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镜辅助下联合脊柱内固定治疗椎管内肿瘤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文明 康健 +4 位作者 张婷 胡芯源 温俭 童剑萍 邓坤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6期88-90,共3页
目的分析显微镜辅助下肿瘤切除术联合脊柱内固定治疗椎管内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0例椎管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采用显微镜辅助下... 目的分析显微镜辅助下肿瘤切除术联合脊柱内固定治疗椎管内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0例椎管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采用显微镜辅助下肿瘤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脊柱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术前与术后6月的神经功能评级。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级优于术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辅助下肿瘤切除术联合脊柱内固定术可有效减轻椎管内肿瘤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患者的术后恢复起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显微镜辅助下肿瘤切除术 脊柱内固定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陈旧性不稳定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温俭 陈文明 胡芯源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30期56-59,共4页
目的观察陈旧性不稳定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陈旧性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4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2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陈旧性不稳定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陈旧性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4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2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实验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随访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的VAS评分、VAS评分改善率、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改善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VAS评分、Cobb角均降低,其中实验组降低更显著;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改善率、治疗总有效率及椎体前缘高度改善率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旧性不稳定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通过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腰背痛改善明显,术后患者后凸畸形率降低,脊柱功能恢复快,生活质量高,早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陈旧性不稳定型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那屈肝素钙与磺达肝癸钠在预防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童剑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5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那屈肝素钙与磺达肝癸钠在预防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C组与FS组,每组各30例。NC组早期给予那屈肝素钙,F... 目的探讨那屈肝素钙与磺达肝癸钠在预防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C组与FS组,每组各30例。NC组早期给予那屈肝素钙,FS组早期给予磺达肝癸钠,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NC组与FS组的DVT发生率;比较三组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LWBV)、全血高切黏度(HWBV)、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聚集率(PAR)]、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双侧下肢股静脉和腘静脉);比较NC组与FS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NC组与FS组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组与FS组的APTT短于对照组,Fib、D-D水平高于对照组,NC组AT-Ⅲ水平明显低于FS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LWBV、HWBV、HCT、ESR和P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左侧股静脉、右侧股静脉、左侧腘静脉和右侧腘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组和FS组的切口出血、其他部位出血、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术后预防性应用那屈肝素钙或磺达肝癸钠均可改善凝血功能指标,不影响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不增加患者的DVT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屈肝素钙 脊柱骨折 深静脉血栓 预防 磺达肝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切口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童剑萍 《当代医学》 2019年第5期160-162,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延长切口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研究。方法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脊柱手术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术后更... 目的观察分析延长切口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研究。方法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脊柱手术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术后更换伤口敷料与术后引流3 d治疗,观察组则延长切口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对比两组术后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CSFL消失、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8.884、11.979,P<0.05);而观察组日平均引流量高于对照组(t=18.327,P<0.05)。观察组术后1 d患者疼痛NAP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t=1.910,P>0.05);经不同方案治疗后,术后5 d、术后7 d观察组患者疼痛NAP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576、15.147,P<0.05)。观察组患者初期处理成功率高于对照组(c2=48.114,P<0.05);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c2=57.135,P<0.05)。结论研究显示,对脊柱手术治疗患者运用间断夹闭引流管、延长切口引流时间与常规引流对比,前者可有效缩短术后脑脊液漏消失时间,促进手术伤口快速愈合,提高初期处理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漏 脊柱手术 引流时间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勇全 温俭 +1 位作者 陈文明 黄华伟 《上海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试验组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切除术,对照组行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试验组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切除术,对照组行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JOA评分、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优良率为90.24%(37/41),对照组为58.54%(24/4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出现术后一过性下肢疼痛过敏1例(2.44%),对照组出现2例(4.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较好,患者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较低,JOA评分较高,血液流变学改善较好,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椎体强化术后椎体再塌陷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勇全 童建萍 +3 位作者 吴春燕 吴峰 陈文明 黄华伟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5期127-128,共2页
目的分析骨水泥椎体强化术后椎体再塌陷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强化术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一般情况和手术因素进行单因素研究,经多因素Lo... 目的分析骨水泥椎体强化术后椎体再塌陷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椎体强化术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一般情况和手术因素进行单因素研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椎体再塌陷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骨密度、椎体内骨坏死、骨水泥团块样、骨折区骨水泥不足是发生再塌陷的危险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骨密度、椎体内骨坏死、骨水泥团块样、骨折区骨水泥不足是发生再塌陷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水泥椎体强化术后椎体再塌陷的危险因素包括骨密度、椎体内骨坏死、骨水泥团块样、骨折区骨水泥不足,临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椎体强化术 椎体再塌陷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路手术中运用间歇性压力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温俭 廖强 黄勇全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5期125-127,131,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手术中运用间歇性压力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0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后路手术患者作为样本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术中不采用间歇性...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手术中运用间歇性压力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0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后路手术患者作为样本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术中不采用间歇性压力泵,研究组术中给予间歇性压力泵预防深静脉血栓,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了解术中运用间歇性压力泵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结果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高于对照组,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下肢静脉血管血液流速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后路手术中运用间歇性压力泵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高凝状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手术 间歇性压力泵 下肢深静脉血栓 高凝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联合术后针对性康复管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峰 黄勇全 +1 位作者 廖琼 张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68-72,共5页
目的探究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PEID)联合术后针对性康复管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的萍乡市人民医院的6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n=30例)和... 目的探究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PEID)联合术后针对性康复管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的萍乡市人民医院的6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n=30例)和研究组(n=30例)。对照组采用PEID联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PEID联合术后针对性康复管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腰椎功能、炎症反应、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6个月日本腰椎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ID联合术后针对性康复管理应用于LDH患者中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减轻炎性反应,缓解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 术后针对性康复管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开窗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廖强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3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究小切口开窗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82例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41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行... 目的探究小切口开窗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82例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41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行小切口开窗术治疗,将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VAS及JOA评分实施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且JOA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常规治疗方式比较,对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来讲,小切口开窗术,可以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腰椎神经恢复速度更快、疼痛度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开窗术 腰间盘突出 腰椎管狭窄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廖强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2期100-102,106,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研究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椎板开窗术治疗,研究组...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研究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椎板开窗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经皮锥间孔镜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腰椎评分量表评分、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椎板开窗术治疗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 椎板开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重症型颈椎病的观察
11
作者 陈文明 黄勇全 黄华伟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204-1206,共3页
目的对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重症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多节段重症型颈椎病患者6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3例,观察组患者34例。对照... 目的对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重症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多节段重症型颈椎病患者6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3例,观察组患者34例。对照组多节段重症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传统的颈后路单开门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多节段重症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和脊髓功能改善率。结果对照组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和脊髓功能改善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重症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多节段重症型颈椎病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内灌注无菌透明质酸钠溶液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康曦 张婷 +2 位作者 王俊 胡海兵 谢诊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1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内灌注无菌透明质酸钠溶液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门诊诊断为OAB的1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菌透明质酸钠组和索利那新组,每组各75例。无菌... 目的探讨膀胱内灌注无菌透明质酸钠溶液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门诊诊断为OAB的1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菌透明质酸钠组和索利那新组,每组各75例。无菌透明质酸钠组膀胱内灌注透明质酸钠,索利那新组口服琥珀酸索利那新,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尿动力参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无菌透明质酸钠组的OABSS总评分及白天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尿急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评分低于索利那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菌透明质酸钠组的初始尿意时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高于索利那新组,最大尿流率低于索利那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OAB安全有效,可有效缓解OAB症状和改善膀胱功能,是一种可选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透明质酸钠 膀胱内灌注 膀胱过度活动症 琥珀酸索利那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春燕 张婷 陈艳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护理,观...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功能锻炼。对两种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术后随访发现,观察组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改善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康复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位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下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辉 李红 熊志鹏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3期90-93,共4页
目的探究俯卧位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下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12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组成对照组(49例)和... 目的探究俯卧位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下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12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组成对照组(49例)和项目组(48例)。两组同时进行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对照组呈侧卧位,用利多卡因浸润局部麻醉;项目组呈俯卧位,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术后6、12、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麻醉前(T_(0))、手术开始切皮(T_(1))、术中钳取髓核牵拉神经根(T_(2))、术毕缝合(T_(3))时的生命体征指标和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2、24 h的VAS评分低于本组术后6 h,术后24 h的VAS评分低于本组术后12 h,且项目组术后6、12、24 h的V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项目组MAP和HR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目组T_(1)时MAP和HR低于本组T_(0)时,T_(2)时MAP和HR高于本组T_(0)时,T_(3)时MAP高于本组T_(0)时,T_(3)时HR低于本组T_(0)时,T_(2)时MAP和HR高于本组T_(1)时,T_(3)时MAP高于本组T_(1)时,T_(3)时HR低于本组T_(1)时,T_(3)时MAP和HR低于本组T_(2)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_(1)、T_(2)、T_(3)时MAP和HR高于本组T_(0)时,T_(2)、T_(3)时MAP和HR高于本组T_(1)时,T_(3)时MAP和HR低于本组T_(2)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目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能明显减轻椎间孔镜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同时维持患者正常生命体征水平,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俯卧位 罗哌卡因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春燕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6期187-189,共3页
目的分析针对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不同分组患者依次接受以常规方式为主与全面综合性护理... 目的分析针对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不同分组患者依次接受以常规方式为主与全面综合性护理方案,分别对比两组的疼痛、骨愈合、并发症及满意度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 d的VAS评分为(1.6±0.5)分,术后7 d的VAS评分为(1.5±0.4)分,并发症发生率为3.3%,住院时间为(9.2±2.8)d,满意度为95.0%,骨愈合时间为(75.5±8.6)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可有效抑制患者疼痛程度,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积极提高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综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入路椎管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
16
作者 康健 陈文明 黄华伟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6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入路改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椎管潜行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34例行减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7例行经单侧入路TLI... 目的探讨单侧入路改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椎管潜行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34例行减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7例行经单侧入路TLIF并椎管潜行减压术,B组17例行传统开放术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JOA评分、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出血量。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较术前VAS评分、JOA评分均显著改善,且A组术后1、3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日A组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采用单侧入路TLIF椎管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不仅能够做到有效减压,而且创伤程度低,安全性高,保留了脊柱后方大部分结构(脊柱后方韧带复合体),早期效果优良,术后恢复时间短,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单侧入路 椎管潜行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