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H4698高温合金冷拉拔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和再结晶
1
作者 李健 王资兴 王安东 《材料热处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51,共12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透射电镜、显微硬度仪和拉伸试验机等对GH4698合金在冷拉拔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合金热处理后的再结晶形核机制。结果表明:在冷拉拔过程中,合金的硬度从表面到...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透射电镜、显微硬度仪和拉伸试验机等对GH4698合金在冷拉拔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合金热处理后的再结晶形核机制。结果表明:在冷拉拔过程中,合金的硬度从表面到中心逐渐增加,并且随着变形量的增加,硬度分布逐渐均匀,这是应变分布和微观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随变形量的增加,合金的拉伸强度得到提高,而塑性相应降低。晶粒取向由最初的随机分布逐渐转变为沿[001]-[111]方向排列;固溶温度对合金的再结晶行为有显著影响。当变形量为36.0%,并在1020℃保温1 h时,合金几乎完全再结晶;TEM和EBSD分析表明,应变影响合金的再结晶形核机制,合金的再结晶机制以晶界迁移形核为主,亚晶长大形核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698高温合金 冷拉拔 再结晶
原文传递
稀土La对钴基高温合金GH5188在1100℃下空气中氧化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王爽 王资兴 +1 位作者 程晓农 罗锐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1-228,共8页
研究了La含量对GH5188高温合金在1100℃空气中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La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合金氧化膜主要成份是Cr_(2)O_(3)和MnCr_(2)O_(4),氧化动力学可近似用抛物线规律来描述。适量La的加入有助于合金形成连续、致密且稳定... 研究了La含量对GH5188高温合金在1100℃空气中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La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合金氧化膜主要成份是Cr_(2)O_(3)和MnCr_(2)O_(4),氧化动力学可近似用抛物线规律来描述。适量La的加入有助于合金形成连续、致密且稳定的氧化膜Cr_(2)O_(3),提高了氧化膜与合金基体的粘附性,改善了GH5188高温合金的抗氧化性能。但随着La含量的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能会降低,La的最佳含量范围为0.029%~0.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合金 GH5188 高温氧化 稀土元素
原文传递
氧化铝坩埚与高温合金的界面反应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姜卫国 郭万军 +6 位作者 董琳 刘飞扬 李延昭 李强 谢冬柏 王瑞春 任玉艳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8-313,共6页
研究了真空感应熔炼过程中氧化铝坩埚与高温合金的界面反应过程。结果表明,高温合金熔炼过程中,合金中的Cr、Al等元素与坩埚内壁中的SiO_(2)反应生成Si及Cr_(2)O_(3),生成的Si进入到熔体中形成Al_(4)Si、Cr_(3)Ni_(2)Si等硅化物,在高温... 研究了真空感应熔炼过程中氧化铝坩埚与高温合金的界面反应过程。结果表明,高温合金熔炼过程中,合金中的Cr、Al等元素与坩埚内壁中的SiO_(2)反应生成Si及Cr_(2)O_(3),生成的Si进入到熔体中形成Al_(4)Si、Cr_(3)Ni_(2)Si等硅化物,在高温真空环境下挥发并在熔体液面以上的坩埚壁上形成沉积层;生成的Cr_(2)O_(3)与熔体液面以下坩埚壁中的Al_(2)O_(3)反应生成粉红色的Al_(2)O_(3)-Cr_(2)O_(3)固溶体反应层,反应层厚度随坩埚内熔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坩埚使用次数的增加,合金熔体表面浮渣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感应熔炼 高温合金 氧化铝坩埚 界面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