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感染科护士职业安全管理的体会 被引量:3
1
作者 陈佳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第11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感染科护理工作特殊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1~2013年我院感染科病房及门诊常见的职业性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提出预防和解决的措施。结果生物性因素、理化性因素是造成职业危险的直... 目的:探讨感染科护理工作特殊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1~2013年我院感染科病房及门诊常见的职业性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提出预防和解决的措施。结果生物性因素、理化性因素是造成职业危险的直接原因,心理因素及繁重的工作量也是造成职业危险的潜在因素。加强感染科护理质量管理、规范操作流程、落实消毒隔离规范是减少和避免职业危险的重要措施。结论正确指导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培训,将操作流程合理化是减少和避免职业危险,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职业安全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D技术与普通换药对手外伤开放性创面感染控制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丹 高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手外伤开放性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drainage,VSD)与普通外科换药对感染控制的不同作用,为手外伤开放性创面的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手外伤开放性创面患者,分... 目的探讨手外伤开放性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drainage,VSD)与普通外科换药对感染控制的不同作用,为手外伤开放性创面的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手外伤开放性创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外科换药,实验组则予以VSD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在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发生创面感染和多重耐药上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换药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天数、创面感染、产生多重耐药分别为(2.8±1.5)次、(5.2±1.2)d、(20.1±2.5)d、6%和2%;对照组分别为(12.2±3.2)次、(14.2±1.2)d、(35.1±2.5)d、30%和20%。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手外伤开放性创面的治疗,能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抗生素使用和住院时间,降低创面感染和产生多重耐药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手外伤开放性创面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夏华 《中国医药》 2018年第5期718-720,共3页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HBV感染患者6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HBV感染患者6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替诺福韦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6、12个月后血清HBV-DNA含量、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和治疗12个月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RNA转阴率。结果治疗6、12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HBV-DNA载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对照组:(4.7±1.2)、(3.4±1.1)拷贝/ml比(5.0±1.1)拷贝/ml;观察组:(3.2±1.2)、(1.9±1.1)拷贝/ml比(5.0±1.1)拷贝/ml],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和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HIV-R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27/30)比73.3%(22/30)](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艾滋病合并HBV感染患者,能有效抑制HBV和HIV复制,降低血清HBV载量,有效控制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乙型肝炎病毒 替诺福韦酯 拉米夫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和恩替卡韦初治慢性HBV感染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曲思麦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724-726,共3页
目的比较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和恩替卡韦初治慢性HBV感染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120例慢性HBV感染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给予研究组患者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对照组患者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两组均治疗48周。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和恩替卡韦初治慢性HBV感染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120例慢性HBV感染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给予研究组患者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对照组患者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两组均治疗4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毒学、血清学和生化学应答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全程两组患者均表现出良好的药物耐受性,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出现6例、5例轻微恶心症状,可自行缓解,未发现血肌酐、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异常升高及血磷下降,亦无明显肌痛、肌无力、骨痛以及全身情况变差者。结论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和恩替卡韦初治慢性HBV感染均有很好的疗效,具有较高的HBeAg转阴率和ALT复常率,但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能更好的提高HBVDNA水平低于检测值下限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恩替卡韦 初治 慢性HBV感染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reg/Th17比率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成伟 卢丹 +3 位作者 那妍 李岩 王本鑫 娄宪芝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35,40,共4页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Treg)与Th17细胞比率的变化及其与病毒学应答和血清学应答的关系。方法应用恩替卡韦治疗27例HBe Ag阳性CHB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4、12、24、3...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过程中调节性T细胞(Treg)与Th17细胞比率的变化及其与病毒学应答和血清学应答的关系。方法应用恩替卡韦治疗27例HBe Ag阳性CHB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4、12、24、36、48周时分别检测乙肝标志物、HBV DNA、肝功、Treg细胞频数、Th17细胞频数。选择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Treg/Th17比率在第4周开始下降,至第12周达到最低值。发生早期病毒学应答及HBe Ag消失患者的Treg/Th17比率(12周)低于未发生早期病毒学应答及HBe Ag消失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过程中,Treg/Th17比率呈动态变化,12周时Treg/Th17比率与HBe Ag消失、早期病毒学应答密切相关,可能成为疗效预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调节性T细胞 TH1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4
6
作者 那妍 娄宪芝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4-146,15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实验组患... 目的探讨应用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恩替卡韦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治疗6个月后,通过监测研究对象厌食、乏力、腹胀症状的发生率,监测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评定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乏力、厌食、腹胀症状的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实验组比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实验组比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黏蛋白水平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实验组比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均可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前者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恩替卡韦 微生态制剂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策略中替比夫定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6
7
作者 那妍 娄宪芝 +1 位作者 张晓旭 姜镔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8-401,共4页
目的给予孕28周乙肝高病毒载量孕妇口服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探讨更优化的乙肝母婴阻断策略。方法选择70例乙肝高病毒载量孕妇,分别在中孕晚期接受口服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联合新生儿出生后主、被动免疫的母婴阻断策略... 目的给予孕28周乙肝高病毒载量孕妇口服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探讨更优化的乙肝母婴阻断策略。方法选择70例乙肝高病毒载量孕妇,分别在中孕晚期接受口服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联合新生儿出生后主、被动免疫的母婴阻断策略(实验组,n=50)或仅进行新生儿主、被动免疫的母婴阻断策略(对照组,n=20),比较2组孕妇孕32周和分娩前乙肝病毒DNA (HBV-DNA)、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e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凝血酶原时间(PT)、宫高、腹围、胎心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比较2组胎儿出生时Apgar评分以及出生后7个月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2组孕妇在孕32周及分娩前HBV-DN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婴儿母婴阻断失败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孕妇在孕32周和分娩前ALT、Crea、CK-MB、P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孕妇在孕32周和分娩前腹围、宫高、胎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28周时对乙肝高病毒载量孕妇进行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可降低乙肝母婴阻断失败率,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为更优化的母婴阻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比夫定 乙肝高病毒载量孕妇 母婴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蛋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岩 娄宪芝 夏华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76-178,182,共4页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感染科接受治疗的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92例,患者均符合Maria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将患者按入院顺序...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感染科接受治疗的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92例,患者均符合Maria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将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停用伤肝药物,静脉滴注肌苷、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B6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糖皮质激素琥珀酸氢化可的松,7 d后改为顿服泼尼松,5-7 d后酌情逐渐减药,于治疗4周后评价2组治疗效果,并检测患者肝功能,对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丙酰转移酶(γ-G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等指标变化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3,P〈0.05)。治疗前2组患者ALT、ALP、γ-GT、TBil、TB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10.918、2.521、23.751、8.465、5.151,P〈0.05;治疗组:t=11.651、5.677、24.626、14.933、6.567,P〈0.05),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7、4.802、8.232、5.484、3.946,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57%vs.13.04%,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蛋氨酸 糖皮质激素 胆汁淤积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脏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2
9
作者 那妍 娄宪芝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6-448,453,共4页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肾功能的变化情况,评估二者对伴有轻度肾功能损害的CHB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CHB患者分别采用替比夫定(600 mg/d)和阿德福韦酯(10 mg/d)进行抗病毒治疗,比较治疗前基...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肾功能的变化情况,评估二者对伴有轻度肾功能损害的CHB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CHB患者分别采用替比夫定(600 mg/d)和阿德福韦酯(10 mg/d)进行抗病毒治疗,比较治疗前基线、治疗24周、治疗52周时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乙肝病毒(HBV)DNA转阴率及血清肌酐(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结果治疗52周时,替比夫定组和阿德福韦酯组病毒学及生物化学应答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2周时与基线相比,替比夫定组CR降低,eGFR升高(P<0.05);阿德福韦酯组CR升高,eGFR降低(P<0.05)。对于肾功能轻度受损患者,替比夫定组eGFR升高,阿德福韦酯组eGFR降低(P<0.05)。结论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均有治疗CHB的作用,与阿德福韦酯相比替比夫定还有改善肾脏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比夫定 阿德福韦酯 轻度肾损害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诺福韦酯与拉米夫定在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晓旭 娄宪芝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20期2411-2413,共3页
目的比较替诺福韦酯与拉米夫定在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75例慢性乙型肝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5例。观察组给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口服,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口服,两组均治疗4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比较替诺福韦酯与拉米夫定在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75例慢性乙型肝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5例。观察组给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口服,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口服,两组均治疗4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12周、24周和48周ALT及HBV-DNA水平,以及治疗48周后的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结果观察组ALT及HBV-DNA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而下降的趋势较对照组更明显(均P <0. 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ALT复常率与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相比于拉米夫定,替诺福韦酯能更有效地降低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LT及HBV-DNA水平,提高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替诺福韦酯 拉米夫定 老年人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代偿期丙肝肝硬化71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那妍 李岩 +3 位作者 贾玲 张晓旭 狄佳 娄宪芝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5期144-145,共2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方法 36例治疗组A患者采用Peg-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及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35例治疗组B患者单独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HC...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方法 36例治疗组A患者采用Peg-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及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35例治疗组B患者单独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HCV RNA、临床表现变化。结果治疗期间治疗组A患者的HCV RNA载量、肝功能指标、临床表现均较治疗组B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虽有一定不良反应出现,但给予对症处置后均可完成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代偿期丙肝硬化患者临床使用Peg-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较为安全,且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利巴韦林 多烯磷脂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那妍 娄宪芝 +1 位作者 王迪 周长彬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3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与恩替卡韦(ETV)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5例HBeAg阴性CHB患者接受Peg-IFNα-2a联合ETV治疗。96周时如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则停药随访,否则停用Peg-IFNα-2a继续ETV维持治疗。基线和治疗过...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与恩替卡韦(ETV)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5例HBeAg阴性CHB患者接受Peg-IFNα-2a联合ETV治疗。96周时如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则停药随访,否则停用Peg-IFNα-2a继续ETV维持治疗。基线和治疗过程中监测HBVDNA和HBsAg水平。结果治疗48周时100%的患者HBV DNA低于检测值,治疗96周时HBsAg血清学转换率28%,随访至120周时34%。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血清学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唑嘌呤联合泼尼松龙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那妍 姜镔 娄宪芝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36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硫唑嘌呤联合泼尼松龙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1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泼尼松... 目的探讨硫唑嘌呤联合泼尼松龙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1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泼尼松龙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泼尼松龙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情况和肝脏超声弹性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6.27%(46/51)]高于对照组[70.90%(35/55)],半乳糖基葡糖基转移酶(GGT)[(126.49±19.26)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55.72±25.36)U/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5.57±29.36)U/L]、总胆红素(TBil)[(23.47±8.53)mmol/L]均低于对照组[(155.22±36.22)U/L、(70.39±26.39)U/L、(81.44±16.37)U/L、(28.51±6.73)mmol/L],肝脏超声弹性值[(7.47±2.56)kPa]低于对照组[(9.22±1.37)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泼尼松龙联合硫唑嘌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改善肝功能,恢复肝脏的弹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剪切波弹性超声 肝脏弹性 硫唑嘌呤联合泼尼松龙 自身免疫性肝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ɑ1注射剂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晓旭 娄宪芝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第8期49-50,共2页
肝硬化的病因主要为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表明[1],乙肝病毒感染10年可进展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T细胞数量及功能障碍,通过抗病毒治疗能够挽救残存肝细胞,改善生化指标,延缓肝纤维化和肝功能衰竭,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预后较差,... 肝硬化的病因主要为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表明[1],乙肝病毒感染10年可进展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T细胞数量及功能障碍,通过抗病毒治疗能够挽救残存肝细胞,改善生化指标,延缓肝纤维化和肝功能衰竭,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2],研究表明[3],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期一旦进展为失代偿期,患者死亡率会显著升高,目前控制乙肝病毒的治疗方案主要为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患者 功能代偿期 抗病毒治疗 临床研究 恩替卡韦 注射剂 胸腺肽 乙肝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并发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3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并发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 102例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雾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甲泼尼龙、强的松联合...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并发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 102例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雾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甲泼尼龙、强的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胸片阴影吸收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胸部肺部阴影吸收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并发重症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丙种球蛋白 麻疹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比夫定联合水飞蓟宾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岩 娄宪芝 张晓旭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4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水飞蓟宾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沈阳市某医院收治的9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替比夫定片口服...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水飞蓟宾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沈阳市某医院收治的9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替比夫定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ALB,ALT,AST及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AL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ALT,AST及T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V-DNA转阴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水飞蓟宾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替比夫定,其可有效抑制HBV-DNA复制,减轻肝损害,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比夫定 水飞蓟宾 乙型肝炎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晓林 王迪 张冬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5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观察。方法 60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以麻醉方式差异为依据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照组患者间断给予芬太尼麻醉。对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观察。方法 60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以麻醉方式差异为依据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照组患者间断给予芬太尼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T2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心率(HR)较T1时段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插管后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血浆皮质醇(cort)与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均较插管即刻明显提升,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对术者麻醉后的应激反应可以起到有效控制的作用,而且此种麻醉手段对保持术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着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芬太尼 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162例暴发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佳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6期214-215,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暴发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162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年龄、对本病的认识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实施不同的健康教育计划。结果本次暴发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患者是以12~19岁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暴发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162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年龄、对本病的认识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实施不同的健康教育计划。结果本次暴发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患者是以12~19岁年龄段为主要人群,占总发病患者数的60.9%,分别给予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使162例患者均治愈。结论要重视暴发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使其能自觉执行隔离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传播途径,保护健康人群,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 流行性腮腺炎 临床观察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片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夏华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第8期865-866,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片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02—2015-06在某科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4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阿德福韦...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片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02—2015-06在某科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4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阿德福韦酯常规抗病毒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复方丹参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24周和48周的纤维化指标和网织红细胞及其参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纤维化指标、网织红细胞及其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4周和48周,两组患者的以上指标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的RET%从最初的(2.41±0.39)%逐渐降至(1.19±0.13)%,而对照组患者的RET%从最初的(2.40±0.42)%逐渐降至(1.68±0.20)%。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片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纤维化指标和对肝硬化的病情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片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乙型肝炎肝硬化 纤维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老年坏疽性阑尾炎临床研究
20
作者 张晓林 王迪 张冬姣 《黑龙江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156-158,共3页
目的:本次探讨腹腔镜治疗老年坏疽性阑尾炎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行坏疽性阑尾炎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45例患者采取开腹手术,实验组45例患者采... 目的:本次探讨腹腔镜治疗老年坏疽性阑尾炎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行坏疽性阑尾炎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45例患者采取开腹手术,实验组45例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结果:实验组45例患者的出血量10.13±1.48ml和引流管率17.77%明显低于对照组(15.35±2.02ml、42.22%),实验组术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坏疽性阑尾炎效果明显,对患者创伤小,有助于患者康复,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坏疽性阑尾炎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