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力带固定及韧带修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附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滨 齐伟力 +2 位作者 陈孔冠 宋沛松 陈泽锋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69-370,共2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及治疗重点。方法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方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42例,Allman分型均为Ⅲ型。结果术后随访40例,随访4~48个月。根据Karlsson的疗效标准评价,优31例,良9例。肩关节功能恢复满... 目的探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及治疗重点。方法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方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42例,Allman分型均为Ⅲ型。结果术后随访40例,随访4~48个月。根据Karlsson的疗效标准评价,优31例,良9例。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克氏针及张力带钢丝的联合应用,对肩锁关节起到三维固定的效果,符合其生物力学要求。强调喙锁韧带及肩锁韧带的修复。主张合理的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张力带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增强减影成像对脊柱转移瘤诊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肖叶玉 杨军 +3 位作者 齐伟力 刘启泽 洪璧楷 吴仁华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8年第4期176-179,共4页
目的评价增强减影 MRI 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价值。方法收集43例经病理证实为脊椎转移瘤患者的完整 MRI 资料,统计常规 MRI FSE 序列 T_1WI、STIR(短时间反转恢复)、T_1WI 增强和增强减影4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发现脊椎转移瘤的病灶数量、影像征... 目的评价增强减影 MRI 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价值。方法收集43例经病理证实为脊椎转移瘤患者的完整 MRI 资料,统计常规 MRI FSE 序列 T_1WI、STIR(短时间反转恢复)、T_1WI 增强和增强减影4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发现脊椎转移瘤的病灶数量、影像征象(包括毛刺征、边缘不规则与牛眼征),组间数据采用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3例共发现66个椎体转移瘤,其中有椎体形态改变35个,椎体形态正常31个,有椎体形态改变的椎体转移瘤在各成像方法中检出率为100%,无差异性,无椎体形态改变的椎体转移瘤检出率以 STIR 最高;对诊断椎体转移瘤有特征性意义的影像特征的检出率以增强减影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 增强减影成像对发现椎体转移瘤瘤灶与瘤灶的影像特征方面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一种经济、简便、有效提高椎体转移瘤检出率与正确率的成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转移瘤 增强减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7
3
作者 罗滨 齐伟力 +2 位作者 陈孔冠 王新家 刘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31-73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GSH)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AO/ASIF分类标准,选择A型及C型的股骨远端骨折20例,应用GSH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20例均获随访,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5个月。关节活动度平均120°,无膝内、... 目的探讨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GSH)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AO/ASIF分类标准,选择A型及C型的股骨远端骨折20例,应用GSH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20例均获随访,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5个月。关节活动度平均120°,无膝内、外翻畸形。结论严格选择符合GSH适应证的病例,GSH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刺激曲池穴在颈脊髓效应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伟东 岳柏林 +3 位作者 孔抗美 姚关锋 王新家 沈智威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9期1-2,共2页
目的应用脊髓血氧浓度相依对比(BOLD)功能成像技术,观察电针刺激曲池穴在颈脊髓磁共振功能成像激活情况。方法 20例健康志愿者,电针刺激曲池穴,使用统计参数图(SPM2)软件得到健康志愿者脊髓内的激活区,观察激活区在矢状位和横断位... 目的应用脊髓血氧浓度相依对比(BOLD)功能成像技术,观察电针刺激曲池穴在颈脊髓磁共振功能成像激活情况。方法 20例健康志愿者,电针刺激曲池穴,使用统计参数图(SPM2)软件得到健康志愿者脊髓内的激活区,观察激活区在矢状位和横断位上的功能成像激活特征。结果 20例受试者颈脊髓功能成像均可以分析出脊髓神经功能激活区,横断面上激活区域主要位于同侧(右侧)脊髓后角,同侧前角及对侧后角也有不同程度激活;矢状面上功能激活区主要位于C4-7,高位颈脊髓C1-2也有少量激活。结论电针刺激右侧曲池穴均可以引起C1-7水平脊髓的功能激活,成像发现矢状位激活区主要位于C4-7,横断位激活区主要位于同侧(右侧)脊髓后角区,激活区域与脊髓神经反射通路基本一致。C1、C2、C3及延髓功能激活区可能是电针刺激曲池穴在颈脊髓的特定后效应功能区,可能提示针灸有复杂的脊髓内神经机制与经络独特的传感通道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电针 曲池穴 颈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胸段脊髓损伤后两种不同行为评分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新家 孔抗美 +1 位作者 叶卫莲 尚建伟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99-201,共3页
目的 :比较两种神经功能评分方法对大鼠脊髓损伤 (SCI)模型行为功能的评价。方法 :大鼠急性SCI模型按轻、中、重度损伤随机分组 ,分别应用联合行为评分 (CBS)和BBB评分方法对大鼠后肢行为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均与损伤... 目的 :比较两种神经功能评分方法对大鼠脊髓损伤 (SCI)模型行为功能的评价。方法 :大鼠急性SCI模型按轻、中、重度损伤随机分组 ,分别应用联合行为评分 (CBS)和BBB评分方法对大鼠后肢行为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均与损伤程度相关 ,其中BBB评分方法相关性较高 ,且体现在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每一阶段。结论 :BBB评分方法对大鼠SCI模型运动功能评价优于CBS评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BBB 脊髓损伤 胸段 行为功能 运动功能恢复 方法评价 评分方法 SCI 同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颈椎运动节段数字模型建立及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小平 齐伟力 +2 位作者 黄志澎 孔抗美 王新家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87-89,F0004,共4页
目的:寻求连续CT断层图像重建上颈椎运动节段数字模型及三维可视化的方法。方法:基于上颈椎连续薄层CT图像,运用Mimies10.01软件重建上颈椎运动节段骨性和各种软组织结构,并导入有限元分析Ansys10中初步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结果... 目的:寻求连续CT断层图像重建上颈椎运动节段数字模型及三维可视化的方法。方法:基于上颈椎连续薄层CT图像,运用Mimies10.01软件重建上颈椎运动节段骨性和各种软组织结构,并导入有限元分析Ansys10中初步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结果:成功建立上颈椎运动节段三维数字模型并实现可视化。模型包括:C0-3,骨性结构并区分皮质骨与松质骨、C1-3,关节软骨盘、C2,3椎间盘和6种韧带结构。上颈椎有限元模型初步验证结果与体外生物力学实验和临床结果相符,可进一步行各种上颈椎有限元分析。结论:Mimics软件基于薄层CT图像建立上颈椎有限元模型提供了一个更为快捷精确的方法,所建模型逼真,几何相似性好,为研究上颈椎的生物力学性状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 上颈椎 运动节段 数字化模型 可视化 MIMIC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护理在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丹丹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9期129-131,共3页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对策。方法随机选定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纳康复护理...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对策。方法随机选定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纳康复护理。比较两组HAMD、HAMA评分、Botsford评分。结果试验组护理后HAMD评分、HAMA评分分别为(9.27±2.11)分、(16.34±4.86)分;对照组分别为(10.12±3.01)分、(17.86±4.17)分,试验组显著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t=9.8961、11.1614,P均<0.01)。试验组护理后膀胱功能、直肠功能、感觉以及总分分别为(3.25±0.58)分、(8.29±0.94)分、(7.69±0.84)分、(18.69±2.68)分;对照组分别为(1.98±0.39)分、(6.98±0.88)分、(5.68±0.74)分、(14.28±2.06)分(t=13.4757、7.5450、13.3158、9.6755,P均<0.01)。结论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调节心理状态,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伤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磷酸钙骨水泥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亮 王新家 +3 位作者 孔抗美 姚关锋 齐伟力 林家钟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91-94,F0002,共5页
目的:比较改良磷酸钙骨水泥(CPC)与普通CPC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效果,并探讨其作为修复骨缺损植骨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改良CPC组,普通CPC组和对照组。3组均于双侧桡骨中下段制作骨缺损,改良CPC组植入改良CPC... 目的:比较改良磷酸钙骨水泥(CPC)与普通CPC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效果,并探讨其作为修复骨缺损植骨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改良CPC组,普通CPC组和对照组。3组均于双侧桡骨中下段制作骨缺损,改良CPC组植入改良CPC棒,普通CPC组植入普通CPC棒,对照组不植入任何物质。于术前、术后2、4、8、12周检测3组血清中Ca2+、P3-、碱性磷酸酶(ALP)浓度;分别于术后2、4、8、12周对3组行X光摄片;术后8、12周分批处死之,取桡骨标本做扫描电镜。结果:术后12周改良CPC组骨缺损修复良好,骨水泥完全降解;普通CPC组新骨形成相对较少,骨水泥残留;改良与普通CPC组术后血清中Ca2+及ALP浓度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改良CPC组骨修复完全,可见材料与宿主骨原交界面。结论:改良CPC较普通CPC有更好的骨缺损修复能力及生物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项技术对Kager’s脂肪垫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小平 齐伟力 +2 位作者 孔抗美 王新家 陈育春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16-219,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Kager s脂肪垫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方法:通过尸体(3具)大体解剖和正常志愿者(2人)小腿下1/3以下薄层螺旋CT图像的连续追踪观察,运用3D-DOCTOR软件,在计算机上分割重建并立体显示Kager s脂肪垫和其相关毗邻解剖结构;B超动态... 目的:探讨Kager s脂肪垫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方法:通过尸体(3具)大体解剖和正常志愿者(2人)小腿下1/3以下薄层螺旋CT图像的连续追踪观察,运用3D-DOCTOR软件,在计算机上分割重建并立体显示Kager s脂肪垫和其相关毗邻解剖结构;B超动态观察Kager s脂肪垫、跟腱囊和跟腱在踝关节运动中的关系。结果:Kager s脂肪垫具有明确的解剖界限。成功重建并立体显示小腿皮肤与深筋膜、胫腓骨下段以及全部足骨、Kager s脂肪垫及其毗邻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B超动态观察了Kager s脂肪垫、跟腱囊与跟腱在踝关节运动中的相互关系。结论:证明了Kager s筋膜室的存在,并阐述了Kager s脂肪垫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ger's脂肪垫 Kager’s三角 计算机三维重建 可视化 B超 动态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在椎体骨折和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小平 齐伟力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能够在微观水平上检测组织液中无序的水分子运动,可以对正常和病理情况下活体组织的水分子弥散运动加以分析。本文就DWI对椎体骨折和良、恶性病变鉴别方面的价值,它们之间存在的信号差异,治疗后的效果评价以及...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能够在微观水平上检测组织液中无序的水分子运动,可以对正常和病理情况下活体组织的水分子弥散运动加以分析。本文就DWI对椎体骨折和良、恶性病变鉴别方面的价值,它们之间存在的信号差异,治疗后的效果评价以及其在脊柱应用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原理 骨折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衍生生长因子-2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表达及其意义
11
作者 王新家 刘卫东 梅国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目的:探讨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2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取成年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脊髓损伤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于损伤后1、21、45d分别采集受损伤的脊髓标本。应用免疫... 目的:探讨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2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取成年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脊髓损伤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于损伤后1、21、45d分别采集受损伤的脊髓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HDGF-2在正常脊髓、受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脊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HDGF-2在大鼠正常脊髓和受损伤脊髓前角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细胞核中均有表达。(2)脊髓神经细胞核内HDGF-2染色评分,在正常组为50±9,脊髓损伤组为132±30,两组间HDGF-2表达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HDGF-2表达评分在术后1、21、45 d分别为141±62,107±33和92±18,脊髓损伤不同时间点HDGF-2表达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HDGF-2表达升高,提示其参与脊髓损伤和修复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衍生生长因子-2 脊髓损伤 神经细胞 修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脊髓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吴增志 孔抗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90-1492,共3页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脊髓 医学影像技术 人类 血氧水平依赖 诊断模式 OGAWA LEV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损伤患者Halo-Vest固定中的预见性护理
13
作者 温丽文 蔡燕玲 周雪琼 《河北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862-864,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颈椎损伤患者Halo-Vest固定中的可行性,实效性。方法:对60例颈椎损伤Halo-Vest固定患者,依据其特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相应护理,确保Halo-Vest正确位置,控制压疮,防止螺钉针孔感染、螺钉穿入硬脊膜,预防肺部...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颈椎损伤患者Halo-Vest固定中的可行性,实效性。方法:对60例颈椎损伤Halo-Vest固定患者,依据其特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相应护理,确保Halo-Vest正确位置,控制压疮,防止螺钉针孔感染、螺钉穿入硬脊膜,预防肺部感染和窒息,防止泌尿系感染和消化功能紊乱,防止废用性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结果:缩短住院时间及平均卧床时间,提高复位成功率,提高病人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颈椎损伤Halo-Vest固定患者中,是防治并发症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损伤 HALO-VEST固定 预见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慢性受压后脊髓组织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14
作者 王新家 叶卫莲 +3 位作者 孔抗美 蔡燕玲 周雪琼 齐伟力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86-87,F003,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慢性受压后脊髓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后路渐进性压迫的方法制作大鼠轻、中、重度脊髓压迫损伤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检测脊髓组织中NGF及其受体的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大鼠...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慢性受压后脊髓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后路渐进性压迫的方法制作大鼠轻、中、重度脊髓压迫损伤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检测脊髓组织中NGF及其受体的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大鼠脊髓组织中的脊髓神经元和灰、白质中的胶质细胞NGF和TrkA表达较弱;脊髓受压后NGF和TrkA表达增强(P<0.05)。受压程度越重,其表达越明显,免疫反应强度与脊髓受压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大鼠脊髓慢性受压后,NGF及其受体表达增多,这可能对脊髓神经元的存活和保留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组织 慢性 神经生长因子(NGF) 脊髓神经元 免疫组化检测 TRKA 脊髓受压 动物模型 脊髓压迫 正常大鼠 胶质细胞 表达增强 反应强度 受体表达 渐进性 正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刺伤致筋膜室综合征4例分析
15
作者 王新家 齐伟力 +3 位作者 温丽文 黄彦玲 周雪琼 陈育春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骨筋膜室综合征 单纯血管损伤 刺伤 骨折后 诊断率 致残率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合谷穴后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大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16
作者 王伟东 唐强 +3 位作者 孔抗美 王新家 沈智威 姚关锋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7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电刺激合谷穴位时,颈脊髓损伤患者脑中枢神经功能活动变化对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可能存在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理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和方法。方法9例颈脊髓损伤的受试患者进行电刺右手合谷穴位,采用'... 目的观察电刺激合谷穴位时,颈脊髓损伤患者脑中枢神经功能活动变化对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可能存在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理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和方法。方法9例颈脊髓损伤的受试患者进行电刺右手合谷穴位,采用'静息原任务刺激原静息'的时段设计模式,共5次刺激,5次静息,各长40 s,进行脑功能成像,获得的fMRI信号用SPM2软件进行后处理,获得脑功能激活区域。结果颈脊髓损伤患者电刺合谷穴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组,实验过程中2例受试者实验中因头动程度大中途退出,1例因发现脑血管畸形剔除,其余6例受试患者完成实验全过程。6例SCI患者行右手电针刺激合谷穴后行大脑功能磁共振成像,脑内均发现激活信号,其中3例患者在同侧大脑出现激活,激活区域分部为院额叶及中央后回白质区;3例患者在对侧大脑出现激活,激活区域分别为院顶叶中央后回、额叶及中央后回。结论颈脊髓损伤后,电刺合谷穴的脑功能成像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索研究针灸在大脑神经中枢效应对SCI脊髓功能恢复可能存在的重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合谷穴 颈脊髓损伤 中枢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肝癌衍生生长因子的表达
17
作者 梅国龙 王新家 刘卫东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受损伤脊髓组织中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epatoma-derived growthfactor,HDGF)表达的变化.方法:将40只成年大白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脊髓损伤组(B组),每组20只.脊髓损伤组采用改良的Allen’s打靶法制备,并于术后24 h处死大... 目的:观察大鼠受损伤脊髓组织中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epatoma-derived growthfactor,HDGF)表达的变化.方法:将40只成年大白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脊髓损伤组(B组),每组20只.脊髓损伤组采用改良的Allen’s打靶法制备,并于术后24 h处死大鼠,取损伤脊髓节段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DGF在正常对照组以及脊髓损伤后表达情况.以表达指数作为统计学指标,采用X2检验分析各组间的变化.结果:HDGF主要表达在神经细胞核中.15例损伤脊髓标本表现为HDGF表达指数为Ⅱ组,对照组中表达指数为Ⅱ组仅4只(P<0.05).结论:HDGF高表达于损伤脊髓组织中,提示HDGF可能参与脊髓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衍生生长因子 脊髓损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张量成像在颈脊髓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诗成 孔抗美 齐伟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12-2114,共3页
关键词 扩散张量成像 临床应用 颈脊髓 水分子扩散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 活体组织 D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评估软骨移植修复术疗效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淑莹 齐伟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4-257,共4页
关键词 骨移植修复术 磁共振成像 关节软骨 疗效 评估 骨关节炎 生物性因素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退行性变生物力学有限元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诗成 孔抗美 齐伟力 《医学综述》 2008年第22期3438-3440,共3页
颈椎退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颈椎退行性变引起的增生、骨赘、椎间盘变性等是老龄颈椎疾患的主要原因。生物力学研究在探讨颈椎退变发生发展及相关问题上有很重要的作用。传统实验生物力学方法因其自身缺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介绍一... 颈椎退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颈椎退行性变引起的增生、骨赘、椎间盘变性等是老龄颈椎疾患的主要原因。生物力学研究在探讨颈椎退变发生发展及相关问题上有很重要的作用。传统实验生物力学方法因其自身缺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力学分析技术——有限元法及其在颈椎退变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有限元模型 生物力学 退行性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