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抚州某血液中心在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情况调查
被引量:
3
1
作者
徐国芳
刘有才
+2 位作者
彭芳
付萍萍
何军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2年第9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抚州某血液中心在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情况。方法收集抚州某血液中心2019年1月—2021年3月采集的所有血液,对其中存在的不合格血液进行隔离处理。根据血液的报废情况将其分为感染性不合格血液报废与非感染性不合格血液...
目的探讨抚州某血液中心在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情况。方法收集抚州某血液中心2019年1月—2021年3月采集的所有血液,对其中存在的不合格血液进行隔离处理。根据血液的报废情况将其分为感染性不合格血液报废与非感染性不合格血液报废。统计血液报废的总体情况、感染性不合格血液以及非感染性不合格血液的报废原因。结果采集的57000 U血液中共报废1148 U,总报废率为2.01%;感染性不合格血液报废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其报废量占总血液报废量的85.19%(978/1148),其中梅毒阳性所占的报废率最高,为0.40%(229/57000),其次为谷丙转氨酶不合格、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丙肝病毒抗体阳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非感染性不合格血液的报废量占总血液报废量的14.81%(170/1148),其中脂血所占的报废率最高,为0.08%(45/57000),其次为采血量不足、血袋破裂、过期血、血凝块与溶血。结论通过了解抚州某血液中心在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的血液报废情况,可对其非正常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提高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成分制备
血液中心
血液报废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对血站采血中献血者反应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彭芳
双莉华
+2 位作者
游桂梅
付萍萍
何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5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对血站采血中献血者反应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抚州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的200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对血站采血中献血者反应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抚州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的200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及血液报废率。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总满意度为97.00%,高于对照组的7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液报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可有效提高血站采血中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并降低血液报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
采血工作
献血者
满意度
不良反应
血液报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抚州某血液中心在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情况调查
被引量:
3
1
作者
徐国芳
刘有才
彭芳
付萍萍
何军
机构
江西省抚州市中心血站供血服务科
出处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2年第9期118-120,共3页
基金
抚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2058)。
文摘
目的探讨抚州某血液中心在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情况。方法收集抚州某血液中心2019年1月—2021年3月采集的所有血液,对其中存在的不合格血液进行隔离处理。根据血液的报废情况将其分为感染性不合格血液报废与非感染性不合格血液报废。统计血液报废的总体情况、感染性不合格血液以及非感染性不合格血液的报废原因。结果采集的57000 U血液中共报废1148 U,总报废率为2.01%;感染性不合格血液报废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其报废量占总血液报废量的85.19%(978/1148),其中梅毒阳性所占的报废率最高,为0.40%(229/57000),其次为谷丙转氨酶不合格、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丙肝病毒抗体阳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非感染性不合格血液的报废量占总血液报废量的14.81%(170/1148),其中脂血所占的报废率最高,为0.08%(45/57000),其次为采血量不足、血袋破裂、过期血、血凝块与溶血。结论通过了解抚州某血液中心在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的血液报废情况,可对其非正常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提高用血安全。
关键词
血液成分制备
血液中心
血液报废
感染
分类号
R197.6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对血站采血中献血者反应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
被引量:
12
2
作者
彭芳
双莉华
游桂梅
付萍萍
何军
机构
江西省
抚州
市中心
血站
办公室
江西省
抚州
市中心
血站
质管科
江西省抚州市中心血站供血服务科
出处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5期217-219,共3页
基金
江西省抚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抚科计字[2020]10号第77项)。
文摘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对血站采血中献血者反应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抚州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的200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及血液报废率。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总满意度为97.00%,高于对照组的7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液报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可有效提高血站采血中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并降低血液报废率。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
采血工作
献血者
满意度
不良反应
血液报废率
Keywords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care
Blood collection
Blood donors
Satisfaction
Adverse reactions
Blood scrap rate
分类号
R4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抚州某血液中心在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情况调查
徐国芳
刘有才
彭芳
付萍萍
何军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对血站采血中献血者反应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
彭芳
双莉华
游桂梅
付萍萍
何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