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融合共生:新时代高中集团化办学的创新实践--以江苏省吴县中学教育集团为例 |
洪绍辉
|
《教育界》
|
2022 |
1
|
|
2
|
基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的唯物史观视域 |
张华中
赵加军
|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3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体认*——基于中学历史课程概念认知的分析 |
张华中
|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
2019 |
3
|
|
4
|
2006年江苏历史高考新风向的观察 |
张华中
|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
2005 |
0 |
|
5
|
欲求游刃有余,仅须按部就班——2014江苏卷第11题的备考启示 |
张华中
|
《考试(高考文科版)》
|
2014 |
0 |
|
6
|
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建设与实施的再探讨 |
张必华
|
《中学数学月刊》
|
2016 |
0 |
|
7
|
读编往来 |
刘蔓
|
《教育家》
|
2024 |
0 |
|
8
|
项目化学习:高三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新路径 |
顾建香
|
《江苏教育》
|
2024 |
0 |
|
9
|
让“深度学习”在高中数学中落地生根 |
张芳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9 |
7
|
|
10
|
数学文化如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生根发芽~ |
张芳
|
《中学数学研究》
|
2019 |
7
|
|
11
|
高三课堂教学聚焦高考 助力学科素养 |
唐俊涛
|
《中学数学教学》
|
2019 |
2
|
|
12
|
影响数学运算能力的因素及对策 |
唐俊涛
|
《中学数学月刊》
|
2018 |
4
|
|
13
|
函数零点问题解答分析与思考 |
唐俊涛
|
《中学教学参考》
|
2019 |
1
|
|
14
|
用好“一题多解”,促进研究性学习 |
唐俊涛
|
《上海中学数学》
|
2019 |
1
|
|
15
|
“设而不求”探方法,提升素养育能力 |
唐俊涛
|
《中学数学月刊》
|
2019 |
2
|
|
16
|
找准基点,明确方向,关注素养,提升能力——对高三解题教学的若干思考 |
唐俊涛
|
《福建中学数学》
|
2019 |
1
|
|
17
|
依托史著阅读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蠡测 |
张华中
|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
2017 |
1
|
|
18
|
函数图象中的“细节决定成败” |
唐俊涛
|
《中学数学教学》
|
2018 |
0 |
|
19
|
琢磨“人”,更要琢磨“事”——学校管理刍议 |
张必华
|
《教育研究与评论》
|
2014 |
0 |
|
20
|
一类解析几何典型题的解答与拓展运用 |
张芳
|
《中学教学参考》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