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炭基产品及其对土壤培肥改良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
作者
兰宇
孟军
+1 位作者
韩晓日
陈温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6-1412,共17页
生物炭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抗分解能力,其在农业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对改良土壤、减少化肥使用、增强土壤固碳能力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生物炭直接用作肥料时,由于其养分含量相对较低,运输...
生物炭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抗分解能力,其在农业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对改良土壤、减少化肥使用、增强土壤固碳能力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生物炭直接用作肥料时,由于其养分含量相对较低,运输和储存成本较高,加之易引起粉尘污染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将生物炭作为载体或特定功能组分,开发新型土壤培肥改良产品及配套技术,成为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养分合理组配和控制释放,生物炭基产品不仅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养分利用率,还能缓解土壤障碍、改善作物生长条件,已成为当前本领域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生物炭基产品的类型、制备工艺、性能评价和在土壤改良与培肥中的应用,指出其对提升土壤质量、促进作物增产和环境保护具有显著效果,未来需加强新材料和技术研发,完善检测标准,加快示范推广,并关注其长期应用的生态环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基肥
炭基调理剂
制备工艺
评价体系
长期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宁省黄土状母质发育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荐一
杨雯
+3 位作者
王玉川
徐鑫鹏
韩春兰
王秋兵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0-1330,共11页
【目的】建立辽宁省黄土状母质发育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光谱预测模型,以便快速获取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含量。【方法】对省域内黄土状母质发育土壤进行了样品采集,获取样品有机质含量和高光谱数据;选择原始光谱及其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倒...
【目的】建立辽宁省黄土状母质发育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光谱预测模型,以便快速获取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含量。【方法】对省域内黄土状母质发育土壤进行了样品采集,获取样品有机质含量和高光谱数据;选择原始光谱及其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倒数对数、倒数对数一阶微分、倒数对数二阶微分6种光谱变换数据作为自变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相关分析,选取特征波段,分别建立多元逐步线性回归(SMLR)、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主成分回归(PCR)3种土壤有机质高光谱线性预测模型,并进行了支持向量机(SVM)方法的非线性模型拟合。【结果】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其光谱反射率呈负相关关系,对光谱进行不同的数学变换,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其中一阶微分和二阶微分的提升效果最佳;相同光谱数据在不同模型中建模精度存在显著差异,以原始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为自变量的PLSR模型精度最高,建模集和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8和0.976;3种线性方法建立的最佳预测模型的检验精度为:PLSR>SMLR>PCR。【结论】PLSR模型是辽宁省黄土状母质发育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佳高光谱预测模型,且基于特征波段的建模效果优于全波段;SVM非线性模型的预测精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高光谱遥感
光谱变换
模型
黄土状母质
原文传递
题名
生物炭基产品及其对土壤培肥改良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
作者
兰宇
孟军
韩晓日
陈温福
机构
沈阳
农业
大学
农学院
沈阳
农业
大学
土地与环境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国家生物炭研究院/农业农村部生物炭与土壤改良重点实验室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6-1412,共1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1500500)
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22-317-2-08)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1-52)。
文摘
生物炭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抗分解能力,其在农业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还对改良土壤、减少化肥使用、增强土壤固碳能力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生物炭直接用作肥料时,由于其养分含量相对较低,运输和储存成本较高,加之易引起粉尘污染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将生物炭作为载体或特定功能组分,开发新型土壤培肥改良产品及配套技术,成为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养分合理组配和控制释放,生物炭基产品不仅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养分利用率,还能缓解土壤障碍、改善作物生长条件,已成为当前本领域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生物炭基产品的类型、制备工艺、性能评价和在土壤改良与培肥中的应用,指出其对提升土壤质量、促进作物增产和环境保护具有显著效果,未来需加强新材料和技术研发,完善检测标准,加快示范推广,并关注其长期应用的生态环境效应。
关键词
炭基肥
炭基调理剂
制备工艺
评价体系
长期环境效应
Keywords
biochar-based fertilizer
biochar-based soil conditioner
procession technology
evaluation system
long-term ecological effect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宁省黄土状母质发育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荐一
杨雯
王玉川
徐鑫鹏
韩春兰
王秋兵
机构
沈阳
农业
大学
土地与环境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国家生物炭研究院/农业农村部生物炭与土壤改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0-1330,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500204)资助。
文摘
【目的】建立辽宁省黄土状母质发育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光谱预测模型,以便快速获取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含量。【方法】对省域内黄土状母质发育土壤进行了样品采集,获取样品有机质含量和高光谱数据;选择原始光谱及其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倒数对数、倒数对数一阶微分、倒数对数二阶微分6种光谱变换数据作为自变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相关分析,选取特征波段,分别建立多元逐步线性回归(SMLR)、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主成分回归(PCR)3种土壤有机质高光谱线性预测模型,并进行了支持向量机(SVM)方法的非线性模型拟合。【结果】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其光谱反射率呈负相关关系,对光谱进行不同的数学变换,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其中一阶微分和二阶微分的提升效果最佳;相同光谱数据在不同模型中建模精度存在显著差异,以原始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为自变量的PLSR模型精度最高,建模集和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8和0.976;3种线性方法建立的最佳预测模型的检验精度为:PLSR>SMLR>PCR。【结论】PLSR模型是辽宁省黄土状母质发育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佳高光谱预测模型,且基于特征波段的建模效果优于全波段;SVM非线性模型的预测精度较低。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高光谱遥感
光谱变换
模型
黄土状母质
Keywords
Soil organic matter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Spectral transform
Model
Loess-like parent material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炭基产品及其对土壤培肥改良效应的研究进展
兰宇
孟军
韩晓日
陈温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辽宁省黄土状母质发育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的构建
王荐一
杨雯
王玉川
徐鑫鹏
韩春兰
王秋兵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