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汉油田老年人失能现况与养老需求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2 位作者 牟鑫 江皋轩 陈庆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江汉油田老年人失能现况及影响因素,了解老年人养老需求和影响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使用自设问卷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江汉油田5个社区60岁及以上的3 343名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 目的探讨江汉油田老年人失能现况及影响因素,了解老年人养老需求和影响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使用自设问卷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江汉油田5个社区60岁及以上的3 343名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失能率为13.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失能的危险因素是:高龄、婚姻状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听力下降、视力下降;保护因素有:参加健身活动,常做家务,适度饮酒。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比率为8.41%,促进机构养老的因素分别是:高龄、收入较高、睡眠质量好;抑制因素有:女性、教育程度高、婚姻状态、收费价格。结论经常健身活动、家务劳动和适度饮酒的老人不易失能,而高龄、婚姻异常、患慢病、听力和视力下降的老人容易失能;高龄、收入高、睡眠好的老人更愿选择机构养老,而女性老人、文化程度高、夫妻共同生活的老人不愿选择机构养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 长期护理 慢性病 养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油田70岁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现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2 位作者 牟鑫 江皋轩 陈庆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137-1141,共5页
目的探讨江汉油田社区自然人群中年龄≥70岁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江汉油田年龄≥70岁的10 116例老年人进行体检,同时用自设问卷调查人口学特征,用痴呆自评8项问卷(AD8)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筛查,由专科医... 目的探讨江汉油田社区自然人群中年龄≥70岁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江汉油田年龄≥70岁的10 116例老年人进行体检,同时用自设问卷调查人口学特征,用痴呆自评8项问卷(AD8)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筛查,由专科医师对筛查阳性人员进行痴呆与认知障碍的分类诊断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0 116例老年人中,AD8筛查阳性率为44.2%。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为35.7%,其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认知障碍、其他类型痴呆分别为21.7%、7.2%、5.9%和0.9%。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是女性、听力减退、视力减退、睡眠质量差、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脑血管病、尿毒症、同型半胱氨酸异常、高全血黏度;保护因素有健身、饮茶、家务劳动、性格开朗(P<0.05,P<0.01)。结论患多种慢病,听力视力减退、睡眠质量差的老年人,尤其女性容易发生认知功能损害,应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睡眠异常 糖尿病 高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痴呆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2 位作者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98-2599,共2页
睡眠障碍是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的神经精神症状之一,不仅使患者认知功能、行为能力进一步加重,加快衰退进程,也给照料者带来了严重影响。我们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了7年的临床观察,为开展老年痴呆睡眠障碍的分型诊断和针对性治疗... 睡眠障碍是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的神经精神症状之一,不仅使患者认知功能、行为能力进一步加重,加快衰退进程,也给照料者带来了严重影响。我们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了7年的临床观察,为开展老年痴呆睡眠障碍的分型诊断和针对性治疗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睡眠障碍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与长春西汀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2 位作者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787-1790,共4页
目的比较丹参酮ⅡA与长春西汀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门诊和老年病中心就诊的VCI患者216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丹参酮组〔106例,包括64例非痴呆性... 目的比较丹参酮ⅡA与长春西汀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门诊和老年病中心就诊的VCI患者216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丹参酮组〔106例,包括64例非痴呆性血管认知障碍(VCIND)和42例血管性痴呆(VD)〕和长春西汀组〔110例,包括66例VCIND和44例VD〕。两组均在治疗原发病和口服吡拉西坦片、银杏叶片的基础上,丹参酮组给予丹参酮ⅡA 4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长春西汀组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4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均1次/d,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神经精神问卷(NPI)评分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无论是VCIND患者还是VD患者,MoCA、ADL、NP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长春西汀组VCIND患者MoCA评分高于丹参酮组VCIND患者,而ADL、NPI评分则低于丹参酮组VCIND患者(P<0.05);长春西汀组VD患者仅ADL评分低于丹参酮组VD患者(P<0.05)。治疗后丹参酮组和长春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106)与5.5%(6/110)〕间无差异(P>0.05)。结论长春西汀和丹参酮ⅡA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均安全有效,但长春西汀的临床疗效优于丹参酮Ⅱ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长春西汀 认知障碍 痴呆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金刚与卡巴拉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海华 李明秋 +2 位作者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764-3767,共4页
目的:比较盐酸美金刚与重酒石酸卡巴拉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D患者64例,随机分为美金刚组32例和卡巴拉汀组32例。美金刚组服用美金刚10~20mg/d,卡巴拉汀组服用卡巴拉汀3~9mg/d。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 目的:比较盐酸美金刚与重酒石酸卡巴拉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D患者64例,随机分为美金刚组32例和卡巴拉汀组32例。美金刚组服用美金刚10~20mg/d,卡巴拉汀组服用卡巴拉汀3~9mg/d。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2组患者分别在基线、3、6、12、18和24个月时的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1)与基线相比,美金刚组患者MMSE、ADAS-cog、ADL和GDS评分在3个月时有显著改善(P<0.05),卡巴拉汀组患者MMSE、ADAS-cog和ADL在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连续用药12个月内疗效递增,12个月时疗效最佳,之后开始下降,24个月时仍优于基线水平。(2)美金刚组与卡巴拉汀组相比较,MMSE、ADAS-cog、ADL和GDS评分在3、6、12和18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4个月时MMSE、ADAS-cog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和G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金刚与卡巴拉汀治疗AD的远期疗效满意,2年内两者疗效相当;24个月后美金刚改善AD患者认知能力优于卡巴拉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胆碱酯酶抑制剂 谷氨酸受体抑制剂 远期疗效 美金刚 卡巴拉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2 位作者 江皋轩 张国胜 牟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699-3701,共3页
目的: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睡眠质量,研究AD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和睡眠日志对138例AD患者和138例正常老人的睡眠状况及临床特征进行评估。结果:AD组PQSI各因子... 目的: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睡眠质量,研究AD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和睡眠日志对138例AD患者和138例正常老人的睡眠状况及临床特征进行评估。结果:AD组PQSI各因子评分和ES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组睡眠障碍患病率(73.91%)显著高于对照组(2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有日落激越(28.26%)、睡眠-觉醒节律紊乱(42.03%)、日间过度思睡(EDS)(55.07%)、夜间躁动或游荡(45.65%)以及入睡困难(51.45%)、早醒(71.74%)、片断睡眠(73.19%)、不宁腿综合征(RLS)(15.22%)、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PLMS)(11.59%)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10.87%)等;而对照组的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30.43%)、早醒(44.42%)、片断睡眠(49.28%)和EDS(21.01%)。结论:AD患者总体睡眠质量差,其睡眠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是日落激越、睡眠-觉醒节律紊乱、日间过度思睡和夜间躁动。提示掌握AD患者睡眠障碍有利于开展针对性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睡眠障碍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3 位作者 张国胜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4-806,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18例A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运用脑复康、银杏叶制剂等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100mg于0.9%氯化...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18例A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运用脑复康、银杏叶制剂等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100mg于0.9%氯化钠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12周后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6、12周后,研究组患者MMSE、ADL、CD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第6周总有效率为48.6%,第12周总有效率为67.9%,ADL评分第6周总有效率为41.3%,第12周总有效率为6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研究组出现3例全身瘙痒,2例皮疹,2例轻度发热,经减慢滴速,对症治疗和继续用药后消失。所有病例生命体征平稳,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测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AD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节苷脂 脑复康 银杏叶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3 位作者 张国胜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9-311,共3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AD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运用脑复康、银杏叶制剂等中药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每Et加用醒脑静注射液30m...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AD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运用脑复康、银杏叶制剂等中药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每Et加用醒脑静注射液30ml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周、第12周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第6周、第12周,研究组MMSE、ADAS—cog、G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MMSE、ADAS—cog、ADL、GDS评分在第6周和第12周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第6周:MMSE89.74%比7.69%,ADAS—cog76.92%比5.13%,ADL25.64%比5.13%,GDS76.92%比10.26%;第12周:MMSE94.87%比20.51%,ADAS—cog89.74%比15.38%,ADL51.28%比12.82%,GDS92.31%比23.08%,均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AD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阿尔茨海默病 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治疗血管性痴呆46例 被引量:5
9
作者 黄海华 李明秋 +3 位作者 江皋轩 张国胜 牟鑫 陈庆宏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30-1332,共3页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2例V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茴拉西坦、疏血通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0.3 g+50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10 d为...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2例V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茴拉西坦、疏血通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0.3 g+50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10 d为一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 (1)治疗4周后观察组MMSE、G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MMSE、ADL、G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临床疗效满意,观察组患者MMSE、ADL、GDS评分在第4、8周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魏酸钠治疗VD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血管性痴呆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56例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海华 李明秋 +2 位作者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3179-3181,共3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1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吡拉西坦、疏血通等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1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吡拉西坦、疏血通等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次/天,14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以修订的长谷川智能量表(HDS-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后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HDS-R、ADL、G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DS-R第4周总有效率为67.9%,第8周总有效率为82.1%,ADL第4周总有效率为57.1%,第8周总有效率为7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依达拉奉 吡拉西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微量元素水平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海华 李明秋 +2 位作者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4245-424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6例MCI患者为研究组,136例健康老人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微量元素铜(Cu)、铁(Fe)、锌(Zn)、钙(Ca)、镁(Mg)、硒(Se)、砷(As)、锰(Mn)、铝(Al)、镉(Cd... 目的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6例MCI患者为研究组,136例健康老人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微量元素铜(Cu)、铁(Fe)、锌(Zn)、钙(Ca)、镁(Mg)、硒(Se)、砷(As)、锰(Mn)、铝(Al)、镉(Cd)含量。结果 1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Cu、Zn、Fe含量较低,Mn、Al、Cd含量较高(P<0.05)。2多重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患者血清Cu、Zn、Fe含量与Mo CA评分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3,0.712和0.603,P值均为0.000;Mn、Al、Cd含量与Mo CA的评分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204,-0.886,-0.208,P值分别为0.017,0.000,0.015。3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研究组患者与认知功能相关并具有临床意义的因素有低Zn,高Mn、高Al、高Cd。t值分别为1.990、-3.440、-8.074和5.468,P值分别为0.049、0.001、0.000和0.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Zn、高Al、高Cd是发生MCI的危险因素。结论 MCI的发生与患者血清微量元素代谢紊乱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2
作者 江皋轩 李明秋 +3 位作者 黄海华 柴振芳 吴爱莲 张国胜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8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6例A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运用脑复康、多奈哌齐等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内容包括认... 目的观察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6例A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运用脑复康、多奈哌齐等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内容包括认知干预、记忆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安全干预、用药指导、社区-家庭护理干预等。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神经精神科问卷(NPI)、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2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全程康复护理干预1年后,研究组患者MMSE、ADAS-cog、ADL、NPI、GDS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AD患者的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行为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全程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养老机构安全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5
13
作者 江皋轩 崔梅 +1 位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5期159-160,共2页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存在的安全问题,探究有效的解决办法。方法 对江汉油田养老机构入住的92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查阅病历资料。结果 入住老人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硬件设施不能达到安全标准;老年...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存在的安全问题,探究有效的解决办法。方法 对江汉油田养老机构入住的92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查阅病历资料。结果 入住老人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硬件设施不能达到安全标准;老年人安全认知率较低。结论 加强对养老机构环境、设施的适老工程改造;规范老年人慢性病的管理;加强对入住老人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老年人 安全 影响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能老人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的相关回归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牟鑫 李明秋 黄海华 《当代医学》 2016年第32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江汉油田失能老人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使用自设问卷、健康状况自评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江汉油田5个社区60岁及以上的3 343名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1)老年人失能率13.8... 目的探讨江汉油田失能老人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使用自设问卷、健康状况自评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江汉油田5个社区60岁及以上的3 343名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1)老年人失能率13.88%,失能老人健康自我评价为较差和很差占82.3%、慢性病患病率92.95%、调查前2周患病率30.4%、1年住院率38.2%。(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失能老人2周就诊的促进因素的OR值及95%CI分别是:年龄2.090(1.076-4.059)、体重指数1.677(1.114-2.524)、患慢病数1.457(1.087-1.953);限制因素是两周是否患病0.109(0.063-0.189)、去医院时间0.167(0.098-0.287)。(3)影响失能老人1年住院的促进因素的OR值及95%CI分别是:患慢病数1.429(1.120-1.824)、是否参加医保1.500(1.154-1.951)、收入状况1.596(1.003-2.541);抑制因素有失能程度0.641(0.474-0.867)、婚姻状况0.702(0.507-0.972)。结论失能老人健康状况比较差,慢性病患病率高,对失能老人应开展针对性的社区卫生服务、康复护理、健康促进,满足失能老人的卫生服务需求,有利于改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失能 健康状况 慢性病 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联合吡拉西坦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2 位作者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7期1295-1296,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联合吡拉西坦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VCIND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用吡拉西坦片、银杏叶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联合吡拉西坦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VCIND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用吡拉西坦片、银杏叶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4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语言流畅测验(VFT),韦氏积木测验(WBD),神经精神问卷(NPI)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24周后认知功能、执行能力、记忆力、视空间结构功能和精神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的MoCA、VFT、WBD、NPI评分在治疗24周后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4周后MoCA、VFT、WBD、NPI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参酮ⅡA联合吡拉西坦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 丹参酮ⅡA 吡拉西坦 银杏叶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中医方法与胶原酶溶解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小明 黄海华 +2 位作者 刘斌 王兵号 郑灯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3-295,共3页
目的 比较传统中医方法与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 1232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609 例)和治疗组(623 例)。对照组运用针灸、牵引、推 拿手法等传统中医方法康复治疗;治疗... 目的 比较传统中医方法与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 1232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609 例)和治疗组(623 例)。对照组运用针灸、牵引、推 拿手法等传统中医方法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盘外穿刺术进行胶原酶溶解术。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 MacNab 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 周和1、6、12 个月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 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 随治疗时间延长VAS 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 <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均P >0.05);且治疗组治疗1、6、12 个 月后VAS 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1 个月:3.82±1.33 比5.22±1.29,6 个月:1.21±1.14 比6.74±1.39,12 个月: 0.76±1.02比7.24±1.65,P <0.05或P <0.01)。治疗组治疗1周后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86% 比40.72%,P >0.05),治疗1、6、12 个月后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 个月:67.09% 比54.35%,6 个月:82.82% 比53.04%,12 个月:85.71% 比38.59%,均P <0.01)。对照组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尿潴留 32 例(5.14%),腰痛47 例(7.54%),未见其他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 盘外穿刺进行胶原酶溶解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优于传统中医方法,并具有微创、安全、操作简便、疗程短、远期效果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酶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照时间全光谱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7
17
作者 黄海华 李明秋 +3 位作者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章军建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9-63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光照时间全光谱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7例AD伴发睡眠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34例、30min光照组31例、60min光照组33例和120min光照组29例,... 目的观察不同光照时间全光谱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7例AD伴发睡眠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34例、30min光照组31例、60min光照组33例和120min光照组29例,通过10000lux全光谱光照治疗1个月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神经精神问卷(NPI)、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光照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日间过度嗜睡、认知功能、精神状况和痴呆程度的变化。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30min组、60min组和120min组的PQSI,ESS,NP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min组:(14.4±5.2)分 vs(11.7±4.9)分,(14.4±4.1)分vs(11.8±3.7)分。(14.2±1.3)分vs(10.9±1.7)分,t=2.071,2.609,8.446,P=0.043,0.011,0.000。60min组:(13.4±4.0)分 vs(8.1±3.7)分,(14.5±3.0)分vs(9.4±2.0)分,(13.7±5.8)分vs(8.7±4.3)分,t=5.650,8.209,3.902,均P〈0.01。120min组:(14.0±3.2)分 vs (7.0±2.3)分,(14.7±2.3)分 vs (7.0±1.9)分,(14.9±3.6)分F5(8.1±3.7)分,t=9.474,13.926,7.062,均P〈0.01],MMSE,G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空白组相比,30min组、60min组和120min组的PQSI,NPI,E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min组:t=1.936,4.524,2.482,P=0.031,0.000,0.016。60min组:t=5.945,5.153,7.319,均P=0.000。120min组:t=7.896,6.767,10.776,均P=0.000),MMSE,G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与30min组相比,60min组和120min组PQSI,NPI,E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min组:t=3.288,2.694,3.354,P=0.002,0.009,0.001。120min组:t=4.615,3.930,6.303,均P=0.000)。MMSE,G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60min组相比,120min组的E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4,P=0.000),PQSI、NPI、MMSE、G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光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光照疗法能有效改善AD患者睡眠质量、日间过度嗜睡、神经精神症状,而且光照时间60min和120min优于30min,光照时间120min改善日间过度嗜睡优于60min;光照疗法对AD患者的认知能力及痴呆程度没有明显的影响,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睡眠障碍 光照疗法 光照时间 睡眠质量
原文传递
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8
作者 黄海华 李明秋 +2 位作者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 观察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86例A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运用茴拉西坦、尼莫地平、银杏叶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服多奈哌齐l0 mg.以简易智能状态... 目的 观察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86例A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运用茴拉西坦、尼莫地平、银杏叶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服多奈哌齐l0 mg.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3、6、12、18、24、30、36、42、48、54、60、66和72个月后的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MMSE、ADAS-cog、GDS评分在3个月以后、ADL评分在6个月以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1,-2.198,-1.790和-2.420;P<0.05或P<0.01);12个月时与对照组相比最显著(均P<0.01),36个月以后各项指标继续减退,到72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MMSE高出7.5分,ADAS-cog优于20.3分,ADL优于19.5分,GDS优于1.4分(均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MMSE、ADAS cog、GDS评分在治疗3、6、12、18和24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DL评分在6、12、18、24和30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DAS-cog和GDS评分在24个月以后、MMSE和ADL在30个月以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奈哌齐治疗AD的远期疗效满意,安全可靠,可有效减缓AD患者认知功能和总体功能衰退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胆碱酯酶抑制剂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和预测因子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明秋 黄海华 +2 位作者 江皋轩 牟鑫 陈庆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生命质量4年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和预测因子.方法 选择2006年3月至2010年6月在江汉油田总医院老年病科以医养结合形式长期入住并符合入组条件的96例轻、中度AD患者,运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生命质量4年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和预测因子.方法 选择2006年3月至2010年6月在江汉油田总医院老年病科以医养结合形式长期入住并符合入组条件的96例轻、中度AD患者,运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总体衰退量表(GDS)、神经精神问卷(NP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等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运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命质量量表(QOL-AD)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分别在入组时和第1、2、3、4年末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1)4年后患者QOL-AD、MMSE、ADL、GDS、NPI、HRSD、HAMA、PQSI的评分(分)分别为(17.5±1.9)、(12±3)、(45±9)、(5.2±0.8)、(31±11)、(20±6)、(14±6)、(14±4),分别较基线(30.5±4.6)、(21±4)、(34±10)、(3.3±0.9)、(22±9)、(18±6)、(11±4)、(12±4)减退(t =25.31,15.42,-7.16,-14.83,-5.56,-2.94,-4.45,-5.60,均P<1.01),AD患者生活质量随着病情进展而下降.(2)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QOL-AD的4年下降分值与MMSE、ADL、GDS的4年变化分值具有相关性(r =0.344,0.368,0.213;P =0.002,0.001,0.04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NPI和HRSD的基线评分对AD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OR=1.697,1.269;P=0.000,0.006).NPI和HRSD的评分绘制的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8(95%CI:1.844~0.991)和0.878 (95% CI:0.804~0.953).结论 AD患者生命质量随着病情进展而不断下降,并与MMSE、ADL、GDS的变化差值具有相关性,高NPI、HRSD的评分是生命质量快速下降的重要预测因素,应尽早检测并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生活质量 抑郁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