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安:全球招聘十大高端人才
1
作者 刘玉春 赵纪辉 《国际人才交流》 2013年第4期51-51,共1页
为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日前,江苏省淮安市委、市政府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从近百项需求中筛选确定江苏省淮安市拿出淮钢特钢研究院副院长、淮安市盐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 为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日前,江苏省淮安市委、市政府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从近百项需求中筛选确定江苏省淮安市拿出淮钢特钢研究院副院长、淮安市盐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准安工业研究院纳米材料研究所所长、淮安工业研究院新能源汽车动力研究所所长、准安准扬菜品鉴堂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等部门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人才 公开招聘 淮安市 工业研究院 十大 社会发展需要 化工新材料 实验室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淮安:校地企合作促产才城融合
2
作者 淮才宣(图) 《中国人才》 2024年第9期54-55,共2页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聚焦产才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在淮大中专院校集聚优势,围绕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强化创新人才资源共引共育,深入推进校地企“政产学研用”融合,不断提升科研成果就地转化质效。注重专业与产业精准匹配,淮安出台《关...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聚焦产才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在淮大中专院校集聚优势,围绕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强化创新人才资源共引共育,深入推进校地企“政产学研用”融合,不断提升科研成果就地转化质效。注重专业与产业精准匹配,淮安出台《关于支持高校院所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鼓励在淮高校引进专业与主导产业匹配的高层次人才,最高给予每人100万元的配套补贴。围绕产业需求建立校企联合育才机制,近年来开办产业人才订单班、冠名班等60余班次,为重特大项目精准培养产业工人3800余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产学研用 科研成果 产业需求 校企联合 订单班 冠名班 高层次人才 主导产业
原文传递
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
3
作者 侍祖言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1年第3期6-7,共2页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立高素质干部队伍,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的治本之策。我们必须按照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总体目标,从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全面创新,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建...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立高素质干部队伍,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的治本之策。我们必须按照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总体目标,从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全面创新,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干部人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高素质干部 深化 中央 工作方法 队伍 治本 步伐 全面创新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工干部行为方式变异与成因
4
作者 张建扬 《党建与人才》 1999年第9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组工干部 行为方式 变异 组织部门 人际交往 自身素质 工作程序 职业特点 组织工作 消极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核失真现象的校正
5
作者 张建扬 《党建与人才》 1999年第12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失真现象 被考核者 考核结果 工作方法 具体事例 干部考核 核环境 综合分析 江苏省淮安市 大超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心”才能察实考准干部
6
作者 段鹏 《党政干部论坛》 2014年第2期22-22,共1页
干部考察是组织部门了解干部、熟悉干部,从而正确、合理使用干部的一个重要环节。干部考察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干部任用过程中人岗匹配度和人民群众的公信度。因此,只有用“心”才能察实考准干部。
关键词 干部考察 “心” 才能 组织部门 合理使用 人民群众 干部任用 公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外谈话节目的尴尬与出路
7
作者 纪明珠 《视听界》 2006年第2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电视竞争 《当代工人》 中央电视台 审美情趣 栏目形式 室外谈话节目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聚合发展动能
8
作者 张锋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2021年第1期21-22,共2页
淮安市委编办聚焦难点热点推动市域治理改革。以“三整合”改革为抓手升级基层治理新模式,以“去行政化”改革为重点推动开发园区转型升级,以“1+N”为架构推进安全生产领域联合执法。2020年,淮安市委编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江苏省委... 淮安市委编办聚焦难点热点推动市域治理改革。以“三整合”改革为抓手升级基层治理新模式,以“去行政化”改革为重点推动开发园区转型升级,以“1+N”为架构推进安全生产领域联合执法。2020年,淮安市委编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江苏省委关于机构编制管理和体制机制改革工作部署要求,聚焦难点热点,在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开发园区整合优化、安全生产综合执法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有力推动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领域改革 机构编制管理 开发园区 基层治理 体制机制改革 执法力量 联合执法 安全生产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要有正确的权力观
9
作者 李金平 《领导之友》 2002年第3期36-37,共2页
权力是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有了权力,才能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源,才能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权力是实施领导、推动工作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条件之一。《经济日报》原总编艾丰曾把权力喻为“好东西”、“坏东西”和... 权力是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有了权力,才能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源,才能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权力是实施领导、推动工作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条件之一。《经济日报》原总编艾丰曾把权力喻为“好东西”、“坏东西”和“怪东西”。所谓权力是好东西,就是掌权为公,造富于民,好人拥有权力能办更好的事;所谓权力是坏东西,就是权力对人有极大的腐蚀性。“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坏人拥有权力能做出更坏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权力观 职责范围 中国共产党 党性原则 团结意识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淮安:“9·20——就爱您”
10
作者 《中国人才》 2021年第9期75-77,共3页
淮安位于长三角北翼和江苏省北部中心,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产业布局、经济发展水平、服务配套等因素制约,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在吸引人才方面竞争优势不够突出。为破解人才招引难题,淮安立足市情实际,将每年的9月20日设立为“淮安人... 淮安位于长三角北翼和江苏省北部中心,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产业布局、经济发展水平、服务配套等因素制约,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在吸引人才方面竞争优势不够突出。为破解人才招引难题,淮安立足市情实际,将每年的9月20日设立为“淮安人才日”,以城市的最高礼遇和最大诚意向人才致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布局 服务配套 经济发展水平 江苏省北部 江苏淮安 竞争优势 吸引人才 人才招引
原文传递
江苏淮安:产才融合跑出跨越发展“加速度”
11
作者 《中国人才》 2022年第12期66-67,共2页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围绕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精准聚焦主导产业和重特大项目实际需求和阶段性特征,始终坚持产才融合、以用为本,牢固树立“人才引领产业、产业成就人才”鲜明导向,紧扣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创优服务链...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围绕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精准聚焦主导产业和重特大项目实际需求和阶段性特征,始终坚持产才融合、以用为本,牢固树立“人才引领产业、产业成就人才”鲜明导向,紧扣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创优服务链,着力构建政策牵引、双招双引、项目集聚、服务保障“四轮驱动”机制,持续提升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正向叠加效益,通过集聚发展急需人才帮助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实现转型升级;引进人才团队来淮创立企业、带强产业,推动形成产业人才双赢互融、螺旋上升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产业 集聚发展 人才链 转型升级 四轮驱动 螺旋上升 江苏省淮安市 以用为本
原文传递
切实发挥组织部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职能作用
12
《组织人事学研究》 2008年第7期30-32,共3页
组织资源作为执政党的重要资源,能否充分挖掘和有效整合,关系到党的组织优势的充分发挥和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加强对各类组织工作资源的有效整合,积极建立纵横协调、运转有序的组织管理... 组织资源作为执政党的重要资源,能否充分挖掘和有效整合,关系到党的组织优势的充分发挥和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加强对各类组织工作资源的有效整合,积极建立纵横协调、运转有序的组织管理机制。努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职能作用 组织部门 组织资源 组织管理机制 基层党建工作 有效整合 执政能力
原文传递
珍惜大学生村官经历
13
作者 王文凯 《村委主任》 2013年第24期-,共1页
从事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已有一段时间,我有五句话一直铭记于心,很想和现在、将来的大学生村官们分享. 主观上,要想做事 就职于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的清华大学2008届法律硕士魏华伟曾说过:“知识分子不应该只关注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 从事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已有一段时间,我有五句话一直铭记于心,很想和现在、将来的大学生村官们分享. 主观上,要想做事 就职于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的清华大学2008届法律硕士魏华伟曾说过:“知识分子不应该只关注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要关注的是我们作为个体,对群体、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这句话是我所理解的社会责任感的最好注解.作为接受过完整高等教育的优秀青年,有能力找到一份稳定工作,只要踏实做事,衣食无忧还不成问题.但问题的关键是,因为各种原因,并不是人人都能接受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所以,当我们大学毕业后,有能力过上幸福生活时,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上的其他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做些积极的、有正能量的事情,以此来回报社会.选择大学生村官这一职业,到急需人才的广大农村工作,是知识分子履行社会责任与义务的最好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以人才杠杆撬动城市创新力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玉春 赵纪辉 杨尚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48,共2页
2013年,江苏淮安市城市创新能力位居苏北第一,淮安是如何取得这样的成绩的? 2013年8月,《中国城市创新报告(2013)》发布,江苏淮安市城市创新能力位居苏北第一,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51位。淮安是如何取得这样的成绩的?近年来,淮安... 2013年,江苏淮安市城市创新能力位居苏北第一,淮安是如何取得这样的成绩的? 2013年8月,《中国城市创新报告(2013)》发布,江苏淮安市城市创新能力位居苏北第一,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51位。淮安是如何取得这样的成绩的?近年来,淮安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全市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开展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创新能力 人才引进 淮安市 创新力 杠杆 创新行动计划 人才发展环境 中心环节
原文传递
淮安念好“实”字诀 栓心留才铸奇迹
15
作者 李磊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54,共1页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秉持101%人才服务理念,针对创新创业重点人才在发展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建立健全市领导与创新创业重点人才结对支持机制,为高端人才配置实实在在的领导资源,以"三跟进"、"三到位"、"三覆盖"等举措为创新创业...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秉持101%人才服务理念,针对创新创业重点人才在发展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建立健全市领导与创新创业重点人才结对支持机制,为高端人才配置实实在在的领导资源,以"三跟进"、"三到位"、"三覆盖"等举措为创新创业重点人才打造发展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安 “实” 人才配置 创新创业 服务理念 支持机制 领导资源 江苏省
原文传递
健全组织 完善制度 切实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16
作者 申如龙 《党课》 2008年第9期46-48,共3页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从健全流动党员党组织入手,不断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创新流动党员活动载体,通过“四个确保”,较好地发挥了流动党员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 党员教育管理 健全组织 “三个文明”建设 流动党员 教育管理制度 先锋模范作用 党组织 淮安市
原文传递
以组织体系优势凝聚发展动能
17
作者 孙虎 《党课参考》 2021年第16期79-82,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党的组织体系,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党的力量倍增。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织密建强党的组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党的组织体系,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党的力量倍增。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以组织体系优势凝聚发展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组织 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力量 各级党组织 凝聚力 创造力 战斗力 习近平总书记
原文传递
完善组织工作创新创优机制的思考
18
《组织人事学研究》 2009年第7期43-44,共2页
创新创优既是组织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更是组织工作的活力之源。在组织工作创新创优中,机制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机制活则全局活,机制新则全局新。当前,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对组织工作创新创优机制加以完善。一、完善创... 创新创优既是组织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更是组织工作的活力之源。在组织工作创新创优中,机制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机制活则全局活,机制新则全局新。当前,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对组织工作创新创优机制加以完善。一、完善创新创优的源头发掘机制,确定有价值的“创新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创优能否达到推动工作、扩大影响的目的,最为关键的是要找到好的“创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作 创优机制 科学发展观 学习实践 组织部门 创新点 源头
原文传递
打造“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队伍
19
《党建文汇(上半月)》 2012年第1期25-25,共1页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努力打造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科学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队伍。
关键词 村党组织 书记 思想政治素质 发展能力 淮安市 江苏省
原文传递
实施细胞活力工程 锻造过硬党员队伍
20
作者 孙虎 《党建研究》 CSSCI 2024年第10期56-58,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监督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监督中去。伴随着党的事业发展,党员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怎样锻造一支始终过硬的党员队伍,日益成为一个需要高度重视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以实施党员细胞活力工程为抓手,持续提升发展党员质量,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力推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的先锋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从严治党 党员质量 党员教育管理 党员队伍 党要管党 先锋模范作用 江苏省淮安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