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a型糖原贮积症临床特征分析
1
作者 汤婷婷 巫丽丽 +2 位作者 周园媛 林寰东 颜红梅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41-245,共5页
目的总结成人与儿童糖原贮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Ⅰa型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成人GSDⅠa型的认识。方法纳入2010至2023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的GSDⅠa型患者共10例,其中成人组(19~36岁)5例、儿童组(0.5~11岁)5... 目的总结成人与儿童糖原贮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Ⅰa型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成人GSDⅠa型的认识。方法纳入2010至2023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的GSDⅠa型患者共10例,其中成人组(19~36岁)5例、儿童组(0.5~11岁)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及生化特点。结果成人组和儿童组均有高三酰甘油血症、高尿酸血症、高乳酸血症;成人组以肝腺瘤(5例)、痛风(4例)表现更明显,儿童组以低血糖(3例)、肝肿大(4例)及生长发育迟缓(3例)为主要表现。结论GSDⅠa型患者常有代谢异常综合征,主要为高三酰甘油血症、高尿酸血症、高乳酸血症,其中成人患者常合并肝腺瘤,可表现为低血糖或接近正常低值的空腹血糖,上述临床表现组合可作为其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贮积症 成人 肝腺瘤 轻度低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微环境下HIF-1α通过PD-L1调控肝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和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李昂 查文章 +2 位作者 轩福明 王宏伟 周勇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189-195,F0003,共8页
目的探讨缺氧微环境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过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调控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盐城临床学院确诊治疗的57例肝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缺氧微环境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过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调控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盐城临床学院确诊治疗的57例肝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IF-1α、PD-L1的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HIF-1α、PD-L1与肝癌病人临床病理及总生存期之间的关系。通过氯化钴建立肝癌细胞缺氧模型,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氯化钴作用下细胞存活率;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细胞及亲本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氧细胞及亲本细胞HIF-1α、PD-L1蛋白表达水平。设计针对HIF-1α的siRNA(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及PD-L1质粒,脂质体转染肝癌细胞氯化钴缺氧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HIF-1α、PD-L1、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HIF-1α、PD-L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肝细胞癌中HIF-1α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在肿瘤长径、肿瘤分化程度和CNLC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在肿瘤数目、AFP表达水平和CNLC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og-rank检验方法显示:HIF-1α、PD-L1高表达组病人的总生存期较低表达组明显降低(P<0.05)。与常氧细胞相比,缺氧细胞穿透小室的细胞数显著增加[(429.33±12.01)个比(244.3±8.14)个,t=−22.08,P<0.001],氯化钴缺氧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HIF-1α、PD-L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亲本细胞相比,HIF-1αsiRNA作用后肝癌缺氧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且PD-L1、波形蛋白(Vimentin)及扭曲相关蛋白1(Twist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上皮钙黏素(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HIF-1αsiRNA和PD-L1质粒共转染后,可逆转HIF-1αsiRNA介导的侵袭、迁移能力的改变及EMT相关指标的改变。结论HIF-1α、PD-L1在肝癌中高表达,两者高表达预示肝癌病人预后较差。缺氧微环境下,HIF-1α可通过PD-L1调控肝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及上皮间质转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缺氧微环境 缺氧诱导因子-1Α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董思思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0期51-54,共4页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合并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目的选取2021年4月—2023年5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T2DM合并便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合并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目的选取2021年4月—2023年5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T2DM合并便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行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停药后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30%(44/46),高于对照组的71.74%(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5,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停药6、10、14周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T2DM合并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肠道菌群,并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乳果糖 老年2型糖尿病 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1椎体骨质疏松型骨折经双侧与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疗效对比研究
4
作者 张维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06-0109,共4页
分析不同方法下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在腰1椎体骨质疏松型骨折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1日到2023年10月1日我院收诊的腰1椎体骨质疏松型骨折患者85例,依据不同手术方法进行组,其中双侧手术者40例(设为对照组),单侧手术者45例(设... 分析不同方法下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在腰1椎体骨质疏松型骨折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1日到2023年10月1日我院收诊的腰1椎体骨质疏松型骨折患者85例,依据不同手术方法进行组,其中双侧手术者40例(设为对照组),单侧手术者45例(设为观察组),为了减少研究结果的差异性,两组患者均由我院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疼痛评分、脊柱功能等。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月的疼痛VAS评分和ODI评分都比术前有所下降,并且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没有发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腰1椎体骨质疏松型骨折患者采取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较双侧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所用的时间短,且为今后可能的再手术保留了一侧椎弓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脊柱功能等随访效果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1椎体骨质疏松型骨折 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