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IL-6、TNF-α、hs- CRP、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朱雪娟 孙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23-242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6年4月在武警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6年4月在武警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hs-CRP、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无明显变化(t=1.953、1.118、0.414,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明显降低(t=16.128、22.464、19.571,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2.450、16.406、15.297,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明显增加(观察组:t=13.168、11.079,对照组:t=5.714、5.882,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0.246、5.721,P<0.05)。观察组并发症(7.32%)明显低于对照组(24.39%,P<0.05)。结论 CVVH可改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营养状况和微炎症状况,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通量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脏病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超敏C反应蛋白 白蛋白 前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兰阳性与阴性菌术后脑膜炎临床特征研究
2
作者 张呈呈 吕世进 +5 位作者 夏金明 黄坚 汪叶松 崔巍 胡丽华 张根生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19,共9页
目的关于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PNBM)的临床报道较多,但同期比较不同病原菌引起PNBM临床特征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PNBM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方法回顾性纳入本院2013.2-2023.10期间发生PNBM... 目的关于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PNBM)的临床报道较多,但同期比较不同病原菌引起PNBM临床特征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PNBM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方法回顾性纳入本院2013.2-2023.10期间发生PNBM的所有住院患者,分为革兰阳性菌(GPB)感染及革兰阴性菌(GNB)感染两组,收集医疗电子病历数据,分析比较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最后纳入PNBM患者401例,其中GPB组占19.5%(n=78),GNB组占80.5%(n=323);两组年龄平均为56(45,64)岁,男性占55.1%;与GPB组相比,GNB组其SOFA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增高,发生高热(体温>39℃)及意识改变比例更多,脑出血及颅内动脉瘤术后比例更高,接受ICU治疗及机械通气比例也更高(P均<0.05);GNB组炎症指标血CRP及PCT≥2 ng/mL比例明显升高(P均<0.05),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均显著增高(P均<0.05),而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浓度则明显降低(P均<0.05)。与GPB组相比,GNB组脑脊液中有核细胞数、蛋白浓度、腺苷脱氨酶浓度均显著增高,而葡萄糖含量更低(P均<0.01)。两组共分离出426株细菌,其中GNB为343株(80.5%),GPB为83株(19.5%),其中25例(6.2%)存在2种及以上革兰阳性菌,或革兰阴性细菌感染。GNB组MDR比例及鞘内注射治疗比例显著增高(分别为80.5%vs.68.7%,36.5%vs.2.6%),而抗生素经验性治疗正确率则明显降低(30.3%vs.80.0%)(P均<0.05)。GNB组ICU住院天数明显延长[中位数(四分位间距,IQR),11.5(5.25,22.75)vs.17.0(9.0,30.0),P<0.01],感染性休克和不良预后(出院时GCS≤8)发生率(分别为9.3%vs.2.6%,65.9%vs.32.1%)以及28 d住院病死率(34.4%vs.10.3%)均明显增高(P均<0.05),而7 d病死率和总住院时间两组无差别。结论革兰阴性菌感染主导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生,相比于革兰阳性菌感染,其脑膜炎症状更显著、病情更严重,脑脊液变化更异常,治疗更棘手;尽管短期(7 d)病死率与革兰阳性菌感染相当,但革兰阴性菌感染导致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中长期(14 d和28 d)病死率更高,且整体预后更差,更值得医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术后 细菌性脑膜炎 临床特征 预后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药敏 脑脊液培养
原文传递
胸腺法新对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宣娟娟 杨彦楠 +1 位作者 徐网兰 姚钧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9年第17期2061-2064,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腺法新对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头孢哌... 目的探讨胸腺法新对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胸腺法新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 (mHLA-DR)表达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4+、CD8+、CD4 +/CD8+情况.评价两组疗效及细菌清除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44.9±11.8) ng/L、(42.9±13.1) ng/L比(86.5±27.9) ng/L、(79.6±28.6) ng/L),对照组:(71.5±14.2)ng/L、(65.9±22.6) ng/L比(87.1±28.6)ng/L、(78.8±29.1) ng/L),t=9.005、7.650、3.203、2.295,均P<0.05].治疗组mHLA-DR表达水平[(44.8±5.7)%]明显高于治疗前[(27.1±3.4)%](t=17.487,P=0.000).而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47、5.773、8.725,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4+较治疗前均升高,CD8+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t=3.050、3.429、6.965、13.327,均P<0.05),而CD4 +/CD8+均明显升高(t=0.370、3.314,均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均更显著(t =4.416、12.355、3.089,均P<0.05).治疗组细菌清除率为88.89%(32/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23/34)(x2=4.686,P=0.03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x2=6.095,P=0.04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2,P=0.645).结论胸腺法新治疗重症肺炎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提高细菌清除率及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重症监护 CD4阳性T淋巴细胞 CD8阳性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A 头抱哌酮/舒巴坦钠 胸腺法新
原文传递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坚 李园园 +4 位作者 张呈呈 曹斓馨 张恺 胡丽华 张根生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2-509,共8页
目的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预后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其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1-2021.10期间IPA住院患者的医疗电子病历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临... 目的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预后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其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1-2021.10期间IPA住院患者的医疗电子病历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临床特征、生化指标、辅助检查、微生物数据以及预后指标等。患者分为IPA合并肺部感染和单纯性IPA两组,分析比较他们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结果共筛选出156例IPA患者,年龄(67.12±12.89)岁,男性69.20%,其中IPA合并肺部感染和单纯性IPA分别为86例(55.13%)和70例(44.87%)。共分离出162株微生物,其中细菌、真菌、病毒占比分别是82.72%、7.41%和9.88%,其中混合有一种、两种以及3种及以上病原体占比分别50.00%、26.74%以及23.26%。多变量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机械通气(OR 4.89,95%CI 2.23~10.70)和既往中性粒细胞缺乏(OR 6.41,95%CI 1.33~30.93)为IPA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单纯性IPA相比,IPA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更易发展成脓毒性休克(69.80%vs.32.90%,P<0.05),总住院天数、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天数以及机械通气天数均显著延长[分别为:16.00(8.00,36.5)vs.13.50(7.00,20.50),11.50(6.00,31.25)vs.8.50(1.75,11.00),12.00(6.75,25.25)vs.8.00(2.00,10.00),P<0.05],28 d病死率及住院病死率(分别为:55.80%vs.35.70%,64.00%vs.35.70%,P<0.05)也明显增高。结论IPA合并肺部感染在IPA中占比超过半数,主要为细菌,其次为真菌和病毒。IPA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机械通气及中性粒细胞缺乏,其预后较单纯性IPA更差,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合并肺部感染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预后 机械通气 中性粒细胞缺乏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伴完全性脊髓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急诊手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6
5
作者 曾忠友 吴鹏 +5 位作者 严卫锋 张建乔 姚小英 宋永兴 唐宏超 韩建福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4-489,共6页
目的探讨伴完全性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采取手术治疗的伴完全性脊髓损伤且无严重合并伤(包括心、脑、肺及腹部脏器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56例。损伤部位... 目的探讨伴完全性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采取手术治疗的伴完全性脊髓损伤且无严重合并伤(包括心、脑、肺及腹部脏器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56例。损伤部位:T5-8 1例,T6-7 2例,T7-8 4例,T10-11 7例,T11-12 10例,T12-L1 18例,L1-2 9例,L2-3 3例,T12 2例。按照新的AO分型:A3型2例,B2型9例,C型45例。按胸腰椎损伤分型及评分系统(TLICS)评分4—9分,平均8.0分。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为A级。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术,其中伤后6h内手术27例(急诊手术组),伤后4~7d手术29例(择期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脊柱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和椎管占位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择期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急诊手术组[(775.7±354.1)ml:(985.3±391.8)m1](P〈0.05)。急诊手术组出现下肢肿胀3例,尿路感染5例,肾积水4例;择期手术组出现骶尾部褥疮5例,下肢肿胀8例,尿路感染7例,肾积水5例。椎弓根螺钉系统无松动或断裂,植骨均获融合。急诊手术组、择期手术组术后脊柱Cobb角[(10.0±1.8)°:(11.4±1.9)°]、伤椎前缘高度丢失[(5.0±1.6)%:(5.3±1.8)%]及椎管占位[(10.2±2.5)%:(9.7±2.5)%]与术前比较[(28.6±8.9)°:(29.1±8.3)°、(36.1±16.4)%:(36.5±15.7)%、(82.5±10.7)%:(81.8±1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脊髓神经功能状态等级仍为A级。急诊手术组在脊髓损伤平面下降以及残余神经根功能恢复方面优于择期手术组。结论对于伴完全性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急诊手术可以尽早控制病情,有利于护理和早期康复,促进残余神经根功能的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胸椎 腰椎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通窍醒脑汤佐治老年人重度颅脑损伤瘀阻清窍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徐网兰 姚小英 +2 位作者 皮白雉 宣娟娟 姚钧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321-1324,共4页
目的探讨通窍醒脑汤佐治老年人重度颅脑损伤瘀阻清窍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重度颅脑损伤瘀阻清窍证患者4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用组和联用组,每组各20例,其中单用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用组在单用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 目的探讨通窍醒脑汤佐治老年人重度颅脑损伤瘀阻清窍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重度颅脑损伤瘀阻清窍证患者4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用组和联用组,每组各20例,其中单用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用组在单用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窍醒脑汤,每天200mL,连续服用4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和昏迷持续时间,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第4、8、14天的颅内压和治疗后第7天的脑水肿发生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用组治疗的GCS评分为(13.7±4.2)分,明显高于单用组的(9.2±3.5)分(t=2.86,P〈0.05);联用组昏迷持续时间为(6.5±1.4)d,明显短于单用组的(10.2±2.5)d(t=2.54,P〈0.05);联用组在治疗后第8天和第14天其颅内压显著增高者的例数分别为10例和8例,明显少于单用组的16例和15例(χ2=3.96,5.01,均P〈0.05),且联用组在治疗后第7天出现重度脑水肿患者的例数为3例,明显少于单用组的10例(χ2=5.58,P〈0.05);联用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明显高于单用组的40.0%(χ2=5.01,P〈0.05);两组患者在出血、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和酸碱失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醒脑汤佐治老年重度颅脑损伤瘀阻清窍证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瘀阻清窍证 通窍醒脑汤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培养菌和感染指标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胡丽华 殷一萍 +2 位作者 余诗芬 张冉利 孙龙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980-1984,1992,共6页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培养菌分布及耐药性,比较不同细菌引起颅内感染指标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脑脊液培养阳性患者314例的临床资料,对5 100份脑脊液标本分离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统计不同种类细...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培养菌分布及耐药性,比较不同细菌引起颅内感染指标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脑脊液培养阳性患者314例的临床资料,对5 100份脑脊液标本分离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统计不同种类细菌颅内感染指标差异,探讨脑脊液同种细菌培养阳性次数对于评估颅内感染病原菌临床意义。结果送检脑脊液5 100份共培养分离细菌532株,剔除重复菌株后为31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43株占77.39%,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17株为主(其中头状葡萄球菌76株,溶血葡萄球菌51株,表皮葡萄球菌35株);革兰阴性菌71株占22.61%,以鲍氏不动杆菌28株为主;脑脊液分离病原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高度敏感,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现象严重,除多黏菌素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60%。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导致颅内感染中脑脊液白细胞数(WBC)、多核细胞比例(NEUT%)、脑脊液的葡萄糖(GLU)、总蛋白(CSF-Pr)、氯离子(CL)、腺苷脱氨酶(AD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脑脊液同种细菌多次培养阳性较单次培养阳性部分感染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分离细菌主要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引起颅内感染多项指标较革兰阳性菌有显著差异,脑脊液同种细菌多次培养阳性对于评估颅内病原菌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多药耐药 病原菌 感染指标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原文传递
黄连素在铜绿假单胞菌致大鼠肺炎中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朱雪娟 马葵芬 +2 位作者 胡丽华 张跃明 焦荣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579-3583,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连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所致大鼠肺炎模型的炎症及NF-κB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黄连素组、模型组及黄连素+模型组,每组10只。使用气管注射铜绿假单胞菌建立大鼠肺炎模型,对...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连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所致大鼠肺炎模型的炎症及NF-κB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黄连素组、模型组及黄连素+模型组,每组10只。使用气管注射铜绿假单胞菌建立大鼠肺炎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黄连素+模型组于模型建立后2 h灌胃给予黄连素(200 mg/kg),黄连素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 h后给予黄连素(200 mg/kg)。观察实验动物48 h处死动物,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白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ALF中NF-κB信号转导下游炎症介质TNF-α与IL-6的水平,测定肺组织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使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对肺组织中的NF-κB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包括NF-κB p65、p-NF-κB p65、IκBα及p-IκBα的蛋白水平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铜绿假单胞菌致大鼠肺炎可明显增加BALF中的白细胞数量(P<0.001),促进BALF中炎症因子TNF-α与IL-6的产生(P<0.001),增强MPO活性(P<0.001),此外还促进了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P<0.001)。给予黄连素治疗可逆转上述变化。结论本研究发现黄连素对铜绿假单胞菌诱导的大鼠肺炎有保护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诱导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 抗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