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夏容珊 马婵珊 陈秀芝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期210-211,共2页
目的分析胃肠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54例胃肠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7例。干预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 目的分析胃肠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54例胃肠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7例。干预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糖、血红蛋白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术期的胃肠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治疗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具有明显的护理干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外科疾病 胃肠外科合并糖尿病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肠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婵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5期221-223,共3页
目的评估在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背景下,胃肠外科专科护理指南的制定是否有利于推动肠内营养的早期实施。方法本院胃肠外科共收治287例患者,干预前期共评估了146例患者(干预前期组),干预后期评估了141例患者(干预后期组)。比较指南推行前后... 目的评估在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背景下,胃肠外科专科护理指南的制定是否有利于推动肠内营养的早期实施。方法本院胃肠外科共收治287例患者,干预前期共评估了146例患者(干预前期组),干预后期评估了141例患者(干预后期组)。比较指南推行前后营养支持方面的数据。结果肠内营养在干预后期组开展的更早(中位时间(1.00±1.03)VS(2.00±1.64)d,P<0.01);干预前期组和干预后期组中患者接受肠外营养的比率比较(7.5%VS 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0>0.05);干预后期组患者误吸的发生率(7.5%VS 9.2%)并没有增加(P=0.606>0.05);两组间术后住院时间没有差别(9±3.24)VS(8.00±5.39)d,P=0.086>0.05)。结论胃肠专科护理的介入及专科护理指南的制定可以有效的改善临床实践,有效的推动了早期肠内营养在胃肠外科患者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理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谢澳斯 陈君填 《医学综述》 2011年第23期3567-3569,共3页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多变,临床治疗的关键是根据肿瘤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及药物靶向治疗是GIST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如何选择手术治疗或靶向药物治疗以及如何把握两者...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多变,临床治疗的关键是根据肿瘤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及药物靶向治疗是GIST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如何选择手术治疗或靶向药物治疗以及如何把握两者联合治疗,至今仍有争论,尚需进一步探讨。现结合国内外对GIST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靶向治疗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观点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怀明 李威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1年第4期281-283,共3页
近年来研究表明,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营养不良及免疫状态低下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大大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及肿瘤复发的危险性, 并极大程度地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更严重者,术前营养状态低下甚至造成了丧失手术治疗的机会... 近年来研究表明,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营养不良及免疫状态低下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大大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发生及肿瘤复发的危险性, 并极大程度地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更严重者,术前营养状态低下甚至造成了丧失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在围手术期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的发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 围手术期 营养支持 胃肠道 术后并发症 营养状态 免疫状态 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胃肠间质瘤的临床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章斐然 谢澳斯 +1 位作者 陈君填 李威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16期2114-2116,共3页
目的:探讨复发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CIST)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2012年5年间收治的30例复发转移性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均予伊马替尼治疗后接受手术治疗。治疗有效(RD组)的18例中有13例、疾病进展(PD组)的12例中有... 目的:探讨复发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CIST)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2012年5年间收治的30例复发转移性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均予伊马替尼治疗后接受手术治疗。治疗有效(RD组)的18例中有13例、疾病进展(PD组)的12例中有1例共计14例(46.7%)患者肿瘤获得完全切除。RD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为24.9个月,PD组的PFS为2.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复发转移性GIST患者中,口服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的患者行二次手术切除是可行的;但是对于口服伊马替尼治疗无效的GIST患者分为两类:局限性进展的GIST,在评估手术可以完整切除局限进展肿瘤的情况下,仍建议实施手术治疗,术后可继续原剂量伊马替尼或增加剂量治疗,也可选择舒尼替尼治疗;广泛进展的GIST,不建议采取手术,可以增加伊马替尼治疗,或改用舒尼替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间质肿瘤 肿瘤转移 肿瘤复发 伊马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镇痛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加速康复外科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马婵珊 张兰艳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后切口镇痛中的作用,以及对患者生命体征、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从电子病历系统采集患者信息,以TEAS的临床使用时间为节点,将...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后切口镇痛中的作用,以及对患者生命体征、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从电子病历系统采集患者信息,以TEAS的临床使用时间为节点,将患者分为TEAS组及对照组,收集的信息包括患者基本资料、初步诊断、生命体征、手术信息、麻醉方式、多模式镇痛方式、患者满意度。TEAS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AS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流程中,TEAS可作为缓解术后疼痛的有效方法,能带来护理满意度的提高,不会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产生不良影响。TEAS可以作为药物治疗之外的辅助手段,用以缓解术后疼痛,应当开展针对TEAS应用的护理培训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 结直肠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完全囊变胃肠道间质瘤三例CT特征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晓佳 柯东平 +4 位作者 张炯 苏树燕 黄瑞滨 洪良丽 李欣欣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胃完全囊变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征象,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例及文献报道13例全囊变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及CT检查资料,总结其特点。结果显示发病年龄31~79岁,平均62岁。男性9例,女性7例,主要症状为... 目的分析胃完全囊变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征象,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例及文献报道13例全囊变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及CT检查资料,总结其特点。结果显示发病年龄31~79岁,平均62岁。男性9例,女性7例,主要症状为腹痛或排黑便。肿瘤最大径4~18 cm,平均9.8cm,CT表现呈单房囊性(13/16)、腔外生长多见(14/16),囊壁多均匀、光滑,厚度约2~5mm(13/16),囊壁可有钙化(4/16),囊内多呈均匀液性密度,增强均表现仅囊壁轻中度均匀强化,内部无强化,周围器官结构少见受累。结论胃完全囊变GIST临床罕见,其CT表现尚具有一定特征,但最终确诊取决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完全囊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升支对吻合口漏、淋巴结清扫及预后的影响
8
作者 陈彬彬 蔡长茂 +1 位作者 林桂兴 庄业忠 《医药前沿》 2024年第9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升支对吻合口漏、淋巴结清扫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确诊并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2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左结...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升支对吻合口漏、淋巴结清扫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确诊并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2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左结肠动脉的处理方式将患者分为保留LCA升支(低位结扎)组(n=151)及不保留LCA(高位结扎)组(n=132)。比较两组吻合口瘘及淋巴结情况、随访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法、Logistic回归法对该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情况的危险因素作出对应分析。结果:低位结扎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高位结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结果显示,吻合口漏组与非吻合口漏组术中不保留左结肠动脉升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不保留左结肠动脉升支是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97;95%CI为(1.329,5.884);P=0.007]。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升支能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且淋巴清扫效果和高位结扎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对术后早期和中期生存率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口漏 直肠肿瘤 左结肠动脉升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干预对护士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知识和态度及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何红燕 刘慧 +1 位作者 沈军 肖东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19-1422,共4页
目的对临床护士实施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教育干预,评价干预措施对护士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参加我市2012年老年护理继续教育培训大会的7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教育干预,对比干... 目的对临床护士实施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教育干预,评价干预措施对护士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参加我市2012年老年护理继续教育培训大会的74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教育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护士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的改变,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74名护士均对培训满意;培训前护士预防老年人跌倒知识的中位得分18分,培训后中位得分26分,培训前后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270,P=0.000)。干预前后护士对老年人的总体态度和消极态度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积极态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9份(95%)问卷明确表示护士在工作中运用了培训所学的知识。结论对临床护士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干预能改善护士对待老年人的态度,提高护士预防与处理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知识水平,并能对护士预防和处理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跌倒 老年人 教育 医务工作者的态度 发展性案例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类凝血酶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0
10
作者 欧光武 李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2期9-11,共3页
尖吻蝮蛇类凝血酶是我国正在研究的一种新止血药,其结构与以往的类凝血酶完全不同。目前的研究表明,该凝血酶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及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 尖吻蝮蛇 蛇毒类凝血酶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存质量角度评估永久性结肠造口对直肠癌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宋新明 李欣欣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2627-2632,共6页
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已经上升至恶性肿瘤的第3位,目前根治性手术仍是直肠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但直肠癌患者术后常要面对排便、泌尿、性功能及社会、心理等各方面的损害.其中永久性肠造口给患者带来多大的影响一直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已经上升至恶性肿瘤的第3位,目前根治性手术仍是直肠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但直肠癌患者术后常要面对排便、泌尿、性功能及社会、心理等各方面的损害.其中永久性肠造口给患者带来多大的影响一直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生存质量测评为医疗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从患者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的工具.本文就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进展、肠造口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主要领域以及影响评估的因素做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造口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淋巴管密度、微血管密度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章斐然 郑仰 +1 位作者 陈君填 李威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VD)和微血管密度(MVD)水平及两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手术切除的68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分别采用D2-40和CD31标记胃癌组织中淋巴管和血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VD)和微血管密度(MVD)水平及两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手术切除的68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分别采用D2-40和CD31标记胃癌组织中淋巴管和血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周及瘤内D2-40、CD31表达情况并计算LVD和MVD,分析瘤周及瘤内LVD、MVD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脏器转移、TNM分期、性别、年龄、分化程度、Lauren分型及病理类型)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68例患者瘤内和瘤周LVD分别为(4.6±2.0)个和(8.2±3.5)个,瘤内和瘤周MVD分别为(46.3±16.5)个和(47.6±15.3)个;瘤周LVD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脏器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Lauren分型及病理类型均无关(P>0.05);瘤内LVD、瘤内及瘤周MVD与以上参数均无关(P>0.05);全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48.6个月,其中瘤周低LVD者的中位OS为31.0个月,低于瘤周高LVD的43.0个月(P<0.05);瘤周高MVD者的中位OS为46.0个月,而瘤周低MVD者为48.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瘤周LVD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胃癌发展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血管密度 淋巴管密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潮汕贲门癌组织中GST-Π和P-gp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广灿 洪良利 +3 位作者 黄杰雄 谢澳斯 郭丹 刘淑慧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6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广东潮汕贲门癌患者癌组织中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π(GST-π)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7例贲门癌组织GST-π和P-gp的表达情况。根据表达情况,利用Youden index法... 目的:探讨广东潮汕贲门癌患者癌组织中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π(GST-π)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情况及二者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7例贲门癌组织GST-π和P-gp的表达情况。根据表达情况,利用Youden index法绘制患者的年龄和肿瘤最长径ROC曲线,并将患者分成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比较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贲门癌组织中GST-π和P-g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05%和93.1%。根据ROC曲线的结果确定年龄和肿瘤最长径分组的界值。贲门癌GST-π表达与脉管是否浸润有关,有脉管浸润者高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脉管浸润者(P<0.01);P-gp的表达与年龄和组织学类型相关,患者年龄增大表达率增高(P<0.05),黏液腺癌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非黏液腺癌(P<0.05)。贲门癌GST-π的表达与P-gp的表达呈正相关(r=-0.828,P<0.01)。结论:GST-π和P-gp在潮汕贲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GST-π高表达与脉管浸润相关,P-gp高表达与高龄患者和贲门黏液腺癌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π P-糖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短期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郑逸锋 李威 +1 位作者 王怀明 林垚燕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3D和2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3D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优势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52例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D2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其中3D腹腔镜手术共22例,2... 目的对比分析3D和2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3D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优势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52例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D2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其中3D腹腔镜手术共22例,2D腹腔镜手术共30例。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病理分期。结果 3D腹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2D腹腔镜手术组[(202.7±21.9)min vs.(258.0±56.3)min,P<0.001]。3D腹腔镜手术组清除淋巴结数量多于2D腹腔镜手术组[(23.6±3.8)枚vs.(20.1±4.2)枚,P=0.02]。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无明显差异[(146.8±35.6)ml vs.(148.8±82.4)ml,P=0.9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病理分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3D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和增加淋巴结清扫数量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3D腹腔镜 2D腹腔镜 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腹壁造口对中下段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欣欣 宋新明 +5 位作者 陈志辉 许开武 任晖 陈冬连 何裕隆 詹文华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从生存质量的角度比较永久性造口及手术因素对中下段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1年4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全部中下段直肠癌患者,在手术... 目的从生存质量的角度比较永久性造口及手术因素对中下段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1年4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全部中下段直肠癌患者,在手术前一周内、手术后第1、3、6月采用QLQ-C30与CR38量表进行生存质量数据采集。最终共65例患者完成了全部四次量表调查,其中造口组23例,无造口组42例。对造口组与无造口组生存质量得分进行同一时间节点组间比较,对造口组与无造口组组内手术前、术后4个时间点的各领域生存质量得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无造口组在术后1个月时的角色功能(P=0.020)与总健康状况(P=0.025),3个月时的性功能(P=0.045)显著优于造口组。术后6个月时,造口组在3个症状领域:失眠(P=0.048),便秘(P<0.001)与腹泻(P=0.007)的生存质量优于无造口组。结论在术后3个月内,无造口组的生存质量略优于造口组。术后6个月时,保肛患者比造口患者受到了更多排便相关症状的困扰。无论造口与否,术后1个月时的生存质量在各时间点中都是最差的,术后1到6个月的生存质量均能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保肛 造VI 手术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君子汤对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章斐然 谢澳斯 +3 位作者 张金海 蔡晓敏 陈君填 李威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方药代表四君子汤对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大肠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56.4...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方药代表四君子汤对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大肠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56.4±10.2)岁。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中药加化疗组和单独化疗组,每组各30例。中药加化疗组患者口服四君子汤方药联合mFOLFOX6方案化疗;单独化疗组患者仅进行mFOLFOX6方案化疗。比较2组患者化疗前后肠道菌群、机体免疫功能、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骨髓抑制程度的差异。结果:中药加化疗组患者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CD3、CD4、CD4/CD8、KPS评分均比单独化疗组高(均P<0.05)。结论:健脾益气方药四君子汤能调节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衡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大肠癌 化疗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汕地区贲门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广灿 陈君填 +3 位作者 李威 林雯婷 郭丹 刘淑慧 《中国医药》 2016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潮汕地区贲门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贲门癌病例304例,建立临床病理资料数据库。选取年龄、性别、肿瘤长径、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 目的分析潮汕地区贲门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贲门癌病例304例,建立临床病理资料数据库。选取年龄、性别、肿瘤长径、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标本切缘7个临床病理特征因素,应用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04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2 844枚,平均清扫9.36枚/例,总转移度为28.9%(822/2 844),总转移率为445%(275/618)。淋巴结转移部位包括腹腔和胸腔,腹腔淋巴结的转移度和转移率均明显高于胸腔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4%(807/2 749)比15.8%(15/95),46.3%(266/574)比20.5%(9/4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肿瘤长径和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相关[OR=2.898,95%CI:1.446~5.807,P=0.003;OR=1.763,95%CI:1.053~2.950,P=0.031]。结论贲门癌淋巴结转移既向腹腔转移也向胸腔转移,主要以腹腔转移为主。肿瘤长径和分化程度与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淋巴结转移 肿瘤最长直径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7与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志物在左右半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欣欣 廖伟南 +4 位作者 庄少惠 陈焕杰 陈君填 章斐然 李威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19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白介素17(IL-17)的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EMT)是否存在相关性,同时探讨左右半结肠癌中IL-17和EMT相关标志物表达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3例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IL-17和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E-c...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白介素17(IL-17)的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EMT)是否存在相关性,同时探讨左右半结肠癌中IL-17和EMT相关标志物表达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3例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IL-17和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波形蛋白(Vim)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结肠癌组织中IL-17、VimmRNA表达水平升高,E-cadm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中IL-17与EMT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肠癌组织中IL-17mRNA和EMT标志物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7mRNA表达水平在左半结肠癌中较右半结肠癌高(P<0.05),而EMT标志物的表达在左右半结肠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17和EMT可能对结肠癌起促进作用,但二者之间无相关性,也与临床病理指标无明显相关。IL-17mRNA在左半结肠癌表达高于右半结肠,有望成为结肠癌(尤其是左半结肠癌)监测和治疗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白介素17 上皮间质转化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地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欣欣 陈君填 +3 位作者 卢效荣 章斐然 陈广灿 李威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粤东地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至2012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31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临床病理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结直肠癌患者3... 目的探讨粤东地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至2012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31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临床病理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结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0%、6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T分期、N分期及M分期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N分期及M分期是结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粤东地区结直肠癌患者年龄、TNM分期、N分期及M分期是独立预后因素,分析病理资料的地区特点及预后,有助于指导该地区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临床病理 预后 地区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管常见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婵珊 周淑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9期232-232,共1页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常见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胃肠外科行PICC置管联合便携式化疗泵大剂量静脉化疗患者60例,观察其留置PICC导管期间发生的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6...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常见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胃肠外科行PICC置管联合便携式化疗泵大剂量静脉化疗患者60例,观察其留置PICC导管期间发生的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6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成功率为100%,其中出现静脉炎3例(5%),感染1例(1.67%),导管堵塞4例(6.67%),导管脱出2例(3.33%)。结论PICC置管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静脉输液通道,提高了患者对PICC置管的信任,同时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 并发症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