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科背景下林木育种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践
1
作者 张丽杰 王玉成 +2 位作者 崔建国 吴月亮 邓继峰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65-267,270,共4页
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加强林木育种学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夯实林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可以通过挖掘思政元素筑牢学生的思想根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林木育种学课程的特点,初步挖掘了该门课程的思... 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加强林木育种学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夯实林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可以通过挖掘思政元素筑牢学生的思想根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林木育种学课程的特点,初步挖掘了该门课程的思政元素,构建了林木育种学课程的思政教学体系,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该研究不仅可为林木育种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经验,而且可为培养知林、爱林新型林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林木育种学 课程思政 挖掘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有菌环境条件玉玲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2
作者 段兴江 穆怡陶 +4 位作者 沙学平 金星 朱瑞 宋健 张丽杰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84,共7页
为探讨开放式有菌环境条件下玉玲花组织培养技术,解决实生播种繁殖率低的问题,以玉玲花幼嫩叶片、腋芽或顶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在有菌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探讨消毒时间、培养基、激素浓度和种类、初代培养影响因素,旨在建立离体繁殖技术。... 为探讨开放式有菌环境条件下玉玲花组织培养技术,解决实生播种繁殖率低的问题,以玉玲花幼嫩叶片、腋芽或顶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在有菌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探讨消毒时间、培养基、激素浓度和种类、初代培养影响因素,旨在建立离体繁殖技术。结果显示:有菌环境条件下玉玲花幼嫩叶片最佳消毒时间是3 min,带腋芽茎段最佳消毒时间是5 min;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处理为MS+6-BA 1.0 mg·L^(-1)+2,4-D 0.5 mg·L^(-1)+蔗糖20 g·L^(-1)+琼脂4.5 g·L^(-1);愈伤组织增殖最佳激素配比是6-BA 2.5 mg·L^(-1)+NAA0.25 mg·L^(-1)+蔗糖20 g·L^(-1)+琼脂4.5 g·L^(-1);带腋芽或顶芽的茎段离体培养的最佳处理为MS+6-BA 1.5 mg·L^(-1)+NAA 0.5 mg·L^(-1)+蔗糖30 g·L^(-1)+琼脂5 g·L^(-1)。研究结果表明:有菌环境条件下可以实现玉玲花组织培养、获得愈伤组织和无菌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玲花 愈伤组织 组织培养 有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衣甘蓝主要观赏性状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邵晨旭 冯馨 祝朋芳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9期28-33,共6页
旨在为观赏羽衣甘蓝的杂种优势利用与优良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以羽衣甘蓝2个雄性不育系为母本,7个高代自交系为父本,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了14个杂交组合,对株高、外叶数、心叶数、外叶开展度、心叶开展度、外叶叶形指数... 旨在为观赏羽衣甘蓝的杂种优势利用与优良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以羽衣甘蓝2个雄性不育系为母本,7个高代自交系为父本,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了14个杂交组合,对株高、外叶数、心叶数、外叶开展度、心叶开展度、外叶叶形指数、心叶叶形指数7个观赏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一般配合力,母本C6BZ在心叶数和外叶开展度的表现优于CD10;父本中,HZ1631和DFZ在心叶数、外叶开展度和心叶开展度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根据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选出较优良的4个杂交组合为CD10×DFZ、CD10×HZ1631、C6BZ×HZ1631和C6BZ×F0819。7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均在50%以上。外叶叶形指数和心叶叶形指数的狭义遗传力均高于50%,这2个性状可在早期进行选择;而其他5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均较低,需在高代选择。通过本试验得出的参试母本系和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以及7个重要观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可为利用杂种优势选育出优良的观赏羽衣甘蓝杂交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观赏性状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广义遗传力 狭义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19b-JmGAMYB模块在胡桃楸花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4
作者 张丽杰 李京泽 +3 位作者 段兴江 高悦 李姝函 纪英含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9-698,共10页
胡桃楸是一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木本果材兼用的经济树种,其雌雄同株异型异熟的生殖特性有效避免了自交,但这种雌雄异型异熟的花发育调控机制尚未清楚。miR319家族已经在多个物种中被鉴定为调节花芽分化的关键miRNA家族之一。前期试验... 胡桃楸是一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木本果材兼用的经济树种,其雌雄同株异型异熟的生殖特性有效避免了自交,但这种雌雄异型异熟的花发育调控机制尚未清楚。miR319家族已经在多个物种中被鉴定为调节花芽分化的关键miRNA家族之一。前期试验已筛选出Jm-miR319b是调控胡桃楸花发育过程中的关键miRNA,而GAMYB基因被预测为Jm-miR319b的靶基因。为探索miR319-GAMYB模块对胡桃楸花发育的调控机制,通过胡桃楸花芽转录组数据中GAMYB的CDS序列,利用RLM 5’RACE技术验证Jm-miR319b与JmGAMYB基因的靶向关系;通过PCR克隆出JmGAMYB基因的CDS序列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技术对靶基因GAMYB在胡桃楸不同器官和不同生殖类型的雌雄花芽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JmGAMYB基因ORF全长1 503 bp,编码500个氨基酸,花发育相关基因miR319b直接靶向JmGAMYB,其表达趋势相反,切割位点在miR319b成熟体第10~11碱基;qRT-PCR定量分析表明:JmGAMYB基因在胡桃楸茎、叶、雌蕊、雄花序及果实中均有表达,且在雄花序中表达量最高。JmGAMYB基因在生理分化期的雌先型和雄先型的雌、雄花芽表达量呈显著差异;而在形态分化期的雄花序交替散粉时,JmGAMYB基因表达量也交替出现高峰。因此,推测miR319-JmGAMYB参与调控了胡桃楸花发育的全过程,并且在花芽分化早期就已经开始起调控作用,在雄花序散粉时相对表达量最高,散粉后表达量开始降低。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探索胡桃楸花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楸 miR319b-JmGAMYB 花发育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林业生物技术课程研究生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丽杰 崔建国 +2 位作者 吴月亮 王钦美 邓继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0期270-272,共3页
林业生物技术课程融合了林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以及林木育种学的多学科内容,其涉及的技术及相关原理信息量非常大。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为高等农林院校林学类研究生开设的"林业生物技术"学术学位课程,对于拓宽... 林业生物技术课程融合了林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以及林木育种学的多学科内容,其涉及的技术及相关原理信息量非常大。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为高等农林院校林学类研究生开设的"林业生物技术"学术学位课程,对于拓宽研究生专业知识面、提高研究生科研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开展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通过系统传授该领域前沿知识,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全方位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从林业生物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特点出发,结合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科研和教学相结合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以期培养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物技术 科研和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组培丛生芽增殖及生根技术的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孙晓梅 张晓菊 +3 位作者 裴新辉 霍丽茹 刘雪婷 宋曜红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3,共8页
为完善芍药种丛生芽诱导途径,以芍药种胚为外植体,研究接种方式(传统切割、只留胚切割、半保留胚乳切割)对种胚启动培养的影响,基本培养基(1/2MS、MS、WPM)、去除子叶、预处理(暗培养、含活性炭(AC)培养基预转接)、外源激素(6-BA、TDZ、... 为完善芍药种丛生芽诱导途径,以芍药种胚为外植体,研究接种方式(传统切割、只留胚切割、半保留胚乳切割)对种胚启动培养的影响,基本培养基(1/2MS、MS、WPM)、去除子叶、预处理(暗培养、含活性炭(AC)培养基预转接)、外源激素(6-BA、TDZ、GA_(3))及浓度(0.3,0.6,1.0mg·L^(-1))对丛生芽增殖的影响,以及AC(0,1.0,2.0,3.0,4.0g·L^(-1))、IAA和IBA组合(0,0.5,1.0mg·L^(-1))对丛生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保留胚乳越少,胚萌发速度越快,半保留胚乳接种的种胚萌发效果最优;切除胚苗子叶诱导丛生芽速度快诱导率高,最佳培养基为WPM+1.0mg·L^(-1)GA_(3)+1.0mg·L^(-1)6-BA;腋芽增殖培养前在3.0g·L^(-1)AC培养基上进行5d的暗培养,能够有效降低转接后的褐化率;最适宜腋芽生长的6-BA浓度为0.6mg·L^(-1),GA_(3)浓度为0.3mg·L^(-1);低浓度生长素诱导生根效果不佳,诱导丛生苗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1.0mg·L^(-1)IBA+3.0g·L^(-1)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种胚 丛生芽 腋芽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模拟干旱处理对欧洲垂枝桦幼苗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丽杰 寇靓 +2 位作者 闫冬函 秦柏婷 李京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7-546,共10页
欧洲垂枝桦是集用材、园林绿化和防护林造林于一身的优质树种,在北欧等地区广泛用于许多领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国内对欧洲垂枝桦的开发利用较晚,在国内对其相关研究较少,因此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质。欧洲垂枝桦虽具有良好的抗性,... 欧洲垂枝桦是集用材、园林绿化和防护林造林于一身的优质树种,在北欧等地区广泛用于许多领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国内对欧洲垂枝桦的开发利用较晚,在国内对其相关研究较少,因此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质。欧洲垂枝桦虽具有良好的抗性,但由于其种子成熟度差且在幼苗期极易受到环境变化或各种非生物胁迫的影响,限制了该树种的大面积推广,为了探究干旱胁迫下欧洲垂枝桦幼苗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其对叶片表型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明确对欧洲垂枝桦幼苗抗旱相关性显著的激素种类,以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对欧洲垂枝桦幼苗内渗透调节生理指标的影响,系统地评估欧洲垂枝桦幼苗对干旱胁迫做出的积极响应,为后续对欧洲垂枝桦抗旱品种筛选培育与规模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利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法,对欧洲垂枝桦幼苗进行胁迫处理,并进行复水试验,测定幼苗在胁迫与复水试验后渗透调节物质及激素含量,探究干旱胁迫与复水对欧洲垂枝桦幼苗的影响。在整个试验阶段,叶片表型变化随胁迫浓度的增加与胁迫时间的延长,胁迫症状逐渐严重,表型相关生理指标叶绿素和相对含水量的变化在相同时不同处理浓度下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相同时间不同处理浓度对欧洲垂枝桦幼苗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和JA含量变化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在胁迫第10天、第20天和复水第10天时不同PEG处理浓度下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复水第20天差异不显著;在胁迫第10天、第20天与复水第10天时,不同PEG浓度对幼苗IAA和GA3的含量变化具有极显著差异影响(p<0.01),复水第20天时具有显著差异(p<0.05);6-BA和ABA含量变化在胁迫试验的第10天、第20天与复水第20天时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复水第10天时具有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胁迫阶段6-BA、ABA、JA这3种激素对欧洲垂枝桦幼苗的抗旱性调节作用更为明显,而在复水阶段IAA与GA3两种激素对欧洲垂枝桦幼苗的抗旱性调节更明显。综上所述,欧洲垂枝桦幼苗在经历胁迫环境时,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与激素含量的变化,体现其为抵御逆境而做出的积极响应,验证了欧洲垂枝桦优越的耐旱性,也是欧洲垂枝桦幼苗处于干旱胁迫环境时判断其抗旱能力最有意义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欧洲垂枝桦 叶片表型 可溶性糖 蛋白质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物种双蕊兰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强 孙冬伟 +4 位作者 李海燕 岳杰 陈旭辉 曲波 张丽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1-726,共6页
双蕊兰(Diplandrorchis sinica)为兰科单种属孓遗植物,其罕见的原始类型在兰科植物系统进化和发育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为从分子水平探讨根际土壤细菌对双蕊兰濒危机制的影响,通过选取双蕊兰肉质根0~4mm的根际土,基于Illumina Miseq测... 双蕊兰(Diplandrorchis sinica)为兰科单种属孓遗植物,其罕见的原始类型在兰科植物系统进化和发育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为从分子水平探讨根际土壤细菌对双蕊兰濒危机制的影响,通过选取双蕊兰肉质根0~4mm的根际土,基于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濒危物种双蕊兰根际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V4高变区片段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测序共获得26690条16S r RNA原始序列,深度测序获得为26471条有效基因序列。基于≥97%的相似度水平,对有效序列利用QIIME软件处理操作分类单元,聚类分析后共获得9556个OTUs。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显示,双蕊兰根际土壤细菌呈多样性分布,且在门、纲、目、科、属分类水平上的优势类群较为突出,主要涵盖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其中,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优势菌群,两者相对丰度之和达到61.80%。双蕊兰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在门、纲、目、科、属分类水平上的优势细菌类群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c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根瘤菌目(Rhizobiales)、生丝微菌科(Hyphomicrobiaceae)和未被确定分类的盖氏菌属(Unclassified Gaiellace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蕊兰 根际细菌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地区胡桃楸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
9
作者 吴光伟 傅靖棋 +5 位作者 赫亮亮 范新蕊 苏治鑫 朱瑞 孙建文 张丽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3-730,共8页
对胡桃楸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为培育速生优质胡桃楸大径材林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分析人工示范林胡桃楸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 对胡桃楸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为培育速生优质胡桃楸大径材林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分析人工示范林胡桃楸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人工林地根际土壤呈弱酸性,非根际土壤为酸性,根际土壤pH极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1);根际土壤全碳、全氮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5);根际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极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1);根际土壤速效氮含量低于非根际土壤,但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胡桃楸人工林土壤微生物中细菌多样性丰富,测序共得到168657条有效细菌序列,共鉴别出36门,106纲,242目,354科,630属。分析发现在门分类水平上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优势细菌均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在细菌目水平上,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优势细菌分别为:盖勒氏菌目(Gaiellales)、根瘤菌目(Rhizobiales)、土壤红杆菌目(Solirubrobacterales)和维氏细菌目(Vicinamibacterales)等。细菌多样性分析表明,根际土壤细菌香农指数、ACE指数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5);Chao1指数极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1)。土壤微生物中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与土壤pH、全磷含量、全氮含量和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且与土壤速效氮含量呈负相关;酸杆菌门与土壤理化性质呈负相关(土壤速效氮含量除外);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粘球菌门(Myxococcota)与土壤pH、全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呈正相关;甲基微菌门(Methylomirabilota)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r=-0.916,p<0.05),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25,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楸 根际和非根际 细菌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