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道探查术围术期的应用
1
作者 汪桂莲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11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道探查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接受胆道探查手术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围手术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2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道探查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接受胆道探查手术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围手术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2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33),低于对照组的24.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胆道探查手术的患者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胆道探查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汪意青 顾强 +1 位作者 徐红星 王益 《河北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363-365,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注意事项,探讨胆管结石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胆管结石患者,上述患者均采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总结上述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该术式的注意事项。结...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注意事项,探讨胆管结石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胆管结石患者,上述患者均采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总结上述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该术式的注意事项。结果:上述患者手术时间93.2±11.3min,术中出血量68±9.6mL,住院时间7.6±2.3d,住院费用9022.5±316.4元,无胆漏、感染及皮下气肿发生,术后残石患者1例(2.9%),2个月后经T管窦道取石成功。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临床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治疗费用低。同时应做好各项处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顾强 汪意青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11期894-896,共3页
比较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USPLC)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效果。对2014年7月—2015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器械TUSPLC(观察组)和传统LC(对照组)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 比较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USPLC)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效果。对2014年7月—2015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器械TUSPLC(观察组)和传统LC(对照组)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术后镇痛药物应用例数及腹壁美容满意度评分等多项指标。观察组在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术后镇痛药物应用例数、腹壁美容满意度评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手术时间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常规器械TUSPLC可达到与传统LC相近的临床疗效。常规器械TUSPLC与传统LC相比,具有术后疼痛轻、腹部瘢痕不明显且隐蔽等优点,是安全、可行且更加微创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经脐单孔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与传统开腹手术近远期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顾强 汪意清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10期799-800,共2页
胆结石是常见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上升状态。体外排石碎石等保守疗法效果不明显,不良反应大。临床上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胆结石。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胆结石开腹手术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所替代,部分医院开展了腹腔镜胆管探查取石联... 胆结石是常见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上升状态。体外排石碎石等保守疗法效果不明显,不良反应大。临床上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胆结石。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胆结石开腹手术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所替代,部分医院开展了腹腔镜胆管探查取石联合胆总管内放置T管引流。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多有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 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胆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开展舒适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汪桂莲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9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胆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开展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312例行胆道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6例。围手术期间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比2组临护理满意度和术后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老年胆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开展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312例行胆道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6例。围手术期间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比2组临护理满意度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9%(148/156),高于对照组的77.6%(121/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3%(2/156),低于对照组的6.4%(10/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胆道手术围手术期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胆道手术 围术期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器械联合膀胱镜镜头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8例
6
作者 顾强 汪意青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B12期381-382,共2页
目的探讨常规器械联合膀胱镜镜头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38例常规器械联合膀胱镜镜头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1例因为肝硬化伴胆囊三角区... 目的探讨常规器械联合膀胱镜镜头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38例常规器械联合膀胱镜镜头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1例因为肝硬化伴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改为三孔手术,其余37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5~85min,平均50min,出血5-40mL。术后住院平均2-4d。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37例,时间1~12个月,未见远期并发症和不适,术后疤痕不明显,美容效果佳。结论常规器械联合膀胱镜镜头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手术切口更加隐蔽和美观,并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经脐单孔 常规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腹部卒中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全益芳 李玉莲 刘英琨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1年第3期162-164,共3页
总结1例腹部卒中致肠系膜及胰动脉破裂行修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针对该罕见病例的个体情况及疾病特点,制定了术前急救、血压控制、肺炎护理及康复锻炼等,住院19天后,患者恢复良好并顺利出院。
关键词 腹部卒中 血管破裂 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陆颖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简明健康量表评分、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总天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简明健康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简明健康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总天数分别为(61.34±1.28)min、(9.34±0.50)d,均短于对照组的(75.23±2.34)min、(12.12±2.2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病情,手术时间比常规手术治疗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有利于更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一期吻合术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 被引量:2
9
作者 陆颖超 焦健 +1 位作者 张洪宜 黄锦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3期128-131,共4页
目的对临床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一期吻合术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研究样本,来源于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共计100例,搜集时间2018年1月—2021年10月,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接受常规开腹手... 目的对临床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一期吻合术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研究样本,来源于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共计100例,搜集时间2018年1月—2021年10月,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接受常规开腹手术(n=40)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一期吻合术(n=60)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最后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为主,同时在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取石完整的情况下行胆总管一期吻合术,在缩短手术、胃肠道功能恢复,以及引流时间方面效果明显,促进患者治疗效果提升基础上,减少出现并发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胆总管一期吻合术 胃肠道功能 反流性胃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红星 徐海宾 +2 位作者 顾玉青 顾强 汪意青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254-125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32例行胆总管T管引流,分析2组患...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32例行胆总管T管引流,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50例患者无中转开腹,均治愈出院。缝合组及引流组平均胆总管直径分别为(10.6±1.5)mm及(11.3±1.5)mm,胆总管结石数分别为(3.0±2.0)枚及(3.2±2.2)枚,平均结石直径分别为(5.5±1.6)mm及(5.8±2.1)mm,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和引流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7.9±20.3)min和(101.6±36.4)min,分别于手术后(3.8±1.0)d和(3.3±1.0)d拔除腹腔引流管,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1.6±3.1)d和(12.0±2.2)d,术后恢复时间分别为(8.9±0.9)d和(7.4±1.1)d,其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和引流组患者住院总费用分别为(14 525.1±2 274.6)元和(16 568.3±2 701.5)元,缝合组住院总费用低于引流组(P<0.05)。引流组术后有结石残留1例,发生胆汁漏1例;缝合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与T管引流相比,腹腔镜胆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不增加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术后引流时间,而能减少住院总费用,在合适的病例中,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探查术 腹腔镜 一期缝合 T管引流
原文传递
胆囊结石患者并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8
11
作者 陆颖超 黄锦山 +1 位作者 徐红星 沈丹枫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99-1207,共9页
目的:由胆囊结石诱发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起病急,进展迅速,严重时危及生命。然而目前对于胆囊结石诱发ABP的机制及危险因素并非十分明确,且缺乏预测手段。因此,本研究探讨胆囊结石患者并发ABP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ABP发生风险的预... 目的:由胆囊结石诱发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起病急,进展迅速,严重时危及生命。然而目前对于胆囊结石诱发ABP的机制及危险因素并非十分明确,且缺乏预测手段。因此,本研究探讨胆囊结石患者并发ABP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ABP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503例因腹痛入院并确诊为胆囊结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以及ABP发生的情况。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筛选ABP发生的危险因素,用ROC曲线分析各因素预测ABP的曲线下面积(AUC)与最佳截断值,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量化患者风险,并用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其临床预测效能。结果:503例胆囊结石患者中,119例(23.66%)并发ABP。与无ABP的患者比较,发生ABP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胆囊大小异常比例、多发胆囊结石比例、胆总管结石比例、血清淀粉酶(AMS)、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以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均升高,而胆囊壁厚度减低(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胆囊壁厚度、AMS、CRP、PCT、NLR的AUC分别为0.681、0.769、0.886、0.734、0.869、0.82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3.89、1.89 mm、382.10 U/L、18.69 mg/L、5.76μg/L、3.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囊壁厚度(<1.89 mm)、多发胆囊结石、AMS(≥382.10 U/L)、CRP(≥18.69 mg/L)、PCT(≥3.68 g/dL)及NLR(≥3.05)是胆囊结石患者并发AB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根据上述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的C指数为0.691(95%CI=0.661~0.735),风险阈值0.14,并且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净收益显著高于任何单个指标预测结果。结论:胆囊壁厚度、多发胆囊结石、AMS、CRP、PCT以及NLR为胆囊结石患者并发ABP密切相关,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胆囊结石患者ABP发生的早期识别与预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胰腺炎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