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苗木标准的实施及效益
1
作者 吕祥生 《江苏林业科技》 1993年第S1期1-3,15,共4页
江苏是一个缺林少材的省份,林业基础工作比较差。80年代之前,林业标准化工作基本上是空白。自1982年以来,在省农林厅林业局主持下,在有关市、县林业主管部门和林业场圃的大力协作和配合下,经过连续定点调查,制订了江苏省《主要造林树种... 江苏是一个缺林少材的省份,林业基础工作比较差。80年代之前,林业标准化工作基本上是空白。自1982年以来,在省农林厅林业局主持下,在有关市、县林业主管部门和林业场圃的大力协作和配合下,经过连续定点调查,制订了江苏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标准》和《林木育苗技术规程》,经江苏省标准局批准,于1986年4月实施。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两项标准实施效果好,推动了本省林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根据市、县统计,全省3年用标准苗造成片林4.995×10~4hm^2,速生丰产林1.363×10~4hm^2,四旁植树3.7亿株,农田林网面积6.66×10~5hm^2,占植树造林总面积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木生产 林业主管部门 省农林厅 林业生产 林业基础 速生丰产林 标准化工作 标准实施 四旁植树 育苗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良种丰产示范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吕祥生 朱志祥 +4 位作者 涂俊林 张铁成 王济成 张仲佳 戴国钦 《江苏林业科技》 1997年第4期19-21,共3页
在溧阳市龙潭林场板栗良种基地中,深入地进行了板栗的幼树丰产、低产栗园复壮及衰老树截干更新技术的丰产配套技术研究,均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关键词 板栗 良种基地 配套技术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良种基地营建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吕祥生 朱志祥 +4 位作者 涂俊林 张铁成 王济成 张仲佳 戴国钦 《江苏林业科技》 1997年第3期17-21,共5页
在江苏省溧阳市龙潭林场,进行了板栗优良品种的收集、良种优选、良种繁育、板栗嫩枝扦插等一系列营建技术研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关键词 板栗 良种基地 营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桐优良无性系苏桐3号栽培技术
4
作者 施士争 李晓储 +5 位作者 黄利斌 王宝松 王伟 陈志银 李勇才 蒋志新 《江苏林业科技》 2000年第3期35-36,共2页
根据多年研究结果 ,提出泡桐优良无性系苏桐 3号的推广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
关键词 泡桐 优良无性系 苏桐3号 育苗技术 造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低山丘陵杉木造林优良种源推广技术
5
作者 吕祥生 李晓储 +1 位作者 黄利斌 周元生 《华东森林经理》 1996年第4期40-45,共6页
针对苏南低山丘陵地处杉木北缘区的自然条件,推广杉木造林优良种源采取的技术。通过实施遗传控制、立地局部控制、初植密度控制和有关育苗、造林、幼林间种配套技术,使优良种源显示出明显生长优势和增产潜力。幼林达到或超过部、省速丰... 针对苏南低山丘陵地处杉木北缘区的自然条件,推广杉木造林优良种源采取的技术。通过实施遗传控制、立地局部控制、初植密度控制和有关育苗、造林、幼林间种配套技术,使优良种源显示出明显生长优势和增产潜力。幼林达到或超过部、省速丰林标准。4年生树高、胸径分别比当地杉增加31.7~94.5%、83.2~207.1%。中等立地条件,12年生每公顷小径材平均比当地杉木增产18m^3,新增经济收益0.9~1.08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7.5~9.0。按推广缩值系数0.6,平均遗传改良增产40%,出材率0.65,每立方米小径材500~600元,推广面积4666.7公顷计算,可增产小径材8.4万m^3,新增纯益4200~5040万元;并因幼林提早2年郁闭,节省抚育费用14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低山丘陵 杉木 优良种源 遗传控制 立地控制 密度控制 推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木材基本密度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晓储 黄利斌 +3 位作者 王伟 王敏敏 陈志银 蒋志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9-184,共6页
利用设置在分布区北缘江苏宁镇丘陵(句容、江宁)的各种试验测定林所收集的24个种源、50个江苏当地种源优树半同胞子代、17个产地间杂交组合子代490株平均木选择材料,以及融水种源山洼、山谷、山坡3种栽植立地,3000、... 利用设置在分布区北缘江苏宁镇丘陵(句容、江宁)的各种试验测定林所收集的24个种源、50个江苏当地种源优树半同胞子代、17个产地间杂交组合子代490株平均木选择材料,以及融水种源山洼、山谷、山坡3种栽植立地,3000、4950、6000株·hm-23种栽植密度,以及6、8、10、15、18a等5个年龄组林分275株样木材料研究杉木木材的基本密度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杉木全分布区试验不同种源,江苏种源优树自由受粉子代家系,江苏江宁×四川德昌种源产地杂交组合子代间有显著的遗传变异(依次为:F=6.71**>F0.01=2.40;F=3.87**>F0.01=2.19;F=2.63*>F0.05=2.36),具有选择改良潜力。栽植立地对融水种源幼龄材基本密度没有明显影响;林龄与栽植密度是引起木材基本密度变异的重要因素。供试测定材料基本密度与材积生长没有统计置信的负相关关系,性状间影响弱。杉木材性改良及生长与材性联合改良,可按“生长(材积)、材性(基本密度)两阶段独立选择法”进行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木材 基本密度 密度变异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山含笑引种苗期试验初报 被引量:33
7
作者 李晓储 黄利斌 +5 位作者 施士争 陶义明 万志洲 任青 王伟 范晓君 《江苏林业科技》 1999年第4期1-5,10,共6页
育苗试验表明,原分布在中亚热带的深山含笑基本能适应北亚热带南京地区的气候,正常生长发育。其种子发芽出土、形成幼苗需要较高积温,在塑料薄膜棚内,约需40 d。苗期生长呈单峰“∧”字形,4~6 月生长缓慢,生长量占全年14... 育苗试验表明,原分布在中亚热带的深山含笑基本能适应北亚热带南京地区的气候,正常生长发育。其种子发芽出土、形成幼苗需要较高积温,在塑料薄膜棚内,约需40 d。苗期生长呈单峰“∧”字形,4~6 月生长缓慢,生长量占全年14-4 % ;7 ~9 月速生,生长量占全年81-6 % ;8 月生长量呈现峰值,占全年39-9 % ;10 ~11 月生长趋于停滞。1 a 生苗高11-5 ~29-0 cm ,平均高23-4 cm ;2 a生苗高65 ~106 cm ,平均高94-0 cm 。苗木不耐寒,在- 4 ℃自然低温时,1 a 生苗寒害率达30% ,需采取防寒措施。叶面喷施硼、锌、锰、镁等微量元素和磷钾肥液,能显著促进生长,减轻寒害。苗木高生长与气温、日照、蒸发量关系密切,适当减少日照,降低蒸发,增温保湿是保障引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科 深山含笑 引种 育苗 寒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柏引种苗期研究初报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晓储 黄利斌 +3 位作者 施士争 杨宗武 王伟 陈志银 《江苏林业科技》 1999年第3期1-4,共4页
:连续2a进行福建柏引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北亚热带南京地区引种苗期无严重冻害发生。当年生苗平均高128~148cm,最高单株260cm。2a生苗平均高4886cm,最高单株达700cm,其生长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与杉木苗相近。福建柏苗木根系分布深度... :连续2a进行福建柏引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北亚热带南京地区引种苗期无严重冻害发生。当年生苗平均高128~148cm,最高单株260cm。2a生苗平均高4886cm,最高单株达700cm,其生长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与杉木苗相近。福建柏苗木根系分布深度大于杉木,但根系生物量较小,地上部分/地下部分较大。在遮荫条件下,当年生苗月高生长呈现两次峰值,分别在6月和10月出现;2a生苗月高生长仅有1次峰值,在9月出现。南靖、德化、仙游3个种源间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有极显著差异,但苗期生长与生物量性状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引种 种源 苗期生长 耐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杉木优质高产优树的子代选择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晓储 黄利斌 +1 位作者 王伟 眭国荣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1-15,共5页
对苏南杉木50个优树自由授粉半同胞家系林12a木材基本密度测定表明,优树子代有显著变异,家系间变异>家系内变异。木材(基本密度)性状与树高有显著中等强度负遗传相关,与胸径、材积的负遗传相关不明显。性状变异的大小为树高... 对苏南杉木50个优树自由授粉半同胞家系林12a木材基本密度测定表明,优树子代有显著变异,家系间变异>家系内变异。木材(基本密度)性状与树高有显著中等强度负遗传相关,与胸径、材积的负遗传相关不明显。性状变异的大小为树高>胸径>基本密度。供试群体中有9个家系子代生长和材性优于对照。经材积生长与材性性状两阶段独立选择法联合改良,选出句东24、溧黄1、句12、句14四个优质高产的当地杉木优良家系,12a材积遗传增益达14.0%~42.2%,基本密度遗传增益为0.9%~6.0%。这些优良家系为杉木定向改良应用提供了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优树子代 半同胞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不同栽培模式的经济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晓储 黄利斌 +4 位作者 王伟 吕祥生 眭国荣 孙龙宝 陆祥林 《江苏林业科技》 1997年第4期1-7,共7页
苏南低山丘陵地区杉木林采用短周期(12~15年主伐)栽培模式,其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显著高于长周期(19~26年主伐)模式。短周期第2茬萌芽更新(10年主伐)模式也有类似效果。地位指数14m,15年主伐模式(Ⅲ1)比26... 苏南低山丘陵地区杉木林采用短周期(12~15年主伐)栽培模式,其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显著高于长周期(19~26年主伐)模式。短周期第2茬萌芽更新(10年主伐)模式也有类似效果。地位指数14m,15年主伐模式(Ⅲ1)比26年主伐模式(Ⅰ)总出材量增加58.3%;林地等价年值,内部收益率,益本比分别提高5.24倍,16.65%,2.15倍。地位指数12m,12年主伐模式(Ⅳ1)总出材量比19年主伐模式(Ⅱ)产材量增加12.2%;林地等价年值,内部收益率,益本比分别提高1.64倍,4.41%和1.30倍。两茬延续作业(第2茬萌芽更新,10年主伐),在相近的生产周期内因栽培作业茬数增加,模式Ⅲ和模式Ⅳ的总出材量分别比模式Ⅰ与模式Ⅱ增加91.1%~114.0%;林地等价年值,内部收益率,益本比分别增加165.7%~458.0%;4.48%~16.66%;136.9%~18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栽培模式 经济评价 等价年值 收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优良种源家系选择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晓储 黄利斌 +12 位作者 王伟 蒋志新 吕祥生 王敏敏 王福林 李玉良 马文明 段雅红 杜晓祥 祝良林 卢洪霖 眭国荣 李志琪 《江苏林业科技》 1999年第1期13-19,34,共8页
根据杉木地理种源试验和家系选择研究成果,从优良种源区直接引进经鉴定的优良家系组成选育群体,在江苏省句容市3个试点进行测定,优中选优。6a研究结果表明,家系间生长,适应性,抗病(炭疽病)性与结实性有显著的遗传差异。高径... 根据杉木地理种源试验和家系选择研究成果,从优良种源区直接引进经鉴定的优良家系组成选育群体,在江苏省句容市3个试点进行测定,优中选优。6a研究结果表明,家系间生长,适应性,抗病(炭疽病)性与结实性有显著的遗传差异。高径比、尖削度等干形指标和侧枝粗、林分整齐度等性状未见明显差异。家系选择具有较高的潜力和明显的增产效果。经综合坐标法选出亚林1、亚林2、湘1、湘2、林朵6、林朵7、林朵8、林朵19、林朵25等9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初选家系,比生产上现行推广的广西融水优良种源杉木幼林(5a生)材积分别增加491%~2001%(12m中等立地);283%~1602%(10m较差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源 家系 遗传变异 综合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涝对银荆苗成活率影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洪莲 蒋小弟 +4 位作者 王伟 滕士元 黄福祥 刘家财 张新 《江苏林业科技》 2001年第1期28-29,共2页
调查研究表明 ,2年生以上银荆苗具有一定的耐涝性 ,且随苗龄、苗高增大而增强。但当年生银荆苗不耐涝 ,故在圃地选择时 ,要确保排灌方便 。
关键词 银荆 水涝 成活率 苗木 耐涝性 苗圃地选择 园林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优良种源在苏南低山丘陵地区的推广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Lu xiangsheng et al.(zhu janglu No.191.Nanjing,210008,PRC) 《江苏林业科技》 1996年第2期10-13,共4页
本文报道了杉木优良种源在江苏南部低山丘陵地区推广的背景和依据,组织体系,措施与配套技术,推广情况及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关键词 杉木 优良种源 低山丘陵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