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3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教协同彰显行业特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江苏科技大学的实践剖析
1
作者 刘冠卉 屠洁 钱平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8年第6期31-32,共2页
科教协同是地方应用型高校谋求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科教协同育人模式的重点在于顶层设计、实体性平台的构建、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师资与制度保障.文章通过研究江苏科技大学科教协同育人模式的改革实... 科教协同是地方应用型高校谋求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科教协同育人模式的重点在于顶层设计、实体性平台的构建、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师资与制度保障.文章通过研究江苏科技大学科教协同育人模式的改革实践与成效,为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育人 科教融合 人才培养 行业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生物工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熊孟 颜辉 +5 位作者 吴琼英 张业顺 曹喜涛 季更生 伊士超 熊南春 《轻工科技》 2020年第3期135-136,共2页
本文以当前高校生物工程学科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现状为出发点,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深入一线教学,调查研究,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以现代科技虚拟现实技术为例,从现实空间导向虚拟空间,深层次融合生物工... 本文以当前高校生物工程学科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现状为出发点,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深入一线教学,调查研究,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以现代科技虚拟现实技术为例,从现实空间导向虚拟空间,深层次融合生物工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创新性提出改革途径和可行性方案,为新技术的导入提供现实指引,为其他工程学科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提供借鉴参考,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新技术应用的双向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 实践教学 虚拟现实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水虻幼虫肠道微生物的功能及组学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叶小梅 尹寒 +4 位作者 奚永兰 刘洋 孔祥平 郭亭 朱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3,共12页
黑水虻Hemertia illucens幼虫肠道中栖息着许多种类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极为复杂,它们可以影响宿主的生长发育、繁殖能力、营养代谢、行为偏好和寿命。此外,它们还可以调节宿主的免疫系统并保护宿主免受病原体的侵... 黑水虻Hemertia illucens幼虫肠道中栖息着许多种类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极为复杂,它们可以影响宿主的生长发育、繁殖能力、营养代谢、行为偏好和寿命。此外,它们还可以调节宿主的免疫系统并保护宿主免受病原体的侵害。深入了解微生物与黑水虻的互作机制,有助于优化黑水虻的生长环境,从而实现更高效的人工繁育。相关文章对微生物与黑水虻互作机理进行了总结,但这些研究方法只能提供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信息,而无法揭示微生物的功能和代谢能力。因此,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宏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逐渐被应用,这些技术除了提供关于微生物种群的完整分类,还揭示了它们的功能和代谢能力。通过了解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可以有效调整黑水虻的饲料、饲养环境和生长条件,从而提升黑水虻肠道菌群的稳定,提高黑水虻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 肠道微生物 功能 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生物传感器用于多种真菌毒素同时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孙青月 余涛 +5 位作者 彭双凤 孔德昭 刘畅 史巧巧 李雅琪 陈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2-62,共11页
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物,常见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等多种真菌毒素。食品在储藏、加工或运输中易受真菌毒素侵染,且绝大多数情况下多种真菌毒素同时出现并形成叠加效应产生剧毒,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危害... 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物,常见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等多种真菌毒素。食品在储藏、加工或运输中易受真菌毒素侵染,且绝大多数情况下多种真菌毒素同时出现并形成叠加效应产生剧毒,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因此,对食品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同时检测十分重要。荧光纳米生物传感器具有响应快、检测便捷无干扰、无需参比等优点,在生物分析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荧光生物传感器检测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特别是真菌毒素的多重同时检测,重点介绍荧光生物传感器的类型、组成等方面和以适配体、免疫检测技术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及其策略,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现有真菌毒素检测的局限性和面临的挑战,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真菌毒素检测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多重检测 真菌毒素 荧光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酶协同高效制备黑水虻蛋白肽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5
作者 袁霜霜 郭亭 +3 位作者 叶小梅 杜静 奚永兰 韩挺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5-82,共8页
为确定黑水虻虫浆蛋白肽的最佳制备条件,试验以新鲜黑水虻虫浆为原料,利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结合外源酶制剂胰蛋白酶作为菌酶发酵剂进行发酵。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接菌量、加水量、加酶量及发酵... 为确定黑水虻虫浆蛋白肽的最佳制备条件,试验以新鲜黑水虻虫浆为原料,利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结合外源酶制剂胰蛋白酶作为菌酶发酵剂进行发酵。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接菌量、加水量、加酶量及发酵时间4个工艺参数进行研究,测定蛋白肽产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菌酶协同发酵工艺,建立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黑水虻蛋白肽的最佳菌酶协同工艺条件为加水量32%、接菌量4.0%、加酶量0.1%、发酵时间35 h。在此条件下黑水虻蛋白肽产量可达295.57 mg/g,较未发酵组提升了92.0%,体外总抗氧化能力提升50.27%;黑水虻虫浆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较未发酵组提升31.82%。说明菌酶协同制备的黑水虻蛋白肽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黑水虻抗菌肽具有更高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 蛋白肽 响应面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蓖麻蚕产业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6
作者 郑昕 郭会朵 钱荷英 《中国蚕业》 2023年第2期32-38,共7页
蓖麻蚕原产于印度,于20世纪50年代初成功被引进我国。由于蓖麻蚕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已成为继家蚕和柞蚕之后在国内有着较大饲养规模的泌丝经济昆虫。回顾了蓖麻蚕在我国的休眠及食性驯化过程、蓖麻蚕的遗传育种研究,汇集了一套蓖麻蚕... 蓖麻蚕原产于印度,于20世纪50年代初成功被引进我国。由于蓖麻蚕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已成为继家蚕和柞蚕之后在国内有着较大饲养规模的泌丝经济昆虫。回顾了蓖麻蚕在我国的休眠及食性驯化过程、蓖麻蚕的遗传育种研究,汇集了一套蓖麻蚕饲养及消毒防病技术,总结了蓖麻蚕产业的发展概况,对蓖麻蚕的综合利用和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行了小结,旨在为中国蓖麻蚕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提出在当前严苛的耕地保护制度下,适度发展蓖麻蚕产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建议参照家蚕的“示范基地”建设,推广“企业+基地+农民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模式促进蓖麻蚕产业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蚕 驯化 育种 饲养技术 分子生物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蝴蝶生态景观构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魏兰君 李凡凡 +1 位作者 秦毅 廖怀建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2,共8页
【目的】全球的蝴蝶多样性正在因为城市化而大幅下降,蝴蝶群落的组成受到景观特征的极大影响,利用一系列景观布局、要素搭配、维护管理等手段能在城市等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中重建蝴蝶栖息地。【方法】通过文献梳理回顾了蝴蝶栖息地景观研... 【目的】全球的蝴蝶多样性正在因为城市化而大幅下降,蝴蝶群落的组成受到景观特征的极大影响,利用一系列景观布局、要素搭配、维护管理等手段能在城市等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中重建蝴蝶栖息地。【方法】通过文献梳理回顾了蝴蝶栖息地景观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英美两国蝴蝶和栖息地保护的实践经验,并对比分析了中国蝴蝶保护现状及生态景观营建条件与西方国家的差异。【结果】探索出“选蝶种—选场地—搭要素—控管护—重科普”的营建路径,并以中国苏南地区为例,通过对蝴蝶生态分布和生活习性的研究,对寄主植物、蜜源植物、水体、石块等景观要素进行组合和空间结构设计,构建出适于开阔向阳空间的凤蝶生态景观和适于阴凉郁闭空间的眼蝶生态景观应用模型。【结论】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景观设计思路,强调景观的生态内涵和互动性,对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公众参与意识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推动中国生物友好型城市建设与国际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蝴蝶 栖息地 生态景观 案例分析 营建路径 景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绿色快速预测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含量
8
作者 贾彬 王芳 +5 位作者 宋向文 陈抒语 罗红尘 颜辉 陈存武 韩邦兴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10-514,共5页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建立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的定量模型,实现对前胡质量的绿色快速评价。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130份前胡样品的白花前胡甲素含量并采集其漫反射NIRS光谱,采用标准正态变换(SNV)法预处理光谱,...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建立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的定量模型,实现对前胡质量的绿色快速评价。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130份前胡样品的白花前胡甲素含量并采集其漫反射NIRS光谱,采用标准正态变换(SNV)法预处理光谱,并基于最小偏二乘回归法(PLS)建立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的定量校正模型。结果:此模型校正集的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1047和0.9380,交叉验证的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1230和0.9180,预测集的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1251和0.8815。从此模型的校正集、预测集以及交叉验证结果来看,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结论:此研究使用NIRS技术所建前胡的定量模型稳定可靠,可实现对市场前胡的质量的绿色快速鉴别,并为维护消费者利益和临床使用安全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 白花前胡甲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近红外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皋黄鸡CEBPA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载体构建
9
作者 孔瑞红 谢可 +3 位作者 王旭 邬晗 刘吉英 王颖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85-5197,共13页
【目的】试验旨在探究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alpha,CEBPA)基因在如皋黄鸡中的生物学特征、组织表达水平,并构建其表达载体。【方法】对如皋黄鸡CEBPA基因CDS区进行克隆并测序,与其他物种进行相似性比... 【目的】试验旨在探究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alpha,CEBPA)基因在如皋黄鸡中的生物学特征、组织表达水平,并构建其表达载体。【方法】对如皋黄鸡CEBPA基因CDS区进行克隆并测序,与其他物种进行相似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构建,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如皋黄鸡CEBPA蛋白的理化性质、磷酸化位点、糖基化位点、功能结构域、互作蛋白及二级结构、三级结构进行预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EBPA基因在如皋黄鸡心脏、肝脏、肺脏、肾脏、十二指肠、空肠、腺胃、肌肉、睾丸中的表达情况。构建CEBPA基因过表达(OE-CEBPA)和干扰载体(CEBPA-sh12,CEBPA-sh167,CEBPA-sh727),并检测各载体活性。【结果】如皋黄鸡CEBPA基因CDS区序列全长975 bp,共编码324个氨基酸。相似性比对结果显示,如皋黄鸡与日本鹌鹑、鸿雁、野鸽、野鸭的CEBPA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94%,其中与日本鹌鹑的相似性最高,达99.4%;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如皋黄鸡与日本鹌鹑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哺乳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远。如皋黄鸡CEBPA蛋白为亲水不稳定蛋白,存在25个磷酸化位点,含9个N-糖基化位点和109个O-糖基化位点;CEBPA蛋白具有1个转录激活区和1个与DNA结合的亮氨酸拉链结构bZIP;如皋黄鸡CEBPA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193个无规则卷曲、93个α-螺旋、25个延伸链和13个β-转角组成,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与二级结构基本一致;CEBPA蛋白主要与TRIB1、PPARG、RXRA、MAPK9、MAPK10、JUN、ESR1等蛋白互作。CEBPA基因在如皋黄鸡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以肝脏中表达量最高。成功构建CEBPA过表达载体和3个干扰载体,将它们分别转染至鸡成纤维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OE-CEBPA)CEBPA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干扰组(CEBPA-sh167)CEBPA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试验获得如皋黄鸡CEBPA基因完整CDS区并成功构建与筛选出具有过表达/干扰活性最佳的鸡CEBPA表达载体,该基因在如皋黄鸡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以肝脏中相对表达量较高。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鸡CEBPA的功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皋黄鸡 CEBPA基因 生物信息学 表达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生物翻译延伸因子eEF1A的功能及在家蚕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奕竺 刘博文 +1 位作者 钱荷英 李刚 《中国蚕业》 2024年第4期47-54,共8页
真核生物翻译延伸因子1A(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 alpha,eEF1A)是一种分子量约为50 kD的非组蛋白,在蛋白质合成进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eEF1A在结合三磷酸鸟苷(GTP)时被激活,在细胞核糖体内与氨酰-tRNA(aa-tRNAaa... 真核生物翻译延伸因子1A(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 alpha,eEF1A)是一种分子量约为50 kD的非组蛋白,在蛋白质合成进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eEF1A在结合三磷酸鸟苷(GTP)时被激活,在细胞核糖体内与氨酰-tRNA(aa-tRNAaa)结合,在核糖体A位点形成三元复合物。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eEF1A相关研究,其主要功能包括参与蛋白质合成和降解、细胞微丝微管结构稳定、调控细胞凋亡以及影响病毒复制等过程。eEF1A在家蚕中报道不多,为进一步了解其在家蚕中的功能,在综合归纳该基因在其它物种行使功能的基础上,结合Silk DB 3.0数据库,对家蚕基因组中eEF1A样因子亚型1的基因序列及结构特征归纳,为开展家蚕eEF1A的功能研究和丰富对eEF1A家族基因的认识奠定一定的信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F1A 细胞骨架 细胞凋亡 病毒复制 家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感应系统受体SdiA对大肠杆菌生物学 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颜承海 陈方惠 +2 位作者 詹彧繁 宫璐婵 王俊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4年第5期560-568,共9页
群体感应系统能够使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感知并适应环境的应激压力,对其生物被膜形成、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SdiA是Ⅰ型群体感应系统的受体蛋白,能够识别信号分子并调控下游基因,提高大肠杆菌的抗胁迫能力。本文以大肠杆菌工程菌... 群体感应系统能够使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感知并适应环境的应激压力,对其生物被膜形成、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SdiA是Ⅰ型群体感应系统的受体蛋白,能够识别信号分子并调控下游基因,提高大肠杆菌的抗胁迫能力。本文以大肠杆菌工程菌株BL21(DE3)为研究对象,通过异源表达Ⅰ型群体感应系统受体蛋白SdiA,考察SdiA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运动性和抗逆性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组菌株E.coli BL21(DE3)pET28a sdiA的生物被膜产量较野生株显著降低了20.03%。同时,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受体蛋白SdiA能够对信号分子C4 HSL完成应答,并进一步抑制生物被膜形成。培养24 h后,SdiA表达菌株的运动半径相较于野生株降低了62.5%。在酸性环境中(pH=3),SdiA表达株的细菌存活率提升了9.27倍;在高渗透压环境中,SdiA表达株的细菌存活率较野生株提升了62.76%。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phA基因在SdiA表达株中表达量上调了41.76%;lsrB基因的表达量降低30.47%;鞭毛和菌毛形成相关基因motB、csgD、fimA和fimC的表达水平分别下调了48.39%、39.57%、49.67%和23.21%。以上结果表明,SdiA蛋白通过调控群体感应以及运动性相关基因的转录,进而抑制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和泳动性。同时,SdiA蛋白作为大肠杆菌中重要的转录因子,在其遭遇酸性条件和渗透压胁迫时具有正向调控作用。因此,本文揭示了SdiA蛋白对大肠杆菌工程菌株生物学特性的调控作用,为利用群体感应精准调控菌群行为提供了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生物被膜 SdiA 抗逆性 泳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高校生物专业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轶岭 赵国栋 《科教导刊》 2020年第32期29-30,共2页
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各类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型教育模式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生物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革,为高校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接下来,本文就信息技术与高校生物专业课程教... 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各类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型教育模式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生物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革,为高校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接下来,本文就信息技术与高校生物专业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展开具体分析,以期同行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校生物专业 课程教学 融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普通生物学》课程改革促进生物类大学生专业认同教育
13
作者 王娜 褚衍亮 +2 位作者 牟会荣 陶士强 闻燕 《饮食科学》 2019年第6期205-206,共2页
生物类大学生专业认同感亟待提高。加强专业认同教育,需要充分利用专业课程教学,《普通生物学》课程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要达到提升专业认同的目的,需要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从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对《普通生物学》教... 生物类大学生专业认同感亟待提高。加强专业认同教育,需要充分利用专业课程教学,《普通生物学》课程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要达到提升专业认同的目的,需要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从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对《普通生物学》教学内容体系进行调整,并以'学生参与'为指导思想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习兴趣,提升专业形象,真正起到专业认同教育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同教育 生物类专业 普通生物学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在家禽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肖怡梦 杨雯 +1 位作者 程依依 罗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7,共10页
CRISPR-Cas系统是细菌或古细菌内抵御病毒再次入侵的一种适应性免疫系统,能够对靶向核酸进行切割。基于Cas9蛋白及其突变体的特性,科学家开发出多样化的基因编辑工具,能够对细胞内的基因进行敲除或敲入等基因编辑操作,实现生物的遗传变... CRISPR-Cas系统是细菌或古细菌内抵御病毒再次入侵的一种适应性免疫系统,能够对靶向核酸进行切割。基于Cas9蛋白及其突变体的特性,科学家开发出多样化的基因编辑工具,能够对细胞内的基因进行敲除或敲入等基因编辑操作,实现生物的遗传变异;或对DNA或RNA进行表观修饰,调控基因的表达,已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禽类是农业中的重要物种,为人类提供优质的蛋白质。在禽类的基因组编辑和修饰中,CRISPR-Cas9技术仍处于研究状态,且只在鸡和鹌鹑两种家禽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文从CRISPR-Cas9系统的组成成分、传递方法、优化策略介绍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在家禽生产和疾病防控中的应用,为进一步开发适用于家禽体系的CRISPR-Cas9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CRISPR-Cas9 育种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研究生课程多样化教学模式探究——以饲料加工与检测技术课程为例
15
作者 王颖洁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3期59-62,共4页
饲料加工及检测技术是畜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选修课。为了适应新农科建设对研究生教学的要求,笔者提出并实践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课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精炼理论教学内容,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实施针对性的翻转课堂,... 饲料加工及检测技术是畜牧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选修课。为了适应新农科建设对研究生教学的要求,笔者提出并实践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课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精炼理论教学内容,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实施针对性的翻转课堂,开展案例教学和项目式教学及引入第二课堂教学等。这些教学改革措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起到了培养适应新农科背景下的现代农牧专业人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教学理念 研究生教育 饲料加工及检测技术 多样化教学方式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小茧突变体sc生长发育相关通路差异表达基因转录分析
16
作者 吴赛 王闪闪 +4 位作者 赵巧玲 朱娟 王梅仙 唐顺明 沈兴家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目的】航天蚕Bombyx mori后代小茧突变体sc的幼虫发育缓慢,食桑量少,推测其生长发育相关通路基因受到基因突变的影响。前期研究表明,sc突变受一对位于家蚕第3连锁群的隐性基因控制,但其控制基因并未被鉴定。本研究拟通过比较分析sc与... 【目的】航天蚕Bombyx mori后代小茧突变体sc的幼虫发育缓慢,食桑量少,推测其生长发育相关通路基因受到基因突变的影响。前期研究表明,sc突变受一对位于家蚕第3连锁群的隐性基因控制,但其控制基因并未被鉴定。本研究拟通过比较分析sc与航天蚕后代正常茧品系TG的转录组数据,为sc突变体相应基因的鉴定及分子机制的解析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取sc和TG 5龄第4天幼虫的头部和中肠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并通过比较转录组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对DEGs进行GO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qRT-PCR验证随机选取的DEGs在sc和TG中的表达量。此外,利用qRT-PCR调查感兴趣基因在sc中的表达量。【结果】TG vs sc比较组头部检测到1528个DEGs,其中820个上调表达,708个下调表达;TG vs sc比较组中肠检测到1401个DEGs,其中683个上调表达,718个下调表达。GO分析表明头部和中肠DEGs在生物学过程中,大多数DEGs参与细胞过程、代谢过程、生物调节和刺激反应等;在分子功能中,大多数DEGs参与结合、催化活性、结构分子活性、转运蛋白活性和ATP依赖活性等。头部和中肠DEGs均涉及Hippo,Insulin和mTOR等与家蚕生长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qRT-PCR分析显示,基因的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与TG相比,sc中生长发育相关通路中BMSK0008105,BMSK0009907,BMSK0002689,BMSK0000286,BMSK0012340和BMSK00083629等关键基因差异表达。【结论】sc和TG中生长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差异表达,通过影响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能量代谢、器官发生和细胞生长、增殖及凋亡等生理过程,进而影响小茧突变体sc的体型发育。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sc突变体形成的分子机制,并为家蚕体型调控研究积累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航天蚕 小茧突变体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功能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对桑椹采后致腐微生物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成 方银 +4 位作者 金超 李少辉 陈会娟 贾俊强 桂仲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8-123,共6页
基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pp.)能产生对致腐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人畜安全无毒无害的活性物质,探究将一株分离自桑枝条的枯草芽孢杆菌开发为桑椹鲜果生物防腐保鲜剂的可行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供试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 基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pp.)能产生对致腐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人畜安全无毒无害的活性物质,探究将一株分离自桑枝条的枯草芽孢杆菌开发为桑椹鲜果生物防腐保鲜剂的可行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供试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发酵上清液、发酵滤液对桑椹鲜果采后的主要致腐菌核盘菌属霉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GA)和链格孢属霉菌(Alternaria sp.GE)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菌悬液的抑菌效果最好,发酵上清液次之,发酵滤液较弱,且呈现浓度(剂量)效应;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与发酵上清液对GA的最高生长抑制率分别达77.88%和81.00%,对GE的生长抑制率最高可达80.61%和81.72%。桑椹采后防腐保鲜的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对采后桑椹的腐败变质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用浓度为3.5×10~5CFU/m L的菌悬液处理的桑椹鲜果,在25℃条件下贮藏72 h,腐烂率仅为58.75%,而对照组已达88.75%。试验结果证实,用供试枯草芽孢杆菌处理桑椹鲜果可以抑制其霉变,并且枯草芽孢杆菌细胞浓度的变化会影响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核盘菌霉菌 链格孢霉菌 桑椹鲜果 生物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铈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邓祥元 胡小丽 +2 位作者 成婕 马志欣 高坤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116,共6页
纳米二氧化铈(CeO_2)在被广泛使用的同时,其潜在的环境效应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实验材料,研究纳米CeO_2的生物学效应,为探索纳米材料对微藻的生物学效应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研究结... 纳米二氧化铈(CeO_2)在被广泛使用的同时,其潜在的环境效应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实验材料,研究纳米CeO_2的生物学效应,为探索纳米材料对微藻的生物学效应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研究结果显示:1)纳米CeO_2在低浓度(≤80 mg·L^(-1))时可促进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及色素、可溶性蛋白等的合成,但在高浓度(>80 mg·L^(-1))下具有毒性效应;2)低浓度纳米CeO_2可诱导藻细胞合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等可溶性蛋白,以抵御纳米CeO_2的胁迫;但在高浓度时又会降低SOD活力;3)随着纳米CeO_2浓度的升高,藻细胞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著增加,说明藻细胞中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过量积累,这将破坏藻细胞的膜结构与功能,使细胞遭受严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铈 蛋白核小球藻 生物学效应 色素 可溶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山地区蝉花菌株的分离及其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陈成 许佳伟 +2 位作者 孙细涓 贾俊强 桂仲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7-352,共6页
对采自江苏句容茅山地区的蝉花进行组织分离,获得1株组织分离菌株,运用r NDA ITS区段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虫草属类的被孢霉属菌株,命名为JR_cds1。蝉花中虫草素含量显著高于蚕蛹虫草和冬虫夏草。通过水提... 对采自江苏句容茅山地区的蝉花进行组织分离,获得1株组织分离菌株,运用r NDA ITS区段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虫草属类的被孢霉属菌株,命名为JR_cds1。蝉花中虫草素含量显著高于蚕蛹虫草和冬虫夏草。通过水提醇沉以及Sevage法除蛋白等方法提取蝉花多糖,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及抑菌作用,结果显示,该蝉花多糖具有较高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高的Fe2+螯合能力,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活性;对大肠杆菌(G-)和枯草芽孢杆菌(G+)以及链格孢属真菌显示较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花 菌株分离 分子鉴定 多糖 抗氧化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微孢子虫海藻糖酶(Trehalase)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孝良 彭祥然 +4 位作者 陈功 戴卫江 唐旭东 徐莉 沈中元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26-1034,共9页
海藻糖是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成熟孢子的主要糖类物质之一,海藻糖酶作为海藻糖代谢的主要催化酶,在微孢子虫的发芽及侵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家蚕微孢子虫的海藻糖酶具有4个序列相似度较高的编码... 海藻糖是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成熟孢子的主要糖类物质之一,海藻糖酶作为海藻糖代谢的主要催化酶,在微孢子虫的发芽及侵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家蚕微孢子虫的海藻糖酶具有4个序列相似度较高的编码基因拷贝(Nb Tre1、Nb Tre2、Nb Tre3和Nb Tre4),除了Nb Tre4编码蛋白质的N端有18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其他拷贝的编码蛋白质均没有信号肽结构域,但都具有少数的N-糖基化位点,而没有O-糖基化位点,此外,丝氨酸磷酸化位点的比率也较高,二级结构较为简单,仅有螺旋区和低复杂度区。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了Nb Tre1基因,该基因片段长933 bp,编码31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36.7 k D,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有2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14个磷酸化位点。通过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化Escherichia coli 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获得Nb Tre1蛋白的表达菌株,利用IPTG诱导获得大量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融合Nb Tre1蛋白,其分子质量与预期值一致。融合Nb Tre1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间接ELISA法测定多克隆抗体的效价达1∶25 600。通过Western blot检测验证了该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应用于家蚕微孢子虫海藻糖酶的检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 海藻糖酶 序列特征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