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u蛋白表达与转移性乳腺癌紫杉类化疗疗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邓文静 林秀欣 +1 位作者 周伟 余更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4期1801-1802,共2页
目的研究转移性乳腺癌紫杉类化疗疗效与Tau蛋白表达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乳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本次研究中,笔者收集了50例乳腺癌转移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均采用TP方案治疗(多西他赛75 mg/m2,d1;顺铂80 mg/m2,分d1~3静滴... 目的研究转移性乳腺癌紫杉类化疗疗效与Tau蛋白表达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乳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本次研究中,笔者收集了50例乳腺癌转移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均采用TP方案治疗(多西他赛75 mg/m2,d1;顺铂80 mg/m2,分d1~3静滴;每3周重复)。并在化疗前后对全部患者的肿瘤物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分析Tau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治疗前后Tau蛋白表达与紫杉类药物的关系。与此同时,对Tau与ER、PR、Her-2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结果本次研究数据显示,Tau低表达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其紫杉类化疗临床效果要优于Tau高表达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并且Tau表达和ER之间呈正相关,和Her-2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Tau蛋白表达与转移性乳腺癌紫杉类化疗疗效有相关性,其能够为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对提高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蛋白表达 转移性乳腺癌 紫杉类化疗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加顺铂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饶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13期1867-1869,共3页
目的观察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肿瘤科行调强放疗的45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给予调强放疗,处方剂量为PTV50.4Gy/28次,常规分割,同... 目的观察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肿瘤科行调强放疗的45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给予调强放疗,处方剂量为PTV50.4Gy/28次,常规分割,同步GTV推量,PTV—GTV为60Gy/28次。同步给予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加顺铂,方案为放疗第1d起开始化疗,吉西他滨1.0g/m^2,d1、d8,顺铂25mg/m^2,d1-3,每21d重复。放疗后再采用该方案化疗4个周期。主要观察指标为总有效率(ORB)、毒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按计划完成治疗。近期疗效CR6例,PR 26例,SD 12例,PD 1例。ORR 71.1%。毒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结论调强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加顺铂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近期疗效好,毒副反应可耐受,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 顺铂 调强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余更生 吕华珠 李春鸣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806-808,共3页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卡铂在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疗效和毒性。方法:2003年5月~2006年4月共40例患者入组,中位年龄74岁(65~84岁)。治疗方案:吉西他滨1100mg/m2,d1、d8,卡铂(AUC=4),d1,3周重复。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以...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卡铂在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疗效和毒性。方法:2003年5月~2006年4月共40例患者入组,中位年龄74岁(65~84岁)。治疗方案:吉西他滨1100mg/m2,d1、d8,卡铂(AUC=4),d1,3周重复。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以及不同分期及体力状态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40例患者共完成化疗128个周期。采用意向性分析(ITT),获PR16例,SD15例,PD15例。中位生存时间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9.2个月和37.5%。疾病分期和体力状态可能是独立的预后指标。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包括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和贫血。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该剂量吉西他滨联合卡铂的治疗方案在老年人NSCLC中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疗法 吉西他滨 卡铂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乳腺癌的临床分析
4
作者 余更生 邓文静 李春鸣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40-41,共2页
目的评估影响乳腺癌术后病人无病生存期的部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006年期间手术后复发在江门市中心医院住院的复发性乳腺癌病例86例。结果全组病人的中位无病生存期为37个月。分析提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高表达,... 目的评估影响乳腺癌术后病人无病生存期的部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006年期间手术后复发在江门市中心医院住院的复发性乳腺癌病例86例。结果全组病人的中位无病生存期为37个月。分析提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高表达,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多,乳腺大肿物和雌激素受体阴性的术后乳腺癌病人中无病生存期较短。辅助治疗不影响术后乳腺癌病人的无病生存期。结论术后乳腺癌病人的无病生存期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乳腺肿物大小和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较大。与临床特征和生物学特征比较,辅助治疗对术后乳腺癌病人的无病生存期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病生存期 复发性乳腺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mFOLFOX6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左右半结肠癌的疗效差异 被引量:36
5
作者 邓文静 余更生 +1 位作者 刘爱 方丽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779-783,共5页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mFOLFOX6对比mFOLFOX6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探索性地分析了左右半结肠癌的疗效差异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肿瘤科确诊的72例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贝伐珠单...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mFOLFOX6对比mFOLFOX6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探索性地分析了左右半结肠癌的疗效差异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肿瘤科确诊的72例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贝伐珠单抗+mFOLFOX6组33例,mFOLFOX6组39例,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中位PFS、不良反应,并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左右半结肠癌疗效的影响。结果:贝伐珠单抗+mFOLFOX6组ORR为45.5%,DCR为84.8%;mFOLFOX6组ORR为38.5%,DCR为79.5%。Kaplan-Meier分析显示mFOLFOX6组与贝伐珠单抗+mFOLFOX6组的中位PFS分别为6.2个月和7.7个月(P=0.06)。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贝伐珠单抗+mFOLFOX6组及mFOLFOX6组的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治疗线数对PFS的影响未达统计学差异(P=0.059)。Kaplan-Meier分析显示贝伐珠单抗+mFOLFOX6组中右半结肠癌的PFS为6.9个月,左半结肠癌的PFS为8.1个月(P=0.538);mFOLFOX6组中右半结肠癌的PFS为6.37个月,左半结肠癌的PFS为6.2个月(P=0.209)。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神经毒性。与贝伐珠单抗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高血压、蛋白尿及血栓形成,除1例高血压为Ⅲ级外,其余均为Ⅰ-Ⅱ级。结论:贝伐珠单抗+mFOLFOX6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对左半结肠癌的PFS有获益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结直肠癌/晚期转移性 左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单抗Pembrolizumab治疗28例晚期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邓文静 周颖 +1 位作者 林秀欣 余更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克隆抗体(单抗)Pembrolizumab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8例晚期肺癌患者,均接受PD-1单抗Pembrolizumab治疗,评价其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8例患者中,3例患者于治疗1个月内因原发... 目的观察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克隆抗体(单抗)Pembrolizumab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8例晚期肺癌患者,均接受PD-1单抗Pembrolizumab治疗,评价其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8例患者中,3例患者于治疗1个月内因原发肿瘤进展、病情加重而死亡。其余25例患者,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4例、疾病稳定14例、疾病进展6例,客观反应率20.0%(5/25),疾病控制率76.0%(19/25)。可评价疗效的25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1个月,95%CI=(2.9,7.4)。28例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疲乏5例(17.9%)、发热4例(14.3%)、免疫相关性肺炎6例(21.4%),其次为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10.7%)、皮疹2例(7.1%)、腹泻2例(7.1%)、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3.6%)、心脏毒性1例(3.6%)。结论PD-1单抗Pembrolizumab对晚期肺癌疗效可,毒副作用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Pembrolizumab 晚期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环磷酰胺联合长春瑞滨治疗对铂类耐药的复发和/或转移性鼻咽癌 被引量:4
7
作者 余更生 吕华珠 林秀欣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6年第4期246-247,共2页
目的探讨异环磷酰胺(IFO)联合长春瑞滨(VRL)治疗对铂类耐药的复发和/或转移的鼻咽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VRL25mg/m2,静脉推注,第1,5天;IFO1200mg/m2,静脉滴注3h,第1 ̄5天;美斯纳400mg,静脉推注,IFO开始后0,3,6h。21d为1疗程,至少完成... 目的探讨异环磷酰胺(IFO)联合长春瑞滨(VRL)治疗对铂类耐药的复发和/或转移的鼻咽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VRL25mg/m2,静脉推注,第1,5天;IFO1200mg/m2,静脉滴注3h,第1 ̄5天;美斯纳400mg,静脉推注,IFO开始后0,3,6h。21d为1疗程,至少完成2周期作疗效评价。结果2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2例,总有效(CR+PR)率为56.0%,稳定8例,临床获益率(CBR)为88.0%;疾病进展3例;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7.1个月(范围2.0~21.0个月),1年生存率为5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静脉炎。结论IFO联合VRL治疗对铂类耐药的复发和/或转移的鼻咽癌疗效可靠,毒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长春瑞滨 铂类 鼻咽癌
原文传递
吉西他滨联合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及强的松一线治疗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周颖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第12期4-7,共4页
目的:分析在CHOP方案(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强的松)的基础上加用吉西他滨治疗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价值。方法:筛选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治疗的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抽样法分为... 目的:分析在CHOP方案(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强的松)的基础上加用吉西他滨治疗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价值。方法:筛选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治疗的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每组12例。对照组采用CHOP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远期生存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58.33%)高于对照组(16.67%)(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β2-MG、LDH、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内生存率(58.33%)、2年内生存率(41.67%)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选择吉西他滨联合CHOP方案在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效果理想,同时可降低血清β2-MG、LDH、TNF-α浓度,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环磷酰胺 吡柔比星 长春新碱 强的松 非霍奇金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埃克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邓文静 方丽兰 +3 位作者 余更生 周颖 林秀欣 刘爱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20期3477-3481,3485,共6页
目的观察盐酸埃克替尼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肿瘤科行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的58例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或转... 目的观察盐酸埃克替尼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肿瘤科行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的58例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58例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男24例、女34例),一线治疗38例,一线治疗后维持治疗5例,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15例。其中,部分缓解33例,疾病稳定19例,疾病进展6例,客观反应率56.9%,疾病控制率89.7%。女性的客观反应率及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男性(70.6%vs.37.5%,P=0.012;97.1%vs.79.2%,P=0.039)。一线治疗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二线(94.7%vs.73.3%,P=0.04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1个月(95%CI8.0~14.2个月)。性别、年龄、吸烟史、治疗线数、有无脑转移、突变类型、肿瘤TNM分期与无进展生存期无关。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1~2级皮疹(14例,24.1%)。结论盐酸埃克替尼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埃克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敏感突变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