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力倡“慎独”精神
1
作者
张翔
《行政法制》
2001年第1期26-26,共1页
“慎独”,语出《中庸》:“莫见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意是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一致,严守本份,不做坏事,不自欺。“慎独”作为古时哲人的一种修养方法,我认为,对当今党员干部于“隐”、“微”之处...
“慎独”,语出《中庸》:“莫见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意是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一致,严守本份,不做坏事,不自欺。“慎独”作为古时哲人的一种修养方法,我认为,对当今党员干部于“隐”、“微”之处,“消未起之患,治未起之疾”,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慎独”精神
表里
监视
党员干部
一致
现实意义
《中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法何以不依?
2
作者
张翔
《行政法制》
2004年第3期62-62,共1页
新时期,随着改革形势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法律相继出台。法治的健全与完善,意味着“法治社会”的成熟与“人治社会”的结束,因此,凡是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形成的法律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然而,必须看到,立法仅是建立“法治...
新时期,随着改革形势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法律相继出台。法治的健全与完善,意味着“法治社会”的成熟与“人治社会”的结束,因此,凡是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形成的法律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然而,必须看到,立法仅是建立“法治社会”的第一步,仅有立法而不能认认真真执法,那法所扮演的角色就近似田野驱赶鸟雀的“稻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机关
监督机制
法制建设
执法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力倡“慎独”精神
1
作者
张翔
机构
武警湖北省总队八支队副政委
出处
《行政法制》
2001年第1期26-26,共1页
文摘
“慎独”,语出《中庸》:“莫见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意是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一致,严守本份,不做坏事,不自欺。“慎独”作为古时哲人的一种修养方法,我认为,对当今党员干部于“隐”、“微”之处,“消未起之患,治未起之疾”,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慎独”精神
表里
监视
党员干部
一致
现实意义
《中庸》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192.6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法何以不依?
2
作者
张翔
机构
武警湖北省总队八支队副政委
出处
《行政法制》
2004年第3期62-62,共1页
文摘
新时期,随着改革形势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法律相继出台。法治的健全与完善,意味着“法治社会”的成熟与“人治社会”的结束,因此,凡是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形成的法律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然而,必须看到,立法仅是建立“法治社会”的第一步,仅有立法而不能认认真真执法,那法所扮演的角色就近似田野驱赶鸟雀的“稻草人”。
关键词
行政机关
监督机制
法制建设
执法行为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力倡“慎独”精神
张翔
《行政法制》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有法何以不依?
张翔
《行政法制》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