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密度聚乙烯(HDPE)/尼龙6共混材料动态流变行为 被引量:1
1
作者 廖华勇 倪广环 +1 位作者 陶国良 刘春林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19-25,共7页
研究了HDPE/HDPE-g-MAH/PA6共混物的形貌和动态流变特性。扫描电镜显示,HDPE-g-MAH相容剂的添加使得HDPE/PA6共混物的分散相尺寸细化。当共混物中尼龙6(PA6)质量分数分别为14%,34%,56%和78%时,共混物分别显示出海岛结构(PA6分散相,HDPE... 研究了HDPE/HDPE-g-MAH/PA6共混物的形貌和动态流变特性。扫描电镜显示,HDPE-g-MAH相容剂的添加使得HDPE/PA6共混物的分散相尺寸细化。当共混物中尼龙6(PA6)质量分数分别为14%,34%,56%和78%时,共混物分别显示出海岛结构(PA6分散相,HDPE基体)、乳液包乳液结构(HDPE基体中PA6熔滴被HDPE-g-MAH包裹)、双连续相结构和海岛结构(HDPE分散相,PA6基体)。由于这种乳液包乳液结构,DPE/HDPE-g-MAH/PA6共混物黏度超出纯PA6和纯HDPE黏度,其黏度主要由乳液外层HDPE-g-MAH接枝物的黏度决定。共混材料的松弛时间谱大多显示出HDPE和PA6的松弛时间峰,但PA6质量分数为34%时,由于乳液包乳液结构影响,共混材料显示特殊的松弛时间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PE/HDPE-g-MAH/PA6共混物 乳液包乳液 储能模量 相容剂 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温度对Cs_(3)Cu_(2)Cl_(5)荧光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孙天龙 胡超 +2 位作者 孙一新 张嵘 盛扬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10-17,共8页
采用热注射法合成了绿色荧光的无铅铜基钙钛矿Cs_(3)Cu_(2)Cl_(5)颗粒,通过对其结构、形貌和荧光性能等方面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的合成条件对Cs_(3)Cu_(2)Cl_(5)钙钛矿颗粒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Φ)、寿命及环境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热注射法合成了绿色荧光的无铅铜基钙钛矿Cs_(3)Cu_(2)Cl_(5)颗粒,通过对其结构、形貌和荧光性能等方面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的合成条件对Cs_(3)Cu_(2)Cl_(5)钙钛矿颗粒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Φ)、寿命及环境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50℃条件下合成的Cs_(3)Cu_(2)Cl_(5)钙钛矿颗粒具有最高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且在第4周时达到最高值,约为43.5%,荧光寿命约为95μs,在空气中保存1个月后仍保持原有的晶体结构和良好的荧光性质,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钙钛矿 铜基钙钛矿 Cs_(3)Cu_(2)Cl_(5) 荧光性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转化结合溶胶凝胶法制备PVDF/SiO_(2)杂化微孔膜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文中 王诗婷 +3 位作者 曹峥 杨海存 刘春林 龚方红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5期25-34,共10页
采用溶胶凝胶结合相转化法制备PVDF/SiO_(2)杂化微孔膜,通过TEOS溶胶凝胶原位生成SiO_(2)实现其纳米分散,同时与直接添加纳米SiO_(2)方式进行对比。在铸膜液体系热力学相图绘制基础上,选取最佳热力学制膜条件,结合膜结构和形貌分析、热... 采用溶胶凝胶结合相转化法制备PVDF/SiO_(2)杂化微孔膜,通过TEOS溶胶凝胶原位生成SiO_(2)实现其纳米分散,同时与直接添加纳米SiO_(2)方式进行对比。在铸膜液体系热力学相图绘制基础上,选取最佳热力学制膜条件,结合膜结构和形貌分析、热分析和拉伸性能分析。结果表明,TEOS的成核作用更好,其凝胶过程会促进微孔的形成,得到双连续的蜂窝状微孔结构。当PVDF质量分数为15%,TEOS质量分数为1.0%时能得到最优的复合膜,其耐热性及力学性能得到提高,拉伸强度可达到12.3 MPa,断裂伸长率为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SiO_(2) 杂化微孔膜 溶胶凝胶法 蜂窝状微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羟甲基化木质素工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宋艳 宗旭 +2 位作者 张鑫 单雪影 李锦春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8-16,共9页
为了改进碱木质素羟甲基化的制备方法,采用水热法对碱木质素(Lig)进行羟甲基化改性,利用FT-IR半定量法测得的羟甲基含量作为参考指标,并结合产率,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2 h、m(Lig)∶m(HCHO)为6∶1,m(Lig)∶m(Na... 为了改进碱木质素羟甲基化的制备方法,采用水热法对碱木质素(Lig)进行羟甲基化改性,利用FT-IR半定量法测得的羟甲基含量作为参考指标,并结合产率,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2 h、m(Lig)∶m(HCHO)为6∶1,m(Lig)∶m(NaOH)为24∶1,该工艺条件下所得羟甲基化木质素(Lig—OH)的羟甲基相对含量为0.95,比改性前Lig增加了0.27,产率为98.3%。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与热失重(TGA)的分析结果表明Lig—OH的羟甲基含量和酚羟基均有所提高,且其初始降解温度(t 5%)较Lig提高了38℃,500℃下的残留量更是提高了33.6%,所得羟甲基化木质素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和成炭能力,有望作为成炭剂用于膨胀型阻燃高分子材料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木质素 羟甲基化 半定量法 热稳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粘接剂氧化锆粉末注射成形喂料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苏圆 吴盾 +2 位作者 刘春林 曹峥 成骏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74,共8页
采用聚乙二醇(PEG)为水溶脱脂粘接剂,聚甲醛(POM)/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为保型粘接剂,混炼制备水溶性粘接剂氧化锆粉末注射成形喂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旋转流变测试研究硬脂酸改性氧化锆对注射成形喂料的性能影响,并通过喂料流变行为... 采用聚乙二醇(PEG)为水溶脱脂粘接剂,聚甲醛(POM)/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为保型粘接剂,混炼制备水溶性粘接剂氧化锆粉末注射成形喂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旋转流变测试研究硬脂酸改性氧化锆对注射成形喂料的性能影响,并通过喂料流变行为、注射生坯脱脂率、生坯弯曲强度以及生坯脱脂前后断面形貌扫描电镜分析、烧结体的X射线衍射、硬度及密度表征,研究粘接剂组分配比和喂料粉末装载量对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脂酸可以成功对氧化锆粉末进行改性,并可以明显降低注射成形喂料的黏度;当粉末装载量达到52%(体积分数),粘接剂各组分配比w(PEG)∶w(POM)∶w(PVB)=6∶2∶2时,喂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且粉末分散良好,生坯中粘接剂形成网状结构赋予生坯较高的弯曲强度,4 h后水脱脂率超过80%,水脱脂后生坯形成细小且连续脱脂通道;生坯经水脱脂、1450℃烧结2 h后,烧结体晶型主要由四方相组成,平均晶粒尺寸1μm,密度6.01 g/cm^3,平均维氏硬度达到1147 HV,与模压成型烧结氧化锆性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粘接剂 氧化锆 粉末注射成形 粉末装载量 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