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频振幅fMRI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虎 范国光 +2 位作者 徐克 李焕焕 邵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59-1662,共4页
目的采用低频振幅(ALFF)方法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方法对13例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及18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静息态脑fMR扫描,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ALFF差异用双样本t检验。... 目的采用低频振幅(ALFF)方法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方法对13例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及18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静息态脑fMR扫描,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ALFF差异用双样本t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组静息状态下右侧胼胝体压部、右侧枕叶、左侧小脑后叶、左侧额上回和左侧楔前叶脑区ALFF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校正);双侧中央后回和左侧楔前叶脑区ALF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校正)。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存在异常,ALFF有助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脑功能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MRI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孙玉 张楠 +3 位作者 侯洁 马向宏 王薇 杨本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MRI诊断肝细胞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就诊的40例肝硬化或疑似HCC患者,收集患者的Gd-EOB-DTPA增强MRI动态三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及肝胆期(延迟20 m...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MRI诊断肝细胞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就诊的40例肝硬化或疑似HCC患者,收集患者的Gd-EOB-DTPA增强MRI动态三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及肝胆期(延迟20 min)和弥散加权成像(DWI)(b=50、400、1000 s/mm2)资料。2位医师协商一致根据有、无肝胆期图像分别作出诊断及信心评分。以术后病理或临床诊断为标准评价HCC诊断准确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40例患者共检出42个HCC病灶和37个肝硬化结节。HCC和肝硬化结节在肝胆期和DWI序列中信号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4.503、67.855,P值均<0.001)。HCC和肝硬化结节在b=400 s/mm2和b=1000 s/mm2DWI序列时的表观扩散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75、75.36,P值均<0.001)。诊断医师通过Gd-EOB-DTPA增强动态三期以及动态四期(含肝胆期)两组图像的诊断信心评分依次为(3.260±0.521)分和(4.620±0.6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7,P<0.001)。以病理和临床诊断为标准,诊断医师通过Gd-EOB-DTPA增强动态三期、动态四期(含肝胆期)两组图像,对HCC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6.19%(32/42)、95.24%(4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P=0.013)。结论 Gd-EOB-DTPA MRI可提高医师对HCC的诊断准确率与信心,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弥散 钆塞酸二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疤痕癌3例的影像随访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关长群 刘剑立 +2 位作者 顾怡 李芳 郭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95-396,共2页
肺疤痕癌3例的影像随访观察关长群①刘剑立②顾怡李芳郭平例1男,62岁。于1960年胸部体检行X线检查,见左肺上叶尖后段陈旧性病变伴钙化。1990年6月至1993年3月进行9次同期胸部X线片和CT检查,均显示左肺上叶陈... 肺疤痕癌3例的影像随访观察关长群①刘剑立②顾怡李芳郭平例1男,62岁。于1960年胸部体检行X线检查,见左肺上叶尖后段陈旧性病变伴钙化。1990年6月至1993年3月进行9次同期胸部X线片和CT检查,均显示左肺上叶陈旧性索条状影及斑块状钙化灶(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疤痕癌 CT X线平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面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侯阳 董莘 +2 位作者 岳勇 吴振华 郭启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螺旋CT二维图像(薄层横断面与多平面重建MPR)与三维图像(SSD)诊断颌面骨骨折的准确性,探讨三维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8例颌面骨骨折患者行螺旋CT薄层横断面扫描、MPR及表面遮盖法三维重建(SSD)。结果:螺旋CT... 目的:通过比较螺旋CT二维图像(薄层横断面与多平面重建MPR)与三维图像(SSD)诊断颌面骨骨折的准确性,探讨三维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8例颌面骨骨折患者行螺旋CT薄层横断面扫描、MPR及表面遮盖法三维重建(SSD)。结果:螺旋CT三维图像对于显示骨折的位置、类型、范围、不规则骨折线的走行及骨折块移位的情况可提供更多信息。二维图像对于显示细微骨折及深部骨折优于三维图像。结论:二维图像是诊断颌面骨骨折的基础,三维图像可较为直观的显示骨折的全貌及空间位置关系,有较大的临床价值。二者结合是颌面骨骨折的最佳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汉族青年女性头面部软组织厚度及眼鼻口与颅骨有关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尔玉 李春彪 +7 位作者 孙雁 林子清 孙国生 刘振春 贺书涛 宫福臣 马长富 唐杰忠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25-229,共5页
对59例中国北方汉族青年(17~19岁)女性头部正、侧位X线片上的软组织厚度及眼、鼻、口与颅骨有关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所得数据做了统计学分析,得到一些对中国北方汉族青年女性面貌复原的基础数据和依据,力图使国人的面貌复原更... 对59例中国北方汉族青年(17~19岁)女性头部正、侧位X线片上的软组织厚度及眼、鼻、口与颅骨有关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所得数据做了统计学分析,得到一些对中国北方汉族青年女性面貌复原的基础数据和依据,力图使国人的面貌复原更加客观、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体质人类学 颅骨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瘤周的^1H—MRS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段阳 杨本强 +5 位作者 周丽娟 马红丽 刘文源 周姝 赖树盛 刘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磁共振波谱(MRS)分析胶质瘤瘤周代谢物。材料与方法:回顾和分析经临床诊断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脑胶质瘤MR图像及1H-MRS资料,对瘤体水肿内外带和正常脑组织行1H-MRS分析,比较不同区域代谢物Cho、NAA、Cr的浓度和Cho/Cr、... 目的:探讨使用磁共振波谱(MRS)分析胶质瘤瘤周代谢物。材料与方法:回顾和分析经临床诊断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脑胶质瘤MR图像及1H-MRS资料,对瘤体水肿内外带和正常脑组织行1H-MRS分析,比较不同区域代谢物Cho、NAA、Cr的浓度和Cho/Cr、NAA/Cr、NAA/Cho的比值差异性。结果:正常脑组织、瘤周外带和内带的NAA/Cho比值分别为1.67±0.64、1.32±1.13和0.84±0.62,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脑组织、瘤周外带和内带的Cho分别为13.28±3.49,15.66±8.13和16.38±7.77,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脑组织、瘤周外带和内带的NAA分别为20.67±5.52,14.25±5.52和10.48±4.82,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脑组织、瘤周外带和内带的Cr分别为11.82±3.77,10.10±3.49和10.51±5.18,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H-MRS分析可以反映脑胶质瘤瘤周的NAA和NAA/Cho比值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波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成像对宫颈癌表观扩散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段阳 董雪 +4 位作者 罗娅红 邹明宇 李森 于涛 杨本强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年第2期44-46,77,共4页
目的探讨MR弥散成像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正常宫颈结构及36例宫颈疾病患者(病理证实20例宫颈癌、16例宫颈良性病变)的弥散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值对比研究,总结宫颈病变的DWI特点。结果正常宫颈内膜、结合带及肌层三层... 目的探讨MR弥散成像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正常宫颈结构及36例宫颈疾病患者(病理证实20例宫颈癌、16例宫颈良性病变)的弥散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值对比研究,总结宫颈病变的DWI特点。结果正常宫颈内膜、结合带及肌层三层结构平均ADC值为(1.63±0.24)X10-3mm2/s,结合带与肌层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合带与内膜及内膜与肌层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例宫颈癌患者平均ADC值为(0.93±0.17)X10-3mm2/s,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的内膜、结合带和肌层三层结构的平均ADC值(P<0.05);宫颈良性病变平均ADC值为(1.77±0.23)X10-3mm2/s,与宫颈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在DWI图像及ADC图上具有特征性,DWI能够区分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良性病变,对宫颈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弥散成像 A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胸内大动脉畸形的MRI诊断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新 刘振春 +3 位作者 宇光 朱鲜阳 胡为民 朱洪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65-167,共3页
本文分析了23例共28个先天性胸内大动脉畸形的MRI,包括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弓缩窄和离断,主动脉瓣上狭窄,马凡氏综合征及主动脉窦瘤破裂,年龄为3~45岁。20例行心血管造影检查,22例径手术证实。除1例主动脉窦瘤破... 本文分析了23例共28个先天性胸内大动脉畸形的MRI,包括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弓缩窄和离断,主动脉瓣上狭窄,马凡氏综合征及主动脉窦瘤破裂,年龄为3~45岁。20例行心血管造影检查,22例径手术证实。除1例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房和2例较小的动脉导管未闭(<0.4cm)外,MRI均能做出诊断,敏感性为89%,与心血管造影比较,MRI敏感性92%,对于主动脉弓极度缩窄和离断的诊断MRI可弥补心血管造影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主动脉 先天性心脏缺损 诊断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管壁特征的HRMRI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连雪 杨本强 +2 位作者 王子文 徐志华 段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8期567-571,共5页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HRMRI)技术研究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管壁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artery,MCA)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HRMRI)技术研究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管壁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artery,MCA)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e,DWI)序列分为症状组和非症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和管壁斑块情况(斑块分布、形态、信号)。结果糖尿病在两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446,P<0.001),症状组男性患者多于非症状组(χ~2=5.104,P=0.024)。年龄、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史、饮酒史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7例患者中有110例有斑块,前壁斑块最多。症状组上壁斑块明显多于非症状组(χ~2=4.257,P=0.039),斑块表面不规则在两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87,P=0.004),症状组斑块高信号明显多于非症状组(χ~2=5.396,P=0.020)。结论 HRMRI可以评价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管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磁共振成像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越 梁长虹 +1 位作者 杨本强 关长群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超声心动图以及心血管造影三种影像学方法在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诊断中的优选应用。方法:对50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的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超声心动图以及心血管造影检查,检查后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以...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超声心动图以及心血管造影三种影像学方法在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诊断中的优选应用。方法:对50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的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超声心动图以及心血管造影检查,检查后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以手术后所得到的诊断结果为对照,并计算其诊断的准确率。将三种检查方法所得到的诊断准确率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证实畸形共149处,其中心内畸形66处,心外畸形83处。多层螺旋CT(MSCT)、超声心动图(UCG)和心血管造影(CAG)对心内畸形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7.0%、100%和98.5%,三者诊断准确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98,P>0.05);MSCT、UCG和CAG对心外畸形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8%、78.3%和97.6%,MSCT和CAG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UCG(χ2=71.58,P<0.01和χ2=4.08,P<0.05),MSCT与CAG之间诊断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37,P>0.05)。MSCT与UCG联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至98.7%。结论:MSCT在心外血管结构的显示上较UCG有优势,而UCG对心内结构的评价更准确;MSCT与UCG的联合应用可提高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准确率;但对显示体-肺侧支,肺血管特别是外围血管的发育,测量心脏及大动脉内压力等,目前仍需依靠有创性的心血管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心动图 心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不同阅片者解读三维高分辨力增强磁共振减影图像的一致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段阳 马红丽 +3 位作者 丁世斌 孟繁晨 赖树盛 杨本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阅片者解读三维高分辨力增强磁共振血管减影(3DCE HR MRSI)图像的一致性。方法对35例脑转移瘤患者分别行单倍和双倍钆布醇对比剂(1.0M,15ml)3DCE HR MRI,以双倍图像减去单倍图像,得到3DCE HR MRSI。比较阅片者A、B和C(拥有... 目的探讨不同阅片者解读三维高分辨力增强磁共振血管减影(3DCE HR MRSI)图像的一致性。方法对35例脑转移瘤患者分别行单倍和双倍钆布醇对比剂(1.0M,15ml)3DCE HR MRI,以双倍图像减去单倍图像,得到3DCE HR MRSI。比较阅片者A、B和C(拥有不同年限读片经验)对转移病灶数目和解读时间的差异,评价其一致性。结果对于3DCE HR MRSI,阅片者A、B和C的准确率分别为96.86%(185/191)、91.62%(175/191)和98.95%(189/191),每例的平均解读时间分别为(46.00±6.34)s、(33.80±6.78)s和(32.70±5.76)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阅片者间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883~0.891)。结论不同阅片者解读3D HR CE MRSI具有较好的准确率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肿瘤转移 减影技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与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侯洁 段阳 +3 位作者 徐志华 张梦知 夏程 杨本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78-881,共4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与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9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根据OCSP分型:98例(98/139)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41例(41/139)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据首次CT检查中...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与大面积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9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根据OCSP分型:98例(98/139)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41例(41/139)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据首次CT检查中是否出现HMCAS分两组,HMCAS组58例(58/139);非HMCAS组81例(81/139);所有患者因不符合溶栓指征未行溶栓治疗,其中34例(34/139)患者发生梗死后出血。HMCAS组伴出血者21例(21/58),死亡者11例(11/58),非HMCAS组伴出血者13例(13/81),死亡者5例(5/81)。HMCAS组的出血率、死亡率明显高于非HMCA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出血率=7.43,χ2死亡率=5.43,P<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出现HMCAS,其伴梗死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无HMCAS患者。结论 HMCAS出现可以作为脑梗死预测梗死后出血的指标之一,并可提示大面积脑梗死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大面积脑梗死 梗死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MRI诊断 被引量:7
13
作者 关长群 周丽娟 杨本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小脑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颈椎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宇 邵兵 +4 位作者 王洪伟 陈语 于海龙 王琪 刘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814-818,共5页
目的分析创伤性颈椎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效果,以提高创伤性颈椎骨折的预防及救治水平。方法总结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324例创伤性颈椎骨折患者资料,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节段分布、神经损伤ASIA... 目的分析创伤性颈椎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效果,以提高创伤性颈椎骨折的预防及救治水平。方法总结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324例创伤性颈椎骨折患者资料,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节段分布、神经损伤ASIA分级、合并症情况。结果 324例患者年龄从18~85岁,平均43.8岁,手术治疗占70.4%(228/324),其中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39岁,占27.2%(88/324)。颈椎骨折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患者占8.0%(26/324),其中颈椎骨折合并胸椎骨折占5.9%(19/324),颈椎骨折合并腰椎骨折1.5%(5/324),颈椎骨折合并胸、腰椎骨折占0.6%(2/324)。60岁及以上年龄段患者神经损伤百分比为65.1%,并发症发生率(4.7%)最高。40~49岁年龄段患者合并症发生率(34.2%)最高。致伤原因分布中高坠伤、车祸伤、摔伤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4.6%(112/324),32.1%(104/324)和18.8%(61/324)。重物砸伤所致患者性别比(7.7%)、神经损伤百分比(92.3%)、合并症发生率(34.6%)最高。228例手术患者术前脊髓损伤ASIA分级为A级47例,B级12例,C级29例,D级63例,E级77例,术后脊髓损伤ASIA分级为A级46例,B级7例,C级23例,D级53例,E级99例。手术治疗患者中有38例(16.7%)患者有1~2级的脊髓损伤恢复。结论从创伤性颈椎骨折的临床特点可以看出,30~39岁年龄段是主要发病年龄,高坠伤是主要致伤原因。60岁及以上年龄段患者,重物砸伤患者神经损伤百分比最高,手术治疗有利于患者神经损伤的恢复,应根据其特点进行预防和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折 脊髓损伤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面骨骨折的影像分析新方法——三维重建和机械应力分析综合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段阳 邵建 +3 位作者 陶黎 马红丽 周姝 杨本强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10期62-63,78,共3页
目的:探讨根据应力方向分析复合颅面骨骨折的方法。方法:对48例颅面骨病例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和三维重建,沿撞击力方向、角度分析和三维重建图像分析颅面骨各部位骨折特点。结果:当着力点位于颅面骨,应力沿撞击点向周围传导,出现应力... 目的:探讨根据应力方向分析复合颅面骨骨折的方法。方法:对48例颅面骨病例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和三维重建,沿撞击力方向、角度分析和三维重建图像分析颅面骨各部位骨折特点。结果:当着力点位于颅面骨,应力沿撞击点向周围传导,出现应力型骨折比例77.3%(37/48)、关节脱位33%和副鼻窦损伤35.4%。在骨结构的横截面积陡然减小的区域出现应力集中,出现骨折50%。结论:三维重建和机械应力分析综合法能够全面分析和提高认识颅面骨骨折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面骨 外伤 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三维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技术分析脑转移瘤与瘤周血管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常灿灿 段阳 +3 位作者 李虹易 李延锋 杨本强 林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采用低毒性钆布醇延迟增强三维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3D-MPRAGE)技术分析脑转移瘤与瘤周血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5例诊断为脑转移瘤的患者资料,采用3D-MPRAGE序列双倍剂量延迟增强扫描技术进行图像采集。分析脑转移瘤与不同分... 目的采用低毒性钆布醇延迟增强三维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3D-MPRAGE)技术分析脑转移瘤与瘤周血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5例诊断为脑转移瘤的患者资料,采用3D-MPRAGE序列双倍剂量延迟增强扫描技术进行图像采集。分析脑转移瘤与不同分型瘤周血管的相关性,并进行两次图像评价的一致性检验。结果 25例患者共发现118个转移瘤病灶及573条瘤周血管,肿瘤大小与瘤周血管数呈正相关(r=0.75,P<0.05),Ⅰ、Ⅱ、Ⅲ型血管分别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r=0.44、0.32、0.74,P均<0.05)。对病灶数目和血管分型的两次评价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病灶数目和Ⅰ型血管数:Kappa=1;Ⅱ、Ⅲ型血管数:Kappa=0.886、0.861)。结论增强3D-MPRAGE技术可显示脑转移瘤与瘤周血管的关系,瘤周血管可分为3型,其分型与病灶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肿瘤转移 血管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BRANT动态增强MRI及其减影对乳腺癌血供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本强 段阳 陶黎 《磁共振成像》 CAS 2011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减影成像技术在评价乳腺癌血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乳腺癌病人分别进行乳腺VIBRANT动态增强MR检查及后处理技术,评价胸廓内、外动脉、乳腺穿支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情况。对健侧乳腺、患侧乳腺两组血管显示进行统...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减影成像技术在评价乳腺癌血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乳腺癌病人分别进行乳腺VIBRANT动态增强MR检查及后处理技术,评价胸廓内、外动脉、乳腺穿支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情况。对健侧乳腺、患侧乳腺两组血管显示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侧乳腺、患侧乳腺两组的胸廓内、外动脉的I级分支和乳腺穿支动脉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健侧乳腺、患侧乳腺两组的胸廓内、外动脉的II级分支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乳腺动态增强MR后处理减影血管成像能够较好地显示乳腺癌的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减影成像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卷积网络迁移学习的左心室内膜分割 被引量:4
18
作者 齐林 吕旭阳 +1 位作者 杨本强 徐礼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77-1581,1592,共6页
为了避免过拟合现象,提出了基于全卷积网络迁移学习的左心室内膜分割方法.该方法在已用自然图像训练好的VGGNet模型的基础上对参数进行微调;其次,利用了心室内膜位于MRI图像中心处的先验信息作为选取准则来优化分割结果.将该方法对2009 ... 为了避免过拟合现象,提出了基于全卷积网络迁移学习的左心室内膜分割方法.该方法在已用自然图像训练好的VGGNet模型的基础上对参数进行微调;其次,利用了心室内膜位于MRI图像中心处的先验信息作为选取准则来优化分割结果.将该方法对2009 MICCAI数据集的45个病例进行测试,其DICE指数、APD距离和GC率分别为0. 91,1. 73 mm和97. 81%.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心脏M RI图像的左心室内膜的分割结果较好,当引入一定的先验信息后可以优化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内膜分割 深度学习 全卷积网络 迁移学习 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n Hippel-Lindau病的CT、MRI诊断(附3例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关长群 周丽娟 +1 位作者 杨本强 周怀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CT MRI诊断 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肿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振春 陈新 +1 位作者 朱洪峰 陆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5年第5期347-349,共3页
椎管内肿瘤的MRI诊断刘振春,陈新,朱洪峰,陆军椎管内肿瘤位于哪一解剖隔间内,是髓内外,还是硬膜内外,其鉴别诊断在临床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MRI在定位,定性诊断椎管内肿瘤中的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本文共搜... 椎管内肿瘤的MRI诊断刘振春,陈新,朱洪峰,陆军椎管内肿瘤位于哪一解剖隔间内,是髓内外,还是硬膜内外,其鉴别诊断在临床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MRI在定位,定性诊断椎管内肿瘤中的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本文共搜集经我院MR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NMR 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