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S和GIS的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治理区定量监测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盟 方瑞 +2 位作者 乐峰 吴芳 张雪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8-233,共6页
[目的]对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预防区代表县进行水土流失定量监测,以掌握该区水土流失情况,为该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提供技术方法和理论支持。[方法]收集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和连云港市赣榆区2015年度高分一号遥感影像、DEM和降雨量... [目的]对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预防区代表县进行水土流失定量监测,以掌握该区水土流失情况,为该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提供技术方法和理论支持。[方法]收集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和连云港市赣榆区2015年度高分一号遥感影像、DEM和降雨量,以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为基本算法。[结果]铜山区水土流失面积1 917.82km^2,轻度以上流失面积175.76km^2,占总流失面积的9.16%;赣榆区水土流失面积1 511.2km^2,轻度以上流失面积131.95km^2,占总流失面积的8.73%。[结论]本研究方法模型参数真实、客观,不受人为因素干扰,适合多期、大尺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能为江苏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提供高效可行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水土流失 定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水土保持率阈值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代梦梦 梁音 +3 位作者 童建 郭红丽 杨逸辉 吴芳 《江苏水利》 2022年第10期1-5,9,共6页
综合考虑江苏省自然地理条件、区域综合发展水平与趋势,以2018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为基础,分析各土地利用类型、地形坡度、植被覆盖度等条件下的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潜力,确定江苏省2018年水土流失地块中不需治理和不可完全治理的面积... 综合考虑江苏省自然地理条件、区域综合发展水平与趋势,以2018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为基础,分析各土地利用类型、地形坡度、植被覆盖度等条件下的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潜力,确定江苏省2018年水土流失地块中不需治理和不可完全治理的面积,计算区域内土壤侵蚀强度在轻度以下的国土面积上限,从而确定水土保持率阈值。结果表明:(1)江苏省不需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块由坡度≥35°的水土流失地块、坡度≤2°的旱地和水浇地、植被盖度≥75%的园林草地、裸露基岩组成,总面积为883.60 km^(2);(2)不可完全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块由北方土石山区10°~25°零散分布的小面积坡耕地、部分生产建设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地块、部分河岸边坡水土流失地块组成,总面积为836.85 km^(2);(3)不需治理和不可完全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块面积之和即为江苏省远期水土流失面积,共计1720.46 km^(2),即水土保持率阈值为98.32%。研究成果可为江苏省水土流失治理及成效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率阈值 水土流失 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水土流失成因及易发区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陆欢欢 汤建熙 +4 位作者 樊峻江 吴嘉裕 刘敏昊 李盟 赵言文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1期57-60,69,共4页
通过分析江苏省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和区域特点,提出了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应遵循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当地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程度、当地的区域特殊因子和当地生产建设项目的建设密度、频率相... 通过分析江苏省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和区域特点,提出了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应遵循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当地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程度、当地的区域特殊因子和当地生产建设项目的建设密度、频率相关联的划分原则,建立了由1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和14个指标构成的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指标体系,旨在为之后的具体划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影响因素 易发区 划分原则 指标体系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的河流岸带生态系统服务簇识别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慧 高雨慧 +3 位作者 周强 闫怀春 蔡晨茵 刘志杰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9,共8页
为识别河流岸带土地利用与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结构,从河流岸带保护角度选取水资源保护、净化环境、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维持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6项生态服务功能,基于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修正的当量因子法估算得到生态服... 为识别河流岸带土地利用与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结构,从河流岸带保护角度选取水资源保护、净化环境、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维持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6项生态服务功能,基于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修正的当量因子法估算得到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进行层次聚类分析识别河流岸带生态服务簇,并应用于太湖流域湖西区溧阳市县级河流——竹箦河作为实例研究。结果表明:(1)竹箦河河岸带6项生态服务价值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聚集性;(2)竹箦河河岸带可划分为5大类生态服务簇,分别为水源涵养型、绿色多元型、经济生态型、生态脆弱型以及耗水污染型;(3)各类服务簇的生态系统服务特点与空间布局分异明显,与岸带实际土地利用结构相协调,揭示了竹箦河河岸带生态服务功能普遍较薄弱的现状。研究结果可为竹箦河及类似平原地区骨干河流岸带功能区划分以及河岸带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 土地利用结构 生态系统服务簇 层次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动态监管分析系统的功能与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方瑞 辛华荣 +4 位作者 郭宪杰 尤迎华 乐峰 吴芳 周祖煜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0-119,共10页
由于监管目的和要求有所不同,水土保持动态监管的业务需求中各类信息化监管数据和应用成果都相互独立较难共享,这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综合监管带来困扰。结合江苏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相关工作的业务逻辑及监管经验,设计... 由于监管目的和要求有所不同,水土保持动态监管的业务需求中各类信息化监管数据和应用成果都相互独立较难共享,这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综合监管带来困扰。结合江苏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相关工作的业务逻辑及监管经验,设计实现水土保持动态监管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多因子矢量叠置分析技术划分最小因子图斑,并以此作为监管对象;通过对各监管对象创建独立的监管任务卷宗,把该任务分配给所在区域的相关责任人,以该任务卷宗流转推动协调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监管工作实施,保证任务卷宗的所有监管变化信息在流程中透明共享。试点应用表明:该系统以区县为单位,能够集成每个区县3个业务场景的监测监管数据,通过分层分级的方式融合不同分辨率不同频次的数据成果,实现水土保持动态监管的全过程信息化共享管理;通过叠置分析生成的最小因子图斑能够落实到现场监管过程中,有效驱动任务卷宗在不同岗位用户之间的流转,协同省市县各级监管部门的任务管理,从而提高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综合监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综合监管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动态监管 叠置分析 最小因子图斑 任务卷宗 流程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作业网络平台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雪 周祖煜 +1 位作者 辛华荣 步永伟 《江苏水利》 2021年第11期10-14,共5页
针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动态监管过程中面临的监管对象数量多、范围广、任务重,项目管理内容复杂、时效性较差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研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3S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网络作业平台,该平... 针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动态监管过程中面临的监管对象数量多、范围广、任务重,项目管理内容复杂、时效性较差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研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3S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网络作业平台,该平台能够有效管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过程中遥感监测和地面调查等各类信息,能够实现监管工作各项业务流程的云端操作,同时采用2级数据管理审核机制保障监管信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产建设项目 天地一体化 动态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水利数据容灾备份中心运行管理机制探讨
7
作者 孔令启 李凤生 《治淮》 2019年第9期41-42,共2页
一、概述数据容灾备份是信息安全的基础,它通过特定的容灾机制,将全部或部分生产数据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到其他存储介质中,当各种灾难发生后,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数据丢失,以保障信息系统提供正常服务。随着江苏省水利信息化的... 一、概述数据容灾备份是信息安全的基础,它通过特定的容灾机制,将全部或部分生产数据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到其他存储介质中,当各种灾难发生后,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数据丢失,以保障信息系统提供正常服务。随着江苏省水利信息化的深入推进,重要应用系统越来越多,宝贵数据资源不断积累,对于数据安全存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灾备份 数据容灾 信息安全 数据资源 数据丢失 数据安全存储 运行管理机制 存储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特征对低山丘陵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张真真 单延功 +4 位作者 郭红丽 陈家栋 陈霞 龚畅 徐飞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38,共7页
[目的]探究降雨特征对南京市低山丘陵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为低山丘陵区尺度上产汇流分析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南京市低山丘陵区桥头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15—2018年156场降雨事件的水文泥沙数据,运用K-... [目的]探究降雨特征对南京市低山丘陵区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为低山丘陵区尺度上产汇流分析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南京市低山丘陵区桥头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15—2018年156场降雨事件的水文泥沙数据,运用K-均值聚类法对降雨类型进行划分,采用LSD多重比较法分析不同雨型的特征,建立主要指标的多元拟合回归方程,探讨不同降雨条件下小流域产流产沙特性。[结果]①降雨量、30 min最大雨强(I 30),降雨侵蚀力是桥头小流域产流产沙的重要影响因素,小流域的156场降雨事件中,主要以降雨量<75 mm,I 30<20 mm/h且径流系数<0.2,含沙量<1 g/L的水沙特征为主。②降雨类型分为Ⅰ(小雨量、小雨强),Ⅱ(大雨量、中雨强),Ⅲ(中雨量、小雨强),Ⅳ(中雨量、大雨强),Ⅴ(小雨量、中雨强)5种,Ⅰ雨型发生频率最高,Ⅳ雨型发生频次最低。③Ⅱ,Ⅳ雨型的产流产沙能力均高于其他雨型,Ⅲ雨型次之,Ⅰ,Ⅴ雨型最小。Ⅰ,Ⅲ,Ⅴ雨型的产水产沙特性差异不显著。④产沙模数和洪峰流量多元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较好,拟合回归系数R 2都在0.75以上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回归方程可用于相关指标的定量计算。[结论]降雨量,I 30,降雨侵蚀力是桥头小流域产流产沙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雨型的降雨特征差异性显著,Ⅱ,Ⅳ雨型是区域产流产沙的主要雨型;利用多元回归方程可以进行指标定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水土流失 降雨类型 低山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Markov模型的滦河上游流域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星星 陈星 +2 位作者 卢娟娟 陈霞 张其成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165-172,共8页
以2000、2010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核算滦河上游流域各期总体和不同地类生态承载力总量,绘制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图,分析其历史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基于CA-Markov模型模拟流域2... 以2000、2010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核算滦河上游流域各期总体和不同地类生态承载力总量,绘制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图,分析其历史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基于CA-Markov模型模拟流域2030年的土地利用格局,对该流域未来生态承载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滦河上游流域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长迅速,林地和草地互相转换活跃,草地转出居多,但仍是该流域主导地类。伴随着活跃的地类转换,流域生态承载力总体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预测结果表明,2020—2030年预测该流域生态承载力将从1 844 795 ghm2增加至2 032 204 ghm2,增长了10.16%,水域对该流域生态系统承载力贡献作用十分突出。滦河上游流域生态承载力总体格局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内部单元随时间变化在空间上呈斑块聚集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承载力 时空格局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位自动监测信息采集应用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郦息明 陈霞 周强 《江苏水利》 2017年第1期60-63,共4页
着重研究地下水位自动监测信息采集应用系统,利用通信计算机技术,通过GPRS无线通讯、WEBGIS、智能化数据分析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地下水位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传输及分析处理。地下水利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有利于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 着重研究地下水位自动监测信息采集应用系统,利用通信计算机技术,通过GPRS无线通讯、WEBGIS、智能化数据分析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地下水位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传输及分析处理。地下水利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有利于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地表水资源匮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 监测 采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典型下垫面土壤水响应规律及影响因素
11
作者 王强 林芷欣 +4 位作者 贺瑞敏 张建云 吴雷 童建 许有鹏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0-710,共11页
为揭示不同土地利用/覆被下土壤水动态变化规律,选取太湖流域城市绿地、耕地和林地3种典型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开展了连续(2018—2020年)原位观测(1h间隔),剖析了不同下垫面的土壤水响应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随着土壤深度增加,... 为揭示不同土地利用/覆被下土壤水动态变化规律,选取太湖流域城市绿地、耕地和林地3种典型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开展了连续(2018—2020年)原位观测(1h间隔),剖析了不同下垫面的土壤水响应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随着土壤深度增加,降雨后土壤含水量峰值逐渐增加(埋深10、20、40 cm分别为25.90%、28.06%和31.24%),而土壤水增幅、增加速率和消退速率逐渐降低;土壤水响应时间从上层到下层先增加后减小,耕地和林地深层土壤的响应时间快于中层;随降雨量级增加,各土壤水响应特征均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土壤水动态变化受到了降雨、物理参数、植被、前期湿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但不同土壤水响应特征的主导因素有所差异;前期湿度是土壤含水量峰值、增幅和增加速率的主导因素,前期含水量越高,土壤含水量峰值相对越大,但增幅和增加速率越小。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土地利用/覆被下产汇流机理分析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 次降雨事件 野外观测 土地利用/覆被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资源多目标管理体系构建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俐雅 何琴 +3 位作者 周毅 陈霞 张游 杨璐宇 《江苏水利》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围绕水功能区保护、入河排污口整治、内源治理与面源控制、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饮用水资源地保护、地下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综合管理等方面,结合南京市水资源保护现状,提出水资源保护体系和相关保障措施,拟定水资源保护工程与非工程管理措... 围绕水功能区保护、入河排污口整治、内源治理与面源控制、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饮用水资源地保护、地下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综合管理等方面,结合南京市水资源保护现状,提出水资源保护体系和相关保障措施,拟定水资源保护工程与非工程管理措施,可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管理措施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效能评估与提质增效策略制定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李一平 郑可 +6 位作者 周玉璇 唐春燕 陈霞 伍彬 李金华 温慧峰 蒋海砖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57,共8页
以华南地区某污水处理厂为例,依据排水分区进行水量水质效能评估,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的主要问题为管网建设不完善与污水系统外水入侵严重,晴、雨天重点片区外水入渗率分别达21%、54%。结合管网排查资料,确定各分区主次问题,提... 以华南地区某污水处理厂为例,依据排水分区进行水量水质效能评估,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的主要问题为管网建设不完善与污水系统外水入侵严重,晴、雨天重点片区外水入渗率分别达21%、54%。结合管网排查资料,确定各分区主次问题,提质增效的重点为清污分离。提出污水系统评价应水量和水质并举、整体和局部并重,才能有效识别污水系统提质增效的主攻方向,制定相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系统 提质增效 效能评估 外水入侵 清污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长江流域水资源系统韧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申蓓 汪心愿 童建 《水利经济》 2023年第3期23-28,57,123,124,共9页
为探究长江流域水资源系统韧性水平及其提升路径,基于PSR模型的研究框架,建立了长江流域水资源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长江流域11省市2008—2019年水资源系统韧性变化及其影响特征。结果表明:2008—2019年长江流域整体和各省市水... 为探究长江流域水资源系统韧性水平及其提升路径,基于PSR模型的研究框架,建立了长江流域水资源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长江流域11省市2008—2019年水资源系统韧性变化及其影响特征。结果表明:2008—2019年长江流域整体和各省市水资源系统韧性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江西、湖北、湖南和安徽的水资源韧性变化为压力驱动型,上海的韧性变化为状态驱动型,云南、贵州和浙江的韧性变化为响应驱动型,而重庆、四川和江苏的韧性变化为多重交替驱动型。建议在国家政策规划层面强化水资源韧性建设,并在长江流域各省市间形成区域韧性提升的联动联防机制,进而在流域规划、区域合作和措施落实方面共同促进长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系统韧性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水资源环境 水安全保障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建筑物调度下的小微水体水系连通性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雨慧 徐慧 +3 位作者 唐华燕 林小明 周强 闫怀春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87,97,共9页
为探究太湖流域圩内小微水体综合整治工程的水系连通成效,在考虑水系格局、结构连通性、水力连通性准则层的基础上,针对小微水体在生态系统保护和水质净化方面的突出功能,进一步提出景观连通性和水质改善两大准则层。根据小微水体的形... 为探究太湖流域圩内小微水体综合整治工程的水系连通成效,在考虑水系格局、结构连通性、水力连通性准则层的基础上,针对小微水体在生态系统保护和水质净化方面的突出功能,进一步提出景观连通性和水质改善两大准则层。根据小微水体的形状特征修正传统指标,使其能更好地适用于多形态水系;因小微水体受水工建筑物调度而形成不同的连通通道与水力条件,结构连通性与水力连通性均按照不同工况分别计算,再由工况时长加权得到较为稳定的年内平均值。应用该小微水体水系连通性评价指标体系对溧阳市同字水系整治前、后的水系连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整治工程对水系连通性提升效果显著,该评价指标体系能较为客观、全面地体现小微水体与各类水工建筑物协同运作下的水系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水体 水系连通性 水工建筑物调度 综合评价 同字水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调发展度的南通市水资源承载状态预警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琦芸 董增川 +2 位作者 杨光 张玉洁 钟加星 《水利经济》 2022年第3期65-70,95,共7页
为了有效保障南通市水安全,降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水资源承载风险,基于社会经济系统与水资源系统之间的动态反馈机制,构建了考虑供水与排污约束的南通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动力学模型;选取协调发展度为预警指标,提出了综合... 为了有效保障南通市水安全,降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水资源承载风险,基于社会经济系统与水资源系统之间的动态反馈机制,构建了考虑供水与排污约束的南通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动力学模型;选取协调发展度为预警指标,提出了综合考虑预警指标预测值和指标下一年变化趋势的警情确定方法。预警结果显示,南通市目前的发展模式在前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水资源承载状态由Ⅳ级预警上升为Ⅲ级预警,水资源承载状态变差,需及时调整发展方向,未来应进一步提高用水效率并加强对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状态 协调发展度 系统动力学 预警 南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航式ADCP数据成果转换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钱伟忠 任晓东 +2 位作者 陈霞 程颖 周强 《江苏水利》 2023年第1期32-35,共4页
提出一种走航式ADCP数据的转换方案,通过开发软件可自动提取走航式ADCP原始观测数据,经系统过滤或人工选择后,按测回结果的平均值误差不超过±5%的规范要求,自动判断流量测验成果中测次的有效性。同时,根据GB 50179—2015《河流流... 提出一种走航式ADCP数据的转换方案,通过开发软件可自动提取走航式ADCP原始观测数据,经系统过滤或人工选择后,按测回结果的平均值误差不超过±5%的规范要求,自动判断流量测验成果中测次的有效性。同时,根据GB 50179—2015《河流流量测验规范》自动筛选有效测次结果,并写入多普勒流速仪流量测验记载表,有效解决走航式ADCP测验成果与平台系统的衔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测验 走航式ADCP 数据转换 流量测验记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21年溧水区中型水库水质状况及富营养化趋势 被引量:1
18
作者 龚畅 陈霞 +2 位作者 芮峰 李香华 张青 《江苏水利》 2022年第5期11-16,共6页
对溧水区6座中型水库2011—2021年间的水质状况及富营养化状况作了分析评价。主要污染指标趋势分析表明水库氮磷质量浓度有缓慢下降趋势,NH3-N质量浓度在2018年前为跳跃式变化,2018年以后明显下降,与水环境治理措施的推进、流域内农村... 对溧水区6座中型水库2011—2021年间的水质状况及富营养化状况作了分析评价。主要污染指标趋势分析表明水库氮磷质量浓度有缓慢下降趋势,NH3-N质量浓度在2018年前为跳跃式变化,2018年以后明显下降,与水环境治理措施的推进、流域内农村生活污染物减少有关,针对这些情况,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富营养化 中型水库 溧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化的累计暴雨量百分数法在太湖区域设计暴雨雨型研究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纪小敏 杨娜 +3 位作者 陈霞 曹帅 鲍庆煜 林炳章 《江苏水利》 2020年第9期29-32,共4页
目前,太湖区域常用的设计暴雨雨型是江苏省水文总站1984年刊布的《江苏省暴雨洪水图集》(以下简称“84图集”),该雨型已沿用30余年。由于气候变化,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84图集”雨型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设计需求。为摸索出一套... 目前,太湖区域常用的设计暴雨雨型是江苏省水文总站1984年刊布的《江苏省暴雨洪水图集》(以下简称“84图集”),该雨型已沿用30余年。由于气候变化,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84图集”雨型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设计需求。为摸索出一套适用于太湖区域的雨型分析方法,并和“84图集”雨型对比,根据江苏省水文局提供的位于太湖区域1956—1987年间的20场暴雨资料,采用概化的累计暴雨量百分数法分析该区域设计暴雨雨型。结果显示:概化方法得出的暴雨雨型形态与“84图集”雨型在雨峰位置上是基本一致的,由于不是只考虑极端情况,雨峰占比低于“84图集”,但概化雨型更能如实反映出实际暴雨的时程分布特征,且雨型形态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雨型 概化累积暴雨百分数 设计暴雨 太湖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淮河流域水源涵养与水质净化服务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童建 陈霞 +3 位作者 罗俐雅 刘志杰 周惟 徐慧 《江苏水利》 2022年第11期31-36,共6页
为揭示秦淮河流域不同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功能的空间差异,采用水量平衡法、污染物滞留量法计算该流域2020年的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能力,并借助ArcGIS平台进行空间等级划分,从而得到秦淮河流域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的空间分布特... 为揭示秦淮河流域不同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功能的空间差异,采用水量平衡法、污染物滞留量法计算该流域2020年的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能力,并借助ArcGIS平台进行空间等级划分,从而得到秦淮河流域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秦淮河流域水源涵养服务大多处于中低水平和中水平,水质净化服务也主要处于中低水平和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水质净化 空间分布 秦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