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7~2002年太仓市农药中毒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策略 被引量:12
1
作者 宋世良 丁小平 +4 位作者 顾超 潘湘涛 孙怡 朱涛 黄凤兰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838-841,共4页
目的 了解太仓市农药中毒及其死亡状况 ,探讨其发病规律及可行的防治策略。 方法 搜集、分析 1997~2 0 0 2年全市各医疗单位上报给市疾控中心的农药中毒个案报告卡及市急救中心的所有原始资料。 结果 全市共发生各类农药中毒 80 0... 目的 了解太仓市农药中毒及其死亡状况 ,探讨其发病规律及可行的防治策略。 方法 搜集、分析 1997~2 0 0 2年全市各医疗单位上报给市疾控中心的农药中毒个案报告卡及市急救中心的所有原始资料。 结果 全市共发生各类农药中毒 80 0例 ,年发病率平均为 2 .78/万 ,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 198例 ,占 2 4.75 % ,病死率为 0 ,非生产性农药中毒60 2例 ,占 75 .2 5 % ,病死率为 2 7.0 0 % (2 16/ 60 2 )。由甲胺磷所致者占全部中毒病例的 81.75 % (65 4/ 80 0 ) ,占全部死亡病例的 97.2 2 % (2 10 / 2 16)。 3 0~ 60岁占全部中毒者的 60 .5 0 % (4 84/ 80 0 )。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 ,乡镇卫生院为 49.2 8% (171/ 3 47) ,中心卫生院以上医院为 84.3 1% (2 15 / 2 5 5 ) ,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各类农药中毒仍严重威胁着农村青壮年的生命安全 ,有效控制甲胺磷农药将可显著降低本地区农药中毒的发病率 ,提高乡镇卫生院一级的抢救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中毒 流行病学 调查分析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质量三级质控体系的建立、运行与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时雪萍 《淮海医药》 2002年第2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护理质量 三级质控 效果 护理质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及其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文跃 林宏 +3 位作者 赵合庆 黄宏 宣春明 马俊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52-656,共5页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其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词汇流畅测验、视觉再生测验、联想学习测验、数字广度测验、相似性测验、领悟测验、木块图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8项神经心理测试工...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其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词汇流畅测验、视觉再生测验、联想学习测验、数字广度测验、相似性测验、领悟测验、木块图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8项神经心理测试工具,对5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于治疗前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8周后各评定认知功能1次,同时采用酶免疫法测定其血清Hcy水平,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症状。结果①治疗前,除WCST的随机错误数外,患者组各项认知功能指标均显著差于正常对照(P<0.01);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患者组中WCST的正确数、完成分类数与血清Hcy水平呈负相关(r=-0.376,P<0.01;r=-0.397,P<0.01),WCST的错误总数、持续错误数与血清Hcy水平呈正相关(r=0.376,P<0.01;r=0.298,P<0.05)。②治疗后,患者组PANSS总分显著下降(P<0.01);认知功能除WCST的随机错误数外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总体仍显著差于正常对照(P<0.01);血清Hcy水平无显著变化;患者组中WCST的正确数、完成分类数仍与血清Hcy水平呈负相关(r=-0.388,P<0.01;r=-0.383,P<0.01),WCST的错误总数、持续错误数仍与血清Hcy水平呈正相关(r=0.388,P<0.01;r=0.315,P<0.02)。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损害,其执行功能损害可能与Hcy的代谢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多态性与奥氮平所致体重增加的相关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文跃 祁小飞 +6 位作者 鲍晨曦 易正辉 朱强 杨忠 魏英 马俊峰 陆忠桃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54-459,共6页
目的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G-proteinβ3 subunit,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奥氮平治疗过程中体重增加的关系。方法对9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予奥氮平治疗12周,监测治疗前后的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目的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G-proteinβ3 subunit,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奥氮平治疗过程中体重增加的关系。方法对9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予奥氮平治疗12周,监测治疗前后的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变化,并检测患者GNB3基因C825T多态性,分析基因多态性与体重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患者体重、BMI增加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T基因型者治疗后的增重率(weight gain rate,WGR)及BMI增加较CC基因型者更明显(均P<0.01),携T等位基因(TT型+CT型)者治疗后的WGR及BMI增加较非携T等位基因(CC型)者更明显(均P<0.01)。治疗后WGR≥7%者GNB3基因C825T基因型分布(CC型15.69%,CT型54.90%,TT型29.41%)与WGR<7%者(CC型38.46%,CT型43.59%,TT型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GR≥7%者T等位基因频率(63.33%)高于WGR<7%者(39.74%)(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显示TT基因型(以CC型为参照)影响奥氮平治疗后的体重变化(β=1.83,标准化β=0.29,P<0.01)。结论 GNB3基因C825T多态性与奥氮平所致的体重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奥氮平 体重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吸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认知功能及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文跃 顾凤华 +3 位作者 宣春明 韩晓东 谢立 马俊峰 《精神医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研究首发吸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认知功能及临床特征,探索吸烟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调查70例首发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吸烟状况和临床资料,Fager-strom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评定吸烟患者尼... 目的研究首发吸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认知功能及临床特征,探索吸烟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调查70例首发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吸烟状况和临床资料,Fager-strom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评定吸烟患者尼古丁依赖程度,词汇流畅、视觉再生、数字广度、连线试验A和B、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5项神经心理测验评测认知功能,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NSE水平。结果①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率为57.14%(40/70),75%(30/40)吸烟患者在起病前已吸烟,吸烟患者的发病年龄(24.87±6.45)岁低于非吸烟患者(30.86±7.39)岁(t=3.54,P<0.01);②吸烟与非吸烟患者各认知功能比较无差异;③吸烟患者的血清NSE水平(17.57±8.70)ng/ml高于非吸烟患者(12.68±4.21)ng/ml(t=2.83,P<0.01),并与FTND分呈正相关(r=0.39,P=0.011)。结论吸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环境易感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精神分裂症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认知功能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失眠的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志兰 张文跃 +3 位作者 宋义勇 朱强 马俊峰 易正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401-403,共3页
目的:探讨伴失眠的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特点及其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诊断标准,85例抑郁症患者分为抑郁失眠组(44例)和抑郁非失眠组(41例);并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认知功能评估;采用酶... 目的:探讨伴失眠的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特点及其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诊断标准,85例抑郁症患者分为抑郁失眠组(44例)和抑郁非失眠组(41例);并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认知功能评估;采用酶免疫法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37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①抑郁失眠组数字广度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分类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持续错误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抑郁非失眠组的数字广度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抑郁失眠组WCST正确数、分类数明显低于抑郁非失眠组,WCST错误总数、持续错误数明显高于抑郁非失眠组(P均<0.01)。②各组间的血清IL-6及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9、0.65;P均>0.05)。③PSQI评分是抑郁症患者WCST各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标准化β=-0.29~0.28;P<0.05或P<0.01)。结论:伴失眠的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损害明显,睡眠质量可能是抑郁症执行功能损害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抑郁症 认知功能 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硫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顾凤华 韩晓东 +4 位作者 宣春明 朱强 莫挺 张志兰 张文跃 《精神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328-329,共2页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给予喹硫平[(303±118)mg/d]联合艾司西酞普兰[(10.8±1.8)mg/d]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给予喹硫平[(303±118)mg/d]联合艾司西酞普兰[(10.8±1.8)mg/d]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21)评定抑郁症状的变化,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精神病性症状的变化,治疗中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与基线相比,HAMD和BPRS评分在治疗后2、4、6周均明显下降(P<0.01)。至治疗后6周,按疗效评定标准,抑郁症状的显效率(痊愈+显效)为75%,精神病性症状的显效率为70%。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喹硫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单相抑郁有效,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艾司西酞普兰 精神病性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状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8
作者 马俊峰 张文跃 张来军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6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颈动脉硬化组及颈动脉正常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血非酶抗氧化物(白蛋白、胆红素、尿酸...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6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颈动脉硬化组及颈动脉正常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血非酶抗氧化物(白蛋白、胆红素、尿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33例(20.4%)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硬化组的年龄、病程、服氯氮平和奥氮平、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比例高于颈动脉正常组(P均<0.05);血尿酸水平低于颈动脉正常组,hs-CRP水平高于颈动脉正常组(P均<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服用药物类型及低尿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动脉粥样硬化 非酶抗氧化物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与服用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马俊峰 张文跃 +2 位作者 朱强 霍冯达 顾芸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6年第4期271-271,共1页
本研究对长期抗精神病药治疗的肥胖及非肥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糖脂代谢、血清白介素(IL)-18水平进行检测,分析肥胖与长期服药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 1对象和方法 为2015年1~6月本院精神科长期住院的18~60岁患者106例,均符... 本研究对长期抗精神病药治疗的肥胖及非肥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糖脂代谢、血清白介素(IL)-18水平进行检测,分析肥胖与长期服药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 1对象和方法 为2015年1~6月本院精神科长期住院的18~60岁患者106例,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病程持续〉2年,连续稳定服用1~2种抗精神病药〉1年;均具有≥小学文化,右利手,能独立完成测试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肥胖 认知功能 白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非他酮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首发女性抑郁症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顾凤华 张文跃 +1 位作者 宋义勇 徐湘雯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安非他酮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对首发女性抑郁症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首发女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SSRI类药物,研究组给予安非他酮治疗,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 目的:探讨安非他酮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对首发女性抑郁症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首发女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SSRI类药物,研究组给予安非他酮治疗,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简明女性性功能指数(BISF-W)与性兴奋障碍评分(DSE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女性激素水平及性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17、BISF-W与DSED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1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ISF-W及DSED评分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非他酮与SSRI类药物对女性抑郁症患者性功能影响有差异,且安非他酮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性功能障碍 安非他酮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药源性肥胖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爱菊 张文跃 +3 位作者 韩晓东 朱强 马俊峰 杜向东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伴药源性肥胖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征、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状况。方法:对伴药源性肥胖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2例(肥胖组)、不伴药源性肥胖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7例(非肥胖组)及正常人42名(... 目的:探讨伴药源性肥胖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征、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状况。方法:对伴药源性肥胖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2例(肥胖组)、不伴药源性肥胖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7例(非肥胖组)及正常人42名(正常组)。以事件相关电位P300评价其认知功能,酶免疫法测定血清BDNF水平,常规检测血脂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肥胖组P300潜伏期较非肥胖组和正常组延长(P均<0. 01),非肥胖组P300潜伏期也较正常组延长(P <0. 01);肥胖组P300波幅较非肥胖组和正常组下降(P均<0. 01),非肥胖组P300波幅也较正常组下降(P <0. 01);肥胖组、非肥胖组及正常组之间血清BDN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 81,P>0. 05);肥胖组HOMA-IR高于非肥胖组及正常组(均P <0. 01);精神分裂症患者中P300潜伏期与HOMA-IR呈正相关(r=0. 34,P <0. 01),P300波幅与HOMA-IR呈负相关(r=-0. 29,P <0. 05)。结论:伴药源性肥胖的精神分裂症有更明显的认知功能缺陷,并与BDNF无关;胰岛素抵抗可能参与了药源性肥胖相关认知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源性肥胖 精神分裂症 事件相关电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44例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陶建荣 王新达 +3 位作者 张文跃 宣春明 罗祖彬 徐慧芊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99-99,共1页
目的 :探讨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 方法 :对出院诊断为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患者 4 4例进行 2年随访 ,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订本进行再诊断。 结果 :2 3例 (5 2 .3% )患者维持原... 目的 :探讨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 方法 :对出院诊断为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患者 4 4例进行 2年随访 ,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订本进行再诊断。 结果 :2 3例 (5 2 .3% )患者维持原诊断 ;2 1例 (2 7.7% )的患者更正诊断 ,精神分裂症 10例 ,情感性精神障碍 8例 ,癔症 3例。 结论 :迷信、巫术是致病因素 ,可引发“与迷信巫术相关的精神障碍”疾病 ;也可是其他精神障碍 ,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一种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信巫术 随访 精神障碍 治疗 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精神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白介素-1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强 张文跃 +3 位作者 韩晓东 顾凤华 马俊峰 陆忠桃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5年第6期400-402,共3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对44例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患者(肥胖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12周,监测治疗前后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IL...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对44例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患者(肥胖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12周,监测治疗前后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IL-18水平;以27例非肥胖患者(非肥胖组)和47名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作为对照。结果:治疗前肥胖组HOMA-IR、血清IL-18水平高于非肥胖组(Z=-5.05,P<0.001;Z=-2.78,P<0.01)及正常对照组(Z=5.98,Z=6.68;P均<0.001);非肥胖组血清IL-1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Z=4.58,P<0.001)。治疗后肥胖组体质量及BMI均有明显下降(Z=2.07,Z=2.13;P均<0.05);HOMA-IR虽有明显下降(Z=2.74,P<0.01)但仍高于非肥胖组及正常对照组(Z=-4.01,Z=4.73;P均<0.001);IL-18水平显著下降(Z=5.48,P<0.001)并低于非肥胖组(Z=3.42,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Z=3.59,P<0.01)。HOMA-IR与IL-18水平治疗前后均无相关(r=0.108,r=0.034;P均>0.05);HOMA-IR变化值与IL-18水平变化值也无相关(r=0.122,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改善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IL-18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抗精神病药 肥胖 胰岛素抵抗 白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源性肥胖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文跃 顾风华 《精神医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98-400,共3页
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与之相关的抗精神病药源性肥胖问题也日益凸现,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国内外在该方面的分子遗传学易感性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肥胖 分子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头丸”滥用者与海洛因滥用者个性特征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文跃 朱岳正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 :了解“摇头丸”滥用者与海洛因滥用者的个性特征差异。方法·· :对各24例“摇头丸”滥用者与海洛因滥用者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调查,并与正常人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摇头丸”滥用组P分... 目的·· :了解“摇头丸”滥用者与海洛因滥用者的个性特征差异。方法·· :对各24例“摇头丸”滥用者与海洛因滥用者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调查,并与正常人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摇头丸”滥用组P分低于海洛因滥用组及正常对照组 (P<0.01),但海洛因滥用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摇头丸”滥用组与海洛因滥用组E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两组之间E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摇头丸”滥用者与海洛因滥用者个性特征无明显差异,但与正常组比较 ,两组均有显著的外向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头丸”滥用 海洛因滥用 个性特征 艾森克个性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障碍的多巴胺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文跃 赵合庆 《精神医学杂志》 2008年第3期234-237,共4页
多巴胺(DA)功能变化在双相障碍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双相障碍多巴胺机制的理论基础、临床生化、神经内分泌、功能影像及临床药理试验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双相障碍 多巴胺 病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与精神分裂症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文跃 韩晓东 《精神医学杂志》 2010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精神分裂症人群中有较高的吸烟率,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尚不十分清楚。本文从递质通路、认知功能、受体变化等方面就吸烟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关键词 吸烟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洛因依赖对记忆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文跃 朱岳正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54-55,59,共3页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对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连续烫吸海洛因的依赖者实施脱瘾治疗,然后进行临床记忆量表(CMS)评测,并与22名正常人对照.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入院时临床记忆量表各分测验分、记忆商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个月脱...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对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连续烫吸海洛因的依赖者实施脱瘾治疗,然后进行临床记忆量表(CMS)评测,并与22名正常人对照.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入院时临床记忆量表各分测验分、记忆商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个月脱瘾治疗后各分测验分、记忆商数较入院时均有明显上升(P<0.01),与正常对照组统计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记忆商数差值与吸毒总量相关(r=0.384,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能影响记忆功能,并与吸毒总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 记忆功能 记忆量表 阿片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失衡与精神分裂症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文跃 祁小飞 《精神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85-187,共3页
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失衡理论是目前有关精神分裂症生物学病因研究的一个新视点,本文就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失衡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理论基础、临床生化及分子遗传学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3期173-174,共2页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1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两组,每组50例。治疗后观察两组的疗效...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1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两组,每组50例。治疗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方面,艾司西酞普兰的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难治性抑郁症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