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浓香型油脂的生产及关键技术讨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左青 左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2-157,共6页
介绍了生产浓香型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的制取工艺,对这3种油料制取的浓香油的工艺和关键设备进行点评,分析了两种滚筒炒籽机和几种榨油机的应用,对湿法和干法生产的浓香型油脂进行讨论,精炼可采取低温过滤或冬化和低温水化脱胶。指... 介绍了生产浓香型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的制取工艺,对这3种油料制取的浓香油的工艺和关键设备进行点评,分析了两种滚筒炒籽机和几种榨油机的应用,对湿法和干法生产的浓香型油脂进行讨论,精炼可采取低温过滤或冬化和低温水化脱胶。指出美拉德反应提供浓香味的同时可能产生微量毒素,指出在高温下油料产生浓香味的同时,要控制油料焦糊、炭化和有毒元素,生产出优质的浓香型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油脂 工艺 设备 美拉德反应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精炼工艺和设备的改进实践 被引量:10
2
作者 左青 左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27,共6页
为了加强精炼油脂的质量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对多品种油源,改进油脂精炼工艺和设备。在原有油脂精炼工艺及设备改进的基础上,采用新工艺如酶法脱胶、纳米中和、后脱酸等,保留油中活性物质如甾醇、维生素E,控制反式酸增量在1.2%以内、... 为了加强精炼油脂的质量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对多品种油源,改进油脂精炼工艺和设备。在原有油脂精炼工艺及设备改进的基础上,采用新工艺如酶法脱胶、纳米中和、后脱酸等,保留油中活性物质如甾醇、维生素E,控制反式酸增量在1.2%以内、缩水甘油酯含量小于等于1 mg/kg、3-氯丙醇酯含量小于等于2.5 mg/kg,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精炼 工艺 设备 安全 反式酸 缩水甘油酯 3-氯丙醇酯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花生油生产技术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左青 李涵 左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7-140,148,共5页
对浓香花生油生产技术实践进行了介绍,包括炒籽压榨制油、蒸炒压榨制油工艺及低温水化脱胶、低温无水脱胶工艺,并对浓香花生油调香、黄曲霉毒素的脱除、劣质花生及花生油的处理及花生油中矿物油含量的控制等问题进行讨论,为工业化生产... 对浓香花生油生产技术实践进行了介绍,包括炒籽压榨制油、蒸炒压榨制油工艺及低温水化脱胶、低温无水脱胶工艺,并对浓香花生油调香、黄曲霉毒素的脱除、劣质花生及花生油的处理及花生油中矿物油含量的控制等问题进行讨论,为工业化生产安全优质的浓香花生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花生油 生产技术 调香 黄曲霉毒素 矿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加工厂臭味气体处理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左青 左晖 范茂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5-127,137,共4页
油脂加工厂臭味气体包括油脂氧化生成小分子物质及豆腥味气体,浸出车间因正己烷、油脂和豆粕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各种气味,精炼和污水处理中的油脂和化学剂等接触氧化产生臭味气体,小品种油料浓香油机榨车间产生的油味等。阐述几种脱除臭... 油脂加工厂臭味气体包括油脂氧化生成小分子物质及豆腥味气体,浸出车间因正己烷、油脂和豆粕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各种气味,精炼和污水处理中的油脂和化学剂等接触氧化产生臭味气体,小品种油料浓香油机榨车间产生的油味等。阐述几种脱除臭味气体技术,对芝麻油机榨车间的臭味气体采用3级静电场+氧聚解,压榨和精炼车间采用微波等离子光氧催化恶臭气体净化,对预处理、浸出和精炼车间产生的臭味气体采用脱臭液喷淋洗涤+复合光催化+VP布气脱臭。3级静电场+氧聚解的臭味气体脱除率达83%,脱臭液喷淋洗涤+复合光催化+VP布气技术的臭味气体排放指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加工厂 臭味气体 处理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80×150压坯机的技术改造
5
作者 杨伟峰 左青 +1 位作者 张伟春 刘立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0-153,共4页
国产80×150压坯机使用17年后,故障率高、坯片质量差,需要更换,但整体更换费用非常高。在不改变现场安装位置和空间的情况下,利用原压坯机的配电系统、轧辊、轴承和主电机,对喂料装置、轧辊、刮刀、液压缸和轴承座、液压站等进行重... 国产80×150压坯机使用17年后,故障率高、坯片质量差,需要更换,但整体更换费用非常高。在不改变现场安装位置和空间的情况下,利用原压坯机的配电系统、轧辊、轴承和主电机,对喂料装置、轧辊、刮刀、液压缸和轴承座、液压站等进行重新设计,改造后运行4年,压坯机运行情况良好,大豆坯片厚度在0. 28~0. 35 mm,浸出豆粕残油稳定在0. 5%以下,基本达到国际品牌压坯机运行指标,每台改造费用不足29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坯机 技术改造 全新设计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DC的节能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付学华 左青 +3 位作者 吕瑞 徐红闯 雷鸣 左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2,共4页
为了降低大豆压榨厂中DTDC的蒸汽消耗量,对DTDC的结构和操作进行调整,并介绍了回收DT层热风余热、DC热风尾气余热及DTDC夹层余热的工艺技术。将DT气相温度由72~75℃下调至68~70℃,搅拌翅改为折弯式,各层的旋转阀配置变频电机,让物料呈... 为了降低大豆压榨厂中DTDC的蒸汽消耗量,对DTDC的结构和操作进行调整,并介绍了回收DT层热风余热、DC热风尾气余热及DTDC夹层余热的工艺技术。将DT气相温度由72~75℃下调至68~70℃,搅拌翅改为折弯式,各层的旋转阀配置变频电机,让物料呈悬浮状;DC热风层每层配一台风机,装变频电机,增加节能层。实践证明:经调整后的DTDC生产的成品豆粕外表呈金黄色,散发出浓香味,残溶在190~300 mg/kg;豆粕的KOH蛋白质溶解度大于80%;DTDC蒸汽消耗量得到有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温度 回收余热 豆粕残溶 KOH蛋白质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油中主要真菌毒素去除方法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慧玲 管骁 +2 位作者 孟祥昕 钱胜峰 常晓娇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6-234,共9页
玉米油因其营养价值高而倍受消费者的青睐,但玉米油在加工过程中真菌毒素污染带来的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也是当前关注的焦点。随着真菌毒素新的阻控技术工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应用,玉米油在加工过程中的真菌毒素控制也取得了显著效果。文章... 玉米油因其营养价值高而倍受消费者的青睐,但玉米油在加工过程中真菌毒素污染带来的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也是当前关注的焦点。随着真菌毒素新的阻控技术工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应用,玉米油在加工过程中的真菌毒素控制也取得了显著效果。文章结合玉米油在加工过程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特征和迁移变化规律,系统归纳了污染玉米油的主要真菌毒素种类和污染现状,以及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限量标准,并结合玉米油的加工技术工艺特点,重点阐述了国内外相关的去除技术工艺。旨在为我国玉米油加工过程中真菌毒素阻控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及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油 真菌毒素 去除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sedowns800榨油机预榨加拿大油菜籽实践
8
作者 左青 徐红闯 +1 位作者 付学华 左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05-I0007,共3页
国产油菜籽绝大多数用于制取浓香型菜籽油,而随着我国市场对菜籽粕和菜籽油需求的增加,我国沿海地区每年均会从加拿大进口油菜籽。进口油菜籽一般会在预榨-浸出生产线加工为菜籽油。与国产榨油机相比,Rosedowns800榨油机处理量大,预榨... 国产油菜籽绝大多数用于制取浓香型菜籽油,而随着我国市场对菜籽粕和菜籽油需求的增加,我国沿海地区每年均会从加拿大进口油菜籽。进口油菜籽一般会在预榨-浸出生产线加工为菜籽油。与国产榨油机相比,Rosedowns800榨油机处理量大,预榨油菜籽单机处理量达750t/d。中储粮东莞油脂工业有限公司2500~3000t/d油菜籽预榨-浸出生产线配置了4台Rosedowns800榨油机,连续两年的压榨加拿大油菜籽实践表明,预榨饼残油稳定在16%~18%、水分含量在7.5%,饼厚度在8~10mm,饼温度在105~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油机 预榨 油脂工业 菜籽油 浓香型 菜籽粕 油菜籽 生产线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链浸出器处理油料的情况浅析
9
作者 徐小兵 薄风艳 +1 位作者 黄刚 田国清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4年第2期10-12,共3页
本文阐述了拖链浸出器结构对油料的影响、原料及入浸料的特性、浸出过程控制以及浸出器指标结果,通过各环节因素的分析能够有效提高生产中的一些浸出指标。
关键词 油料 浸出器 浸出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豆粕检验筛的设计与应用推广
10
作者 闾宏先 刘星治 +1 位作者 付波 田国清 《粮食加工》 2024年第2期73-76,共4页
新型豆粕检验筛采用全新的滚筒结构设计,去除成品豆粕中的球状、块状等大杂,结构紧凑,产量大,解决油厂成品豆粕出仓后的大杂清理难题。
关键词 豆粕检验 筛筒 喂料螺旋 组合筛网 可拆卸 螺旋壳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酿酒酵母发酵培养基优化及其水解物对真菌毒素吸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尹鹏 杨芸芸 +4 位作者 赵一凡 杜稳 李秋 彭君建 刘虎军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6-212,共7页
真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一类剧毒次级代谢产物,严重威胁着粮油食品和饲料的质量安全。如何阻控真菌毒素污染和危害,保障人民消费健康是当前急需。酿酒酵母的水解物甘露聚糖、葡聚糖等在动物肠道内可吸附真菌毒素从而减少危害。系统研究一... 真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一类剧毒次级代谢产物,严重威胁着粮油食品和饲料的质量安全。如何阻控真菌毒素污染和危害,保障人民消费健康是当前急需。酿酒酵母的水解物甘露聚糖、葡聚糖等在动物肠道内可吸附真菌毒素从而减少危害。系统研究一株酿酒酵母生物量的优化及其水解物对不同真菌毒素的吸附效果。在摇瓶水平上,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确定了培养基配方,并通过多因素实验设计和BP人工神经网络建模、遗传算法寻优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蔗糖、酵母粉、KH_(2)PO_(4)、MgSO_(4)质量浓度分别为17.5、10.0、0.1、0.6 g/100 mL,在此条件下,OD_(600)达到32.78。通过BP人工神经网络建模,结合遗传算法寻优得到最佳培养基为:蔗糖、酵母粉、KH_(2) PO_(4)、MgSO_(4)质量浓度分别为18.9、8.9、0.05、0.8 g/100 mL,预测的OD_(600)为38.9,经验证与该配方下实验所得发酵液OD_(600)为37.1的偏差是4.6%,相对于单因素培养提高了13.2%。进一步研究了该酵母的水解物对ZEN(Zearalenone,玉米赤霉烯酮)、DON(Deoxynivalenol,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AFB_(1)(Aflatoxin B_(1),黄曲霉毒素B_(1))的体外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对ZEN、DON和AFB_(1)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15.4、46.0、434.6μg/g,对ZEN和AFB_(1)吸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真菌毒素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油生产加工中色泽控制措施 被引量:7
12
作者 左青 吕瑞 +4 位作者 徐宏闯 程水银 陈友军 何远平 左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8-142,共5页
一些大豆油含特殊杂质和色素,在脱色过程中白土用量过高,成品油氧化稳定性差。为了防控大豆油制取和精炼过程中色泽加深,降低白土用量,可采取不同的措施:预处理过程中调整参数让部分色素固化,浸出过程中采取多级过滤,降低蒸发和汽提温度... 一些大豆油含特殊杂质和色素,在脱色过程中白土用量过高,成品油氧化稳定性差。为了防控大豆油制取和精炼过程中色泽加深,降低白土用量,可采取不同的措施:预处理过程中调整参数让部分色素固化,浸出过程中采取多级过滤,降低蒸发和汽提温度,改造汽提塔结构以减少加工色素;精炼过程依据小样实验取得毛油品质数据调整操作参数,对部分脱色设备进行改造。生产精炼包装油按酸价(KOH)0.05 mg/g,色泽Y5~6/R0.5~0.6;散装油酸价(KOH)0.07~0.08 mg/g,色泽Y7/R0.7。储备大豆油和酸价(KOH)2~3 mg/g毛油的脱色白土消耗量在原17~24 kg/t的基础上平均降低30%,包装油的货架期也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白土消耗量 天然色素 加工色素 储藏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压榨厂节能增效措施实践 被引量:5
13
作者 左青 左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2-127,133,共7页
在稳定生产高质量大豆油和豆粕前提下,引进新工艺和新技术,如浸出器负压沥干,提高自动控制水平,用低能耗的设备替代高能耗的设备,最大化利用余热,大功率电机加装变频器,可以节能增效,提高产品得率,降低非计划故障率,保持大豆压榨生产线... 在稳定生产高质量大豆油和豆粕前提下,引进新工艺和新技术,如浸出器负压沥干,提高自动控制水平,用低能耗的设备替代高能耗的设备,最大化利用余热,大功率电机加装变频器,可以节能增效,提高产品得率,降低非计划故障率,保持大豆压榨生产线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压榨厂 大豆油 豆粕 节能增效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预处理车间除尘风网及防燃、防爆措施 被引量:4
14
作者 左青 左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7-132,137,共7页
大豆预处理车间的粉尘分为干式粉尘和湿式粉尘。粉尘易引起设备故障和车间污染,在限定空间和条件下会发生粉尘阴燃、起火甚至爆炸,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针对这些问题,根据大豆预处理工艺和设备的特点设计除尘风网和工艺风网。对大豆预... 大豆预处理车间的粉尘分为干式粉尘和湿式粉尘。粉尘易引起设备故障和车间污染,在限定空间和条件下会发生粉尘阴燃、起火甚至爆炸,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针对这些问题,根据大豆预处理工艺和设备的特点设计除尘风网和工艺风网。对大豆预处理车间的除尘风网和工艺风网进行了介绍。为减少含尘气体排放,除尘风网采取循环风设计,对可能出现阴燃、起火的溜管、弯头、设备的下料接管积尘处,以及可能出现粉尘爆炸的筒仓进行防燃、防爆和抑爆处理。通过对4 000 t/d大豆压榨厂含尘气体排放实测表明,预处理车间的风网运行稳定,实现了安全和清洁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粉尘 湿式粉尘 除尘风网 工艺风网 粉尘阴燃 防燃 防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级精炼大豆油返色返酸控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左青 吕瑞 +3 位作者 徐宏闯 章新平 左晖 范志兵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9-132,147,共5页
将车间精炼的合格一级大豆油,泵进灌装车间油罐或户外油罐群,在1~2 d后出现返色返酸现象。为更好地控制大豆油的返色返酸,从原料品质、储存条件、制油过程、精炼过程分析大豆油返色返酸原因,从设备配置、调整工艺操作参数等方面提出控... 将车间精炼的合格一级大豆油,泵进灌装车间油罐或户外油罐群,在1~2 d后出现返色返酸现象。为更好地控制大豆油的返色返酸,从原料品质、储存条件、制油过程、精炼过程分析大豆油返色返酸原因,从设备配置、调整工艺操作参数等方面提出控制措施。为了达到企业包装油内控标准酸值(KOH)≤0.08 mg/g和色泽≤Y10/R1.3,精炼车间控制出油色泽≤Y7/R0.7、酸值(KOH)≤0.05 mg/g,基本能满足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返色返酸 精炼 吸附剂 脱臭 内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籽化妆品基础油的精炼工艺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左青 窦维祥 左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28,共3页
油茶籽油油酸含量高,有很强的渗透性,对皮肤和头发的亲和性好,无毒,是理想的化妆品基础油。化妆品基础油要求无色,对油酸含量、凝固点、碘值等要求高。介绍了油茶籽化妆品基础油的精炼工艺。以冷榨油茶籽油为原料,在碱炼中采取多次水洗... 油茶籽油油酸含量高,有很强的渗透性,对皮肤和头发的亲和性好,无毒,是理想的化妆品基础油。化妆品基础油要求无色,对油酸含量、凝固点、碘值等要求高。介绍了油茶籽化妆品基础油的精炼工艺。以冷榨油茶籽油为原料,在碱炼中采取多次水洗使含皂量小于等于12 mg/kg,在脱色中按照毛油色泽和苯并芘含量选取脱色剂和脱色条件,在脱臭中采取先板式塔后填料塔,控制脱臭温度240℃、脱臭时间70~90 min可调,采用冬化脱除固体脂和微量蜡质,控制油茶籽油中的微生物指标和重金属含量在用户所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得到符合要求的油茶籽化妆品基础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化妆品基础油 精炼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压榨厂先进装置及工艺 被引量:2
17
作者 左青 左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5-130,共6页
大豆压榨厂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并进行工艺和装置的技术升级,可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推动国内大豆压榨厂的高质量发展,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大豆压榨厂的先进装置和工艺,如调质塔换热结构、轧坯机、膨化机、榨油机、浸出器、DTDC、蒸发器等装... 大豆压榨厂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并进行工艺和装置的技术升级,可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推动国内大豆压榨厂的高质量发展,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大豆压榨厂的先进装置和工艺,如调质塔换热结构、轧坯机、膨化机、榨油机、浸出器、DTDC、蒸发器等装置及高压液体浸出、负压沥干、闪蒸脱溶等工艺,并对豆粕自动打包、平房仓和立筒仓的大豆自动清仓机、自动装船机等豆粕物流机械进行了阐述,为工厂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及低碳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压榨厂 工艺 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厂的低碳生产:节能减排 被引量:1
18
作者 左青 徐宏闯 +3 位作者 程水银 吕瑞 陈友军 左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9-152,共4页
按照政府确定在2030年前碳达峰、提高能效和减排CO_(2)的目标,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探索采用清洁能源、调整生产工艺等节能减排措施和使用再生能源。油厂主要消耗能源是蒸汽、电和天然气。两条压榨生产线,规模分别为3 500 t/d和4 500 t/d... 按照政府确定在2030年前碳达峰、提高能效和减排CO_(2)的目标,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探索采用清洁能源、调整生产工艺等节能减排措施和使用再生能源。油厂主要消耗能源是蒸汽、电和天然气。两条压榨生产线,规模分别为3 500 t/d和4 500 t/d,两条化学精炼生产线,规模分别为600 t/d和1 200 t/d。2016—2021年,消耗指标(两条生产线平均值)压榨蒸汽消耗从224.09 kg/t下降到194.34 kg/t,精炼从117.89 kg/t下降到36.69 kg/t;压榨电耗从23.69 kW·h/t增加到24.99 kW·h/t,精炼从14.92 kW·h/t下降到10.88 kW·h/t;压榨溶剂消耗从0.63 kg/t下降到0.47 kg/t;精炼天然气消耗从1.98 m~3/t增加到2.35 m~3/t(2018—2021年)。虽然该节能减排措施在油厂经济可行,但是没有与低碳和碳达峰关联,建议油脂行业权威机构组织专家建立油脂企业低碳排放指标认证体系和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厂 低碳 减排C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链浸出器提产改造的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小兵 薄风艳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3年第1期51-53,共3页
本文探讨了拖链浸出器提产的改造过程,通过对箱体长度、上下筛板及其托架、上下油斗、喷淋管数量、链条刮板进行改造,实现了拖链浸出器处理能力由800 t/d提升至1 000 t/d的目标。改造后浸出器运行稳定,混合油循环正常,残油指标合格。
关键词 浸出器 提高产能 箱体长度 浸出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挤压组织化加工影响因素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雄伟 钱胜峰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2年第1期1-4,共4页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植物蛋白资源,而经过低温压榨取油后的豆粕是生产植物蛋白的重要原料。本文对大豆蛋白挤压组织化原理及特性、组织蛋白拉丝蛋白加工方法以及组织蛋白的种类应用进行了介绍,其中详细介绍了挤压膨化法加工组织蛋白的工艺...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植物蛋白资源,而经过低温压榨取油后的豆粕是生产植物蛋白的重要原料。本文对大豆蛋白挤压组织化原理及特性、组织蛋白拉丝蛋白加工方法以及组织蛋白的种类应用进行了介绍,其中详细介绍了挤压膨化法加工组织蛋白的工艺流程及生产过程中原料、设备、工艺参数等对组织蛋白结构、弹性、吸水性的影响,最后对未来组织蛋白在仿真肉上应用的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化技术 挤压膨化 拉丝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