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切除肠系膜下动脉主干的手术效果及对炎性应激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黄飞 夏卓娅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377-138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切除肠系膜下动脉主干的手术效果及对炎性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江陵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切除组(n=43)和对照(n=43),均行腹腔镜...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切除肠系膜下动脉主干的手术效果及对炎性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江陵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切除组(n=43)和对照(n=43),均行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对照组行术中保留肠系膜下动脉,切除组行肠系膜下动脉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除肠管长度、术中出血量、淋巴清扫数、术后排便时间、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和住院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分析试验(ELISA)检测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切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切除肠管长度大于对照组,淋巴清扫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切除组IL-6、CRP、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切除组IL-6、CRP、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排便时间、排气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左半结肠切除术切除肠系膜下动脉主干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改善炎性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半结肠切除术 肠系膜下动脉 炎性应激 手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