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川 庞猛 +1 位作者 宋继东 陈嘉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244-2247,共4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因素,为卒中后抑郁提供可能的预测因素和生物学依据。方法收集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病人共50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情况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选择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就PSD发生可能相关...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因素,为卒中后抑郁提供可能的预测因素和生物学依据。方法收集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病人共50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情况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选择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就PSD发生可能相关的32个因素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并进行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蛋白水平的测定。结果脑卒中后抑郁总发病率46.0%,其中轻度抑郁占22.0%,中度抑郁占18.0%,重度抑郁占6.0%。对看护人的满意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DND)、社会支持情况(SSRS)与PSD发生密切相关。PSD患者血清TC水平低于对照组和非抑郁组,HDL-C水平亦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SD的发生是神经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血清TC水平降低与PSD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状态 相关因素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 被引量:46
2
作者 赵康仁 韩泰然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脑卒中 发病机制 治疗 预后 卒中后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医学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被引量:7
3
作者 苏兆亮 马瑞 +1 位作者 夏海平 许化溪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4期3154-3155,共2页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医学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实践、独立分析思考并能有所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也明确提出教育的工作方针:优...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医学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实践、独立分析思考并能有所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也明确提出教育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为本 医学教育 个性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控制论为核心理念的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消极情感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55
4
作者 邓慧 隆卫娟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引入以控制论为核心理念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中,对消极情感和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以控制论为核心理... 目的探讨引入以控制论为核心理念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中,对消极情感和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以控制论为核心理念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在护理前、护理后第14天、28天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急自评量表(SAS)评分,并且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第14、28天的SDS及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实施以控制论为核心理念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消极情感,使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下降,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尿毒症 控制论 护理干预 消极情感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康仁 吴颉言 +2 位作者 马震祥 俞俊洪 韩泰然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3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 (PD)患者抑郁症状特点。方法 根据HAMD评分结果 ,将 6 2例PD抑郁患者分为轻度抑郁 36例和中~重度抑郁 2 6例两组 ,比较两组抑郁症状的特点。结果 轻度抑郁的抑郁症状以焦虑、胃肠道症状、胸闷、周身不适突出 ,而...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 (PD)患者抑郁症状特点。方法 根据HAMD评分结果 ,将 6 2例PD抑郁患者分为轻度抑郁 36例和中~重度抑郁 2 6例两组 ,比较两组抑郁症状的特点。结果 轻度抑郁的抑郁症状以焦虑、胃肠道症状、胸闷、周身不适突出 ,而中~重度抑郁的抑郁症状以抑郁情绪、迟滞、绝望症状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症状 研究 抑郁症状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6
作者 汤继平 《当代医学》 2011年第31期124-125,共2页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方案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的64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随机分组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n=32)给予单服多奈哌齐,观察组(n=32)给予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前、治...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方案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的64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随机分组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n=32)给予单服多奈哌齐,观察组(n=32)给予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前、治疗4周后后采用AD评估量表(ADAS-Cog)、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疗效;治疗4周后、治疗16周后纪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心电图监测HR和P-R间期评估对心脏的影响。结果①治疗4周后,观察组ADAS-Cog和MMSE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治疗4周后、16周后不良反应分别为4例(12.5%)、6例(18.8%),对照组分别为5例(15.6%)、6例(18.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P>0.05);③两组治疗4周后、治疗16周后HR和P-R间期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AD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多奈哌齐,该用药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心脏无明显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多奈哌齐 尼莫地平 联合方案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为精神症状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任乃勇 赵康仁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3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 探讨精神症状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2例首发为精神症状的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例首发为精神症状TIA的患者均发展为有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的TIA或脑梗死。结论 精神症状较神经功能缺失... 目的 探讨精神症状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2例首发为精神症状的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例首发为精神症状TIA的患者均发展为有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的TIA或脑梗死。结论 精神症状较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更能反映早期的脑缺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症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5期65-68,共4页
近年来,青年缺血性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是一个灾难性事件,可致死亡、残疾、丧失工作能力、生活质量下降,了解其发病的危险因素,积极干预,对减少青年缺血性卒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就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的综述。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危险因素 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性眼肌麻痹12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任乃勇 李学忠 赵康仁 《疑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746-747,共2页
关键词 痛性眼肌麻痹 影像学检查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联合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渭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9年第12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心通胶囊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早期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特点
11
作者 赵康仁 李学忠 计付君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 研究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在缺血性卒中不同时点的变化特点。方法 对 2 8例缺血性卒中发作不超过 6h的住院病人 ,在发病后 6h、2 4h、3d、7d采血 ,通过光谱仪法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 目的 研究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在缺血性卒中不同时点的变化特点。方法 对 2 8例缺血性卒中发作不超过 6h的住院病人 ,在发病后 6h、2 4h、3d、7d采血 ,通过光谱仪法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对照组病人选用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结果 缺血性卒中病人平均抗氧化酶活性低于对照组 ,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有上升趋势。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抗氧化酶水平下降可能是氧化应激增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早期 超氧化物歧化酶 血液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步行功能障碍患者的MRI总负荷评估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岑 靳彪 +4 位作者 赵康仁 夏海平 任乃勇 李峰 潘雨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7期85-89,共5页
目的研究脑小血管病(CSVD)步行功能障碍患者的MRI总负荷评估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0年5月就诊于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及其所辖正东路社区卫生中心及宝塔路社区卫生中心神经内科的110例CSVD步行功能障碍患者的资料... 目的研究脑小血管病(CSVD)步行功能障碍患者的MRI总负荷评估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0年5月就诊于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及其所辖正东路社区卫生中心及宝塔路社区卫生中心神经内科的110例CSVD步行功能障碍患者的资料,根据全脑MRI影像特征,将其分为全脑损伤低负荷组(总CSVD评分≤2分,67例)和全脑损伤高负荷组(总CSVD评分>2分,43例)。采用社区人群功能状态测定量表(COOP/WONCA)评估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用以评价CSVD步行功能障碍患者的总CSVD评分与生活质量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全脑损伤高负荷组年龄、高血压病史占比、2型糖尿病史占比均高于全脑损伤低负荷组,同时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低于全脑损伤低负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脑损伤高负荷组在体能、情绪、日常活动、社交活动、健康变化和整体健康得分及COOP/WONCA总分均高于全脑损伤低负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能评分(β=0.178,95%CI:0.010~0.345,P=0.038)和日常活动评分(β=0.261,95%CI:0.090~0.432,P=0.003)与总CSVD评分呈正相关,情绪、社交活动、健康变化、整体健康评分与总CSVD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CSVD的MRI总负荷越重,步行功能障碍患者的体能和日常活动功能越差。需进一步加强对CSVD步行功能障碍人群的慢病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神经影像 总脑小血管病评分 社区人群功能状态测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经TLR4-NF-κB信号通路对帕金森大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阳 邵宇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17期2591-2594,共4页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天麻素对帕金森大鼠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50只SD健康雄性大鼠,10只为正常组,其余40只建立帕金森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5组大鼠分别干预。检测各组...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天麻素对帕金森大鼠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50只SD健康雄性大鼠,10只为正常组,其余40只建立帕金森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5组大鼠分别干预。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神经元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NF-κB通路、Wnt/β-catenin通路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他4组大鼠达标所需训练次数较高、记忆成绩、两侧神经元数量较低(P<0.05);高剂量组大鼠达标所需训练次数低于模型组、低、中剂量组,记忆成绩、两侧神经元数量高于低、中剂量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其他4组大鼠TLR4、NF-κB p65、p38MAPK、Wnt3a、β-catenin表达及TNF-α、IL-1β、IL-6水平较高(P<0.05);高剂量组大鼠TLR4、NF-κB p65、p38MAPK、Wnt3a、β-catenin表达及TNF-α、IL-1β、IL-6水平低于模型组、低、中剂量组(P<0.05)。结论使用天麻素对帕金森大鼠进行干预,具有一定的修复神经元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帕金森大鼠脑组织炎性反应、调控细胞凋亡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天麻素 炎性反应 神经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互联网+”H2H康复模式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蒋艳双 解红文 +2 位作者 袁菲 杨昭霞 杨鸿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H2H康复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实施脑卒中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 目的探讨“互联网+”H2H康复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实施脑卒中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实施“互联网+”H2H康复模式。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1、3、6个月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FMA评分、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6个月后,2组患者FMA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6个月后,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不同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2组患者BI评分高于干预后1个月,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2组患者BI评分高于干预后1、3个月,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H2H康复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升功能锻炼依从性,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互联网+” H2H模式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护理对脑卒中留置胃管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贾元臣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11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运用于脑卒中留置胃管患者中对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留置胃管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留置胃管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运用于脑卒中留置胃管患者中对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留置胃管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留置胃管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居家护理。对比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口腔疾患、误吸、胃潴留、胃管堵塞、消化道出血、腹泻、便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后,2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2组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SS-QOL)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居家护理运用于脑卒中留置胃管患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效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护理 脑卒中 留置胃管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认知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居家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章雅静 隆卫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21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饮食认知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3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与内分泌科住院后出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60例居家患者,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干预前均进行糖尿病知识问... 目的:探讨饮食认知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3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与内分泌科住院后出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60例居家患者,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干预前均进行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评分。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模式与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行饮食认知行为干预,将饮食指导更加具体化、系统化。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生化指标及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和进餐后2 h血糖。并在干预后6个月再次进行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知识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在干预前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3,6个月观察组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各项临床控制指标的达标率,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糖尿病 脑卒中 饮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护理液在脑出血重症患者口腔护理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慧娴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4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液在脑出血重症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脑出血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研究组给予自制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记录2组口腔溃疡、口腔感染等口腔...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液在脑出血重症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脑出血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研究组给予自制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记录2组口腔溃疡、口腔感染等口腔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护理前后口臭、舌苔、软垢指数、菌斑指数的改善效果,比较2组护理第3、7天口腔pH值变化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第3、7天,研究组午餐前和午餐后2h口腔pH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研究组口臭、舌苔、软垢指数、菌斑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口腔感染、口腔溃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制护理液能提高脑出血重症患者口腔护理效果,减少了口腔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口腔护理 菌斑指数 软垢指数 中西医结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评估法指导的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时间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娟 赵正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9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序贯评估法指导的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江苏省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均为38例。接受常规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序贯评估法指导的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江苏省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均为38例。接受常规急救护理干预的患者分入对照组,以常规急救护理为基础接受序贯评估法指导的院前急救护理模式的患者分入观察组。对2组患者的救治时间、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院外急救时间、急救前评估时间和抢救治疗时间均缩短(P均<0.05);观察组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序贯评估法指导的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时间,改善其预后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序贯评估法 院前急救护理 救治时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汤继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1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11年7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给予他汀类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11年7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给予他汀类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7%,优于对照组的64.29%,观察组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他汀类药物能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脑梗死 治疗 临床研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应用于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严文文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年第17期2798-2802,共5页
目的探究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采用基于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5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50例为观察组。对... 目的探究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采用基于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5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采用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生存质量,缓解其不良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治疗 焦虑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