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蔬农残速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车上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孙立荣 刘贤进 +2 位作者 余向阳 张志勇 崔恒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0-152,共3页
利用目前普遍使用的农残快速检测技术———酶抑制法,研究建立车载检测平台中样品前处理方法、配套样品净化与快速检测设备,探索适宜在车载检测平台上应用的果蔬农残快速检测技术,提高检测准确率。检测结果通过气谱验证,准确率达80%以上。
关键词 酶抑制法 农残 快速检测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稻米重金属镉检测多级抽样最优试验方案的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伟 宋雯 +1 位作者 尹双义 徐辰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52-2056,共5页
为了探讨江苏省稻米重金属镉检测多级抽样最佳试验方案,本文以一个三级抽样检测结果为例,经方差分析F检验,发现地市间和样点村间差异均极显著,各级误差方差以地市间最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一定精确度保证下的最优配置抽样方案。结果... 为了探讨江苏省稻米重金属镉检测多级抽样最佳试验方案,本文以一个三级抽样检测结果为例,经方差分析F检验,发现地市间和样点村间差异均极显著,各级误差方差以地市间最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一定精确度保证下的最优配置抽样方案。结果表明,为了提高调查的精确度,在经费许可的条件下可采用随机抽取6个地市,每个地市随机抽取20个样点村或农技推广站,每个样点村随机重复2次的抽样方案;若资金较为紧张,在保证当前精确度的基础上,亦可以采用随机抽取6个地市,每个地市随机抽取10个样点村或农技推广站,每个样点村随机重复2次的抽样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抽样 稻米 重金属 最优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发展刍议 被引量:8
3
作者 刘贤进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1年第1期30-32,共3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科学的重要新学科.也是社会公共安全科学的重要分支,与食品学科部分交叉。从国际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是近20年来农业和生物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国际和平安全的改善、食... 农产品质量安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科学的重要新学科.也是社会公共安全科学的重要分支,与食品学科部分交叉。从国际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是近20年来农业和生物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国际和平安全的改善、食品供给的全球化推动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发达国家,食用农产品安全主要集中在畜禽产品(及其制品)的源头生产和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安全学科 食用农产品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 农业科学 安全科学 生物科学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管控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贤金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5年第2期14-16,24,共4页
本文分析了农产品产供过程质量安全管控存在的技术难点,介绍了农药、重金属、真菌毒素等危害物在近10种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的农产品产供过程的安全管控技术研究进展,提出了优质农产品产供安全过程管控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过程管控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质量安全主要化学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5
作者 刘腾飞 董明辉 +3 位作者 杨代凤 张存政 顾俊荣 徐德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10-325,共16页
茶叶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饮料作物,具有独特的香气、药用及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导致茶叶质量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相关文... 茶叶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饮料作物,具有独特的香气、药用及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导致茶叶质量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相关文献,从茶叶样品的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两个方面,对影响茶叶质量安全的主要化学因素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和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对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开展相关的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农药残留 重金属 真菌毒素 分析方法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适体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徐敦明 吴敏 +4 位作者 邹远 张强 吴崔晨 周昱 刘贤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5-933,共9页
核酸适体(Aptamer)是经体外筛选技术(SELEX)筛选出的能特异结合蛋白质或其它小分子物质的寡聚核苷酸片段,对可结合的配体有严格的识别能力和高度的亲和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SELEX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和工具,被广泛应用到分... 核酸适体(Aptamer)是经体外筛选技术(SELEX)筛选出的能特异结合蛋白质或其它小分子物质的寡聚核苷酸片段,对可结合的配体有严格的识别能力和高度的亲和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SELEX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和工具,被广泛应用到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临床医学等领域。高通量筛选的技术特点与Aptamer精确识别、易体外合成与修饰等特性,使得Aptamer在分析化学与生物医药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提高筛选效率和效果为目标的核酸适体筛选技术新进展、核酸适体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回顾,展望了核酸适体在食品安全分析上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体 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 食品安全 残留分析 有机小分子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稻米镉含量调查及其膳食暴露评估 被引量:12
7
作者 宋雯 李优琴 +1 位作者 吕康 刘贤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6-893,共8页
为评价江苏省稻米重金属镉污染现状,于2013年在全省13市调研抽检了1101份稻谷,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稻米中的镉含量。检测结果显示,全省稻米镉的检出率为97.6%,平均含量为0.036 4 mg·kg^(-1),检出范围是0.000 3~0.431 0 mg... 为评价江苏省稻米重金属镉污染现状,于2013年在全省13市调研抽检了1101份稻谷,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稻米中的镉含量。检测结果显示,全省稻米镉的检出率为97.6%,平均含量为0.036 4 mg·kg^(-1),检出范围是0.000 3~0.431 0 mg·kg^(-1),仅有0.27%的样本超出0.2 mg·kg^(-1)的限量。整合我国居民20个性别年龄组人群的稻米消费和体重信息,采用非参数概率模型对稻米镉的膳食暴露量进行评估,并与JECFA推荐的镉的暂定每月耐受摄入量(PTMI)25μg·kg^(-1)体重相比,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居民食用江苏地区稻米产生的平均镉暴露风险尚可接受,但在P95的风险水平下,14岁以下人群的摄入量相对较高,占PTMI的86.3%~130.7%,其中11岁以下人群中有6.8%~9.0%的个体摄入量超过PTMI,潜在风险较大。建议对稻米中的重金属镉进行持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膳食暴露 概率评估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中4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江苏省人群的暴露水平及潜在危害 被引量:5
8
作者 梁颖 孙立荣 +2 位作者 张存政 余向阳 刘贤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8-672,共5页
为定量评估江苏省人群对蔬菜中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以及三氟氯氰菊酯农药残留的暴露水平及其对人体健康的慢性危害,以该地区蔬菜中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实测数据和文献中相关参数为基础资料,采用饮食暴露模型(DEEM)估算菊酯类农药... 为定量评估江苏省人群对蔬菜中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以及三氟氯氰菊酯农药残留的暴露水平及其对人体健康的慢性危害,以该地区蔬菜中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实测数据和文献中相关参数为基础资料,采用饮食暴露模型(DEEM)估算菊酯类农药对该地区人群的暴露水平,并采用参考剂量百分比、暴露边界2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其慢性危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氯氰菊酯对人群的终身日均暴露水平最高,为0.727μg/(kg.d),其次分别为氰戊菊酯、甲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终身日均暴露水平分别为0.081μg/(kg.d)、0.036μg/(kg.d)、0.023μg/(kg.d)。菊酯类农药对儿童的日均暴露水平几乎为成人的2倍。慢性危害分析表明,蔬菜中氯氰菊酯残留对江苏省人群的慢性危害远大于其他3种菊酯类农药,人群对该4种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暴露水平均属于安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酯类农药 饮食暴露模型 慢性危害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市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探讨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立荣 梁颖 刘贤金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6-397,425,共3页
通过分析国际上发达国家超市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控制的特点,针对目前我国超市农产品供应链类型与特点,探讨建立以超市检测体系为核心的供应链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及运行机制,为连锁超市农产品经营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 超市 农产品供应链 控制体系 发达国家 质量安全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质量安全HACCP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立荣 刘贤金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2-404,共3页
依据国际先进的HACCP质量管理体系,对草莓生产过程主要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出生产地环境、种苗繁育、投入品使用、包装贮运环节为关键控制点(CCP),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为草莓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 草莓 质量 安全 HACCP系统 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认证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梁颖 卢海燕 刘贤金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共3页
食品安全认证制度是有效的食品安全保证方法,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食源性疾病时刻威胁我们的人身安全,保证食品安全的食品安全认证制度尚未得到相应的快速发展。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食品安全认证的现状,剖析了我国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认证制度是有效的食品安全保证方法,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食源性疾病时刻威胁我们的人身安全,保证食品安全的食品安全认证制度尚未得到相应的快速发展。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食品安全认证的现状,剖析了我国食品安全认证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推动食品安全认证在我国食品行业中的快速高层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认证 现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技术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岩岩 赵圣明 +4 位作者 梁颖 刘贤金 张浩 李红波 屠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42-346,共5页
随着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发展,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该技术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抗体制备技术应用于食品中常见的抗生素、生物毒素、有害小分子的检测及食源性致病菌控制,同时可以开发有毒待检物的替代品建立绿色检测技术。此外... 随着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发展,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该技术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抗体制备技术应用于食品中常见的抗生素、生物毒素、有害小分子的检测及食源性致病菌控制,同时可以开发有毒待检物的替代品建立绿色检测技术。此外,噬菌体展示技术在新型食品防腐剂开发等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介绍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基础上,对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高通量筛选 食品安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农村食品安全状况调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延丰 石志琦 +2 位作者 陈健 徐庆宣 王高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209-210,共2页
通过对苏北4市(宿迁、淮安、连云港、盐城)下辖的30多个乡镇和村庄的100多家商店(包括超市)进行食品安全情况的市场调查,评价苏北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调查食品总的不合格率为8.96%,苏北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总体较好,但部分食... 通过对苏北4市(宿迁、淮安、连云港、盐城)下辖的30多个乡镇和村庄的100多家商店(包括超市)进行食品安全情况的市场调查,评价苏北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调查食品总的不合格率为8.96%,苏北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总体较好,但部分食品种类存在一定的安全质量问题,应加大对这些食品的安全监管力度,规范进货渠道,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食品 安全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规范化探讨——以食品安全监测车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立荣 刘贤金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4-266,共3页
简要介绍了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现状与发展趋势,并以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食品安全监测车为例,进行仪器设备更新配置和运行管理规范化探讨,使其提升为具有法定检测资质的移动实验室,进一步通过实验室认可,实现第三方公正检测能力。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移动实验室 监测车 仪器设备 运行管理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的生态栽培与茶叶质量安全风险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荣林 彭英 +2 位作者 周建涛 孔云龙 王丽君 《中国茶叶》 2011年第3期9-11,共3页
人与自然的和谐始终是人类追求的崇高目标。《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以生态现代化为主题,提出了未来50年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蓝图,建设生态农村列入蓝图之中。
关键词 茶叶质量 安全风险 生态栽培 生态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 人与自然 生态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和饲料安全性的生物监测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荣林 《饲料博览(技术版)》 2008年第3期39-42,共4页
动物源食品的充分供应依赖于养殖业,而现代养殖业的基础是饲料工业,因此饲料的安全性是食品安全中的一个源头环节。要确认饲料的安全性,对饲料及其原料实行规定项目的检测仍是最前沿的一个控制性节点。
关键词 饲料安全性 动物源食品 生物监测技术 饲料工业 食品安全 养殖业 控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硝唑在蜂蜜中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和停药安全期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格 陈圣崴 陈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1期287-289,共3页
蜂蜜中替硝唑药物使用的停药安全期和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替硝唑浓度在0.05~2.5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3.4%~99.1%,相对标准偏差为1.27%~5.31%,最低检测限为0.01μg/mL。... 蜂蜜中替硝唑药物使用的停药安全期和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替硝唑浓度在0.05~2.5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3.4%~99.1%,相对标准偏差为1.27%~5.31%,最低检测限为0.01μg/mL。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替硝唑施药浓度为2.0g/L时,停药安全期是15d以上;施用浓度5.0g/L时,停药安全期是25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替硝唑 残留量 高效液相色谱 停药安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华 祭芳 +2 位作者 徐剑宏 王裕中 史建荣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21-726,共6页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有效的毒素检测方法,以保证麦类作物的安全生产以及谷物食品的安全性。【方法】以主要赤霉病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为对象,利用半琥珀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牛血清蛋白偶联物(3-HS-DON-BSA)作免疫原...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有效的毒素检测方法,以保证麦类作物的安全生产以及谷物食品的安全性。【方法】以主要赤霉病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为对象,利用半琥珀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牛血清蛋白偶联物(3-HS-DON-BSA)作免疫原,分别采用腹膜腔注射法和颈、背部多点注射法免疫Balb/c小鼠和豚鼠,获得DON的多抗血清,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多抗豚鼠血清的效价达到1∶6400,而小鼠混合血清的效价则为1∶12800。引起DON抗体最大结合50%抑制时,所需DON及其类似物3-Ac-DON和T-2毒素的量分别为63μg·ml-1、114μg·ml-1和>1000μg·ml-1;相对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00%,55.2%和6.3%。包被抗原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1500,小鼠血清工作浓度为1/1600。在包被原和小鼠血清的最适工作浓度下,20%以上的甲醇稀释度对DON免疫分析有显著的影响,低于10%浓度的甲醇对DON免疫分析基本无影响。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范围为0.01~100μg·ml-1,检出限为0.02μg·ml-1,平均回收率为82%~93%,精密度(CV%)为4.65%~21.3%。【结论】本文提出的毒素检测方法,检测成本低,方便易行,不仅可以应用于小麦赤霉病的病理学研究,也可广泛应用于谷物及其制成品中DON毒素的含量检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免疫学检测 ELISA 小麦赤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适体识别荧光法检测汞离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雷兆静 张存政 +3 位作者 胡秋辉 刘媛 张强 刘贤金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27-1831,共5页
通过对已知的Ni2+适体的改造,发现了对Hg2+有较强结合活性的核酸适体N1,基于N1的二级结构进行改造,获得了具有较高活性的核酸适体N5,并建立了荧光检测方法。以荧光基团FAM标记核酸适体,在94℃变性5 min,室温(25℃)下复性30 min后,适配... 通过对已知的Ni2+适体的改造,发现了对Hg2+有较强结合活性的核酸适体N1,基于N1的二级结构进行改造,获得了具有较高活性的核酸适体N5,并建立了荧光检测方法。以荧光基团FAM标记核酸适体,在94℃变性5 min,室温(25℃)下复性30 min后,适配体与标记有荧光猝灭基团DABCYL的一段互补序列Q2结合(适体与Q2的浓度比为1∶3),加入系列浓度的Hg2+与互补序列竞争结合核酸适体,以荧光信号的变化定量分析Hg2+浓度。结果表明,N1与Hg2+结合呈线性,线性范围为1.25~20 mg/L;检出限为0.62 mg/L;以N1结构为基础改造合成的序列和结构均不同的适体N4,N5,N6,N7对Hg2+的识别结合活性均不同,其中适体N5与Hg2+结合活性最为灵敏,特异性高,线性范围为0.156~2.50 mg/L;检出限为78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体 荧光 汞离子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晓 张晴晴 +3 位作者 程罗根 张心明 刘媛 刘贤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1-355,共5页
为检测动物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建立酯联免疫检测法(ELISA)。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回收率范围为67%~99%,其最低检出限为0.1μg/kg;以建立的ELISA法对随机添加的35个普通动物饲料样本进行分析,并以HPLC法对同一批样品... 为检测动物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建立酯联免疫检测法(ELISA)。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回收率范围为67%~99%,其最低检出限为0.1μg/kg;以建立的ELISA法对随机添加的35个普通动物饲料样本进行分析,并以HPLC法对同一批样品进行检测,两种方法回收率相关系数为0.9561。证明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适合动物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动物饲料 酶联免疫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