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题:元宇宙电影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吉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1-41,共1页
“元宇宙”(Metaverse)一词最早见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2021年破圈传播,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元宇宙是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高速移动通信、虚拟引擎、数字孪生、虚拟原生、虚实混合等诸多技术打造的、与现实... “元宇宙”(Metaverse)一词最早见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2021年破圈传播,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元宇宙是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高速移动通信、虚拟引擎、数字孪生、虚拟原生、虚实混合等诸多技术打造的、与现实世界平行共生的想象共同体。这是一个虚拟的宇宙系统,也是下一代互联网积极搭建的数字社会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一代互联网 人工智能 区块链 虚拟引擎 云计算 大数据 科幻小说 想象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业精于勤 执著为美——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李鸿良访谈录
2
作者 李鸿良 帅伟 《艺术学界》 2014年第2期83-94,共12页
帅伟(以下简称帅):李老师您经常来东南大学演出和讲学,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您。大家特别喜爱您生动诙谐的表演,惊讶于您的一身绝技,比如您给我们展示的"一口开双花"、"耍佛珠"和"矮子功"等等。我们对您的学... 帅伟(以下简称帅):李老师您经常来东南大学演出和讲学,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您。大家特别喜爱您生动诙谐的表演,惊讶于您的一身绝技,比如您给我们展示的"一口开双花"、"耍佛珠"和"矮子功"等等。我们对您的学艺经历充满了好奇,想知道您深厚的舞台功底是如何得来的?李鸿良(以下简称李):谢谢!你说东大的同学喜欢我,其实应该说我喜欢东大,我喜欢东大的同学们。东大的人文环境以及东大对文化和艺术的尊重令我李鸿良由衷地敬佩,所以每次到东大和同学们交流,包括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 江苏省昆剧院 昆曲艺术 李老师 子功 人文环境 白先勇 东大 《牡丹亭》 四功五法
原文传递
谭鑫培的意义——为武汉音乐学院“谭鑫培戏曲艺术研究中心”而做的专题讲座
3
作者 汪人元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50,90,167,共10页
该文有感于武汉音乐学院成立“谭鑫培戏曲艺术研究中心”,论述谭鑫培的意义在于:他是对京剧具有奠基伟业的一代宗师,他也是中国近代戏曲音乐发展阶段的一位杰出代表。谭鑫培以他杰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创造精神原则和丰富经验,泽被... 该文有感于武汉音乐学院成立“谭鑫培戏曲艺术研究中心”,论述谭鑫培的意义在于:他是对京剧具有奠基伟业的一代宗师,他也是中国近代戏曲音乐发展阶段的一位杰出代表。谭鑫培以他杰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创造精神原则和丰富经验,泽被后世。正如梅兰芳曾说谭鑫培的舞台艺术“显示着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甚至“代表着中国戏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鑫培 京剧 谭腔 板腔体 谭鑫培戏曲艺术研究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传统的执着守护——谈王仁杰剧作的特殊价值
4
作者 汪人元 《福建艺术》 2012年第2期23-24,共2页
王仁杰是我深怀敬意的一位剧作家朋友.这种敬意首先来自他对戏曲传统的执着守护。因为这种执着的背后,是他对更为宏阔的民族文化传统的认知、热爱和敬畏,而于这种执着之中,无论是文化态度,还是职业操守,或是生命姿态,更会让人感... 王仁杰是我深怀敬意的一位剧作家朋友.这种敬意首先来自他对戏曲传统的执着守护。因为这种执着的背后,是他对更为宏阔的民族文化传统的认知、热爱和敬畏,而于这种执着之中,无论是文化态度,还是职业操守,或是生命姿态,更会让人感到一种镜鉴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传统 王仁杰 剧作家 执着 戏曲 价值 文化态度 职业操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的成长与闪光——观苏剧《太湖人家》
5
作者 梅爽 《剧影月报》 2023年第1期42-43,共2页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舞台上涌现出一大批各有千秋的戏剧作品,共同奏响了主旋律的恢宏赞歌。在众多作品当中,苏剧《太湖人家》应当是非常特殊的一部。苏剧《太湖人家》是由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出品,梅花奖得主、著名苏剧表演艺术家王芳...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舞台上涌现出一大批各有千秋的戏剧作品,共同奏响了主旋律的恢宏赞歌。在众多作品当中,苏剧《太湖人家》应当是非常特殊的一部。苏剧《太湖人家》是由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出品,梅花奖得主、著名苏剧表演艺术家王芳领衔主演的一部作品。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40年代,讲述的是太湖边上的一家人掩护受日军围剿的新四军母子的故事。有关军民鱼水情的故事,已经有过太多作品进行了探索和创作,如何从这个并不新鲜的题材里跳脱藩篱、开掘新意,如何让军民之间情感的发展与升华显得自然真实,如何让这种主旋律的作品更符合现代审美的特点,《太湖人家》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衔主演 苏剧 军民之间 军民鱼水情 戏剧作品 现代审美 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旋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戏剧人的“特别战斗”
6
作者 《剧本》 2020年第3期11-13,共3页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新冠病毒疫情在中国大地上迅速蔓延起来,从人们的漫不经心、不以为意到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都开始及其重视关注,感染人数一天天的增加,从武汉"封城"到整个湖北省每个城市&q...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新冠病毒疫情在中国大地上迅速蔓延起来,从人们的漫不经心、不以为意到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都开始及其重视关注,感染人数一天天的增加,从武汉"封城"到整个湖北省每个城市"封城",牵动着全中华民族儿女的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剧 扬州戏 戏剧 淮剧
原文传递
认识梁伟平 写在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40周年之际
7
作者 汪人元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21,共6页
今年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40周年。作为我国第一个旨在表彰和奖励优秀中青年戏剧表演人才、繁荣发展戏剧事业的艺术大奖,它的影响大、声誉高,对全国的剧种和地域覆盖面也广,强有力地推动了全社会对戏剧的关注和当代中国戏剧事业自身的... 今年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40周年。作为我国第一个旨在表彰和奖励优秀中青年戏剧表演人才、繁荣发展戏剧事业的艺术大奖,它的影响大、声誉高,对全国的剧种和地域覆盖面也广,强有力地推动了全社会对戏剧的关注和当代中国戏剧事业自身的发展进步。梅花奖创办40年以来,31届共推出了获奖演员726位,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不仅艺术资质优秀,而且刻苦勤奋,根基扎实,舞台表演精彩,往往成为各剧种的骨干力量,乃至代表人物,为中国戏剧事业的传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我这里却想专门谈一谈对梅花奖演员梁伟平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梅花奖 戏剧表演 舞台表演 戏剧事业 传承发展 梁伟平 骨干力量 创办
原文传递
“中国话剧史上的一次救亡运动”——“南京小剧场戏剧节”始末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家捷 张献 《戏剧与影视评论》 2017年第3期11-15,共5页
我们为什么做小剧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好剧目层出不穷,各院团的上座率也是居高不下。有评论说,
关键词 中国话剧 小剧场 救亡运动 戏剧节 话剧史 南京 80年代 70年代
原文传递
戏曲破圈的勇气和智慧 从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的爆红说起 被引量:3
9
作者 汪人元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17,共2页
最近,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的爆红,引发了戏曲界关于戏曲破圈的热议。何谓破圈呢?所谓破圈是打破原来圈层局限,向更新更广阔的空间发展传播的文化现象。而有学者说得更好:“破圈”是一种创新的新连接。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 最近,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的爆红,引发了戏曲界关于戏曲破圈的热议。何谓破圈呢?所谓破圈是打破原来圈层局限,向更新更广阔的空间发展传播的文化现象。而有学者说得更好:“破圈”是一种创新的新连接。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创新,一是新连接。这就告诉我们,艺术的破圈,绝非仅指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创新,而同时在于,甚至更在于要形成“新连接”。以戏曲而言,就是新的艺术作品,不仅以新的内容与形式,还可能是以新的表演空间、新的观演方式、新的传播渠道、新的互动格局等各种新颖手段,最终大大地突破了原有的观众群,吸引了大量非戏曲观众的热情观赏与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观众 表演空间 艺术作品 内容与形式 观众群 艺术创新 传播渠道 越剧
原文传递
《瑶山春》--努力积累新的艺术传统
10
作者 汪人元 《中国京剧》 2024年第3期14-14,共1页
京剧《瑶山春》讲述的是广西解放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少数民族地区剿匪取得胜利、解放瑶山的故事,生动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国共产党人的英勇、智慧、胆略、卓识。该剧首创于20世纪70年代,曾在全国形成重要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戏... 京剧《瑶山春》讲述的是广西解放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少数民族地区剿匪取得胜利、解放瑶山的故事,生动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国共产党人的英勇、智慧、胆略、卓识。该剧首创于20世纪70年代,曾在全国形成重要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京剧团这次复排加工该剧,其重要意义并不限于对建党百年期间的一种艺术回顾,更是为剧院积累新的艺术传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可贵努力。该剧的艺术特色,明显体现于全剧以“智取”的方式以及“粉碎石牌会阴谋”的情节主线所赋予作品的较强的传奇色彩,但在另外两个方面,则具有更为重要的艺术价值。其一是在舞台艺术创造方面功夫下得深。这使得该剧舞台表演戏曲化程度很高,唱腔生动丰富,又绝对拒绝“话剧加唱”的形态,同时对各类群众场面都有十分用心的设计。作为战争题材,“开打”更有较充分的创作,甚至第八场完全是靠各类开打的表演支撑着整场演出。各场之间,在冷暖色调、节奏张弛方面也多有用心。正是这样有文有武、有技术也有艺术的舞台呈现,为京剧现代戏的“好看”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加唱 战争题材 舞台艺术 京剧团 舞台表演 京剧现代戏 冷暖色调 群众场面
原文传递
努力让新创作品留下来
11
作者 汪人元 《中国京剧》 2024年第3期68-69,共2页
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涵盖了京剧优秀剧目展演、文化和旅游部年度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京剧专场演出和年度京剧艺术表演人才提升计划汇报演出、京剧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专家评议会和主题研讨会等丰富内容。而从展演剧目来看,... 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涵盖了京剧优秀剧目展演、文化和旅游部年度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京剧专场演出和年度京剧艺术表演人才提升计划汇报演出、京剧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专家评议会和主题研讨会等丰富内容。而从展演剧目来看,坚持了传统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的“三并举”政策,而且还加进了戏曲院校学生组台演出,非常充实,京剧节的举办显示了愈见成熟的可喜新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京剧艺术 专场演出 戏曲院校 戏曲表演 高级研修班 汇报演出 艺术表演人才 主题研讨会
原文传递
以印铭昆
12
作者 柯军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0-201,共2页
我与篆刻结缘,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逾四十年。当初戏校才毕业,与刚刚隐雷谈恋爱,岳父见过面后让隐雷传话“人不错,字不好”。一句话激发了我学习书法的热情,便跟戏校的冯怀根老师学习书法篆刻。那时,昆曲艺人处境低迷,年轻演员... 我与篆刻结缘,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逾四十年。当初戏校才毕业,与刚刚隐雷谈恋爱,岳父见过面后让隐雷传话“人不错,字不好”。一句话激发了我学习书法的热情,便跟戏校的冯怀根老师学习书法篆刻。那时,昆曲艺人处境低迷,年轻演员工资也很低,我跟着冯老师一度在南京涉外酒店设篆刻摊位,常常开夜车为外宾赶刻印章,收入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篆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篆刻
原文传递
昆剧现代戏的重大收获 喜看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初演 被引量:3
13
作者 汪人元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2,共3页
2019年10月,喜看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初演于江苏"2019紫金文化艺术节",兴奋之情难以自抑,久久沉醉于惊喜之中。昆剧现代戏创作何其之难?而写梅、演梅又何其之难?但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这次不仅做成了,而且做得... 2019年10月,喜看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初演于江苏"2019紫金文化艺术节",兴奋之情难以自抑,久久沉醉于惊喜之中。昆剧现代戏创作何其之难?而写梅、演梅又何其之难?但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这次不仅做成了,而且做得相当好,怎不教人大喜过望!心中一句大赞脱口而出:这是昆剧现代戏的重大收获!细想起来,此戏的成功首在写得好,也在演得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艺术节 梅兰芳 现代戏 昆剧 演艺集团 收获
原文传递
文化自觉与现代戏曲音乐发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人元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29,共4页
面对处于困顿之中的优秀民族传统艺术——戏曲音乐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必须保持必要的文化自觉。既要深刻认识其文化价值,也要省察它的不足,更要明确其未来发展方向与努力目标。在现代戏曲音乐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来追求... 面对处于困顿之中的优秀民族传统艺术——戏曲音乐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必须保持必要的文化自觉。既要深刻认识其文化价值,也要省察它的不足,更要明确其未来发展方向与努力目标。在现代戏曲音乐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来追求牢牢把握戏曲音乐的民族性与现代性这样的"双重视点",努力培养应有的中外音乐文化的"双重乐感",积极建构学贯中西的"双重修养",以能更好地完成戏曲音乐传承与发展的艰巨史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戏曲音乐
原文传递
京剧润腔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汪人元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22,共12页
润腔,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一种对唱腔进行润饰以获得美化、韵味、以及特殊表现力的独特技巧与现象,它在中国民族音乐"线的艺术"传统之中,与追求单音内涵的复杂多姿和旋律线性运动的丰富变化,特别是追求在单音动势中音的轻重... 润腔,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一种对唱腔进行润饰以获得美化、韵味、以及特殊表现力的独特技巧与现象,它在中国民族音乐"线的艺术"传统之中,与追求单音内涵的复杂多姿和旋律线性运动的丰富变化,特别是追求在单音动势中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曲折回环所构成的特殊韵律感和内在生命感的特点完全一致,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独特的风格、意境和精神。京剧作为国剧,其润腔的全面技巧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声乐润腔的精神原则与艺术成就;京剧润腔是京剧音乐表演艺术中将死谱变为活唱最为重要的基本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润腔 单音内涵 线性艺术 润腔技巧 润腔意义
原文传递
现代戏曲音乐发展之路 被引量:3
16
作者 汪人元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20,共4页
一、戏曲音乐的独特文化积累中国戏曲音乐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千百年来从未中断的传承与发展,使它形成了极其可贵的艺术积淀与优秀传统。正是这种传统,赋予了戏曲最为鲜明的群体精神,从而同中国最广大的民众保持着最紧密的血脉与精神... 一、戏曲音乐的独特文化积累中国戏曲音乐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千百年来从未中断的传承与发展,使它形成了极其可贵的艺术积淀与优秀传统。正是这种传统,赋予了戏曲最为鲜明的群体精神,从而同中国最广大的民众保持着最紧密的血脉与精神联系;又以自身极丰厚的文化价值与技术积累,成为了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最出色的代表;尤其是它还形成、并始终保持了一种与民众共生、与时代同行,不断自我更新和发展的传统与活力。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看到至今在全国众多的艺术表演团体中,戏曲依然是它的主体,并具有重大影响。我们知道,与世界上其它古老戏剧的命运轨迹不尽相同,戏曲千百年来的发展历史从未中断过,这就形成了戏曲作为流动状态的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一种优秀特质:它是一种精神基因,是一种世代更迭的生长能力,也是一种艺术自身内在的潜能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戏曲 音乐发展 民间艺术 优秀传统 群体精神 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传统 艺术表演团体
原文传递
戏曲音乐建设是当代戏曲发展迫切的根基性任务 被引量:5
17
作者 汪人元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1,共3页
我高度评价中国剧协在第16届中国戏剧节举办期间专门开设"戏曲音乐创作论坛",因为这是在国家级重大戏剧活动中,面对着并非只是音乐工作者而是整个戏剧界,表达了对戏曲音乐工作的重大关注,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举措。我... 我高度评价中国剧协在第16届中国戏剧节举办期间专门开设"戏曲音乐创作论坛",因为这是在国家级重大戏剧活动中,面对着并非只是音乐工作者而是整个戏剧界,表达了对戏曲音乐工作的重大关注,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举措。我谨借此机会表达一个多年萦绕于心的基本观点:戏曲音乐建设是当代戏曲发展迫切的根基性任务。围绕这一观点我谈三点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音乐 中国戏剧节 音乐工作者 中国剧协 当代戏曲 戏剧活动 根基性 重大举措
原文传递
戏曲传统的执著守护——浅谈王仁杰剧作的特殊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人元 《戏曲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47-50,共4页
王仁杰是我深怀敬意的一位剧作家朋友,这种敬意首先来自他对戏曲传统的执著守护。因为这种执著的背后,是他对更为宏阔的民族文化传统的认知、热爱和敬畏,而于这种执著之中,无论是文化态度,还是职业操守,或是生命姿态,更会让人感到一种... 王仁杰是我深怀敬意的一位剧作家朋友,这种敬意首先来自他对戏曲传统的执著守护。因为这种执著的背后,是他对更为宏阔的民族文化传统的认知、热爱和敬畏,而于这种执著之中,无论是文化态度,还是职业操守,或是生命姿态,更会让人感到一种镜鉴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创作 舞台演出 诗意表达 文化态度 剧诗 职业操守 中国古典诗词 戏曲现代化 董生 当代戏曲
原文传递
面对历史与艺术的当代意识——评新编历史京剧《成败萧何》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人元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4-41,共8页
京剧《成败萧何》是新时期以来继《曹操与杨修》之后又一部十分精彩、厚重、令人振奋的史剧佳作。它以严肃但又充满发现与创造的姿态面对历史,寻求着历史文化中能够穿透古今、贯通世事人心的精神内涵;作为与时代同步的艺术创新,它又在... 京剧《成败萧何》是新时期以来继《曹操与杨修》之后又一部十分精彩、厚重、令人振奋的史剧佳作。它以严肃但又充满发现与创造的姿态面对历史,寻求着历史文化中能够穿透古今、贯通世事人心的精神内涵;作为与时代同步的艺术创新,它又在清晰的戏曲本体价值认定的前提下,完成着对戏曲艺术的承续与再生。而这样两个方面,正是今天新编历史剧创作中应有和可贵的当代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艺术 当代意识
原文传递
坚定文化自信激活中国戏曲音乐优秀传统的生命力对当代戏曲音乐发展的一点思考
20
作者 汪人元 《中国京剧》 2023年第7期14-17,共4页
一今年6月2日在北京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课题。他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特别还把“第二个结合”提到了又一次思想解... 一今年6月2日在北京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课题。他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特别还把“第二个结合”提到了又一次思想解放的高度,这必将深刻影响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来推进文化创新进入到一个新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中国戏曲音乐 思想解放 当代戏曲 现代文明 优秀传统 一点思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