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足浴对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晓庆 段培蓓 +1 位作者 梅思娟 杨丽华 《护理学报》 2015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对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为疲乏的有效控制提供新的辅助护理方法。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肿瘤外科2012年12月—2014年12月确诊胃肠道肿瘤且行化疗的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对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为疲乏的有效控制提供新的辅助护理方法。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肿瘤外科2012年12月—2014年12月确诊胃肠道肿瘤且行化疗的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6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有氧运动联合清水足浴;观察组给予有氧运动联合中药足浴;采用简明疲乏评估量表及生活质量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4周后收集患者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资料,经意向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疲乏缓解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能有效缓解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严重程度,作为一种辅助护理手段改善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化疗 癌因性疲乏 足浴 有氧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科护士化疗诱发恶心呕吐知识掌握和临床实践调查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晓庆 段培蓓 +3 位作者 张晓琴 梅思娟 杨丽华 孙龙 《护理学报》 2014年第11期23-25,共3页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诱发恶心呕吐反应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临床实践的情况,为提高临床护士临床实践技能,促进化疗诱发恶心呕吐反应的有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的105名肿瘤科护士...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诱发恶心呕吐反应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临床实践的情况,为提高临床护士临床实践技能,促进化疗诱发恶心呕吐反应的有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的105名肿瘤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化疗诱发恶心呕吐的评估、控制及其影响因素等4个方面。结果在评估方面,48.1%的被调查者主要根据自己临床经验对患者化疗诱发恶心呕吐反应进行评估,只有42.6%的被调查者使用评估工具;34.0%的被调查者只有在患者汇报恶心呕吐时才会对其进行评估,只有31.1%进行规律性地评估。在控制方面,非药物疗法在化疗诱发恶心呕吐反应的控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只有18.4%的被调查者采用非药物疗法对化疗诱发恶心呕吐反应进行干预,其中,转移注意力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在阻碍因素方面,被调查者认为只有少部分患者主动汇报恶心呕吐反应情况(80.0%)、时间的限制及沉重的工作量(76.2%)是阻碍化疗诱发恶心呕吐反应有效控制的主要因素;在促进因素方面,被调查者认为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47.6%)、建立控制方案(76.2%)及对临床护士进行化疗诱发恶心呕吐反应相关知识的专业培训(68.8%)是改善化疗诱发恶心呕吐反应预防控制的有效措施。结论大多数被调查者缺乏足够的化疗诱发恶心呕吐预防和控制的相关知识,建议加强临床护士化疗诱发恶心呕吐管理培训课程的继续教育,鼓励护士积极参与化疗诱发恶心呕吐管理的实践,共同促进化疗诱发恶心呕吐管理实践的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心呕吐 化疗 知识 护士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关于肿瘤化疗患者预期性恶心呕吐干预性研究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晓庆 段培蓓 +1 位作者 张晓琴 诸建华 《护理学报》 2014年第14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我国肿瘤化疗患者预期性恶心呕吐干预性研究的现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以"预期性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化疗"为主题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 目的分析我国肿瘤化疗患者预期性恶心呕吐干预性研究的现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以"预期性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化疗"为主题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关于肿瘤化疗患者预期性恶心呕吐研究的护理文献检索;采用EndNote X3软件查重,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采用改良后的Jadad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CONSORT声明2010版本对文献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共检索出10篇有关预期性恶心呕吐的干预性研究,干预方法涉及中医护理、心理干预及音乐疗法等。本次纳入的文献方法学质量极低,Jadad评分均低于2分,只有1项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配,其他文献均只提及"随机"字样;无1篇采用分配隐藏、盲法及失访与退出的报道。纳入研究报告书写欠规范,主要体现在忽视随机方法的阐述、缺乏盲法、分配隐藏的使用、样本量无具体的估算方法、缺乏依从性、病例脱落及失访情况的分析及忽视不良反应的报告等。结论国内有关肿瘤化疗患者预期性恶心呕吐干预性研究较少;文献方法学质量较差,报告书写欠规范,因此,应加强预期性恶心呕吐干预性研究的方法学研究,注重报告的书写规范,以提高科研质量,满足循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心呕吐 预期性 化疗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肠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爱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24期71-71,73,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肠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需进行胃肠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围术期的护理,研究组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分析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切...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肠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需进行胃肠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围术期的护理,研究组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分析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5%(3/40);对照组的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5%(7/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4.69,P<0.05)。结论:可知,对于胃肠手术患者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缩短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胃肠手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肿瘤细胞中霉酚酸Ⅱ相代谢特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顾融融 姜超 +7 位作者 张峰 刘福坤 肖文璟 曹蓓 石建 葛纯 阿基业 王广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9期961-968,共8页
目的:研究和比较体内外肝肿瘤细胞和正常肝细胞Ⅱ相代谢特征。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人肝肿瘤细胞株与正常人肝细胞株、临床来源肝肿瘤组织与肿瘤旁组织,检测UGT1A9的基因与蛋白水平表达,以霉酚酸为模型药物、HPLC法定量测定霉酚酸及其葡萄... 目的:研究和比较体内外肝肿瘤细胞和正常肝细胞Ⅱ相代谢特征。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人肝肿瘤细胞株与正常人肝细胞株、临床来源肝肿瘤组织与肿瘤旁组织,检测UGT1A9的基因与蛋白水平表达,以霉酚酸为模型药物、HPLC法定量测定霉酚酸及其葡萄糖醛酸结合物,考察霉酚酸在上述细胞和组织微粒体中的代谢强弱,分析肝肿瘤细胞与正常肝细胞中II相代谢酶UGT1A9的功能与差异。结果:体外培养人肝肿瘤细胞HepG2和临床来源人肝细胞瘤组织中UGT1A9表达分别高于正常人肝细胞L-O2和人肝肿瘤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然而人肝肿瘤细胞HepG2和人肝肿瘤组织对霉酚酸的代谢能力远低于人正常肝细胞L-O2和人肝肿瘤癌旁组织(P<0.05)。结论:人肝肿瘤细胞与临床来源人肝细胞瘤组织中UGT1A9的表达与功能存在不相关性,提示肿瘤细胞中虽然UGT1A9表达较高,但其功能存在某些缺失,可能与肿瘤细胞内营养相对缺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 L-O2 UGT1A9 霉酚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适宜技术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9
6
作者 许可慧 吴丽红 王晓庆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15期2269-2273,共5页
肠内营养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耐受情况,中医适宜技术在改善肠内营养耐受性方面疗效确切。本文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中医适宜技术干预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进行综述,分析中医适宜技术在提升肠内营养耐受性中的应用优势,探讨存在... 肠内营养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耐受情况,中医适宜技术在改善肠内营养耐受性方面疗效确切。本文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中医适宜技术干预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进行综述,分析中医适宜技术在提升肠内营养耐受性中的应用优势,探讨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研究和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耐受性 重症患者 中医适宜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四君子汤调节T细胞PD1泛素化水平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抑制胃癌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谭倩影 谢贵萍 +4 位作者 李响 刘莲芳 吴冠楠 吴晓宇 翟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29-636,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四君子汤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增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C57BL/6小鼠MFC胃癌皮下荷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C57BL/6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6.24 g·kg^(-1))、中药高剂量组(12.48 g&#... 目的探讨黄芪四君子汤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增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C57BL/6小鼠MFC胃癌皮下荷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C57BL/6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6.24 g·kg^(-1))、中药高剂量组(12.48 g·kg^(-1)),每组6只;记录小鼠体质量,计算肿瘤体积;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中IFN-γ、IL-2、IL-8和TNF-α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小鼠肿瘤、脾脏和胸腺中CD4^(+)、CD8^(+)、PD1^(+)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检测小鼠肿瘤中PD1泛素化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皮下荷瘤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加(P<0.05),外周血中IFN-γ、IL-2和TNF-α表达水平降低(P<0.001)、IL-8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小鼠肿瘤大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外周血中IFN-γ、IL-2和TNF-α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01,P<0.01),而IL-8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中药高剂量组小鼠的肿瘤、脾脏和胸腺中CD4^(+)、CD8^(+)T细胞亚群表达均增加(P<0.001),PD1^(+)T细胞则随着其泛素化水平增加(P<0.01)而表达下降(P<0.001)。结论黄芪四君子汤可上调MFC荷瘤小鼠CD4^(+)、CD8^(+)T细胞表达,调节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增加T细胞胞内泛素化水平,促使PD1表达下调,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黄芪四君子汤 免疫微环境 泛素化 P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预测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顾昕 可飞 +7 位作者 吴晋蓉 王耀辉 陈志伟 刘婕 卞新禹 马珺 于大海 鹿红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865-871,共7页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肿瘤间质中浸润T淋巴细胞(TIL)密度与新辅助放化疗反应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55例初诊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前肠镜标本和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标本的肿瘤间质中CD3+、CD8+和CD45RO+浸润T淋巴细胞...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肿瘤间质中浸润T淋巴细胞(TIL)密度与新辅助放化疗反应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55例初诊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前肠镜标本和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标本的肿瘤间质中CD3+、CD8+和CD45RO+浸润T淋巴细胞密度。评估肿瘤间质浸润T淋巴细胞密度与肿瘤退缩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cT_(2)~cT_(3)期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前肠镜活检标本中CD3+TILs、CD8+TILs高表达率显著高于cT 4期的患者(62.8%vs.25%,P=0.02;58.1%vs.25%,P=0.042);中分化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前肠镜活检标本中CD45RO+TILs高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患者(65.9%vs.18.2%,P=0.012)。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标本中CD3+TILs、CD8+TILs分别为13.46%和14.52%,高于新辅助放化疗前肠镜活检标本的9.89%和5.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放化疗前肠镜活检标本肿瘤间质内CD3+TILs、CD8+TILs、CD45RO+TILs高表达者,以及低T分期患者对新辅助放化疗更加敏感,能够获得良好的局部肿瘤退缩。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CD8+TILs高表达是TRG反应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OR=7.537,95%CI=1.878~30.240,P=0.004)。结论新辅助放化疗通过增加CD3+TILs、CD8+TILs浸润激活抗肿瘤免疫;新辅助放化疗前肿瘤间质中CD3+TILs、CD8+TILs、CD45RO+TILs高密度浸润是新辅助放化疗的敏感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肿瘤间质 CD3+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 CD8+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 CD45RO+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 新辅助放化疗 肿瘤退缩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提高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强梅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2期619-620,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提高消化肿瘤外科病房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的作用。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组织、确定品管圈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对消化肿瘤外科护士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提高消化肿瘤外科病房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的作用。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组织、确定品管圈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对消化肿瘤外科护士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评价。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消化肿瘤外科护士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均远远高于实施前。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中医护理操作落实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消化肿瘤外科 中医护理操作 落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P与EMR治疗结直肠小息肉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10
作者 孙仁虎 吴大鹏 +1 位作者 王心平 姜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 对比圈套器冷切除术(CSP)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直肠广基小息肉临床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广基小息肉患者临床资料,8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EMR组(EMR治疗)39例与CSP... 目的 对比圈套器冷切除术(CSP)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直肠广基小息肉临床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广基小息肉患者临床资料,8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EMR组(EMR治疗)39例与CSP组41(CSP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息肉切除情况、应激反应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CSP组手术时间、息肉切除时间均明显短于EMR组(P<0.05);两组在息肉整块切除、组织学完全切除率、回盲部插管、息肉回收率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NLR、白细胞、CRP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NLR、白细胞、CRP水平均出现明显上升(P<0.05),而CSP组术后NLR、白细胞、CRP水平均明显低于EMR组(P<0.05);EMR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69%,CSP组为2.43%,术后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CSP与EMR治疗结直肠广基小息肉均可有效完整切除息肉,临床疗效相当,但CSP对患者创伤更小,无需黏膜下注射,手术效率高,术后出血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套器冷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结直肠小息肉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叩齿咽津法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张敏 黄晓钰 +2 位作者 许可慧 吴蓉 吴丽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8-1302,共5页
目的:观察叩齿咽津法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管理提供临床参考。方法:便利选取14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胃癌患者规范化围... 目的:观察叩齿咽津法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管理提供临床参考。方法:便利选取14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胃癌患者规范化围手术期护理及循序渐进式营养支持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叩齿咽津法。干预后评估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肠内营养中断率、术后第2天及第7天肠内营养达标率、术后第7天口服能量达标率及血清前白蛋白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肠内营养中断率,术后第7天肠内营养达标率、口服能量达标率及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叩齿咽津法联合术后循序渐进式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胃肠功能,促进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有效实施,帮助患者更有效地过渡到口服营养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叩齿咽津 胃肠功能障碍 早期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与炎症因子的关系研究
12
作者 黄晓钰 吴丽红 王永磊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4年第6期805-810,共6页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探讨炎症因子与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4月期间在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肿瘤外科行胃癌根治术并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200例患者,依据患者...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探讨炎症因子与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4月期间在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肿瘤外科行胃癌根治术并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200例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存在肠道不耐受症状,分为喂养耐受组及喂养不耐受组。收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等病例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喂养不耐受组患者年龄(65.65±15.11)岁、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分(3.31±1.34)分、术中出血量(92.74±48.36)ml、手术时长(212.53±48.51)min、术后首次下床时间(4.58±2.06)d,均高于喂养耐受组(P<0.05);喂养不耐受组患者前白蛋白水平(126.61±52.15)g/L,低于喂养耐受组(P<0.05),全球领导人营养不良倡议(GLIM)评估营养不良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P<0.05),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喂养不耐受组患者血清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1β、CRP水平分别为[(6.17±2.73)pg/ml,(48.29±18.49)pg/ml,(41.64±16.34)pg/ml,(21.6±12.69)pg/ml,(70.42±38.09)mg/L],均高于喂养耐受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NRS 2002、GLIM营养不良评定、术中出血量是肠内营养耐受不良的危险因素。胃癌术后患者炎症因子IL-6、IL-8、IL-1β与胃癌术后患者炎症因子IL-6(r=0.388,P=0.028),IL-8(r=0.351,P=0.005),IL-1β(r=0.323,P=0.011)与喂养不耐受呈正相关。结论年龄、NRS 2002、GLIM评定营养不良、术中出血量是胃癌术后患者喂养不耐受的危险因素,炎症因子表达与喂养耐受程度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不耐受 影响因素 血清炎症因子 胃癌术后 早期肠内营养 耐受性 相关性 肠道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肠造口居家护理平台的设计及在江苏省的应用 被引量:34
13
作者 吴玲 羊丽芳 +4 位作者 李菊云 赵静 王洁 王青青 霍孝蓉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92-1194,共3页
目的探讨永久性肠造口居家护理平台的设计及应用效果。方法设计永久性肠造口居家护理平台手机应用系统,指导并教会江苏省部分三级甲等医院的100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使用并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使用该平台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造口周围皮... 目的探讨永久性肠造口居家护理平台的设计及应用效果。方法设计永久性肠造口居家护理平台手机应用系统,指导并教会江苏省部分三级甲等医院的100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使用并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使用该平台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造口周围皮肤健康状况评分为(0.47±1.55)分。83.0%的患者可以通过该平台完成造口自我护理,无需到医院就诊,平台服务满意度为98.0%。结论永久性肠造口居家护理平台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造口周围皮肤问题,保证患者出院后护理的延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术 家庭护理(专业) 计算机 掌上 造口周围皮肤健康状况评分
原文传递
临床护士《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践行行为调查 被引量:17
14
作者 梅思娟 余娟 +1 位作者 杨丽华 王晓庆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4-86,94,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卫生行业标准《安宁疗护实践指南》的践行行为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收治疾病末期患者较多科室的216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践行行为总分为(119.40±2...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对卫生行业标准《安宁疗护实践指南》的践行行为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收治疾病末期患者较多科室的216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践行行为总分为(119.40±22.03)分,症状控制维度得分最高,心理支持维度得分最低;不同特征护士践行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护士《安宁疗护实践指南》总体践行行为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要针对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士践行行为,以提高安宁疗护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安宁疗护 临终关怀 姑息护理 行为标准 实践指南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术后患者疼痛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晓庆 段培蓓 +4 位作者 陶艳 陈毓雯 张晓琴 李菊云 诸建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5-8,22,共5页
目的了解腹部术后患者疼痛知识、信念及行为的现状,为制定疼痛健康教育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16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既往手... 目的了解腹部术后患者疼痛知识、信念及行为的现状,为制定疼痛健康教育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16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既往手术史和疼痛教育史及术后疼痛知识、信念、行为等。结果患者术后疼痛知识问卷得分为(63.03±2.68)分,处于较低的水平;有无手术史或疼痛教育史患者的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信念问卷5个维度中"行为改变的障碍"维度的4个项目得分最低,分别为(2.974±0.639)、(2.991±0.582)、(2.491±0.502)及(2.241±0.430)分;行为问卷的各条目得分为(1.517±0.502)至(3.448±0.499)分。结论患者对术后疼痛知识了解较少,对疼痛和止痛药的使用存在错误的观念,对术后疼痛控制的参与度不够。应选择适宜的健康教育方式,改善患者对术后疼痛相关知识的掌握,坚定其术后镇痛的信念,加强其术后自我镇痛管理行为,从而提高疼痛控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术后疼痛 知信行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营养补充降低进展期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期间营养不良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朱文强 吴震峰 +5 位作者 吴丽红 吴晓宇 陈彻 李为苏 姚学权 刘福坤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比较口服营养补充(ONS)与普通饮食在进展期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期间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行全胃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7例入组... 目的比较口服营养补充(ONS)与普通饮食在进展期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期间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行全胃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7例入组,其中34例接受营养指导,在普通饮食基础上行ONS,为ONS组;33例拒绝营养指导,行普通饮食,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术前2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和术后4疗程的辅助化疗。比较术后辅助化疗期间ONS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营养不良情况的差异。结果术后辅助化疗期间,两组患者BMI、白蛋白在第4次化疗前(P=0.013,P=0.036)、首次复查时(P=0.020,P<0.00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总蛋白、前白蛋白在首次复查时(P<0.001,P=0.02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首次复查时NRS2002评分,ONS组营养风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NS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进展期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期间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营养补充 胃癌 全胃切除 辅助化疗 营养不良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完全缓解病例的治疗策略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晓宇 姚学权 +3 位作者 陈彻 陈志伟 曹勤洪 刘福坤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完全缓解病例的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147例Ⅱ、Ⅲ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辅助放化疗后125例(85.03%)获得症状缓解,14例(9.52%)术后病理完全缓解...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完全缓解病例的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147例Ⅱ、Ⅲ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辅助放化疗后125例(85.03%)获得症状缓解,14例(9.52%)术后病理完全缓解(病理分期为pT0N0M0),其中5例行术后辅助化疗,未出现术后复发转移;其余9例未行术后治疗,有3例(33.3%)出现术后转移。结论:新辅助放疗可使低位直肠癌肿瘤缩小,临床症状大部分缓解,病理降期,部分患者可达到病理完全缓解,但对完全缓解病例,术后仍需行辅助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晓庆 段培蓓 +2 位作者 张晓琴 李菊云 诸建华 《护理管理杂志》 2013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调查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问卷、手术疼痛认知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行腹部手术的11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 目的调查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问卷、手术疼痛认知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行腹部手术的11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26.11±1.74)分,处于较低水平;手术病史、面对的应对方式及手术疼痛认知是影响患者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患者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不理想,建议根据影响患者术后镇痛自我管理行为的因素,制订针对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疼痛 镇痛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FU相关代谢酶表达与胃癌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姜超 孙正 +4 位作者 许哲 陈彻 姚学权 李为苏 刘福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15-1819,共5页
目的:比较新辅助介入化疗前后胃癌组织内胸腺嘧啶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二氢嘧啶脱氢酶(dihydropy-midine dehydrogenase,DPD),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 目的:比较新辅助介入化疗前后胃癌组织内胸腺嘧啶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二氢嘧啶脱氢酶(dihydropy-midine dehydrogenase,DPD),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等5-FU相关代谢酶表达,探讨其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对4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手术组(39例)和直接手术组(10例),对胃镜活检及手术后组织标本行实时定量PCR检测其中TS、DPD、TP和MTHFR的表达。结果:新辅助化疗组分为:化疗有效组(27)例和无效组(12例),有效率69.2%;化疗前有效组4种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无效组相比均低,其中DPD差异较明显(P<0.05);化疗后有效组TS、TP、DPD表达较无效组低50.3%、51.3%和31.2%(P<0.05);有效组TS和TP较化疗前分别下降38.6%和48.7%(P<0.05),而无效组则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介入化疗前肿瘤内DPD表达或者介入后TS、TP、DPD表达以及介入前后TS和TP表达变化程度与化疗敏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胸腺嘧啶合成酶 二氢嘧啶脱氢酶 胸腺嘧啶酸化酶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支持联合新辅助化疗在结直肠癌伴不全梗阻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文强 吴震峰 +4 位作者 曹勤洪 陈志伟 朱淼 吴晓宇 陈彻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90-292,296,共4页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联合新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伴不全梗阻病人的术前营养改善和梗阻缓解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保守治疗暂时缓解梗阻的结直肠癌病人87例。分别于入院后第2天、手术前3 d使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 2002)评估病人的营养风...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联合新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伴不全梗阻病人的术前营养改善和梗阻缓解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保守治疗暂时缓解梗阻的结直肠癌病人87例。分别于入院后第2天、手术前3 d使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 2002)评估病人的营养风险状况,测定身高、体重、BMI,检查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以及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在保守治疗期间,通过灌肠或口服缓泻药物行肠道准备,然后行肠镜检查。经病理诊断明确后行新辅助化疗,方案为FOLFOX4,所有病人完成2个疗程的静脉化疗。治疗期间,根据病人梗阻症状缓解的情况,逐步调整营养支持方式。结果:在87例病人中,65例(74.71%)病人的梗阻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营养支持方式由全胃肠外营养(TPN)转为全肠内营养(TEN)支持;22例(25.29%)病人的梗阻症状稍有缓解,营养支持方式由TPN转为PN+EN支持。术前病人营养风险明显降低,营养状况明显改善。CEA阳性的病人数虽无明显变化,但阳性的数值较入院时明显降低。结论:营养支持联合新辅助化疗在结直肠癌伴不全梗阻的病人中可改善其营养状况,降低营养风险,缓解梗阻症状,减轻肿瘤负荷,为限期手术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不全梗阻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支持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