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语言能力标准制定刍议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淑学 于亮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87,共4页
语言学家对"语言能力"的研究、认识,经过了一个"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语句"的语言能力,到"能否适切地使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再到"能否在不同的语境中得体地运用语言"的综合交际能力的过程。其实,&... 语言学家对"语言能力"的研究、认识,经过了一个"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语句"的语言能力,到"能否适切地使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再到"能否在不同的语境中得体地运用语言"的综合交际能力的过程。其实,"语言能力"不仅涵盖了人内在的语言能力与外显的语言知识,而且涵盖了实际的、动态的语言运用和人际交流的能力。这为汉语语言能力标准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汉语语言能力教育目标不能局限在"能说普通话,会写规范字"层面,应该是包括语言知识素质、语言能力素质和语言文化素质的"三级递进"的动态目标。汉语语言能力标准的制定应在标准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职业语言能力和艺术语言能力四个层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能力 汉语语言能力 汉语语言能力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聋童早期语言干预:究竟是口语还是手语? 被引量:7
2
作者 刘俊飞 许梦杰 杨亦鸣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16,共7页
聋童早期语言干预究竟应该使用何种语言,这一问题在聋教育界一直饱受争议。口语派认为,聋童能够借助读唇、残余听力、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学习口语,手语教学在语言干预中往往被排除在外。与此相反,手语派根据语言习得关键期理论及聋人语... 聋童早期语言干预究竟应该使用何种语言,这一问题在聋教育界一直饱受争议。口语派认为,聋童能够借助读唇、残余听力、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学习口语,手语教学在语言干预中往往被排除在外。与此相反,手语派根据语言习得关键期理论及聋人语言和文化等研究成果,强调聋童早期学习手语的诸多益处。本文系统梳理了口语派和手语派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历史,并主要从语言学等角度来看待口语和手语之争。通过比较,认为适合作为聋童早期语言干预的语言形式是手语;如果盲目强调口语的重要性,而忽视手语的发展,聋童将会被置于错失语言习得关键期的风险之中,从而成为没有母语的个体,其语言与认知等一系列能力的发展,也可能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聋童 语言干预 手语 双语教育 人工耳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地区的语言及其文化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宏开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3,共13页
东亚地区的语言极其复杂,根据传统分类,大体分为汉藏、南亚、南岛3大板块。下位又可分为汉、藏缅、苗瑶、侗台、南岛、越芒、孟高棉等相关语族。他们之间的发生学关系错综复杂。本文拟根据史前人类学和考古学资料,梳理东亚地区早期人类... 东亚地区的语言极其复杂,根据传统分类,大体分为汉藏、南亚、南岛3大板块。下位又可分为汉、藏缅、苗瑶、侗台、南岛、越芒、孟高棉等相关语族。他们之间的发生学关系错综复杂。本文拟根据史前人类学和考古学资料,梳理东亚地区早期人类活动及文化遗迹,探讨与现今东亚地区语言大体的格局及其可能的渊源关系。以求教于学术界,并引起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地区 史前文化 汉藏语系 发生学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几个数词的同源关系看汉藏语系语言的历史遗存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宏开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1-579,共19页
关于汉藏语系的外延和内涵有许多不同意见。文章赞同传统四分法的学术观点,并以此作为出发点论证了汉藏语系语言的历史遗存和共同创新。文章以汉藏语系的9个基本数词为例,论证了汉语、藏缅语、侗台语和苗瑶语的同源关系。这种同源关系... 关于汉藏语系的外延和内涵有许多不同意见。文章赞同传统四分法的学术观点,并以此作为出发点论证了汉藏语系语言的历史遗存和共同创新。文章以汉藏语系的9个基本数词为例,论证了汉语、藏缅语、侗台语和苗瑶语的同源关系。这种同源关系是建立在一批同源词基础之上的,这些同源词之间有共同的原始遗存和共同的创新,都是从共同的原始类型发展到现在的。另外这些类型特征在现存的语言里仍然残存着,如音节结构类型中的复辅音、结尾辅音等。这是我们今天赖以论证同源关系的基础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语系 历史遗存 同源词 数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如何学习新的语言规则 被引量:1
5
作者 耿立波 杨丽 +1 位作者 方娇艳 杨亦鸣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37,62,共12页
成人大脑究竟能否掌握新的语言规则,是语言学习研究领域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习得年龄、输入量和相似性,哪个才是影响语言规则学习的重要因素?学界始终没有统一的结论。该文以成年汉语母语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小数据的人工语法学习(artifi... 成人大脑究竟能否掌握新的语言规则,是语言学习研究领域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习得年龄、输入量和相似性,哪个才是影响语言规则学习的重要因素?学界始终没有统一的结论。该文以成年汉语母语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小数据的人工语法学习(artificial grammar learning, AGL)范式设计实验,采用跟踪调查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在高/低输入量条件下,人脑加工与汉语相似程度不等的三种句法结构时的神经机制。结果发现,成人可以在小数据学习范式下,运用无监督学习方法掌握新的语言规则;人脑可以基于少量的规则输入习得多种人工语法规则,并表现出趋近于母语加工的自动加工模式;人脑通过竞争的方式习得新的语言规则。该研究丰富了AGL范式下的语言学习理论,并可以对自然语言处理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语法 小数据 无监督学习 输入量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用障碍与语用能力测查量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顾介鑫 翁婧琦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20年第2期27-32,共6页
语用障碍一般指脑损伤、脑病变后于言语理解或产出上表现出的语用能力损伤。国外研究者已从语言(linguistic)、副语言(paralinguistic)和语言外(extralinguistic)3个维度来研究或测查语用障碍者的语用能力。目前的8种语用能力测查量表... 语用障碍一般指脑损伤、脑病变后于言语理解或产出上表现出的语用能力损伤。国外研究者已从语言(linguistic)、副语言(paralinguistic)和语言外(extralinguistic)3个维度来研究或测查语用障碍者的语用能力。目前的8种语用能力测查量表在维度选取上表现不一,各有所重;但已可较系统地用于从儿童到成人的不同脑损伤、脑病变患者的语用能力研究或测查。相比国外,用于汉语脑损伤、脑病变后语用障碍的专用量表是欠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障碍 语用能力 语言 副语言 语言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岁儿童言语理解中世界知识运用能力的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赵鸣 黄莹莹 刘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208,共7页
以90名4-6岁学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这一年龄段儿童在言语理解中对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其发展特点。实验要求被试确定测试句中代词TA的回指名词,该回指名词需要被试依据相关的世界知识进行判断。实验发现:(1)4-6岁儿童在言语理解... 以90名4-6岁学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这一年龄段儿童在言语理解中对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其发展特点。实验要求被试确定测试句中代词TA的回指名词,该回指名词需要被试依据相关的世界知识进行判断。实验发现:(1)4-6岁儿童在言语理解中对于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2)4岁组儿童对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水平较低,与其他两组儿童相比存在较显著的差异性;5岁组和6岁组儿童对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差异较小。(3)儿童在言语理解中对于不同类型的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对现实生活相关的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相比,各组儿童对童话语境相关的世界知识的运用能力更为灵活。这一差异性在4-5岁组儿童表现得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6岁儿童 世界知识 运用能力 发展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识别缺陷的分类及中枢神经机制
8
作者 李娉婷 郑净 +1 位作者 薛紫炫 耿立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4-278,共5页
语音识别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交际功能,语音识别缺陷患者往往因不能准确识别说话者的身份而苦恼。语音识别缺陷指在没有听觉损伤的情况下,仅通过声音难以识别说话者的身份。从大脑损伤的情况来看,该症状分为先天性语音识别缺陷和获得性语... 语音识别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交际功能,语音识别缺陷患者往往因不能准确识别说话者的身份而苦恼。语音识别缺陷指在没有听觉损伤的情况下,仅通过声音难以识别说话者的身份。从大脑损伤的情况来看,该症状分为先天性语音识别缺陷和获得性语音识别缺陷,先天性语音识别缺陷与颞叶和杏仁核间的功能联结障碍有关,获得性语音识别缺陷患者受损脑区主要包括颞叶和额叶等。今后应重点关注语音识别缺陷患者的筛选方法、神经机制及与其他听觉认知障碍患者的差异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语音识别缺陷 发展性语音识别缺陷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澳门特区中文平面媒体中字母词的规范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袁伟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8-75,共8页
本文基于对澳门中文平面媒体中字母词使用现状的调查,从语言的工具属性和文化属性出发,提出澳门中文平面媒体中字母词使用的规范建议:确立分阶段分层级对字母词进行规范的工作原则;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在澳门社会文化司成立相... 本文基于对澳门中文平面媒体中字母词使用现状的调查,从语言的工具属性和文化属性出发,提出澳门中文平面媒体中字母词使用的规范建议:确立分阶段分层级对字母词进行规范的工作原则;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在澳门社会文化司成立相关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加强中文媒体的自身规范以及对字母词中文译名的推广宣传工作;加强学术研究及字母词的翻译工作;唤醒公众的语言规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中文平面媒体 字母词 知晓度 规范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语的历时流变和共时格局及整体华语观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世举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7年第6期27-35,共9页
"华语"的界定,众说纷纭,客观上导致概念的混乱和认识上的局限。华语是全球华人共有的语言,构建对华语的整体性认识和概念的统一,不仅有利于深化对华语的全面认识,促进华语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增强全球华人的族群认同、文化认... "华语"的界定,众说纷纭,客观上导致概念的混乱和认识上的局限。华语是全球华人共有的语言,构建对华语的整体性认识和概念的统一,不仅有利于深化对华语的全面认识,促进华语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增强全球华人的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和凝聚力。事实上,界定各异的华语,溯其源,都是由古汉语演变来的,就连"华语"名称,也源自我国古代,承用于近现代。古汉语经过历时演变,发展成为现代汉语;同时,经过共时空间传播和历时传承,衍生出不同历史层次的本土方言和标准语、域外方言和区域标准语共存的生态格局。流播全球的汉语,形式上散布各处,称谓不一,实则血脉相连,是一个有机整体,并且正在由过去的点线流播,走向网状连通,内在联系更为紧密;由过去的孤岛生存,渐向互动融合的方向发展。这是全球华人的纽带和族群标记。因此,有必要确立"整体华语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汉语 整体华语观 华人华裔 族群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偏正结构与粘合式偏正结构的句法阐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满在江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8-598,共11页
朱德熙(1982)将体词性偏正结构分为两类:组合式和粘合式。总的来说,有"的"是组合式,无"的"是粘合式。两类结构的句法行为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文章认为,组合式偏正结构和粘合式偏正结构在汉语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源于... 朱德熙(1982)将体词性偏正结构分为两类:组合式和粘合式。总的来说,有"的"是组合式,无"的"是粘合式。两类结构的句法行为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文章认为,组合式偏正结构和粘合式偏正结构在汉语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源于其内部结构的差异,其中,组合式偏正结构是"的"选择一个命题性质成分后进一步句法运算的结果,即当功能性成分"的"进入句法运算时,表层的结构形式是在"的"字的作用下形容词谓语前置的结果。粘合式偏正结构在句法生成过程中并不涉及命题性质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偏正结构 粘合式偏正结构 句法分析 命题成分 “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侗语芋头话的昵称变调研究
12
作者 杨通银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5-661,共7页
表昵称时,侗语芋头话的部分亲属称谓词存在有规律的变调,包括统一变成阴类送气调1’-35,部分称谓词还伴随有主要短元音变长的现象,或者仅复制称谓词的韵母,同时声调变为阴类送气调1’-35。本文描述此一现象的音系学特征,并试图探究其在... 表昵称时,侗语芋头话的部分亲属称谓词存在有规律的变调,包括统一变成阴类送气调1’-35,部分称谓词还伴随有主要短元音变长的现象,或者仅复制称谓词的韵母,同时声调变为阴类送气调1’-35。本文描述此一现象的音系学特征,并试图探究其在构词和语义方面的特殊功能,解释其可能来源和形成演变机制,认为其与侗台语民族盛行的从孩称和强化高调有直接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语 昵称 变调 儿语 从孩称 小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语语用学初探——以中国手语为例
13
作者 李恒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7年第1期57-60,共4页
手语语言学在其发展的五十年里,在音系学、形态学和句法学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语用学领域,相关研究始终寥寥。本文以中国手语为研究对象,从语用学角度出发,借助其中的两大重要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和合作原则,意在初步建立手... 手语语言学在其发展的五十年里,在音系学、形态学和句法学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语用学领域,相关研究始终寥寥。本文以中国手语为研究对象,从语用学角度出发,借助其中的两大重要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和合作原则,意在初步建立手语语用学分析应遵循的研究框架以及揭示手语交际中语用信息交流所呈现的独有特点。本研究对于探究手语使用者的语用交际机制以及促进聋人之间的有效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语语用学 中国手语 言语行为 合作原则 语用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VP”结构的主观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寇鑫 袁毓林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48,共14页
现代汉语"给VP"结构包含多种主观性意义。首先,"给VP"结构排斥小量准宾语和"主观小量"语境,且不与小量副词共现,反映出该结构"主观大量"的语义特征;其次,"给VP"结构所在语境中"... 现代汉语"给VP"结构包含多种主观性意义。首先,"给VP"结构排斥小量准宾语和"主观小量"语境,且不与小量副词共现,反映出该结构"主观大量"的语义特征;其次,"给VP"结构所在语境中"受益/受损者"的隐现会影响"给VP"小句的自然度,且"给"后总可以显性地补出表"受益/受损"的"与事"角色,表现了"给VP"结构具有"受益/受损者"移情的倾向;在语篇中,"给VP"结构常出现在流水句末尾小句的位置,标记"顶峰事件",体现出"给VP"事件的"高认知突显"特征。"给VP"句式的多种主观意义并不是相互分离的:"事件相关者"移情带来了"主观大量"的意义解读,并使得"给VP"所表示的事件认知突显度提升。因此,文章将该结构中的"给"认定为一个主观性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VP 主观性 主观量 移情 认知突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条件下听觉言语感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紫炫 耿立波 杨亦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5-459,共5页
人类的言语交际活动常常受到噪声的干扰,绝对安静的言语交际环境是不存在的。噪声下的言语感知研究有助于学者探究实际生活中的言语交际现象,具有明确而重要的意义。从临床角度来说,噪声下的言语测听(speech audiometry)能更真实地反映... 人类的言语交际活动常常受到噪声的干扰,绝对安静的言语交际环境是不存在的。噪声下的言语感知研究有助于学者探究实际生活中的言语交际现象,具有明确而重要的意义。从临床角度来说,噪声下的言语测听(speech audiometry)能更真实地反映听者的言语识别能力,不仅能有效地评估听者的听力水平和助听设备的功能,同时有利于言语加工障碍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感知 临床角度 言语测听 早期诊断 言语交际活动 噪声条件 言语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动补结构后缀“了”的句法属性及其脑机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封世文 杨亦鸣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5-661,共17页
“了”的句法属性是学界争论已久的问题。在句子“做完了作业”中,“做完了”是一个复合动补结构,研究表明在这个句子的上层VP结构中存在轻动词,可以称之为复显轻动词。而对应的“做完作业了”这类句子的上层VP结构中没有对应的功能性... “了”的句法属性是学界争论已久的问题。在句子“做完了作业”中,“做完了”是一个复合动补结构,研究表明在这个句子的上层VP结构中存在轻动词,可以称之为复显轻动词。而对应的“做完作业了”这类句子的上层VP结构中没有对应的功能性成分的存在。文章利用这两类句子之间句法上的差异,设计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实验探讨动补结构中复显轻动词的句法属性。实验结果显示,被试大脑左半球额叶等区域在加工这两类句子时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复显轻动词“了”的句法特征可以区别于其他“了”的句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动补结构 轻动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后”网络言语社团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袁伟 朱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3-75,共3页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42次),我国约有1.46亿“00后”青少年网民,这部分人群喜欢追求新潮,多用极具特色的语言凸显个人魅力,且逐渐在线上交流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言语社团。在此言语社团中,“00后”拥有自己的话语体系...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42次),我国约有1.46亿“00后”青少年网民,这部分人群喜欢追求新潮,多用极具特色的语言凸显个人魅力,且逐渐在线上交流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言语社团。在此言语社团中,“00后”拥有自己的话语体系,这些话语具有一定排他性,除群体内部能够顺畅理解和使用外,其他人掌握其真正含义存在一定难度。经笔者调查发现,这些话语已经由线上走到线下,进入“00后”中小学作文、日记等写作之中。本文将从其不同类别入手,对这些话语的内涵、语用特征、所蕴含的文化心理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言语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社团 话语体系 青少年网民 中小学作文 个人魅力 语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的基因机制研究进展
18
作者 封世文 李倩南 +1 位作者 杨龙 邵可青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05-1310,共6页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PP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神经系统性言语障碍疾病。早期研究初步发现大脑水平的致病原因;而基于基因技术研究发现,约20%~30%患者存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9基因突变是导致与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额颞叶痴呆等PPA类相...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PP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神经系统性言语障碍疾病。早期研究初步发现大脑水平的致病原因;而基于基因技术研究发现,约20%~30%患者存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9基因突变是导致与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额颞叶痴呆等PPA类相关疾病的因素,C9基因重复序列扩增可能干扰C9基因表达,阻断RNA结合蛋白,并破坏RNA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 基因性言语障碍 基因序列重复扩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母语和外语语言能力高端论坛”综述
19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3-946,共4页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构想及“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建设路径,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文化等提...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构想及“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建设路径,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文化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认为,语言是思想和文化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能力 中国特色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中国传统文化 综述 论坛 外语 母语
原文传递
双语训练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系统综述
20
作者 轩文如 沈雨晴 +1 位作者 周淼 封世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8-584,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双语训练对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万方、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时限为2011年至2021年5月,并辅以参考文献回溯和手工检索,提取相关数据。结果共获得有... 目的系统评价双语训练对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万方、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时限为2011年至2021年5月,并辅以参考文献回溯和手工检索,提取相关数据。结果共获得有效文献21篇,来自12个国家,主要来源于医学、神经病学、心理学、生物学等相关的期刊,发表时间集中在2017年和2019年。研究包括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目标群体包括健康人群、痴呆患者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主要涉及双语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双语训练对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途径及其效果、老年人双语训练的局限性等。结论双语训练能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提高与记忆、注意和执行功能相关的脑功能连接性,延迟AD或痴呆的发病时间。脑结构和脑功能的改善是认知功能改善的主要原因,包括脑区连接增加、改变皮质回路激活水平和保持大脑结构的完整性和可塑性等;训练效果主要表现为执行功能和知觉功能的改善,延缓认知功能减退速度,并能在短期内起效。双语训练的最终结果可能是促进语言功能,保持大脑结构完整性,使用更多神经回路补偿。相关研究缺乏统一的受试人群标准和合理的控制条件,实验设计缺乏统一范式,还需要更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双语训练 认知 脑功能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