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市职业病和化学中毒医疗应急救治体系建设构想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杰 汤忆眉 孔玉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09年第4期202-203,共2页
1背景与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苏州外向型经济的全面发展,国外大型化工集团来我市投资办厂,加上大量规模小、设备相对落后的乡镇、民营化工企业的存在,精细化学工业企业数量迅速增长,带来了大量事故隐患和不安定因素。
关键词 职业病 化学中毒 应急救治体系 构想
原文传递
43例急性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病患者临床及胃镜下表现 被引量:2
2
作者 朱伟 孔玉林 刘杰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30-531,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病患者临床及胃镜下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急性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病患者临床表现和肝功能变化情况,其中28例因显著消化道表现而行胃镜检查。结果 43例急性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恶... 目的观察急性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病患者临床及胃镜下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急性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病患者临床表现和肝功能变化情况,其中28例因显著消化道表现而行胃镜检查。结果 43例急性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和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伴黄疸和头晕;血清总胆红素为(16.5±13.4)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273±171)U/L,甘油三酯为(1.31±0.74)mmol/L,前白蛋白为(224±64)mg/L;28例患者胃镜下表现为轻度至重度浅表性胃炎,未见溃疡。其中糜烂明显6例,胆汁反流9例,食道霉菌5例(17.9%)。病理学检查示轻度浅表性胃炎14例,中度6例,重度8例;5例患者HP阳性,11例表现为粘膜下出血;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6天。结论急性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病患者肝脏损害程度似较轻,但恢复较慢,消化道症状重,多伴有浅表性胃炎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性肝病 四氯化碳 急性中毒 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12例临床救治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闵春燕 孔玉林 刘杰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6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中毒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收集职业性急性DMF中毒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2例急性DMF中毒患者中有10例发生在7-9月,中... 目的:探讨急性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中毒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收集职业性急性DMF中毒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2例急性DMF中毒患者中有10例发生在7-9月,中毒原因均为呼吸道吸入和皮肤吸收共同引起,临床表现以上腹部绞痛为主,实验室检查均显示有肝功能损害,采用保肝、降酶、护胃等治疗后,完全治愈10例(83.3%),且无后遗症。结论:急性DMF中毒可导致中毒性肝病,好发于夏秋季节,应加强季节性防护,采取保肝、降酶等综合治疗,临床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性肝病 二甲基甲酰胺 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化学中毒临床急救体系现状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蜜 刘杰 孔玉林 《职业与健康》 CAS 2015年第3期413-416,共4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化学中毒临床急救体系现状。方法对苏州市28家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对中毒防治人员基本情况、中毒事件报告及监测、中毒现场救治、院内中毒急救能力、解毒药物储备及使用情况等5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对照《苏州市职业病... 目的了解苏州市化学中毒临床急救体系现状。方法对苏州市28家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对中毒防治人员基本情况、中毒事件报告及监测、中毒现场救治、院内中毒急救能力、解毒药物储备及使用情况等5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对照《苏州市职业病和化学中毒救治中心(站、点)基本建设标准(试行2008)》(以下简称《标准》),在28家医疗机构中,仅1家具有专业从事化学中毒救治的工作人员,2家可对中毒事件进行网络直报,4家能及时对中毒现场进行救治,8家具备院内抢救设备流程,各医疗机构中均有部分相关解毒药物储备。结论该市缺乏完善的中毒应急救治体系,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相关中毒救治的条件尚不完善,未能达到《标准》中要求,应加大对化学中毒应急救治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中毒 急救体系
原文传递
6例急性二甲苯接触后皮肤损伤患者的皮肤护理
5
作者 谢媛 张春勤 孔玉林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1期141-143,共3页
二甲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系由45%-70%的间二甲苯、15%-25%的对二甲苯和10%-15%邻二甲苯3种异构体所组成的混合物,具有芳香气味,易燃、有毒,是一种危险化学品。二甲苯常被用于油漆和涂料的溶剂和稀释剂,可经呼吸道、胃肠道... 二甲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系由45%-70%的间二甲苯、15%-25%的对二甲苯和10%-15%邻二甲苯3种异构体所组成的混合物,具有芳香气味,易燃、有毒,是一种危险化学品。二甲苯常被用于油漆和涂料的溶剂和稀释剂,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及皮肤黏膜吸收进入身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苯 皮肤损伤 皮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在矽肺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吴敏娟 胥萍 +5 位作者 徐俊驰 朱晓燕 孔玉林 闵春燕 周鑫 吴妹英 《中国综合临床》 2017年第7期586-590,共5页
目的 探讨矽肺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25 high 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和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矽肺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56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测... 目的 探讨矽肺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25 high 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和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矽肺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56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和对照者外周血CD3+、CD4+、CD8+和CD4+CD25 high 调节性T细胞(Treg);采用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外周血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1)矽肺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百分比均低于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3.755、3.828、2.347,P均〈0.05),Treg细胞百分比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45,P〈0.05),各分期组和对照组间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CD3+、CD4+、CD4+CD25 high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620、8.007、26.71,P均〈0.05),其中CD4+ T细胞在Ⅲ期矽肺组中低于Ⅰ期矽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4,P〈0.05);各分期组Treg细胞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934、-9.445、-5.096,P均〈0.05).(2)矽肺组患者外周血sIL-2R、IL-6、IL-8与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952、-4.506、-2.551、-5.670,P均〈0.05);各分期组和对照组间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sIL-2R、IL-6与TNF-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03、11.31、13.22,P均〈0.0001),其中Ⅲ期患者sIL-2R高于Ⅰ期患者(t=-2.882),Ⅱ期、Ⅲ期患者IL-6明显高于Ⅰ期患者(t值分别为-3.022、-2.632),Ⅱ期患者TNF-α高于Ⅰ期患者(t=-2.3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矽肺组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与CD3+、CD8+百分比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57、-0.508,P均〈0.05);sIL-2R分别与IL-6、IL-8、TNF-α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3、0.199、0.392,P均〈0.05);TNF-α分别与IL-6、IL-8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8、0.338,P均〈0.05).结论 矽肺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异常,Treg细胞水平明显增高,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矽肺发病机制有关,这些指标的检测对疾病的诊断、分期、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矽肺
原文传递
一起群发性急性正庚烷中毒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闵春燕 孔玉林 刘杰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1-212,共2页
有机溶剂是一大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有机化合物,它广泛存在于涂料、粘合剂、漆和清洁剂中,作业人员如使用或防护不当,可发生中毒。2012年6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了某公司接触正庚烷有机溶剂导致急性中毒的患者22例,现将... 有机溶剂是一大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有机化合物,它广泛存在于涂料、粘合剂、漆和清洁剂中,作业人员如使用或防护不当,可发生中毒。2012年6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了某公司接触正庚烷有机溶剂导致急性中毒的患者22例,现将其病例特点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中毒 正庚烷 群发性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有机溶剂 有机化合物 作业人员 病例特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