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行视角看我国设施食用菌发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天来 《食药用菌》 2019年第4期225-230,共6页
概述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园艺产业及在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中的地位,从产量、产值、品种构成、区域特色、生产模式等方面阐述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食用菌设施工程发展的道路与目标、设施类型选择、发展重点... 概述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园艺产业及在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中的地位,从产量、产值、品种构成、区域特色、生产模式等方面阐述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食用菌设施工程发展的道路与目标、设施类型选择、发展重点,以及设施环境与工程领域的5项重点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地位作用 产业现状 设施工程 重点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番茄单叶净光合速率模型的温度修正 被引量:37
2
作者 李天来 颜阿丹 +3 位作者 罗新兰 仇家奇 李东 姚振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74-279,共6页
番茄单叶净光合速率模型是温室番茄环境调控中的核心模型之一,而温度修正模型对于正确解析番茄单叶净光合速率模型非常重要。试验根据前人确定的植物单叶净光合速率模型中最大光合速率的温度修正模型,通过对不同的CO2浓度、光强和温度... 番茄单叶净光合速率模型是温室番茄环境调控中的核心模型之一,而温度修正模型对于正确解析番茄单叶净光合速率模型非常重要。试验根据前人确定的植物单叶净光合速率模型中最大光合速率的温度修正模型,通过对不同的CO2浓度、光强和温度条件下日光温室番茄净光合速率的测定,明确了日光温室番茄最大光合速率的温度修正模型中修正因子C的取值公式,并经拟合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同CO2浓度、不同光强条件下日光温室番茄最大光合速率下温度修正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拟合良好,说明可将这一温度修正模型作为日光温室番茄光合模型的温度影响子模型应用,从而使植物单叶净光合速率模型更好地适用于日光温室番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速率 模型 温度 修正 日光温室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番茄叶温的模拟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2
3
作者 姚振坤 罗新兰 +4 位作者 李天来 吕薇薇 李东 颜阿丹 仇家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7-592,共6页
日光温室内温度是温室微气候控制的常用参数,但是植物本身的温度(主要是叶温)影响着植物的生理活动,温室内温度要根据叶温的变化来调控。建立叶温的模拟模型可为日光温室内气温的调控及将能量平衡模型结合到温室环境控制系统中提供理论... 日光温室内温度是温室微气候控制的常用参数,但是植物本身的温度(主要是叶温)影响着植物的生理活动,温室内温度要根据叶温的变化来调控。建立叶温的模拟模型可为日光温室内气温的调控及将能量平衡模型结合到温室环境控制系统中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根据植物叶片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一个以日光温室内环境条件(净辐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为主要驱动变量,以气孔阻力和空气动力学阻力为参数的番茄植株叶温模拟模型,并通过阴天、晴天土壤水分亏缺和土壤水分充足条件下叶温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阴天、晴天土壤水分亏缺和土壤水分充足条件下番茄植株叶温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变化趋势一致。模型很好地模拟了晴天土壤水分充足条件下叶温的变化,其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0.845,模拟方程的斜率k=0.961,截距f=-0.121,估计标准误差RMSE=2.1℃,相对误差RE=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叶温 模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根系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条件优化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珊珊 郝宇涵 +3 位作者 任婧祺 郭春深 朱延殊 范海延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3-236,共4页
双向电泳(2-DE)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为建立适于黄瓜根系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对黄瓜根系蛋白质样品提取方法、裂解缓冲液配方及SDS-PAGE分离胶浓度等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TCA/丙酮法提取黄瓜根系中的蛋... 双向电泳(2-DE)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为建立适于黄瓜根系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对黄瓜根系蛋白质样品提取方法、裂解缓冲液配方及SDS-PAGE分离胶浓度等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TCA/丙酮法提取黄瓜根系中的蛋白质,裂解缓冲液为8mol·L-1尿素、2mol·L-1硫脲、2%IPG Buffer、4%CHAPS、1%TBP、65mmol·L-1DTT、2mmol·L-1EDTA、0.001%溴酚蓝和1%鸡尾酒,SDS-PAGE分离胶浓度为11%时,可获得分离效果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该技术条件为适合黄瓜根系蛋白分离的较优双向电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根系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番茄不同生育期的蒸腾作用及模拟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吕薇薇 罗新兰 +2 位作者 李霞 钟岩 姚振坤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7-61,共5页
采用盆栽称重法,用Penman-Monteith方程模拟了番茄生育期蒸腾速率的变化,以期为北方日光温室节水灌溉、环境调控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番茄结果期日蒸腾量最大,苗期最小,结果期的需水量是开花期和苗期的14倍;苗期的蒸腾量在午后12:30... 采用盆栽称重法,用Penman-Monteith方程模拟了番茄生育期蒸腾速率的变化,以期为北方日光温室节水灌溉、环境调控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番茄结果期日蒸腾量最大,苗期最小,结果期的需水量是开花期和苗期的14倍;苗期的蒸腾量在午后12:30时达到最大值为8g·h-1,开花期和结果期在上午11:30时达到峰值分别为11和45g·h-1。在午后12:30达到低谷值分别为3和20g·h-1;利用番茄叶面积指数的计算公式:y=0.194e0.018x,x为定植日期(0≤x≤160),模拟通风条件下的北方日光温室番茄的蒸腾速率,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1︰1的相关决定系数R2为0.885,标准误SE为0.002g·m-2·s-1,模拟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番茄 蒸腾 Penman—Monteith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女木兰种子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晓林 陆秀君 +1 位作者 马蓓蓓 徐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7-214,共8页
【目的】探索一套适用于天女木兰种子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为研究其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蛋白表达差异奠定基础。【方法】比较蛋白的不同提取方法(酚提取法、三氯乙酸-丙酮-酚提取法、三氯乙酸-丙酮法和Tris-HCl法)、IPG胶条pH梯度(pH3~11NL... 【目的】探索一套适用于天女木兰种子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为研究其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蛋白表达差异奠定基础。【方法】比较蛋白的不同提取方法(酚提取法、三氯乙酸-丙酮-酚提取法、三氯乙酸-丙酮法和Tris-HCl法)、IPG胶条pH梯度(pH3~11NL、pH3~10和pH4~7)、裂解液中的尿素浓度(6,7,8,9mol/L)和分离胶浓度(10%和12.5%)等条件,对天女木兰种子蛋白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筛选适宜的双向电泳条件。【结果】以Tris-HCl法提取种子蛋白,在IPG胶条pH为4~7、裂解液中尿素浓度为9mol/L、分离胶浓度为12.5%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分辨率高、背景清晰、重复性好的天女木兰种子蛋白双向电泳图谱。【结论】建立了适用于天女木兰种子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女木兰 种子 双向电泳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悬浮细胞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分析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郝宇涵 范海延 +4 位作者 曲波 许玉凤 崔娜 李楠 任婧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3-828,共6页
为建立适于黄瓜悬浮细胞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体系,对黄瓜悬浮细胞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所采用的胶条pH范围、样品制备方法、裂解液配方及分离胶浓度等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H范围为4~7的IPG胶条,直接裂解后丙酮沉淀法制备黄瓜... 为建立适于黄瓜悬浮细胞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体系,对黄瓜悬浮细胞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所采用的胶条pH范围、样品制备方法、裂解液配方及分离胶浓度等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H范围为4~7的IPG胶条,直接裂解后丙酮沉淀法制备黄瓜悬浮细胞蛋白质,裂解液为8mol/L尿素、2mol/L硫脲、2%IPG Buffer、4%CHAPS、1%TBP、65mmol/L DTT、2mmol/L EDTA、0.001%溴酚蓝和1%鸡尾酒,分离胶浓度为11%,可获得蛋白质点分离清晰的双向电泳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悬浮细胞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多功能轨道作业车的研制 被引量:7
8
作者 田素博 刘国均 +1 位作者 邢大伟 孙周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21,共6页
温室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温室内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较为恶劣。针对这一特点并结合实际生产需求,为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人员的作业条件,设计了一种辅助人们在温室内进行绑蔓、摘果作业且可升降的作业车。作业车... 温室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温室内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较为恶劣。针对这一特点并结合实际生产需求,为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人员的作业条件,设计了一种辅助人们在温室内进行绑蔓、摘果作业且可升降的作业车。作业车以蓄电池作为电源,通过液压系统推动剪叉升降平台精确地实现升降功能,并通过小型电机驱动作业车的平稳前进与后退。在研制出作业车样机的基础上,对作业车进行了调试与试验,确定作业车最大运行速度约为0.15m/s,工作平台的正常上升速度为0.11m/s,正常下降速度为0.05m/s,并进行了载人作业平台的振动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作业车运行速度与工作平台的升降速度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对提升温室机械化作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作业车 剪叉机构 农业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分级沉淀法分析天女木兰种子的低丰度蛋白 被引量:2
9
作者 陆秀君 张晓林 +1 位作者 刘广林 李天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9-194,共6页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瓶颈问题之一是低丰度蛋白的检测,这些低丰度蛋白往往发挥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细胞防御、基因表达调节、信号传导等,因此低丰度蛋白的检测尤为重要。在双向电泳试验时,有2个因素限制了低丰度蛋白的检测:第一,IP...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瓶颈问题之一是低丰度蛋白的检测,这些低丰度蛋白往往发挥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细胞防御、基因表达调节、信号传导等,因此低丰度蛋白的检测尤为重要。在双向电泳试验时,有2个因素限制了低丰度蛋白的检测:第一,IPG胶条的上样量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女木兰 种子 蛋白质提取 PEG分级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_3打破长白楤木(Aralia continentalis)种子休眠过程中的糖代谢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文丽 李天来 冯颖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8-711,共4页
药食兼用野生蔬菜长白楤木(Aralia continentalis)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在25℃/5℃变温条件下对长白楤木子在休眠解除过程中淀粉酶活性、淀粉、还原糖、蔗糖含量变化,以及种子萌发率与淀粉酶含量及糖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GA3能够促... 药食兼用野生蔬菜长白楤木(Aralia continentalis)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在25℃/5℃变温条件下对长白楤木子在休眠解除过程中淀粉酶活性、淀粉、还原糖、蔗糖含量变化,以及种子萌发率与淀粉酶含量及糖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GA3能够促进淀粉酶活性增加,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为种子休眠解除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能量。α-淀粉酶活性与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蔗糖含量呈负相关,说明GA3能够促进种子休眠解除过程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可有效解除长白楤木种子休眠,150mg·L-1GA3处理30d种子的萌发率可达5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楤木种子 休眠 赤霉素 糖代谢 淀粉酶活性 还原糖 蔗糖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调节剂PCPA和2,4-D对番茄果实果糖激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史宝中 王卫平 +2 位作者 崔娜 董雪飞 李天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47-1051,共5页
研究了花期施用PCPA和2,4-D对发育过程中番茄果实糖含量、蔗糖代谢相关酶和果糖激酶活性及果糖激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番茄果实的发育,果糖激酶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均先上升后下降,成熟时达到最低,但FRK1基因表达量较高;果糖... 研究了花期施用PCPA和2,4-D对发育过程中番茄果实糖含量、蔗糖代谢相关酶和果糖激酶活性及果糖激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番茄果实的发育,果糖激酶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均先上升后下降,成熟时达到最低,但FRK1基因表达量较高;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呈递增的趋势,成熟时含量达到最高。PCPA和2,4-D处理后降低了成熟番茄果实果糖激酶活性,提高了酸性转化酶活性,促进了FRK1基因表达,提高了成熟番茄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生长调节剂 果糖激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类型番茄叶片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利 崔娜曲 +3 位作者 范海延 苗青 曲波 李天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2-485,共4页
选用野生型番茄克梅留斯基(Solanum chmielewskii)和普通栽培型番茄Micro-Tom(Solanum lycopersicum)为试验材料,比较两种不同类型番茄花后不同生长阶段叶片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动态变化,明确其在开花后叶片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规律,为以Mic... 选用野生型番茄克梅留斯基(Solanum chmielewskii)和普通栽培型番茄Micro-Tom(Solanum lycopersicum)为试验材料,比较两种不同类型番茄花后不同生长阶段叶片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动态变化,明确其在开花后叶片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规律,为以Micro-Tom为试材的糖代谢研究及野生型番茄资源的利用服务。结果表明:在番茄开花后25d,叶片中果糖、葡萄糖含量Micro-Tom明显高于克梅留斯基,分别高出247%和290%;花后25,35d,45d Micro-Tom叶片中蔗糖含量高于克梅留斯基,分别高出111%、96%和169%;而克梅留斯基在花后15d,叶片中淀粉含量明显高于Micro-Tom,为142%。转化酶(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在花后25d Micro-Tom叶片明显高于克梅留斯基,分别高348%和138%;而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Micro-Tom叶片的蔗糖合成酶活性都高于克梅留斯基,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则是克梅留斯基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叶片 糖含量 糖代谢相关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楤木种子质量影响因素和精选方法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文丽 李天来 +1 位作者 冯颖 赵英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63,共5页
对不同区域生态环境、不同采收时间段和植株上不同结果部位的长白楤木种子质量进行分析,研究影响长白楤木种子质量的因素,并探讨种子精选方法和精选效果。结果表明:在生态因子中,有效积温是长白楤木种子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同一植株上,... 对不同区域生态环境、不同采收时间段和植株上不同结果部位的长白楤木种子质量进行分析,研究影响长白楤木种子质量的因素,并探讨种子精选方法和精选效果。结果表明:在生态因子中,有效积温是长白楤木种子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同一植株上,顶部花枝结实采收的种子质量最好;沈阳地区以8月30日和9月10日采收的种子质量最好,此期间有效积温达1670℃、日平均太阳辐射量17.26μmol·m^(-2)·s^(-1),种子萌发率达45.3%~46.4%。综上,长白楤木种子最适宜的繁殖条件是有效积温高、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应用顶花枝结实,并采收8月30日至9月10日期间成熟的种子。采用10%Na Cl溶液浸泡6h,可精选出种胚发育良好的种子,种子萌发率可达91.8%;经催芽处理,出苗整齐度可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楤木 种子质量 影响因素 种子精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海那 范海延 +4 位作者 于洋 贾淑敏 于广超 陈秋敏 赵珺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2-407,共6页
氢气作为新发现的活性气体被广泛研究。在植物生长发育方面,氢气具有促进种子发芽、幼苗发育、不定根生长等作用;在植物遭受逆境胁迫过程中,氢气通过调控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的生成及其相应的转录本来应对胁迫带来的氧化损伤,提高... 氢气作为新发现的活性气体被广泛研究。在植物生长发育方面,氢气具有促进种子发芽、幼苗发育、不定根生长等作用;在植物遭受逆境胁迫过程中,氢气通过调控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的生成及其相应的转录本来应对胁迫带来的氧化损伤,提高植物对干旱、盐胁迫、重金属胁迫、除草剂、紫外照射等胁迫的抗性,同时氢气还可以调控与抗病虫害等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该文对国内外有关氢气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提高植物抗性方面的作用,以及逆境胁迫下氢气作为信号分子通过调控抗氧化防御系统提高植物抗逆性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了解和促进氢气在农业科学上的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生长发育 抗逆境胁迫 信号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居群白粉病抗性的划分及抗性机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冬梅 宁伟 +1 位作者 赵亚波 刘文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5-308,共4页
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对不同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el-Mazz.)居群进行了白粉病[Sphaerotheca fusca(Fr.)Blum.]抗性试验。结果显示,供试的6个蒲公英居群间的白粉病抗性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并在田间抗病性调... 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对不同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el-Mazz.)居群进行了白粉病[Sphaerotheca fusca(Fr.)Blum.]抗性试验。结果显示,供试的6个蒲公英居群间的白粉病抗性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并在田间抗病性调查基础上进行了抗性级别分类。室内盆栽蒲公英以高感居群为对照,对免疫和中抗2个具有抗白粉病代表性的居群进行了接种试验,接种前后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室内病情调查与田间一致,免疫居群的SOD活性最高,差异极显著,免疫居群和中抗居群的SOD活性分别比高感居群高12.3%和5.8%;高感居群的MDA含量比中抗居群的高33.8%,免疫居群的含量比中抗居群高41.0%;免疫居群POD含量最早出现最大值(处理第二天),但以高感居群含量最高,差异极显著。SOD和POD的增长率以免疫居群最高,其与抗性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居群 白粉病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叶片细胞壁蛋白质提取方法的筛选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祥南 张迪 +3 位作者 范海延 于洋 崔娜 宋铁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104,共4页
以黄瓜幼苗的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酚提取法、盐提法、尿素提取法和真空渗透提取法分离细胞壁蛋白,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以期为黄瓜细胞壁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盐提法的蛋白产率最高,尿素提取法次之,真空渗透... 以黄瓜幼苗的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酚提取法、盐提法、尿素提取法和真空渗透提取法分离细胞壁蛋白,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以期为黄瓜细胞壁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盐提法的蛋白产率最高,尿素提取法次之,真空渗透提取法和酚提取法的蛋白产率较低;采用六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活性测定法检测细胞质蛋白的污染率,其中,真空渗透提取法获得的细胞壁蛋白污染率最低(1.07%),其次为盐提法(2.17%),而酚提法和尿素提取法的污染率分别高达25.90%和2.60%;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盐提法的蛋白条带清晰,且细胞质中高丰度蛋白Rubisco的条带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叶片 细胞壁蛋白质 提取 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MYCs调控番茄表皮毛萜类化合物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兰 王浩然 +4 位作者 张莹 邢红运 丁琪 赵宝珍 崔娜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6期87-93,共7页
番茄是一种世界性种植的重要蔬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易受病虫害的影响,造成减产。表皮毛是番茄表面第一道关键的屏障,可增强番茄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适应性。为了进一步研究表皮毛在番茄抗逆中的作用机理,本文归纳了番茄表皮毛内含物的... 番茄是一种世界性种植的重要蔬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易受病虫害的影响,造成减产。表皮毛是番茄表面第一道关键的屏障,可增强番茄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适应性。为了进一步研究表皮毛在番茄抗逆中的作用机理,本文归纳了番茄表皮毛内含物的种类及其分子调控机制,重点总结了JA信号途径中的核心转录因子MYC1和MYC2对番茄表皮毛萜类化合物合成调控的分子机制,并分析了当前表皮毛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表皮毛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信号 调控机制 番茄表皮毛 萜类 SlMYC1/2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糖对高温下番茄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庞椿朋 叶亮 +3 位作者 马健 路涛 杨宗艺 齐明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43-146,共4页
高温逆境是影响设施番茄产量与质量的重要因素,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Ailsa Craig’)6叶幼苗为试验材料,于40℃高温处理下,在番茄叶片上喷施0.5%(T0.5)、1.0%(T1.0)、1.5%(T1.5)3种浓度的海藻糖溶液,以喷施清水作为对... 高温逆境是影响设施番茄产量与质量的重要因素,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Ailsa Craig’)6叶幼苗为试验材料,于40℃高温处理下,在番茄叶片上喷施0.5%(T0.5)、1.0%(T1.0)、1.5%(T1.5)3种浓度的海藻糖溶液,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CK),9 d后测定海藻糖对高温下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T1.0海藻糖处理显著提高了高温逆境胁迫中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了总叶绿素含量(P<0.01);显著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P<0.05),极显著提高了胞间CO2浓度(P<0.0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及量子产量[Y(Ⅰ)]、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Ⅱ)],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PSⅡ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非光化学淬灭(qN);极显著降低了由于供体侧限制引起的PSⅠ处非光化学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D)](P<0.01),极显著升高了由受体侧限制引起的PSⅠ处非光化学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A)];极显著降低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P<0.01)。以上结果表明,海藻糖对高温逆境下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且1.0%海藻糖是较适宜的海藻糖处理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番茄 光合作用 高温胁迫 光合作用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都煞对黄瓜棒孢叶斑病抗性的诱导效果
19
作者 孟祥南 马章通 +3 位作者 李维虎 鲁成伟 张鹏 范海延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21,共4页
为明确植物诱抗剂净都煞对黄瓜棒孢叶斑病(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诱导抗病效果及最佳诱导方案,测定了净都煞对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的抑制效果,研究了不同诱导浓度、诱导次数、诱导间隔期以及诱导持续期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诱抗效果。结... 为明确植物诱抗剂净都煞对黄瓜棒孢叶斑病(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诱导抗病效果及最佳诱导方案,测定了净都煞对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的抑制效果,研究了不同诱导浓度、诱导次数、诱导间隔期以及诱导持续期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诱抗效果。结果表明,净都煞本身对黄瓜棒孢叶斑病菌不具有杀伤力,但对黄瓜幼苗具有明显的诱抗效果;2.0 mL·L-1的净都煞间隔7 d诱导黄瓜3次,持续1 d对棒孢叶斑病菌的防效最高,达到68.93%。此研究结果为黄瓜棒孢叶斑病防治提供了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棒孢叶斑病 净都煞 诱导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比特诱导番茄抗灰霉病试验研究
20
作者 马赫 孟祥南 +3 位作者 庞舒予 马章通 鲁成伟 范海延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6期101-102,共2页
以番茄品种辽园多丽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生物刺激素阿尔比特诱导番茄对灰霉病的抗病效果。结果表明,0.15mL/L阿尔比特诱导2次、诱导间隔期5d、持续期1d为最佳施用方案,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高达62.11%。本文明确了生物刺激素阿尔比特的最佳... 以番茄品种辽园多丽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生物刺激素阿尔比特诱导番茄对灰霉病的抗病效果。结果表明,0.15mL/L阿尔比特诱导2次、诱导间隔期5d、持续期1d为最佳施用方案,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高达62.11%。本文明确了生物刺激素阿尔比特的最佳诱导方法,为设施番茄生产提供了指导,也为生物刺激素在其他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灰霉病 阿尔比特 诱导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