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8
1
作者 文金宁 姚敏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9期144-148,共5页
目的构建精神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9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以确定精神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各级评价指标及权重。结果通过两轮专家函询,形成了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39个三级指标。两轮函... 目的构建精神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9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以确定精神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各级评价指标及权重。结果通过两轮专家函询,形成了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39个三级指标。两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在0.74~0.92之间,两轮咨询结果显示总体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345~0.447,经检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各级评价指标专家咨询意见趋于一致,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高,为精神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考核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精神科 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质量缺陷登记本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体会
2
作者 郁京萍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8期3246-3246,共1页
目的调动病区全体护士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护士将工作中发现的缺陷及时做好登记工作,上班时及时翻阅,护士长及时总结。结果护士责任心加强,护理质量缺陷明显减少。结论在精神科病房使用护理质... 目的调动病区全体护士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护士将工作中发现的缺陷及时做好登记工作,上班时及时翻阅,护士长及时总结。结果护士责任心加强,护理质量缺陷明显减少。结论在精神科病房使用护理质量缺陷登记本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质量缺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缺陷 登记本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护士专科规范化培训的实施及效果 被引量:10
3
作者 文金宁 姚敏红 +2 位作者 裴建琴 王晓娥 费静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和效果,为规范化培养方案的修订及深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新招聘的3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需求,导师负责”制的方法进行3年的规范化培训,培训前后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和效果,为规范化培养方案的修订及深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新招聘的3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需求,导师负责”制的方法进行3年的规范化培训,培训前后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研究对象的核心能力总分为(147.37±14.87)分,高于培训前的总分(114.34±1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76,P〈0.01)。培训后核心能力7个维度:评判性思维/科研、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伦理实践、专业发展、教育/咨询得分分别为(22.60±5.38)、(17.46±3.49)、(29.09±2.79)、(23.69±3.00)、(24.29±3.75)、(12.74±2.65)、(17.51±4.27)分,均高于培训前(14.09±5.14)、(10.11±3.21)、(27.80±3.54)、(22.29±3.03)、(23.17±3.67)、(8.54±4.50)、(8.34±2.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值分别为-13.896、-15.960、-3.277、-3.790、-3.545、-7.727、-14.192;P〈0.01)。结论“基于需求,导师负责”制的规范化培训对精神科新护士的核心能力提高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护士 规范化培训 核心能力
原文传递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联合情境模拟教学在精神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侯明如 姚敏红 +1 位作者 梁仕兰 郭琳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5期715-719,共5页
目的 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法在精神科临床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以《精神科护理学》中&quot;精神科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quot;章节为教学内容,组建师资团队,依次进行课程设计、剧本编写、情境演练和影像制作,对6... 目的 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法在精神科临床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以《精神科护理学》中&quot;精神科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quot;章节为教学内容,组建师资团队,依次进行课程设计、剧本编写、情境演练和影像制作,对60名实习护生开展为期4周基于团队的学习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比较教学前后护生对专科理论和应急技能掌握程度及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教学4周末,护生的专科理论考核成绩从(83.27±5.31)分上升至(88.93±8.20)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从(85.87±7.34)分上升至(93.48±5.9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91,-9.12;P<0.01);护生对教学满意度的评分从(83.82±8.23)分上升至(97.21±1.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8,P<0.01).结论 基于团队的学习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法培养护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临床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习 护生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 情境模拟
原文传递
改良版护理警示标识在精神科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2
5
作者 余黎波 侯明如 +2 位作者 裴建琴 郁京萍 张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22期2907-2910,共4页
目的 探讨改良版护理警示标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年1—12月进入江苏省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普通精神科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6年1—7月507例(住院288例)患者为使用前,共产生使用频次为301例次;以201... 目的 探讨改良版护理警示标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年1—12月进入江苏省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普通精神科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6年1—7月507例(住院288例)患者为使用前,共产生使用频次为301例次;以2016年8—12月535例(住院324例)患者为使用后,共产生使用频次为372例次.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实施护理风险评估,依据风险类别和程度制作成护理警示标识,护士结合护理警示标识对患者落实风险预防和管理.比较改良版护理警示标识使用前后住院精神障碍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士使用护理警示标识的准确率和满意度.结果 应用改良版护理警示标识后住院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从16.38%下降至6.50%,护理警示标识使用正确率由88.70%提高至97.31%,护士对风险掌握的准确率由70.73%提高至95.12%,满意度由41.67%提高至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04、20.17、17.23、20.25;P〈0.01).结论 改良版护理警示标识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系统,有助于临床护士快捷、准确地识别护理风险,促进护理工作的优化,保障患者和护士的安全,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护理风险 护理警示标识
原文传递
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激越行为及社会交往的影响 被引量:81
6
作者 郁京萍 蒋菊芳 +1 位作者 姚惠珍 文金宁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 探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激越行为及社会交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江苏省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 目的 探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激越行为及社会交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江苏省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 h血糖,采用激越行为量表(CMAI)评价患者的激越行为,采用社交技能量表(SSC)和社会适应能力评价量表(SAFE)评价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采用阴性和阳性量表(PANSS)评价患者的精神状况.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躯体性攻击行为、躯体性非攻击行为、语言性激越行为以及CMAI总分分别为(16.4±3.7)、(31.5±4.9)、(25.2±4.5)、(73.1±4.5)分,研究组得分分别为(11.8±3.2)、(24.1±5.3)、(17.5±4.2)、(53.4±4.7)分,两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268、8.617、8.561、15.341;P〈0.01);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SC量表、SAFE量表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SSC量表、SAFE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PANSS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可以降低患者的激越行为,改善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精神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糖尿病 自我角色认同护理 激越行为 社会交往
原文传递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蔡燕 邹凯 +1 位作者 侯明如 蒋菊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29期3611-3615,共5页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02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出院后转入居家开放病区加用延...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02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出院后转入居家开放病区加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并建立延续服务档案,对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医学应对问卷(MCMQ)、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并统计两组患者戒酒效果和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在出院时患者社会支持、社会功能、应对方式、戒酒效果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第6个月时,干预组患者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得分分别为(12.68±3.45),(24.68±5.02),(9.88±2.4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0.98±3.47),(20.77±5.90),(6.78±2.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63,5.55,14.07;P<0.01);干预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MCMQ因子中面对、回避、屈服得分分别为(19.86±3.68),(10.84±1.89),(8.58±2.4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84±3.65),(16.54±2.88),(13.78±2.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89,9.12,15.75;P <0.05).干预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SDSS评分为(8.21±1.9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0.84±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87,P<0.05).干预组患者的完全戒酒率为52.00%,限量戒酒率为18.00%,患者满意度为9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9.23%,15.38%,8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4.504,5.676;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社会支持、社会功能、应对方式和戒酒率,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延续性护理干预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社会支持 社会功能 满意度
原文传递
院内综合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裴建琴 蒋菊芳 梁仕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8期881-883,共3页
目的探讨院内综合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40例(脱落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参加生活行为技能训练、... 目的探讨院内综合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40例(脱落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参加生活行为技能训练、药物管理技能训练、职业技能训练和社会交往能力训练等院内综合康复训练,观察12周,于训练前后分别采用韦氏成人记忆表修订本(WMS—RC)、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量表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测定,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入组前两组WMS—RC、PANSS、NOSIE因子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12周两组WMS—RC因子中计算评分(15.09±1.57VS13.36±1.55,t=3.005,P=0.04)、数字广度评分(13.32±1.68vs12.08±1.79,t=3.124,P=0.003)、数字符号评分(8.17±2.21vs8.24±1.41,t=3.212,P=0.003)、因子总分(32.79±6.14vs29.78±4.58,t=3.412,P=0.001)、记忆商数评分(116.25±3.94vs112.72±3.07,t=4.382,P=0.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NSS因子(除阳性症状外)、NOSIE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院内综合康复训练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训练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老年抑郁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俞玉礼 袁国锋 +1 位作者 张玉琦 李桂林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7年第1期77-79,共3页
临床相关研究表明,贯叶连翘提取物和安慰剂在治疗轻度抑郁症和中度抑郁症患者中,前者要明显优于后者[1~4]。在疗效方面,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药效相当,然而贯叶连翘提取物对抑郁症重度患者疗效并不明显。本次... 临床相关研究表明,贯叶连翘提取物和安慰剂在治疗轻度抑郁症和中度抑郁症患者中,前者要明显优于后者[1~4]。在疗效方面,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药效相当,然而贯叶连翘提取物对抑郁症重度患者疗效并不明显。本次研究以疏肝解郁胶囊和百优解对轻度抑郁症患者、中度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临床研究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治疗 舒肝解郁 胶囊 贯叶连翘提取物 三环类抗抑郁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DET沟通模式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侯明如 姚敏红 +2 位作者 费静霞 蔡燕 吴惠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5期565-568,共4页
目的:探讨AIDET沟通模式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程序建立AIDET沟通标准用语,将2013年8—10月住院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10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说教式沟通方... 目的:探讨AIDET沟通模式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程序建立AIDET沟通标准用语,将2013年8—10月住院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10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说教式沟通方式,观察组采用AIDET沟通程序及标准用语,利用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状况、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两种沟通方式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及焦虑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5.99,6.51,10.87,10.23,6.19,7.9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7,χ^2=7.16;P〈0.05)。结论运用AIDET沟通模式能有效减轻精神病患者的焦虑程度,改善患者体验,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 AIDET沟通模式 焦虑 满意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