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内科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8
1
作者 葛晓霞 张兰凤 钱玉兰 《护理管理杂志》 2016年第4期284-285,共2页
目的了解肿瘤内科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肿瘤内科置管的268例PICC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268例PICC置管患者中出现非计划性拔管22例,占8.21%。非计... 目的了解肿瘤内科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肿瘤内科置管的268例PICC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268例PICC置管患者中出现非计划性拔管22例,占8.21%。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与年龄、肘窝下置管、导管留置时间较长、高浓度药物相关。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制订相应管理对策,减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内科 PICC 非计划性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吉奥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永峰 宋诸臣 杨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3期78-80,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替吉奥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5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28例。治疗组:替吉奥口服+奈达铂静脉滴注。对照组:亚叶酸钙+氟尿嘧啶+顺铂静脉滴注。3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评价国产替吉奥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5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28例。治疗组:替吉奥口服+奈达铂静脉滴注。对照组:亚叶酸钙+氟尿嘧啶+顺铂静脉滴注。3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入组病例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7.1%和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除Ⅲ级血小板减少外,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替吉奥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治疗有效率高,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揿针联合热敏灸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3
作者 季进锋 葛晓霞 +6 位作者 许春明 江洋 顾俊红 卫国华 顾寄树 施永杰 倪雪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25-729,共5页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热敏灸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效应。方法:将60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药物止痛法"选用阿片类药物进行止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热敏灸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效应。方法:将60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药物止痛法"选用阿片类药物进行止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穴取内关、合谷、足三里、太冲等,予揿针联合热敏灸干预,疗程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首日及全程等效吗啡消耗量,治疗前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P<0.05)。观察组全程等效吗啡消耗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QLQ-C30评分增加(P<0.001),HAMA评分下降(P<0.001),且观察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乏力、眩晕、恶心呕吐及便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联合热敏灸治疗可减少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量,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焦虑状态,且可减少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揿针 热敏灸 三阶梯止痛法
原文传递
补康灵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锦林 倪美鑫 +2 位作者 杨磊 王建红 谭清和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12期1846-1847,共2页
目的观察补康灵联合GP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39例。两组均给予GP方案化疗,21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只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于化疗前1周开始口服补... 目的观察补康灵联合GP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39例。两组均给予GP方案化疗,21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只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于化疗前1周开始口服补康灵50 ml/次,2次/d,直至化疗结束后1周。用药2个疗程后观察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46.51%)略优于对照组(41.0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疲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D3+、CD4+、CD4+/CD8+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存质量改善率为69.2%优于对照组的45.5%(P<0.05)。结论补康灵联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康灵 非小细胞肺癌 GP方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