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秀娟 纪军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7期26-27,共2页
目的研究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8月至2011年4月在本院进行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的93例乳腺癌病患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较,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共查出良性乳腺肿瘤47例,检出率92.1%... 目的研究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8月至2011年4月在本院进行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的93例乳腺癌病患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较,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共查出良性乳腺肿瘤47例,检出率92.1%,查出恶性乳腺癌46例,检出率为92.8%。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可以作为乳腺癌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它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对一些疑难病例有一定的漏诊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 乳腺癌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IF2α、ATF4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孙秀娟 徐子云 纪军生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中真核细胞翻译启始因子2α(p-elF2α)及活化转录因子4(ATF4)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纤维化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共158例慢性乙肝患者穿刺活检肝组织标本。...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中真核细胞翻译启始因子2α(p-elF2α)及活化转录因子4(ATF4)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纤维化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共158例慢性乙肝患者穿刺活检肝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评估不同肝纤维化分期间p-elF2α、ATF4的表达水平差异,并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肝脏标本病理结果提示纤维化各分期分别为S0期19例,S1期29例,S2期42例,S3期35例,S4期33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纤维化组的p-eIF2α及ATF4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不同纤维化程度分期之间的p-eIF2α及ATF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等级与肝组织中p-eIF2α及ATF4染色得分间呈正相关(r=0.473,0.422,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与p-eIF2α及ATF4表达呈正相关,p-eIF2α-ATF4通路激活可能参与慢性乙肝纤维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纤维化 真核细胞起始因子2α 转录激活因子4
原文传递
肝组织HBsAg及HBcAg的三种免疫组化方法标记效果比较
3
作者 张菁 《临床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5-6,共2页
目的在EliVisionTMPlus二步法、ABC、SP三种常用免疫组化方法中,探索最适合标记肝组织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的方法。方法肝穿标本经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及切片等处理后,用EliVi-sionTMPlus二步法、ABC及S... 目的在EliVisionTMPlus二步法、ABC、SP三种常用免疫组化方法中,探索最适合标记肝组织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的方法。方法肝穿标本经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及切片等处理后,用EliVi-sionTMPlus二步法、ABC及SP法标记HBsAg、HBcAg,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SP法标记肝组织中HBsAg、HBcAg的效果最好,ABC法次之,EliVisionTMPlus二步法效果不理想。结论对需要鉴别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疾病及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首选SP免疫组化标记方法来标记肝组织中的HBsAg、HBc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