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核素^(89)SrCl_2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护理 被引量:4
1
作者 何彩霞 黄斌豪 +1 位作者 高淑清 吴月娥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6-227,共2页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放射性核素氯化锶(89SrCl2)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重要性。方法 对89SrCl2 放射性核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放射性核素给药要点、放射防护、治疗过程中不良 反应及处理措施的整体护理。结...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放射性核素氯化锶(89SrCl2)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重要性。方法 对89SrCl2 放射性核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放射性核素给药要点、放射防护、治疗过程中不良 反应及处理措施的整体护理。结果 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89SrCl2治疗骨转移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治疗疾病的信 心,提高了治疗效果,患者配合程度达92.59%;结论 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后,使患者减轻了 对核素治疗的心理顾虑,提高89SrCl2治疗的连续性,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患者 ^89SRCL2 恶性肿瘤骨转移 整体护理 放射性核素 健康教育 程度 目的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99m)Tc-MAA不同注射方法对下肢深静脉显影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彩霞 黄斌豪 +1 位作者 高淑清 吴月娥 《护理学报》 2006年第2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放射性核素99mTc-MAA(大颗粒聚合白蛋白)行深静脉造影(RNV)的最佳注射方法,以获得高质量的RNV图像。方法通过双下肢足背静脉3种不同给药方法:一次性“弹丸式”推注全部药量、缓慢等速推注、分3段推注药,对3种方式进行造影... 目的探讨应用放射性核素99mTc-MAA(大颗粒聚合白蛋白)行深静脉造影(RNV)的最佳注射方法,以获得高质量的RNV图像。方法通过双下肢足背静脉3种不同给药方法:一次性“弹丸式”推注全部药量、缓慢等速推注、分3段推注药,对3种方式进行造影效果比较。采用膝下用血压计袖带加压至8.0kPa(60mmHg)和双踝关节上方扎止血带加压2种不同方法对双下肢浅静脉进行加压观察造影效果。结果一次性“弹丸式”给药方法的RNV图像清晰率为54%,缓慢等速推注药RNV图像清晰率达90%,分3段推注药RNV图像清晰率达93%;同时应用止血带加压方法显像成功率达96%,显著高于血压计袖带加压法(81%)。结论缓慢等速推注药和分3段推注药均比一次性“弹丸”给药方法RNV图像质量好,分3段推注药方法最佳。止血带加压方法简单而且灵活,如果首次加压失败,立刻调整止血带改变肢体内侧压力,可明显提高显像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栓塞 核素深静脉造影 ^99MTC-MAA 注射方法 下肢深静脉显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PSMA-1007不同的重建算法对前列腺癌图像质量影响的初步探索
3
作者 廖仕伟 秦贵磷 +1 位作者 李文晶 黄斌豪 《影像技术》 2025年第1期29-33,85,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重建算法对^(18)F-PSMA-1007 PET/CT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半定量准确性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其在提高诊断效能方面的潜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97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18)F-PSMA-1007 PET...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重建算法对^(18)F-PSMA-1007 PET/CT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半定量准确性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其在提高诊断效能方面的潜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97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18)F-PSMA-1007 PET/CT数据。数据采用Iterative+VUE Point、3D-Reprojection、3D-FORE-FBP及3D-FOREIterative四种算法进行重建。以穿刺或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算法下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半定量参数(SUVmax、SUVmean、SUVpeak)。结果:3D-FORE-Iterative算法在阳性率、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方面均优于其他算法(P<0.05)。SUVmean、SUVmax、SUVpeak及Std在3D-FORE-Iterative算法下均低于其他算法(P<0.05)。图像质量评分显示,3D-FORE-Iterative算法在图像质量、清晰度和病变显著性方面得分最高(P<0.05)。结论:3D-FORE-Iterative算法在前列腺癌^(18)F-PSMA-1007 PET/CT诊断中显示出最高的诊断效能和图像质量,为临床提供了更精确的诊断工具。未来的研究应关注该算法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普适性和长期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算法 ^(18)F-PSMA-1007PET/CT 半定量准确性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评估重度肾积水患肾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甄作武 程洲平 +3 位作者 黄斌豪 伍日照 邹伟强 梁雪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05Z期96-97,99,共3页
目的探讨核素99Tcm-DTPA肾动态显像(RDI)评价重度肾积水患肾残余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均经B超或CT检查确诊病例30例。对术前患肾功能进行测定,得出定量的GFR值供临床医师参考,同期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比较这2种方法评价患肾残余功能的... 目的探讨核素99Tcm-DTPA肾动态显像(RDI)评价重度肾积水患肾残余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均经B超或CT检查确诊病例30例。对术前患肾功能进行测定,得出定量的GFR值供临床医师参考,同期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比较这2种方法评价患肾残余功能的差异。对于单肾GFR<10mL/min,肾实质在120min内无明显放射性摄取的患者行单肾切除。结果 (1)在30只受检患肾中,有12只患肾IVP和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均显示有残余功能,RDI结果显示有残余功能肾脏多于IVP(P<0.05);(2)GFR测定<10mL/min,RDI诊断为无功能的10例患者中,有6例因肾实质在120min内无明显放射性摄取而行手术切除,在切除患肾的术后病理中均的提示肾积水、肾实质萎缩、部分合并间质慢性炎症。结论 (1)RDI用于评价重度肾积水患肾残余功能较IVP更为灵敏,且能定量分析肾小球滤过功能;(2)当RDI提示为无功能且肾实质在120min内无明显放射性摄取且重度肾积水的患肾,应及时行肾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肾动态显像 静脉肾盂造影 肾积水 肾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静脉和淋巴显像在下肢浮肿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斌豪 甄作武 +3 位作者 何彩霞 罗强 高淑清 吴月娥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2年第6期415-417,共3页
目的 探讨核素静脉和淋巴显像在下肢浮肿患者诊治中的价值 .方法 对 190例下肢浮肿患者和 49例正常对照者行99Tcm-大颗粒聚合白蛋白 (MAA)或 (和 ) 99Tcm-右旋糖酐 (DX)双下肢静脉或 (和 )淋巴显像 ,其中 3 5例行肺部多体位静态显像 ... 目的 探讨核素静脉和淋巴显像在下肢浮肿患者诊治中的价值 .方法 对 190例下肢浮肿患者和 49例正常对照者行99Tcm-大颗粒聚合白蛋白 (MAA)或 (和 ) 99Tcm-右旋糖酐 (DX)双下肢静脉或 (和 )淋巴显像 ,其中 3 5例行肺部多体位静态显像 .结果  190例下肢浮肿患者中 :下腔静脉栓塞 4例 (2 1%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146例 (76 8% ) ,血栓性静脉炎 2 0例 (10 5 % ) ;浅静脉曲张 7例 (3 7% ) ,共 177例中同时肺部显像异常 3 5例 (19 8% ) ,最后确诊肺栓塞 2 9例 (16 4% ) ;13例 (6 8% )浮肿患者下肢静脉显像正常或基本正常 ,双下肢 -腹腔淋巴显像均见淋巴回流障碍 .正常对照组 49例患者下肢静脉和淋巴显像均正常 .结论 核素静脉显像对下肢浮肿患者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对肺栓塞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对静脉显像正常的浮肿患者 ,应常规加做下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静脉显像 淋巴显像 血栓形成 下肢浮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显像装置在^(99)Tc^m-MIBI乳腺显像中的多中心应用
6
作者 罗耀武 唐安戊 +10 位作者 梁小林 徐浩 罗劲祥 邹德环 莫耀溥 樊卫 程木华 杜建强 黄斌豪 刘金尧 陈文韩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84-286,共3页
目的 探讨乳腺显像装置对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乳腺显像诊断乳腺肿块的价值。方法 多医疗中心采用广东省人民医院设计的乳腺显像装置行99Tcm MIBI乳腺显像 ,采用特殊俯卧位检查。 72 1例受检者99Tcm MIBI乳腺显像结果均与病... 目的 探讨乳腺显像装置对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乳腺显像诊断乳腺肿块的价值。方法 多医疗中心采用广东省人民医院设计的乳腺显像装置行99Tcm MIBI乳腺显像 ,采用特殊俯卧位检查。 72 1例受检者99Tcm MIBI乳腺显像结果均与病理检查资料对照。其中行B超检查 13 7例 ,红外线检查 86例 ,针吸细胞学检查 112例。结果 99Tcm MIBI乳腺显像、B超、红外线检查、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 92 .2 8%、75 .44 %、69.44 %、80 .90 % ,特异性分别为87 0 7%、75 .0 0 %、5 4.0 0 %、10 0 %。结论 应用该显像装置的99Tcm MIBI乳腺显像对诊断乳腺肿块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肿瘤 设备设计 多中心研究 放射性核素显像 MIB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CT影像学特征对肺腺癌亚实性结节脏层胸膜侵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聂中新 段晓蓓 +6 位作者 邝琼莲 区丽琼 寺江烽 谭国强 柳学国 龙晚生 陈相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探讨胸部CT影像学特征在肺腺癌亚实性结节(SSN)脏层胸膜侵犯(VPI)中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2021年12月在本院经手术切除和病理确诊为肺腺癌SSN的患者103例。男34例,女69例,年龄25~82岁,平均(58.5±10.2)岁... 目的:探讨胸部CT影像学特征在肺腺癌亚实性结节(SSN)脏层胸膜侵犯(VPI)中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2021年12月在本院经手术切除和病理确诊为肺腺癌SSN的患者103例。男34例,女69例,年龄25~82岁,平均(58.5±10.2)岁。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VPI阳性组19例(18.45%),VPI阴性组84例(81.55%)。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CT检查。阅读CT影像学征象,包括位置、径线、密度、分叶征、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等。结节与胸膜关系(NPR)分为四种亚型:Ⅰ型,1条线相连;Ⅱ型,多条线相连;Ⅲ型,窄基底相贴;Ⅳ型,宽基底相贴。单因素分析比较VPI阳性组和阴性组在临床和CT影像学特征间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建立预测模型。结果:103例患者包括非实性结节49例(47.57%)和部分实性结节54例(52.43%)。VPI阳性组和阴性组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3、0.151)。非实性结节VPI发生率为8.16%(4/49),低于部分实性结节27.78%(1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PR四种亚型发生VPI的比例分别为Ⅰ型6.82%(3/44)、Ⅱ型15.00%(3/20)、Ⅲ型28.00%(7/25)和Ⅳ型42.86%(6/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节密度和NPR分型是预测肺腺癌SSN的VPI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ROC结果显示,结节密度诊断VP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63,敏感度为78.9%,特异度为53.6%;NPR分型诊断VPI的AUC为0.726,敏感度为68.4%,特异度为69.0%;两者联合诊断VPI的AUC为0.804,敏感度为73.7%,特异度为70.2%。结论:肺腺癌亚实性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脏层胸膜侵犯的术前评估,结节密度和结节与胸膜关系分型是预测脏层胸膜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肿瘤 肺腺癌 胸膜侵犯 亚实性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99m)Tc-HL91乏氧显像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黄斌豪 吴庭安 +6 位作者 甄作武 吕华珠 罗强 何彩霞 高淑清 吴月娥 伍日照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282-1283,共2页
目的 探讨乏氧显像剂99mTc -HL91(4 ,9-二氮 - 2 ,3,10 ,10 -四甲基十二烷 - 2 ,11-二酮肟 )显像探测鼻咽癌和转移淋巴结乏氧情况的价值。方法 对 5 0例确诊鼻咽癌 (未治疗 )和 10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鼻咽部和颈部99mTc -HL91乏氧断层... 目的 探讨乏氧显像剂99mTc -HL91(4 ,9-二氮 - 2 ,3,10 ,10 -四甲基十二烷 - 2 ,11-二酮肟 )显像探测鼻咽癌和转移淋巴结乏氧情况的价值。方法 对 5 0例确诊鼻咽癌 (未治疗 )和 10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鼻咽部和颈部99mTc -HL91乏氧断层显像 ,计算鼻咽和颈区发现的乏氧区与对侧对应部位 (T/A)感兴趣区 (ROI)的比值 ,并与同期的MR/CT相比较 ,最后经病理和临床确诊。结果 ① 4 3例MR/CT检查有明确的鼻咽肿物 (直径大小为 0 9~ 6 2cm)的鼻咽癌患者 ,以T/A >1 5为阳性 ,38例99mTc -HL91乏氧显像阳性 ,阳性率为 88 4 %。 2hT/A比值为 1 96± 0 38,4hT/A比值为 2 6 8± 0 4 9;5例乏氧显像阴性 ,3例肿物直径小于 1 1cm。共 35例患者发现咽旁或颈侧大小不等的乏氧区共 4 8处 ,乏氧区的T/A比值均 >1 2 ,最高达 3 2 ,均证实为淋巴结转移病灶。7例MR/CT未发现明确鼻咽肿物的鼻咽癌患者 ,99mTc -HL91乏氧显像鼻咽部均为阴性 ,3例发现颈侧乏氧区共 5处。② 1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99mTc-HL91乏氧显像均为阴性 ,未见鼻咽部或颈侧乏氧区存在。结论 大多数鼻咽癌患者鼻咽肿物和转移淋巴结存在乏氧组织 ,99mTc -HL91乏氧显像对探测鼻咽癌和转移淋巴结的乏氧情况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HL91 乏氧显像 鼻咽癌 患者 鼻咽部 鼻咽肿物 转移淋巴结 情况 发现 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F-FDG PET/CT显像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4
9
作者 段晓蓓 樊卫 +1 位作者 许泽清 陈相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35-1139,共5页
目的基于PET/CT显像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各项指标的关系,探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PET/CT检查的初诊NSCLC患者13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纵隔淋巴结转移与性别、年龄、吸烟状况、原发灶最大标准... 目的基于PET/CT显像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各项指标的关系,探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PET/CT检查的初诊NSCLC患者13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纵隔淋巴结转移与性别、年龄、吸烟状况、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大小、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预测因素。结果 68例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得出纵隔淋巴结转移与肺癌原发灶SUVmax、大小、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吸烟状况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原发灶SUVmax是影响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灶SUVmax、大小及分化程度有关;原发灶SUVmax是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一个独立危险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F氟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标准摄取值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界值 被引量:11
10
作者 段晓蓓 樊卫 +1 位作者 许泽清 陈相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6-920,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临界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NSCLC初诊患者共337个纵隔淋巴结的术前PET/CT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对照,根据淋巴结SUVmax绘制SUVmax的ROC曲线...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临界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NSCLC初诊患者共337个纵隔淋巴结的术前PET/CT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对照,根据淋巴结SUVmax绘制SUVmax的ROC曲线,计算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SUVmax诊断界值。结果 337个纵隔淋巴结中,病理确诊为转移性淋巴结129个(129/337,38.28%),无转移淋巴结208个(208/337,61.72%)。纵隔淋巴结SUVmax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当SUVmax为4.5时Youden指数最大(0.605),准确率最高(81.6%)。结论 18F-FDGPET/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临界值SUVmax≥4.5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肿瘤转移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F氟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RCT影像学表现对磨玻璃肺结节腺癌浸润程度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相猛 张嘉瑜 +5 位作者 段晓蓓 孙丽霞 李荣岗 谭国强 张朝桐 龙晚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6期71-74,共4页
目的分析HRCT影像学特征对磨玻璃肺结节(GGN)微小浸润性腺癌(MIA)与浸润性腺癌(I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经病理组织证实和术前HRCT表现为GGN的患者共152例,其中男50例,女102例;年龄范围19~81岁,平... 目的分析HRCT影像学特征对磨玻璃肺结节(GGN)微小浸润性腺癌(MIA)与浸润性腺癌(I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经病理组织证实和术前HRCT表现为GGN的患者共152例,其中男50例,女102例;年龄范围19~81岁,平均年龄(53.5±12.3)岁。将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诊断模型,使用ROC曲线确定最佳诊断阈值。结果 MIA组75例,其中男18例,女57例,平均年龄(49.7±12.4)岁;IA组77例,其中男32例,女45例,平均年龄(57.2±11.1)岁。MIA组与IA组在患者性别、年龄、结节径线、形态、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征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径线为IA组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OR值为1.404(95%CI:1.199~1.645;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径线10.0mm时为最佳诊断阈值,曲线下面积为0.857,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2.7%、82.7%和77.6%。结论 HRCT影像学表现有助于GGN腺癌浸润程度的诊断。结节径线是预测肺腺癌为IA的独立危险因素,径线大于10.0mm更倾向于IA,有助于临床诊疗策略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结节 肺肿瘤 腺癌 浸润 计算机体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碘加强的松治疗甲亢眼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斌豪 曹亦洪 +3 位作者 陈彩莲 何彩霞 赵文翠 罗强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33-334,共2页
目的 探讨13 1碘 ( 13 1I)加强的松治疗甲亢眼病的疗效。方法 对 13 4例甲亢眼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单纯用13 1Ⅰ治疗 ,Ⅱ组在13 1I治疗的同时加用强的松治疗 ,治疗后分别对两组眼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3 4例甲亢眼病患者... 目的 探讨13 1碘 ( 13 1I)加强的松治疗甲亢眼病的疗效。方法 对 13 4例甲亢眼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单纯用13 1Ⅰ治疗 ,Ⅱ组在13 1I治疗的同时加用强的松治疗 ,治疗后分别对两组眼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3 4例甲亢眼病患者均经一次13 1I治疗 ,两组共治愈 10 8例 ( 80 0 % )。Ⅰ组 49例 1~ 3度眼病患者中 ,眼病改善 2 0例 ( 4 0 8% ) ,无变化 2 3例 ( 4 6 9% ) ,加重 6例 ( 12 3 % ) ;Ⅱ组 5 8例 1~ 3度眼病患者中 ,眼病改善 3 6例 ( 62 1% ) ,无变化 19例 ( 3 2 7% ) ,加重 3例 ( 5 2 %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两组患者病程在 2年内者 10 7例 ,经治疗后眼病改善 5 6例( 5 2 3 % ) ,无变化 42例 ( 3 9 3 % ) ,加重 9例 ( 8 4% ) ;2 7例病程在 2年以上的患者 ,眼病改善 10例 ( 3 7 0 % ) ,无变化 10例( 3 7 0 % ) ,加重 7例 ( 2 6 0 % )。结论 不论是否加激素治疗 ,甲亢眼病疗效与甲亢疗效和眼病病程有关。对 1~ 3度眼病患者 ,13 1I加强的松治疗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13 1I治疗 ;对 4~ 5度眼病患者 ,两种方法疗效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的松 放射性碘治疗 甲亢眼病 碘1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99m)Tc-MIBI影像与P-糖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大任 黄河 +1 位作者 李明毅 黄斌豪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695-696,共2页
为了探讨活体乳腺恶性肿瘤对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的摄取和肿瘤细胞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间的关系。2003年10月~2005年12月对40例未经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99mTc-MIBI早期(10min)与延迟(120min)平面显像,... 为了探讨活体乳腺恶性肿瘤对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的摄取和肿瘤细胞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间的关系。2003年10月~2005年12月对40例未经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99mTc-MIBI早期(10min)与延迟(120min)平面显像,计算其外排率(WOR)。显像后1周内进行手术治疗或化疗,术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标本P-gp表达,结果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WOR在P-gp阳性者为(12.8±8.2)%,高于P-gp阴性者(1.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P=0.01;WOR与肿瘤大小成正相关。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乳腺恶性肿瘤对99mTc-MIBI的摄取与P-gp表达呈明显负相关,即肿瘤细胞高度表达P-gp时,99mTc-MIBI摄取较低,99mTc-MIBI显像和肿瘤细胞P-gp表达相关性好,可成为体内无创检测肿瘤组织P-gp表达及耐药性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 有机锝化合物 造影剂 载体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ECT肿瘤探查患者的健康教育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彩霞 高淑清 +2 位作者 吴月娥 黄斌豪 伍日照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提高患者对18FDG-PET/ECT检查的正确认识,并能积极配合,以达到良好的检查效果,保证 FDG-PET/ECT检查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图像。方法健康教育前对患者评估,以个人教育为主,采用口头讲解和书面宣教相结合方式,指导患者和家属进行检查... 目的提高患者对18FDG-PET/ECT检查的正确认识,并能积极配合,以达到良好的检查效果,保证 FDG-PET/ECT检查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图像。方法健康教育前对患者评估,以个人教育为主,采用口头讲解和书面宣教相结合方式,指导患者和家属进行检查前的准备,并实施心理护理和防护知识教育。结果患者紧张焦虑情绪由教育前83.24%下降至11.73%;对核素检查顾虑由教育前93.29%下降至6.14%;检查配合率达到97.76%。结论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进行检查有了正确的认识,能够密切配合、轻松、顺利完成检查,保证FDG-PET/ECT检查能够获得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PET/ECT 健康教育 肿瘤探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慢性荨麻疹关系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文彪 林建才 +1 位作者 蒋卫民 李健雄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5 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 30例正常体检人群的甲状腺功能及抗甲状腺自身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  5 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 ,有 8例( 13.8%)血清中存在抗甲...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5 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 30例正常体检人群的甲状腺功能及抗甲状腺自身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  5 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 ,有 8例( 13.8%)血清中存在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 ;7例 ( 12 .1%)存在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TMA) ;慢性荨麻疹组的TGA和TM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 2 .76 2和 2 .6 95 ,P <0 .0 1)。但两组的T4 、RT3 、FT3 、TSH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有自身免疫机制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 甲状腺疾病 荨麻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显像在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与转移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伍日照 黄斌豪 +4 位作者 邹伟强 段晓蓓 秦贵磷 周锦俊 吴月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2期112-114,共3页
目的为了提高临床对卵巢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的检出率,分析PET/CT显像在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与转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本院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诊断为卵巢癌的4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后随访过程中行P... 目的为了提高临床对卵巢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的检出率,分析PET/CT显像在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与转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本院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诊断为卵巢癌的4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后随访过程中行PET/CT检查和常规影像学检查(如CT、超声等),并经再次手术后病理学检查、多种影像学检查和临床随访而确诊术后复发或转移,比较PET/CT检查与常规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术后转移或复发患者血清中的CA125水平检出阳性率。结果 PET/CT显像对卵巢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灶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0.13%、79.55%、83.22%,高于常规影像学检查的68.55%、58.65%、6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转移或复发患者血清中CA125水平升高者37例(78.72%),PET/CT显像阳性率为94.59%(35/37),高于常规影像学检查的78.38%(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术后考虑复发与转移的患者行PET/CT显像检测较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准确性高、敏感性好、特异性强的优点,对于同时伴有血清CA125升高的患者,应用PET/CT检测其灵敏度显著高于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 ,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显像 卵巢癌 术后复发与转移 常规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5
17
作者 许泽清 段小蓓 +1 位作者 贾晓娟 樊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89-1993,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初诊NSCLC患者(337个纵隔淋巴结)术前PET/CT资料,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评价PET/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初诊NSCLC患者(337个纵隔淋巴结)术前PET/CT资料,与术后病理结果相对照,评价PET/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以患者为观察单位,PET/CT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66例,无纵隔淋巴结转移64例,灵敏度79.41%(54/68),特异度80.65%(50/62),准确率80.00%(104/130),阳性预测值81.82%(54/66),阴性预测值78.13%(50/64);以淋巴结数为单位,PET/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125个,非纵隔淋巴结212个,PET/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74.42%(96/129),特异度86.06%(179/208),准确率81.60%(275/337),阳性预测值76.80%(96/125),阴性预测值84.43%(179/212)。PET/CT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8 F-FDG PET/CT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18F氟脱氧葡萄糖 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β_2-MG RIA用于脑部疾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辉 罗锦雄 李卫凯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38-239,共2页
关键词 脑疾病 脑脊液 微球蛋白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文彪 林健才 +1 位作者 蒋卫民 李健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44-245,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的关系 ,评价甲状腺素治疗伴有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慢性荨麻疹的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 ,对 86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及 3 0例正常体检人群的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进行检测。并... 目的 :探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的关系 ,评价甲状腺素治疗伴有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慢性荨麻疹的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 ,对 86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及 3 0例正常体检人群的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进行检测。并对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甲状腺素片治疗。结果 :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阳性 12例 (13 9% )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TMA )阳性 11例 (12 8% ) ;慢性荨麻疹组TGA及TM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对 12例自身抗体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用甲状腺素片治疗 ,6例痊愈 ,3例显效 ,2例有效 ,1例无效。 5例自身抗体阴性患者用甲状腺素片治疗均无效。结论 :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有自身免疫机制参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自身抗体 甲状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DTPA咽鼓管显像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强 胡小怡 +1 位作者 黄斌豪 潘爱艮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117,共1页
关键词 ^99TC^M-DTPA 咽鼓管 显像 临床应用 鼻咽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