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在治疗肛瘘合并混合痔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任林 宋俊 +1 位作者 何建飞 贺婷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讨自动弹力线套扎术(RPH)在治疗肛瘘合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9年9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肛肠科住院的11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合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患者采用肛瘘切除术+自动弹力线套扎术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自动弹力线套扎术(RPH)在治疗肛瘘合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9年9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肛肠科住院的11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合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患者采用肛瘘切除术+自动弹力线套扎术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肛瘘切除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术后首次排便疼痛评分及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8.33%,53/60)高于对照组(82%,4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P=0.348),治疗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术后首次排便疼痛评分及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出血、水肿)、术后1年复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肛门狭窄发生率(3.33%,2/60)低于对照组(8%,4/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2,P>0.05)。结论自动弹力线套扎术在肛瘘合并混合痔的患者中疗效肯定,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合并混合痔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 低位单纯性肛瘘 混合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细针穿刺电凝在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宋俊 黄艳梅 +2 位作者 贺婷 何建飞 刘任林 《江西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381-1384,共4页
目的探讨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细针穿刺电凝在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2021年在我科治疗的静脉曲张型混合痔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治疗组为自动弹力线套扎术+细针穿刺电凝术,对照组为混合痔外... 目的探讨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细针穿刺电凝在治疗静脉曲张型混合痔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2021年在我科治疗的静脉曲张型混合痔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治疗组为自动弹力线套扎术+细针穿刺电凝术,对照组为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术后恢复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7.27%,48/55)较对照组(81.82%,45/55)更高,但无差异统计学意义(χ^(2)=0.626,P=0.429);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及伤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术后出血、水肿、复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现1例肛周感染患者,对照组未发现,统计学上无差异(χ^(2)=1.009,P=0.315);两组患者中均未出现肛门狭窄。结论自动弹力线套扎术联合细针穿刺电凝在静脉曲张型混合痔患者中疗效满意,术后恢复快,复发概率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型混合痔 细针穿刺电凝术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H与STARR术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任林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9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 PPH)与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STARR)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9例出口...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 PPH)与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STARR)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9例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5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PH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STARR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切除宽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排粪造影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切除宽度、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直肠前突、直肠内套叠程度以及力排时肛直角开大角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静息相肛直角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RR术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但患者手术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H STARR 梗阻性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