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生物技术类专业毕业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宁 黄亚东 《继续教育研究》 2012年第10期157-158,共2页
毕业实践是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实践素质,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要环节。文章针对高职毕业实践改革的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建立高职生物技术类专业毕业实践从前期指导、顶岗实习、毕业项目到答辩的整体设计,... 毕业实践是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实践素质,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要环节。文章针对高职毕业实践改革的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建立高职生物技术类专业毕业实践从前期指导、顶岗实习、毕业项目到答辩的整体设计,通过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保证毕业实践质量的"四段、四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生物技术类专业 毕业实践 “四段 四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海平 黄和升 《农产品加工》 2009年第11期55-56,共2页
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繁殖会导致食品发生腐败变质,失去食用价值,从食品卫生条件、加工处理、贮藏方式和添加防腐剂几方面控制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可以减少食品中残留的致病菌。
关键词 微生物 卫生条件 加工处理 贮藏方式 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秋敏 陆正清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43-44,共2页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构建"宽平台、多模块、可拓展"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核心(模块)课程,并根据学生就业、创业及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发专业拓展课程及实践创新项目,循序...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构建"宽平台、多模块、可拓展"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核心(模块)课程,并根据学生就业、创业及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发专业拓展课程及实践创新项目,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陆正清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6年第5期1-4,共4页
为促进膜分离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介绍了膜分离技术的特点、类型及其基本特征、膜和膜组件的类型及性能。着重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在生啤酒、白酒和葡萄酒、酱油、食醋、乳品工业及果汁澄清过滤中的应用。
关键词 食品工业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高专“生物工程设备”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斌 《科教文汇》 2010年第6期188-188,199,共2页
教学领域的改革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改革的关键;优化教学内容、优选教学方法是改革的重要任务。根据生物工程设备教学特点,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生物工程设备教学体系进行初... 教学领域的改革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改革的关键;优化教学内容、优选教学方法是改革的重要任务。根据生物工程设备教学特点,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生物工程设备教学体系进行初步改革。这种改革在初步实践中取得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高专 生物工程设备 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化学说课稿一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韩秋敏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第28期103-104,共2页
本文针对《生物化学》中糖酵解的内容,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方面进行说课设计,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生物化学 说课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生物产品分析与检验技术》项目课程开发的研究
7
作者 陆正清 刘长春 刘连成 《林区教学》 2009年第12期13-14,共2页
《生物产品分析与检验技术》是从事生物产品分析与检验岗位工作的核心课程,通过工作任务分析,提炼了该岗位的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为参照点,编制课程标准,设计学习项目及内容,开发教学材料,总结教学过程,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课程 生物产品 分析与检验 项目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8
作者 马宇春 杨宏 《科教导刊》 2012年第21期146-147,共2页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课程是精细化工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针对性很强的专业课。主要针对精细化学品等相关专业。本文结合学院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探索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多种教学效果检查。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取得...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课程是精细化工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针对性很强的专业课。主要针对精细化学品等相关专业。本文结合学院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探索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多种教学效果检查。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高专《微生物育种技术》教学内容的设计
9
作者 张建宁 《内江科技》 2006年第7期56-56,59,共2页
本文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规格为指针,结合微生物育种技术目前在工业等相关部门的应用状况,探讨了该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考察方式,并对高职高专的微生物育种技术的教学进行了定位。
关键词 微生物育种技术 高职高专 数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酸的发酵法生产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陆正清 王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5-67,71,共4页
概述了曲酸发酵法生产的菌种选育、发酵法工艺、提取及精制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 曲酸 曲霉 发酵 食品加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T技术在酱油杀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亚东 黄亚玲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多年来,酱油杀菌一直采用热杀菌,极易导致营养成分破坏,变色加剧,风味物质损失,并产生有害成分.利用超高压处理(简称EPT)技术,即将澄清后的生酱油充填到塑料或其它柔软包装容器中加以密封,然后置于高压(400~650MPa)装置中进行超高压处... 多年来,酱油杀菌一直采用热杀菌,极易导致营养成分破坏,变色加剧,风味物质损失,并产生有害成分.利用超高压处理(简称EPT)技术,即将澄清后的生酱油充填到塑料或其它柔软包装容器中加以密封,然后置于高压(400~650MPa)装置中进行超高压处理.既能使蛋白质变性,微生物及酶失去活性,还可保持营养,改善风味和色泽,提高成熟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超高压处理 冷灭菌 风味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醋的非生物返混及澄清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史经略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2-35,共4页
果醋在其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存在着醋体颜色加深,返混等现象。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着果醋的质量,制约着以果醋为原料的饮料业的发展。本实验针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研究,从生产过程应注意的事项和不同澄清剂进行澄清对比,得出加入浓度3.0%... 果醋在其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存在着醋体颜色加深,返混等现象。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着果醋的质量,制约着以果醋为原料的饮料业的发展。本实验针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研究,从生产过程应注意的事项和不同澄清剂进行澄清对比,得出加入浓度3.0%的明胶溶液可使醋体澄清透亮,达到良好的澄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醋 非生物返混 澄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菌固态发酵生物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史经略 张安宁 薛祥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493-1496,1500,共5页
[目的]探讨混菌固态发酵生物饲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玉米粉、豆粕、酒糟为主要原料,通过混料设计确定主要原料的最佳配比,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混合菌种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含水量、红糖添加量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目的]探讨混菌固态发酵生物饲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玉米粉、豆粕、酒糟为主要原料,通过混料设计确定主要原料的最佳配比,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混合菌种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含水量、红糖添加量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玉米粉的量66%、豆粕量11%、酒糟量23%、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48 h、红糖添加量5%、含水量43%、接种量9%。[结论]在该条件下获得生物饲料中菌体数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菌 固态发酵 生物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法提取蒲菜皮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韩秋敏 黄亚东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3-285,共3页
以蒲菜加工的下脚料蒲菜皮为原料,采用化学法,在对水浴温度、提取液pH值、提取时间、料液比等4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蒲菜皮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 以蒲菜加工的下脚料蒲菜皮为原料,采用化学法,在对水浴温度、提取液pH值、提取时间、料液比等4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蒲菜皮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次序为:pH值>料液比>水浴温度>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浴温度50℃、pH值6.0、提取时间70 min、料液比1 g∶15 mL。在此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5.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菜 水溶性膳食纤维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技术在粉末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亚东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0-81,共2页
微胶囊是指一种具有聚合物壁壳的微型包装物。微胶囊造粒技术就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包埋、封存在一种微型胶囊内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利用微胶囊造粒技术可以将饮料酒中的有效成分包埋、封存在微型胶囊内 ,从而保护被包裹... 微胶囊是指一种具有聚合物壁壳的微型包装物。微胶囊造粒技术就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包埋、封存在一种微型胶囊内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利用微胶囊造粒技术可以将饮料酒中的有效成分包埋、封存在微型胶囊内 ,从而保护被包裹的物料 ,使之与外界环境相隔绝 ,达到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酒的色、香味、性能和生物活性 ,防止营养及风味物质的破坏与损失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技术 喷雾 凝冻 粉末酒 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芳甲酰基-N'-(氟代吡啶-3-基)硫脲的微波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长春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2-184,共3页
在微波辐射下,以乙腈为介质,使芳甲酰氯、氟代3-氨基吡啶和硫氰酸铵发生一锅反应合成标题化合物,所得化合物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定。结果表明,在4.8 mmol芳甲酰氯、4.8 mmol硫氰酸铵、5.0 mmol氟代3-氨基吡啶、5 mL乙腈和80℃条件下... 在微波辐射下,以乙腈为介质,使芳甲酰氯、氟代3-氨基吡啶和硫氰酸铵发生一锅反应合成标题化合物,所得化合物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定。结果表明,在4.8 mmol芳甲酰氯、4.8 mmol硫氰酸铵、5.0 mmol氟代3-氨基吡啶、5 mL乙腈和80℃条件下,反应10 min完成,收率86.9%~93.2%,反应时间短、收率高、操作简便。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脲化合物 氟代吡啶 微波辐射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T技术在黄酒杀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亚东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3-94,共2页
多年来 ,黄酒杀菌 (俗称煎酒 )一直采用热杀菌 ,极易导致营养成分破坏 ,变色加剧 ,风味物质损失严重 ,并产生有害成分。利用超高压处理 (简称EPT)技术将澄清后的生黄酒充填到塑料或其它柔软包装容器中加以密封 ,然后置于高压 (4 0 0MPa... 多年来 ,黄酒杀菌 (俗称煎酒 )一直采用热杀菌 ,极易导致营养成分破坏 ,变色加剧 ,风味物质损失严重 ,并产生有害成分。利用超高压处理 (简称EPT)技术将澄清后的生黄酒充填到塑料或其它柔软包装容器中加以密封 ,然后置于高压 (4 0 0MPa~ 6 0 0MPa)装置中进行超高压处理。既能使蛋白质变性、微生物及酶失去活性 ,还可保持营养、改善风味和色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杀菌技术 EPT技术 超高压处理 稳定性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损检测技术在啤酒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春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5-87,共3页
无损检测技术是在不破坏被检对象的前提下,运用物理学的方法对物料进行检测分析,具有直观、可实时、易数字化、可实现三维图像、检测速度快、不破坏样品完整性等特点。在啤酒生产中,应用无损检测技术可快速对啤酒生产的原辅料中水分、... 无损检测技术是在不破坏被检对象的前提下,运用物理学的方法对物料进行检测分析,具有直观、可实时、易数字化、可实现三维图像、检测速度快、不破坏样品完整性等特点。在啤酒生产中,应用无损检测技术可快速对啤酒生产的原辅料中水分、蛋白质、麦芽糖、淀粉的含量进行测定,有效快速地指导糖化工艺控制;控制啤酒发酵、贮酒阶段、灌装阶段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检测 无损检测 啤酒生产 近红外光谱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2-氯-5-甲基吡啶结构的芳甲酰基硫脲的合成与生物活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长春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4,共5页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硫氰酸盐([Bmim]SCN)作为反应原料和反应介质,在室温下与芳甲酰氯、2-氯-5-吡啶甲胺反应一锅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用1HNMR和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初步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10.0 mmol芳甲...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硫氰酸盐([Bmim]SCN)作为反应原料和反应介质,在室温下与芳甲酰氯、2-氯-5-吡啶甲胺反应一锅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用1HNMR和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初步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10.0 mmol芳甲酰氯与2.16 g(11.0 mmol)[Bmim]SCN反应10 min后,产物不需要分离,继续与1.50 g(10.5 mmol)2-氯-5-吡啶甲胺反应20 min,以82.7%~95.6%的收率得到目标化合物。离子液体[Bmim]SCN可以回收利用,重复使用6次目标产物收率无明显降低。初步生物活性试验表明,标题化合物大多数有一定的杀菌和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甲酰基硫脲 2-氯-5-甲基吡啶 离子液体 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催化加氢合成3-氟-4-氨基苯酚新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加程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90-493,共4页
用浸渍法制得0.2%铁元素改性的Ti O2为载体的负载5%Pd催化剂,用于3-氟-4-硝基苯酚常压催化加氢合成3-氟-4-氨基苯酚,用熔点、元素分析、IR和1H NMR对它的结构表征为目标产物;确定优化工艺条件为:0.1mol硝基物,0.26g催化剂,60mL无水乙醇... 用浸渍法制得0.2%铁元素改性的Ti O2为载体的负载5%Pd催化剂,用于3-氟-4-硝基苯酚常压催化加氢合成3-氟-4-氨基苯酚,用熔点、元素分析、IR和1H NMR对它的结构表征为目标产物;确定优化工艺条件为:0.1mol硝基物,0.26g催化剂,60mL无水乙醇作溶剂,反应温度为40°C,0.1MPa下加氢反应3h,产率为98.6%,产物的纯度达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Pd催化剂 3-氟-4-氨基苯酚 催化加氢 常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