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道地药材“赣十味”“赣食十味”产品开发现状与对策探讨
1
作者 郑明敏 李雪微 +6 位作者 蔡妙婷 陈超 甘晴琴 龙江 廖星城 吴先昊 王小青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3期443-450,共8页
“赣十味”为枳壳、车前子、江栀子、吴茱萸(中花)、信前胡、江香薷、蔓荆子、艾、泽泻、天然冰片(龙脑樟),“赣食十味”为白莲、粉葛、芡实、百合、泰和乌鸡、陈皮(樟头红)、铁皮石斛、覆盆子、黄精(多花黄精)、瓜蒌(吊瓜子)。分析“... “赣十味”为枳壳、车前子、江栀子、吴茱萸(中花)、信前胡、江香薷、蔓荆子、艾、泽泻、天然冰片(龙脑樟),“赣食十味”为白莲、粉葛、芡实、百合、泰和乌鸡、陈皮(樟头红)、铁皮石斛、覆盆子、黄精(多花黄精)、瓜蒌(吊瓜子)。分析“赣十味”“赣食十味”产品开发现状,探讨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现“赣十味”“赣食十味”品种功效丰富、应用广泛,可以开发成药品、大健康产品、农业产品和旅游产品,符合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目前,“赣十味”“赣食十味”产品开发中存在缺乏品牌意识、科技含量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建议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加强技术创新、研发差异化产品,促进“赣十味”“赣食十味”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十味” “赣食十味” 药食两用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道地药材“赣十味”“赣食十味”开发利用的SWOT分析与对策探讨
2
作者 郑明敏 李雪微 +5 位作者 曾慧婷 邹善样 李晶 陈乐 虞金宝 王小青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3期1-6,11,共7页
目的:阐述江西省道地药材“赣十味”“赣食十味”的提出背景,分析其开发利用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利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威胁和机遇四个方面分析“赣十味”“赣食十味”的开发利用现状。结果:分析可得目前“赣十味”“赣... 目的:阐述江西省道地药材“赣十味”“赣食十味”的提出背景,分析其开发利用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利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威胁和机遇四个方面分析“赣十味”“赣食十味”的开发利用现状。结果:分析可得目前“赣十味”“赣食十味”20个品种在产区、品种、技术、产学研等方面具有优势;在投资成本、生长条件、采收加工、生产技术标准、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存在劣势;面临着缺乏优质土地种植、恶劣气候、采收期短促、缺乏机械设备、产销难以预测、外省的竞争等威胁;迎接着政策、新市场、新产品、产业链延伸等机遇。结论:制定以发挥优势、克服弱势、化解威胁、利用机遇为指导的对策,将更好地促进“赣十味”“赣食十味”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十味 赣食十味 SWOT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金粟兰科植物资源分布及其利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曾慧婷 袁经松 +3 位作者 何小群 张燎斌 袁源见 陈超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11期1793-1798,共6页
江西省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植物资源丰富,其中大部分种可供药用。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通过对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内数千份金粟兰科植物标本进行统计和研究,获得了该科植物在江西省的地理分布信息。同时对江西省金粟兰科植... 江西省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植物资源丰富,其中大部分种可供药用。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通过对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内数千份金粟兰科植物标本进行统计和研究,获得了该科植物在江西省的地理分布信息。同时对江西省金粟兰科植物开展了长期、广泛的野外调查和研究,绘制植物资源分布图,对其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草珊瑚和宽叶金粟兰分布最广,几乎全省均有分布,丝穗金粟兰主要分布在赣北地区,华南金粟兰和及己在江西省各地区为零星分布,狭叶金粟兰仅在庐山有分布。研究结果对挖掘金粟兰科植物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发展林下经济具有重要的社会及经济意义,为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粟兰科 江西省 草珊瑚 资源分布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江西省中药材生产统计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超 胡慧心 +5 位作者 蔡妙婷 姚闽 曾慧婷 何小群 杨海燕 王小青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11期2318-2326,共9页
目的:统计分析2021年江西省中药材种植数据,为当地产业发展宏观管理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利用中国中药协会中药区划与生产统计专业委员会各委员上报的2021年中药材种植数据,从江西省、省内各县域、不同类别、种植... 目的:统计分析2021年江西省中药材种植数据,为当地产业发展宏观管理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利用中国中药协会中药区划与生产统计专业委员会各委员上报的2021年中药材种植数据,从江西省、省内各县域、不同类别、种植面积万亩以上、产值千万元以上、“赣十味”与“赣食十味”中药材种植情况多个维度分析江西省中药材种植情况。结果:江西省中药材种植品种119种,种植面积共145.18万亩(1亩≈666.67 m^(2)),年产量37.34万t,年产值97.09亿元;种植面积及产量较大地区主要分布在樟树、新干、永丰、广昌等地。种植面积万亩以上的中药材有26种,种植面积达129.92万亩,占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89.49%;产量达32.55万t,占全省中药材产量的87.17%;产值达69.97亿元,占全省中药材产值的72.07%。产值千万元以上的中药材有39种,种植面积达118.38万亩,占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81.54%;产量达36.07万t,占全省中药材产量的96.60%;产值达96.06亿元,占全省中药材产值的98.94%。江西省“赣十味”“赣食十味”种植面积达100.07万亩,占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68.93%;产量达23.59万t,占全省中药材产量的63.18%;产值达68.53亿元,占全省中药材产值的70.58%。结论: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江西省中药材种植现状,为江西省中药材产业宏观管理调控提供数据支撑,也为其他地区中药材生产统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中药材 生产统计 种植面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渣中资源性化学成分分析及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
5
作者 曾慧婷 郑亚倩 +5 位作者 戴迪 何小群 陈超 王小青 虞金宝 李晶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5期1-5,24,共6页
目的对葛根渣中资源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考察膳食纤维提取最佳工艺,以期为发现葛根渣资源价值和提升资源化利用效率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苯酚-硫酸法、酸碱消煮法分别对葛根渣中的多糖和粗纤维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基于单因素试验采用α-... 目的对葛根渣中资源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考察膳食纤维提取最佳工艺,以期为发现葛根渣资源价值和提升资源化利用效率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苯酚-硫酸法、酸碱消煮法分别对葛根渣中的多糖和粗纤维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基于单因素试验采用α-淀粉酶、糖化酶和木瓜蛋白酶进行膳食纤维的制备,并测定膳食纤维的膨胀力,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葛根渣中多糖含量为10.30%,粗纤维含量为15.58%;酶法制备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α-淀粉酶、糖化酶)添加比例1:3、添加总量4%、酶解时间75 min、酶解温度65℃,蛋白酶添加总量为0.3%。结论葛根渣中多糖、粗纤维等资源性化学成分丰富,所建立的膳食纤维提取工艺可行,研究结果可为葛根渣的转化增效及粗细高值化利用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渣 化学成分 膳食纤维 资源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明敏 李雪微 +1 位作者 王小青 虞金宝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2年第4期595-605,共11页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是中药材质量的物质基础,是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我国重要的野生生物资源和战略生物资源。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针对性地分析了江西省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现状,发现可收集到的药用植物种质资...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是中药材质量的物质基础,是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我国重要的野生生物资源和战略生物资源。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针对性地分析了江西省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现状,发现可收集到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有3115种,隶属于237科1218属;除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进行就地保存外,还建有12个药用植物保存机构。探讨了江西省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更好地促进江西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 收集 保存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铁皮石斛鲜品等级划分标准研究初探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小青 何小群 +5 位作者 曾慧婷 袁源见 杨海燕 黄斌 虞金宝 何国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建立江西省铁皮石斛鲜品等级划分标准。方法:对45批江西省内不同种植模式铁皮石斛鲜品的外观、口感、中部节间数、节间长、中部直径等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建立了以外观、口感、中部节间长、节间数、... 目的:建立江西省铁皮石斛鲜品等级划分标准。方法:对45批江西省内不同种植模式铁皮石斛鲜品的外观、口感、中部节间数、节间长、中部直径等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建立了以外观、口感、中部节间长、节间数、中部直径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的铁皮石斛鲜品等级划分标准。结论:该等级划分标准的建立合理、可行,为铁皮石斛鲜品“优形优质”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鲜品等级划分标准 不同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xEnt模型分析蔓荆子药材道地性环境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蔡妙婷 袁源见 +3 位作者 袁经松 陈超 虞金宝 王小青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81-2086,共6页
目的:通过模型预测蔓荆子生境适宜区及道地产区,筛选影响蔓荆子药材道地性的主要环境因素,为蔓荆子潜在产区的开发提供指导性建议。方法:通过汇总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相关数据、结合文献整理,获取单叶蔓荆的分布信息581条,经筛选后... 目的:通过模型预测蔓荆子生境适宜区及道地产区,筛选影响蔓荆子药材道地性的主要环境因素,为蔓荆子潜在产区的开发提供指导性建议。方法:通过汇总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相关数据、结合文献整理,获取单叶蔓荆的分布信息581条,经筛选后得到有效信息309条,道地产区分布数据30条,环境因子62个,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适宜区及道地产区,分析影响单叶蔓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评价模型精度较高,预测符合蔓荆子道地产区的面积达28897.3 km^(2),筛选出影响蔓荆子药材道地性的主要环境因子分别为海拔、最干季度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昼夜温差月均值、最湿季度降水量、最暖季度平均温度。结论:与常用的MaxEnt模型对单叶蔓荆分布预测模式相比,该方法更适宜道地性分布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可为蔓荆子种植技术的提高及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叶蔓荆 最大熵模型 道地分布 栽培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和县中药材统计数据挖掘与分析
9
作者 胡慧心 陈超 +4 位作者 张燎斌 史婷婷 蔡妙婷 李雪微 王小青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11期2334-2340,共7页
目的:挖掘分析江西省泰和县2018—2021年中药材相关统计数据,为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泰和县为研究区,采用地理信息技术与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从空间与时间不同维度研究分析泰和县2018—2021年的中药材生产情况、空间分... 目的:挖掘分析江西省泰和县2018—2021年中药材相关统计数据,为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泰和县为研究区,采用地理信息技术与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从空间与时间不同维度研究分析泰和县2018—2021年的中药材生产情况、空间分布格局及分异机制。结果:泰和县各乡镇中药材种植面积、种类和结构在空间上差异很大,种植面积及种类都较多的乡镇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2018—2021年,泰和县中药材总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种植总面积与总产值呈U型增长趋势。泰和乌鸡年产值较稳定,约20亿元,是泰和县的重要产业之一。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泰和县中药产业布局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全国其他县域巩固中药资源普查成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和县 中药材 统计数据 深度挖掘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健康背景下药食两用药渣的资源化利用研究实践与策略 被引量:16
10
作者 曾慧婷 戴迪 +5 位作者 何小群 田莹莹 王小青 虞金宝 李晶 廖卫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3968-3976,共9页
近年来,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疾病的多发以及亚健康群体数量的增加,人们开始寻求符合自然法则的保健康养方式,健康中国已然成为国家战略,大健康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在此背景下,自古以来引导我国人民追求健康的药食... 近年来,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疾病的多发以及亚健康群体数量的增加,人们开始寻求符合自然法则的保健康养方式,健康中国已然成为国家战略,大健康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在此背景下,自古以来引导我国人民追求健康的药食同源理念与物质迎来重大利好的发展机遇,产业规模逐渐壮大,药食两用中药的开发与利用也成为重要研究方向。在现代养生保健与药食两用产品的产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药渣往往因无有效利用途径而废弃,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该文在药食同源理论的指导下,基于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策略,分析药食两用中药药渣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等固有共性特征,并结合药食两用中药药渣的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几点适宜性资源化利用策略和建议,以期能够促进药食两用资源的高值化开发与利用,延伸药食两用中药资源产业链,为大健康产业“赋能”,为“健康中国”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健康 药食两用 药渣 资源化利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