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朱淑平 宫建 +2 位作者 刘玉贤 邢静 佟利剑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年第7期621-623,共3页
目的:探讨某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利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妇产科手术患者300例,提取病历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信息。计算抗菌药物使用的... 目的:探讨某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利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妇产科手术患者300例,提取病历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信息。计算抗菌药物使用的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结果:抗菌药物应用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应用率为86.67%(260/300);DUI>1的抗菌药物有甲硝唑、美洛西林钠、依替米星、头孢曲松钠、青霉素钠。结论:某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限定日剂量 药物利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重型颅脑创伤后肺部感染患者血浆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刁云锋 杨细平 +3 位作者 涂悦 张赛 孙世中 张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型颅脑创伤(sTBI)后肺部感染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5例sTBI后肺部感染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疤治疗...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型颅脑创伤(sTBI)后肺部感染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5例sTBI后肺部感染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疤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连续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WBC)恢复正常以及影像学检查基本正常和肺部哕音消失的例数;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浆IL-6、TNF-α含量。结果治疗组患者体温、WBC恢复正常的例数以及影像学检查基本正常和肺部哕音消失的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体温恢复正常(例):38比26,WBC恢复正常(例):54比22,影像学检查基本正常及肺部哕音消失(例):35比23,均P〈0.01]。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d血浆IL-6(ng/L)、TNF-01(ng/L)水平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L-6治疗前:40.7±12.6比41.3±11.5,治疗后1d:59.8±10.5比40.5±9.7;TNF-α治疗前:73.4±11.5比72.8±15.3,治疗后1d:74.1±11.8比73.6±14.2,均P〉0.05),两组治疗后4d、7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IL-6治疗后4d:22.1±7.4比25.6±6.6,治疗后7d:9.6±5.2比17.1±8.5;TNF-α治疗后4d:41.6±12.6比50.5±11.2,治疗后7d:27.9±9.8比37.2±8.5,P〈0.05或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降低sTBI后肺部感染患者IL-6、TNF-α水平,从而对sTBI患者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重型 肺部感染 血必净注射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3
作者 孙艳 陈旭义 +1 位作者 李平 王琦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将72例ACI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采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对照组35例单纯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治疤均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以...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将72例ACI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采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对照组35例单纯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治疤均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以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临床表现的改善程度判定其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颈内动脉系统平均血流速度(Vm)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快,治疗组较对照组增长更加明显[右侧大脑前动脉(ACA,cm/s):45.76±4.64比44.23±4.40,右侧大脑中动脉(MCA,cm/s):58.22±5.08比56.86±5.18,左侧ACA(cm/s):45.83±4.85比42.54±5.62,左侧MCA(cm/s):59.82±5.24比55.27±5.43,右侧椎动脉(VA,cm/s):35.23±3.52比29.32±3.32,左侧VA(cm/s):33.52±3.04比29.84±3.52,基底动脉(BA,cm/s):38.83±3.46比35.88±4.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全血黏度切变率(mPa·S)200·s-1:4.42±0.58比5.23±0.46,5·s-1:9.13±0.88比11.24±0.56;血浆黏度(mPa·s):1.16±0.15比1.42±0.14,红细胞聚集指数:4.23±0.26比4.48±0.3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5%比62.8%,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ACI能够改善患者脑供血,降低血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苦碟子注射液 脑蛋白注射液 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亚低温结合后期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创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胡群亮 张民 +2 位作者 涂悦 程世翔 张赛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0-762,共3页
目的:评估早期亚低温结合后期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创伤的疗效。方法:157例急性重度颅脑创伤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早期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54例)、早期亚低温结合后期高压氧组(亚低温加高压氧组,48例)和常规治疗组(55例)。治疗... 目的:评估早期亚低温结合后期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创伤的疗效。方法:157例急性重度颅脑创伤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早期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54例)、早期亚低温结合后期高压氧组(亚低温加高压氧组,48例)和常规治疗组(55例)。治疗后3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判定疗效。对于除植物生存和死亡以外的患者,采用Borthel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亚低温加高压氧组的病死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恢复良好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加高压氧组良好率最高。亚低温组和亚低温加高压氧组的ADL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亚低温加高压氧组的ADL评分高于亚低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可降低患者病死率,同时后期给予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恢复良好率,二者结合的疗法是一种较好的颅脑外伤综合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人工 高压氧 脑损伤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创伤后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5
作者 孙洪涛 程世翔 +3 位作者 吴焕成 李兆麟 涂悦 张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创伤(TBI)后脑梗死的疗效,寻求治疗TBI后脑梗死的最佳方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7例TBI合并脑梗死患者按人院顺序和是否选择高压氧治疗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2例)。治疗组...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创伤(TBI)后脑梗死的疗效,寻求治疗TBI后脑梗死的最佳方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7例TBI合并脑梗死患者按人院顺序和是否选择高压氧治疗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2例)。治疗组采用高压氧(220kPa)联合醒脑静注射液3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20d;对照组只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治疗20d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NDS(分)均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10.72±2.92比15.10±5.41,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组全血低切黏度(mPa·s)、全血高切黏度(mPa·s)、血浆黏度(mPa·s)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全血低切黏度:7.03±1.69比8.28±1.56;全血高切黏度:5.82±0.96比6.95±1.20;血浆黏度:1.45±0.22比1.69±0.37,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7%比66.7%,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TBI后脑梗死较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更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脑梗死更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压氧 醒脑静 中药注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干预对颅脑创伤大鼠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令狐海瑞 程世翔 +4 位作者 涂悦 孙洪涛 徐忠伟 魏向阳 张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颅脑创伤(TBI)大鼠脑海马组织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的表达以及亚低温干预对APP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TBI常温组[(37.0±0.5)℃]和TBI亚低温组[(32.0±O.5)℃],... 目的观察颅脑创伤(TBI)大鼠脑海马组织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的表达以及亚低温干预对APP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TBI常温组[(37.0±0.5)℃]和TBI亚低温组[(32.0±O.5)℃],每组10只。用液压冲击致伤法建立中度TBI动物模型,常温或亚低温干预6h后,观察大鼠神经功能行为学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海马区APPmRNA表达,组织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PP、β-淀粉样蛋白(Aβ)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BI常温组神经功能行为评分(分)明显降低(26.08±1.23比35.00±0.00),脑海马组织存活的神经元数量减少,APP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APPmRNA及相关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APPmRNA:1.491±0.122比0.711±0.082,APP蛋白:1.782±0.034比0.763±0.023,Aβ蛋白:1.321±0.240比0.092±0.002,均P〈0.05)。与TBI常温组比较,TBI亚低温干预能显著提高大鼠TBI后神经功能行为评分(32.29±1.31比26.08±1.23),增加脑海马区存活的神经元数量,减少APP阳性神经元细胞数,APPmRNA及其相关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APPmRNA:0.733±0.084比1.491±0.122,APP蛋白:0.653±0.026比1.782±0.034,Aβ蛋白:0.123±0.003比1.321±0.240,均P〈0.05)。结论大鼠TBI后的APP蓄积可能是发生继发性脑损伤(SBI)的机制之一,亚低温可通过减少APP的生成来减轻SBI的程度,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 亚低温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拉西坦对颅脑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建伟 杨东军 +1 位作者 陈旭义 梁海乾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研究奥拉西坦对颅脑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均采用Feeney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TBI)模型,假手术组只钻孔露骨,不予液压打击。治疗组术后给予... 目的:研究奥拉西坦对颅脑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均采用Feeney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TBI)模型,假手术组只钻孔露骨,不予液压打击。治疗组术后给予奥拉西坦100 mg/(kg.d)灌胃,连续给药21 d。术后第1、4、7、14、21天对三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15~19 d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记录大鼠每日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在目标象限内搜索时间及经过目标平台位置次数。结果:术后7,14,21 d,治疗组神经系统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术后16,17,18,19 d,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治疗组(P〈0.05,P〈0.01),模型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内搜索时间及经过目标平台位置次数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和治疗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能减轻颅脑损伤大鼠的神经损伤程度,增强对颅脑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空间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西坦 颅脑损伤 神经功能缺损 Morris水迷宫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以及血脂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沈继春 钟士江 +1 位作者 李双英 李戈菲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各参数、凝血功能及血脂的变化。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为急性脑梗死组,以同期本院65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空腹取静脉血,测定血小板各参数、凝血功能及血脂水平。结果与健...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各参数、凝血功能及血脂的变化。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为急性脑梗死组,以同期本院65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空腹取静脉血,测定血小板各参数、凝血功能及血脂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血小板计数(PLT)明显减少(×10’/L:191.01±62.65比234.54±77.60),平均血小板体积[MPV(f1):16.51±1.37比10.16±1.76]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22.74±3.71)%比(13.02±2.96)%]明显增大(均P〈0.05),血小板比容(PET:0.40±0.14比0.37±0.14)、大血小板比例(P—LCR:0.37±0.10比0.32±0.0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s):29.13±4.66比36.32±3.84]、凝血酶原时间[PT(s):11.38±1.27比12.49±0.92]则明显缩短(均P〈0.05);纤维蛋白原[Fib(g/L):5.11±0.82比3.37+0.73]及D-二聚体(μg/L:790.23±471.69比377.29±140.41)均明显增高(均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92.28±15.33)%比(107.69±12.03)%]、凝血酶时间[TT(s):16.04±2.06比15.66±1.74]、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0.96±0.15比1.02±0.1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胆固醇[TC(mmol/L):5.31±1.06比3.84±0.80]、甘油三酯[TG(mmol/L):3.20±1.39比2.29±0.77]及低密度脂蛋白[LDL(mmol/L):3.05±0.60比2.29±0.77]均明显增高(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mmol/L):0.71±0.17比0.75±0.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质和量的异常、凝血功能改变及脂代谢的紊乱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发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小板参数 凝血功能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状态患者中央丘脑颅内电刺激促醒 被引量:5
9
作者 董月青 张赛 +1 位作者 陈宝友 李建国 《武警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319-322,共4页
1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主诉:电击伤后昏迷1.5年。现病史:患者1年半前,电击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具体时间不详,被人发现后给予心肺复苏,后送至当地医院,给予生命体征支持,气管切开,留置胃管,鼻饲营养,保留尿管及抗炎及神经... 1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主诉:电击伤后昏迷1.5年。现病史:患者1年半前,电击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具体时间不详,被人发现后给予心肺复苏,后送至当地医院,给予生命体征支持,气管切开,留置胃管,鼻饲营养,保留尿管及抗炎及神经营养治疗,病情平稳后转入普通病房,但仍持续昏迷。在1.5年的病程中,患者逐渐能够非自主睁闭眼,存在睡眠觉醒周期,逐渐封闭了气管切开,能够经口进流食。查体:昏迷,疼痛刺激睁眼,发声但是没有言语,疼痛刺激肢体屈曲,听觉刺激眨眼,对威胁有眨眼动作,偶尔出现情绪的变化,如哭闹等。昏迷康复评分修订版( CRS-R)7分。无意识睁/闭眼,瞳孔光发射正常,不能遵医嘱活动,疼痛刺激屈曲,定位不明确。2014-09-28为进一步治疗来我科昏迷促醒中心就诊。入院诊断:植物状态,缺血缺氧性脑病,心肺复苏术后,电击伤术后,肺部感染,气管切开术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 电刺激 植物状态 促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穿刺引流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延民 马铁柱 +2 位作者 涂悦 赵明亮 张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30-332,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侧脑室穿刺引流和颅内压监护对Hunt-Hess分级Ⅱ-Ⅲ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0例自发性SAH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全脑血... 目的研究早期侧脑室穿刺引流和颅内压监护对Hunt-Hess分级Ⅱ-Ⅲ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0例自发性SAH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阳性者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均给予腰大池置管引流、止血及预防血管痉挛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及颅内压监护。发病后7d及14d分别观察患者脑电图(EEC)情况以及脑梗死和脑积水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EEC以皮质普遍性改变为主,表现为阵发性中至高幅慢波,分级越重,出现慢波的频率越多,部分患者出现尖波。研究组发病后7d和14dEEG轻度异常者均较对照组增加,中、重度EEG异常者均减少[7d轻度(例):17比7,中度(例):8比12,重度(例):5比11;14d轻度(例):20比11,中度(例):7比10,重度(例):3比9,均P〈0.053;脑梗死、脑积水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脑梗死7d:6.7%比26.7%,14d:16.7%比40.0%;脑积水7d:10.0%比33.3%。14d:13.3%比40.0%,均P〈0.05)。结论早期侧脑室穿刺引流能有效改善自发性SAH患者的恢复状况,同时降低SAH造成的脑梗死、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穿刺引流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室出血铸型的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鹏 薛德友 +1 位作者 张赛 马铁柱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853-855,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室出血铸型的治疗策略。方法 7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室出血铸型患者分为传统治疗组(对照组)38例和综合治疗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入院后立即实施脑血管造影并使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介入术后行脑室穿刺...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室出血铸型的治疗策略。方法 7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室出血铸型患者分为传统治疗组(对照组)38例和综合治疗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入院后立即实施脑血管造影并使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介入术后行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每日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促进引流血块。观察组入院后在脑血管介入治疗前先进行侧脑室穿刺术,暂不引流脑脊液,在动脉瘤栓塞成功后立即开始引流血性脑脊液,术后规律注入尿激酶,并持续监测颅内压,辅以亚低温等综合治疗措施。随访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系统评价并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轻残6例,中残9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6例,恢复良好率为15.79%;观察组轻残15例,中残10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4例,恢复良好率为37.50%,与对照组相比其恢复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栓塞动脉瘤并行脑室引流术,尽早引流脑室内血块,再辅以亚低温等综合治疗,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室出血铸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脑室出血铸型 介入栓塞 脑室引流 亚低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眶额叶区5-HT以及Glu表达水平与脑梗死后抑郁症关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建鑫 朱晓龙 +2 位作者 李建伟 赵明亮 武慧丽 《解剖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38-40,44,共4页
目的论关于眶额叶区5-HT以及Glu表达水平与脑梗死后抑郁症关联。方法健康成年雄性大鼠进行实验,饲养1周后造模,造模组动物6只;同时选取对照6只,进行实验研究。借助高效液相色谱实验进行5-HT和多巴胺的含量测定;Glu含量检测首先制备标准... 目的论关于眶额叶区5-HT以及Glu表达水平与脑梗死后抑郁症关联。方法健康成年雄性大鼠进行实验,饲养1周后造模,造模组动物6只;同时选取对照6只,进行实验研究。借助高效液相色谱实验进行5-HT和多巴胺的含量测定;Glu含量检测首先制备标准品后制备样品,进样条件: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实验结束后,麻醉乌拉坦麻醉实验动物后微量注射澳酚兰溶液后处死取脑,多聚甲醛固定,冰冻切片机作连续的冠状切片,镜检染液的组织学部位。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完成,结果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5-HT标准品溶液峰面积,出峰时间为7.367 min,绘制标准曲线,其线性范围为2~300 ng/m L;建模组与对照组5-HT含量测定结果提示,造模组5-HT表达水平为(341.89±36.98)ng/g,对照组为(335.77±50.89)ng/g,两组水平未见显著差别(P>0.05)。进一步测定不同浓度下的Glu标准品溶液峰面积,出峰时间为11.231 min,线性范围14.1~142μg/m L;各组Glu含量存在差别,造模组高于对照组水平,两组Glu水平分别为(1352.34±431.22)μg/g和(976.25±85.66)μg/g,(P<0.01)。最后,造模组与对照组5-HT表达未见明显差别,继续通过给与外源性注射5-HT 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后观察,发现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得到显著改善,主要表现为糖水偏爱率的提高等方面。结论脑卒总后抑郁样行为的发生可能与眶额叶5-HT水平存在关联,但并不因其直接引发,而可能是通过Glu能系统的介导后产生的,该调节作用由1A受体介导,Glu能系统异常会导致5-HT抗抑郁的效果受影响或无法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额叶区 5-羟色胺 谷氨酸 脑梗死后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神通络针刺法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武慧丽 赵永青 +1 位作者 侯亚红 杨向丽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调神通络针刺法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6例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采用调神通络针刺法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 目的:观察调神通络针刺法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6例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采用调神通络针刺法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同时给予假性重复经颅磁刺激。将2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量表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较单纯针刺治疗疗效更好,肯定了经颅磁刺激对本病的辅助疗效;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并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 针刺治疗 经颅磁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部队医院ICU护理人员应急救援能力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侯亚红 邸红军 《护理管理杂志》 2012年第12期857-858,共2页
目的调查某部队医院ICU护理人员应急救援能力,为进一步的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自行设计量表对某部队医院199名ICU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职业素质(18.21±1.23)分,心理素质(17.55±2.01)分,专业技能(31.54±2... 目的调查某部队医院ICU护理人员应急救援能力,为进一步的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自行设计量表对某部队医院199名ICU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职业素质(18.21±1.23)分,心理素质(17.55±2.01)分,专业技能(31.54±2.52)分,军事能力(14.73±1.98)分。结论部队医院ICU护理人员除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外,在其他3个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距,管理者应关注护理人员应急救援能力的培训,提高为部队服务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队医院 ICU 护理人员 应急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海南武警官兵皮肤病发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海环 刘淑红 +2 位作者 卢涛 刘洁 赵明亮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了解我国热带地区武警官兵皮肤病发病的特点与规律,为热区官兵皮肤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与数字支持。方法2011年3月、5月分两次对海南三亚、海口两地武警某部进行整群抽样,由皮肤科专科主治医师进行普查。结果共调查974人,其中皮... 目的了解我国热带地区武警官兵皮肤病发病的特点与规律,为热区官兵皮肤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与数字支持。方法2011年3月、5月分两次对海南三亚、海口两地武警某部进行整群抽样,由皮肤科专科主治医师进行普查。结果共调查974人,其中皮肤患病322人次,患病率33.06%。病种构成上以真菌性皮肤病为主,占50%,其次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和皮肤附属器疾病。军龄越长,皮肤患病率越低,一年新兵患病率高达44.53%。南方籍战士总患病率为32.28%,低于北方籍战士皮肤病患病率5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01。结论热区官兵皮肤发病具有自身特点,发病较高的为各种癣类、湿疹、虫咬性和日晒性皮炎等皮肤病;且受籍贯和军龄影响。应着重对北方新兵进行皮肤防病知识教育,提高机体适应能力,减少皮肤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区 武警官兵 皮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应用螺旋型鼻肠管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2期130-131,共2页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蛋白质高分解代谢尤其明显。且患者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往往较长,有的可呈持续性植物状态,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目前,长期营养支持治疗已成为这类患者临床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蛋白质高分解代谢尤其明显。且患者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往往较长,有的可呈持续性植物状态,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目前,长期营养支持治疗已成为这类患者临床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患者胃肠道功能存在,营养支持就应首选肠内营养[1]。本院ICU自2008年开始采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底物,对维护胃肠道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重型 螺旋型鼻肠管 肠内营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性Brunnstrom分期仿真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建鑫 朱晓龙 +2 位作者 李建伟 屈阳 武慧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8期1098-1100,1104,共4页
目的研究针对性Brunnstrom分期仿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6例脑卒中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录入随机系统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采用针对性Brunnstrom分期仿... 目的研究针对性Brunnstrom分期仿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6例脑卒中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录入随机系统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采用针对性Brunnstrom分期仿真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格拉斯哥-庇斯布赫昏迷分度表评分(G-PCS)、改良Barthel指数和简化Fugl-Meyer(FMA)积分。结果研究组完成疗程后NIHSS评分、G-PCS评分、FMA积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三大因子总分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根据Brunnstrom分期采取针对性仿真康复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促进病情康复和预后,临床疗效更佳,优先考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nnstrom分期 针对性仿真康复治疗 脑卒中 神经功能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功能状态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rt-PA溶栓后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会娟 钟士江 +3 位作者 李平 马铁柱 薛德友 张赛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3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功能状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rt-PA溶栓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rt-PA溶栓患者60例分为服用阿司匹林组30例(梗死前服拜阿司匹林100mg6个月以上),与空白对照组30例(梗死前未服用过阿司匹林),两组均给予常规改... 目的探讨血小板功能状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rt-PA溶栓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rt-PA溶栓患者60例分为服用阿司匹林组30例(梗死前服拜阿司匹林100mg6个月以上),与空白对照组30例(梗死前未服用过阿司匹林),两组均给予常规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根据指南严格按照5mg/kg给予rt-PA,测量溶栓前及溶栓后3、6、12、24、48h血小板聚集率(PAgT)及凝血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服用阿司匹林组PAgT、FIB在12h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PTT的变化在24h比较明显(P<0.05),对PLT计数影响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脑死前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血小板功能收到一定的抑制,静脉使用rt-PA后PAgT、FIB、APTT有明显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出血倾向,术前应常规监测血小板功能状态可能会影响rt-PA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脑梗死 血小板功能 凝血四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1在亚硒酸钠抑制脑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
19
作者 吕小生 陈旭义 +2 位作者 汤锋武 张赛 蒋显锋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635-638,共4页
目的:研究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1(ANT1)在亚硒酸钠抑制脑胶质瘤生长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0.5、1.0、2.0、4.0μmol/L)侵染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MTT比色法检测亚硒酸钠对SHG44的增殖的影响;PCR法检测ANT1的表达;提取... 目的:研究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1(ANT1)在亚硒酸钠抑制脑胶质瘤生长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0.5、1.0、2.0、4.0μmol/L)侵染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MTT比色法检测亚硒酸钠对SHG44的增殖的影响;PCR法检测ANT1的表达;提取细胞线粒体后通过观察线粒体的荧光强度,检测SHG44的线粒体膜电位和膜通道开放程度。结果:亚硒酸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0及4.0μmol/L染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T1的表达在各染硒组均出现显著性增加(P<0.05);线粒体膜电位在2.0及4.0μmol/L染硒组显著降低(P<0.05),线粒体膜通道转运孔开放程度在1.0、2.0及4.0μmol/L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亚硒酸钠能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地生长,并伴随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和线粒体膜通道转运孔开放程度增加,ANT1可能参与了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1 亚硒酸钠 脑胶质瘤 △ψm MP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出院指导方法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20
作者 曹霞 侯亚红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23-124,共2页
脑梗死发病急骤,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约有60%~80%的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或其他后遗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在我国由于医疗保险及经济条件限制,功能训练还不能完全在院内完成,导致绝大多数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更多患者需带... 脑梗死发病急骤,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约有60%~80%的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或其他后遗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在我国由于医疗保险及经济条件限制,功能训练还不能完全在院内完成,导致绝大多数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更多患者需带病回家康复[2]。为了能够更好的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导方法 脑梗死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