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营养指标和炎症指标预测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5例HCC患者。根据营养指标[预后...目的:探讨营养指标和炎症指标预测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5例HCC患者。根据营养指标[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和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hemoglobin-albumin-lymphocyte-platelet,HALP)评分]和炎症指标[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MHR)、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 to prealbumin ratio,CPR)和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比值(C-reactive protein to lymphocyte ratio,CLR)]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PNI组与低PNI组、高HALP评分组与低HALP评分组、高MHR组与低MHR组、高CPR组与低CPR组及高CLR组与低CLR组。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不同营养状态或炎症水平的晚期HCC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筛选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后晚期HCC患者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评价营养指标和炎症指标对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后晚期HCC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高PNI组、高HALP评分组、低MHR组、低CPR组、低CLR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io,DCR)均高于低PNI组、低HALP评分组、高MHR组、高CPR组、高CLR组(84.0%比65.7%,χ^(2)=19.961,P<0.001;84.8%比66.7%,χ^(2)=6.467,P=0.011;87.0%比64.1%,χ^(2)=6.127,P=0.013;92.0%比65.7%,χ^(2)=4.947,P=0.026;84.5%比63.6%,χ^(2)=4.938,P=0.016)。高PNI组、高HALP评分组、低MHR组、低CPR组、低CLR组患者总生存期均长于低PNI组、低HALP评分组、高MHR组、高CPR组、高CLR组患者(P均<0.05)。ROC曲线显示,PNI、HALP评分、MHR、CPR和CLR预测晚期HCC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97[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0.738~0.855]、0.773(95%CI:0.713~0.833)、0.606(95%CI:0.528~0.683)、0.726(95%CI:0.665~0.788)、0.759(95%CI:0.701~0.818)。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PNI和HALP评分是影响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后晚期HCC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MHR、CPR和CLR是影响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后晚期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营养指标和炎症指标是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HCC患者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2月67例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肝切除组37例,开腹肝切除组3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围手术期及随访数据资料。结果:与开腹组比...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2月67例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肝切除组37例,开腹肝切除组3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围手术期及随访数据资料。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切口长度(5.65 cm vs.18.33 cm)、禁食时间(1.53 d vs.2.74 d)、止痛药用量(136.20 mg vs.290.75 mg)、术后住院时间(7.52 d vs.13.65 d)均有明显优势(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围手术期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且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开展。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构成型光形态建成同源亚基3(COPS3)在肝癌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RT-PCR法检测肝癌组织中COPS3表达情况。结果肝癌组织中COPS3蛋白表达阳性率〔46.7%(14/30)〕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23.3%(7/30),χ2=5.654,P=0....目的研究构成型光形态建成同源亚基3(COPS3)在肝癌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RT-PCR法检测肝癌组织中COPS3表达情况。结果肝癌组织中COPS3蛋白表达阳性率〔46.7%(14/30)〕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23.3%(7/30),χ2=5.654,P=0.017〕及肝硬变组织〔36.7%(11/30),χ2=4.979,P=0.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肝癌组织中COPS3 m RNA的转录水平亦明显高于肝硬变及正常肝脏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癌组织中,COPS3在细胞核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在细胞浆中的表达阳性率(χ2=6.674,P=0.009)。结论 COPS3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和定位均发生改变,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营养指标和炎症指标预测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永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5例HCC患者。根据营养指标[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和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hemoglobin-albumin-lymphocyte-platelet,HALP)评分]和炎症指标[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MHR)、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 to prealbumin ratio,CPR)和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比值(C-reactive protein to lymphocyte ratio,CLR)]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PNI组与低PNI组、高HALP评分组与低HALP评分组、高MHR组与低MHR组、高CPR组与低CPR组及高CLR组与低CLR组。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不同营养状态或炎症水平的晚期HCC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筛选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后晚期HCC患者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评价营养指标和炎症指标对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后晚期HCC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高PNI组、高HALP评分组、低MHR组、低CPR组、低CLR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io,DCR)均高于低PNI组、低HALP评分组、高MHR组、高CPR组、高CLR组(84.0%比65.7%,χ^(2)=19.961,P<0.001;84.8%比66.7%,χ^(2)=6.467,P=0.011;87.0%比64.1%,χ^(2)=6.127,P=0.013;92.0%比65.7%,χ^(2)=4.947,P=0.026;84.5%比63.6%,χ^(2)=4.938,P=0.016)。高PNI组、高HALP评分组、低MHR组、低CPR组、低CLR组患者总生存期均长于低PNI组、低HALP评分组、高MHR组、高CPR组、高CLR组患者(P均<0.05)。ROC曲线显示,PNI、HALP评分、MHR、CPR和CLR预测晚期HCC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97[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0.738~0.855]、0.773(95%CI:0.713~0.833)、0.606(95%CI:0.528~0.683)、0.726(95%CI:0.665~0.788)、0.759(95%CI:0.701~0.818)。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PNI和HALP评分是影响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后晚期HCC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MHR、CPR和CLR是影响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后晚期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营养指标和炎症指标是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HCC患者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
文摘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2月67例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肝切除组37例,开腹肝切除组3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围手术期及随访数据资料。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切口长度(5.65 cm vs.18.33 cm)、禁食时间(1.53 d vs.2.74 d)、止痛药用量(136.20 mg vs.290.75 mg)、术后住院时间(7.52 d vs.13.65 d)均有明显优势(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围手术期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且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开展。
文摘目的研究构成型光形态建成同源亚基3(COPS3)在肝癌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RT-PCR法检测肝癌组织中COPS3表达情况。结果肝癌组织中COPS3蛋白表达阳性率〔46.7%(14/30)〕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23.3%(7/30),χ2=5.654,P=0.017〕及肝硬变组织〔36.7%(11/30),χ2=4.979,P=0.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肝癌组织中COPS3 m RNA的转录水平亦明显高于肝硬变及正常肝脏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癌组织中,COPS3在细胞核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在细胞浆中的表达阳性率(χ2=6.674,P=0.009)。结论 COPS3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和定位均发生改变,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