振动,而且能够根据简化的风力机模型进行变桨控制,方法简洁、有效、容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独立变桨控制 桨叶方位角 多段权系数分配 风切效应 塔影效应 MATLAB软件 Blade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传动系统扭振抑制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32
8
作者 姚兴佳 王晓东 +1 位作者 单光坤 刘姝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6-141,共6页
扭振是造成风电机组传动系统零部件疲劳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通过控制减小风电机组传动系统疲劳载荷,本文在分析风电机组传动系统中非线性不确定因素作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扭振抑制自抗扰控制器。该控制器将传动系统中的非线性不... 扭振是造成风电机组传动系统零部件疲劳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通过控制减小风电机组传动系统疲劳载荷,本文在分析风电机组传动系统中非线性不确定因素作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扭振抑制自抗扰控制器。该控制器将传动系统中的非线性不确定因素作用和外界扰动归结为系统总扰动,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实时估计,并在发电机转矩控制中给予补偿,增强了控制器的适应性和鲁棒性。以3MW双馈风电机组为控制对象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可以在不影响机组发电量的前提下抑制传动系统扭振,明显减小齿轮箱的转矩波动,从而减轻扭转载荷对主要零部件的疲劳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扭振抑制 自抗扰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风力发电机机舱底盘的强度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姚兴佳 张晨晨 +1 位作者 单光坤 赵文珍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8年第1期38-41,59,共5页
机舱底盘是风力发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着整个风力发电机的平稳运行.机舱底盘不但支撑着主轴轴承座、增速箱、发电机等大部件,而且还受到周围空气对它的气动推力和阻力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采用ANSYS有限元分... 机舱底盘是风力发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着整个风力发电机的平稳运行.机舱底盘不但支撑着主轴轴承座、增速箱、发电机等大部件,而且还受到周围空气对它的气动推力和阻力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了机舱底盘的静强度,根据计算结果进行了强度校核,满足了材料的强度要求.为了减小应力集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在最大应力出现的地方适当加厚筋板,可使整体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并且为以后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机舱底盘 有限元软件 强度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塔架海波载荷的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湘明 陈亮 +1 位作者 邓英 王婀娜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8年第1期42-45,共4页
由于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外界载荷条件比陆地上的风力发电机组更加复杂,因此在机组设计中要考虑到海上风机载荷条件.在研究海波性能和运动规律的基础上,给出了海水中的塔架载荷的计算公式;针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特点,将研究的海波... 由于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外界载荷条件比陆地上的风力发电机组更加复杂,因此在机组设计中要考虑到海上风机载荷条件.在研究海波性能和运动规律的基础上,给出了海水中的塔架载荷的计算公式;针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特点,将研究的海波载荷计算方法用于风机的塔架载荷计算,以1.0 MW风力发电机组为例,对塔架所承受的海波载荷和风载荷进行了计算,经过对比分析可知,风载荷大于海波载荷并为同一数量级的载荷,因此,在设计中更应注意这两种载荷的耦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 海波载荷 风轮载荷 海波性能 运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风电场储能系统功率控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晓东 张磊 +2 位作者 姚兴佳 刘颖明 李丽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65-1470,共6页
以大规模全钒液流电池作为风电场的储能装置,提出了基于模糊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储能系统控制策略。控制策略以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和SOC变化率调整储能系统有功功率目标值,有效地解决了低通滤波相位延迟的问题,加快了电池... 以大规模全钒液流电池作为风电场的储能装置,提出了基于模糊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储能系统控制策略。控制策略以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和SOC变化率调整储能系统有功功率目标值,有效地解决了低通滤波相位延迟的问题,加快了电池的SOC恢复速度。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控制策略后,风电场输出功率波动得到抑制,电池的SOC也得到有效控制,这防止了电池的过充过放,延长了储能系统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全钒液流电池 卡尔曼滤波器 电池荷电状态优化 功率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变桨距风电机组控制 被引量:22
12
作者 邢作霞 郑琼林 +1 位作者 姚兴佳 王发达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6年第6期681-686,共6页
针对变速变距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液压驱动式变距执行机构,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变桨距控制方法,以解决变桨距机构的非线性、参数时变性、抗干扰、滞后性控制问题.分析了三种不同工况下的液压油路变化、数学模型和参数变化,阐述了BP神... 针对变速变距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液压驱动式变距执行机构,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变桨距控制方法,以解决变桨距机构的非线性、参数时变性、抗干扰、滞后性控制问题.分析了三种不同工况下的液压油路变化、数学模型和参数变化,阐述了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并根据7.5 kW变速恒频试验机组液压变距机构设计数据进行仿真结果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恒频 风电机组 变距控制 神经网络 PI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SCADA系统的数据传输技术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大全 鲍金艳 +2 位作者 邢作霞 王晓东 侯君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8年第6期632-638,共7页
为了使设备与设备之间以及设备与电网之间有良好的数据传输能力,根据风电场上、下位机之间数据传输的特点,对适合于风电场SCADA系统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专门面向风电场监控通信的IEC 61400-25标准的体系结构和适用范围... 为了使设备与设备之间以及设备与电网之间有良好的数据传输能力,根据风电场上、下位机之间数据传输的特点,对适合于风电场SCADA系统的数据传输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专门面向风电场监控通信的IEC 61400-25标准的体系结构和适用范围,其中重点阐述了风电场监控通信的信息模型和信息交换模型及其建模方法.研究表明,风电场SCADA系统的数据传输必须满足远距离通信能力强、实时性强、可靠性高的要求,才能保证对风电场的统一管理、运营及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分布式能源系统 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传输 IEC 61400—25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本模型法的1MW变速风电机组的参数优化设计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邢作霞 姚兴佳 +2 位作者 陈雷 李科 郑琼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8-544,共7页
主要针对大型变速变距风力发电机组样机在产业化过程中如何以降低机组发电成本、提高经济性为目标对机组参数的优化设计进行探讨。首先阐述了发电成本的计算过程和成本模型法的基本计算规则,然后以国家863"兆瓦级变速恒频风电机组&... 主要针对大型变速变距风力发电机组样机在产业化过程中如何以降低机组发电成本、提高经济性为目标对机组参数的优化设计进行探讨。首先阐述了发电成本的计算过程和成本模型法的基本计算规则,然后以国家863"兆瓦级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研制成果SUT-1000的成本构成为例,分别对机组的主要设计参数即风轮直径和额定风速进行了优化设计和对比,并对依据经验确定的变化因子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最后进行了同等容量约束条件下机组的参数综合优化设计,可适用于不同安装场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模型法 变速 变距 风电机组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力发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姚兴佳 井艳军 +1 位作者 王文卓 邢作霞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6年第6期671-674,共4页
详细研究了风力发电系统中双馈电机采用直接转矩控制的原理,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由ABB公司的ACS 800-67作为控制设备的控制系统.在实验室中采用该控制系统对双馈电机进行现场模拟实验.由于ACS 800-67控制设备采用了直接转矩控制策略,因此... 详细研究了风力发电系统中双馈电机采用直接转矩控制的原理,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由ABB公司的ACS 800-67作为控制设备的控制系统.在实验室中采用该控制系统对双馈电机进行现场模拟实验.由于ACS 800-67控制设备采用了直接转矩控制策略,因此对该设备的直接转矩控制器进行了研究.结合所研究的双馈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理论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证明双馈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具有利用风能发电效率高、并网冲击电流小、并网同步速度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直接转矩控制 并网 风力发电系统 冲击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技术讲座(二) 风力机的工作原理 被引量:21
16
作者 姚兴佳 王士荣 董丽萍 《可再生能源》 CAS 2006年第2期87-89,共3页
关键词 工作原理 技术讲座 风力发电 风力机 气流速度 气流方向 压力下降 气流压力 叶片 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单光坤 王晓东 +1 位作者 姚兴佳 张晨晨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86-791,共6页
建立了风轮转子/塔架系统的运动方程,并通过对该方程进行解耦分析得到了机组的振动模态。在对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振动模态计算、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固有频率的最低点;系统工作转速与系统固有频率的交汇点;塔架的半径、壁厚与系... 建立了风轮转子/塔架系统的运动方程,并通过对该方程进行解耦分析得到了机组的振动模态。在对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振动模态计算、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固有频率的最低点;系统工作转速与系统固有频率的交汇点;塔架的半径、壁厚与系统固有频率的关系。以上研究对我国自主设计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 稳定性分析 振动模态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功率预测的分散式风电场无功控制策略 被引量:27
18
作者 杨俊友 崔嘉 +2 位作者 邢作霞 王海鑫 王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8-15,共8页
分散式风电接网模式可以解决集中式并网限电等问题,但对配电网传统运行模式带来挑战。为解决其经济稳定运行难题,提出了一种包含无功预测、无功整定、无功分配的三层新型分散式风电场无功协调控制策略。其中,无功预测层利用物理和统计... 分散式风电接网模式可以解决集中式并网限电等问题,但对配电网传统运行模式带来挑战。为解决其经济稳定运行难题,提出了一种包含无功预测、无功整定、无功分配的三层新型分散式风电场无功协调控制策略。其中,无功预测层利用物理和统计方法组合预测单台机组未来无功输出能力;无功整定层针对有无无功补偿设备,提出风电机组基于电网无功缺额降出力的自身补偿和多时间尺度协调离散补偿设备、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与风电机组共同补偿配电网无功需求方法;无功分配层基于风电功率预测无功功率信息,考虑风速波动性,按照优先级动态筛选风电机组,调节其输出功率以跟踪无功补偿指令。工程算例证明了所提策略可以有效提高电压支撑能力,减小风电场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分散式风电场 功率预测 多时间尺度 双馈感应发电机 无功补偿 三层无功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尼滤波的大型风电机组柔性振动控制技术 被引量:14
19
作者 邢作霞 刘颖明 +1 位作者 郑琼林 姚兴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25-1431,共7页
主要针对如何减小机组载荷,增加阻尼的柔性振动控制技术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引发大型变速变距风电机组振动的原因和各振动的激励源所在;然后针对1.5MW SUT-1500机组的设计进行可能存在的振动情况分析,并进行桨距、转矩阻尼滤波 PID 控... 主要针对如何减小机组载荷,增加阻尼的柔性振动控制技术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引发大型变速变距风电机组振动的原因和各振动的激励源所在;然后针对1.5MW SUT-1500机组的设计进行可能存在的振动情况分析,并进行桨距、转矩阻尼滤波 PID 控制器的设计;最后在 Bladed 软件中进行仿真验证,得到塔架振动控制、传动链扭曲振动控制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阻尼滤波 柔性 振动控制 减小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参考自适应电动变桨距控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纯明 姚兴佳 +1 位作者 张忠丛 温和煦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8-150,共3页
根据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原理(MRAC),以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直流电动变桨距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一个高性能电动变桨距自适应控制系统,并应用李雅谱诺夫稳定性分析法给出白适应系统控制律,通过对所设计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 根据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原理(MRAC),以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直流电动变桨距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一个高性能电动变桨距自适应控制系统,并应用李雅谱诺夫稳定性分析法给出白适应系统控制律,通过对所设计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具有很好的跟踪性和伺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自适应 电动变桨距 永磁直流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