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效果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崔学彬 邹婷 +1 位作者 唐小铁 于洋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899-902,共4页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效果及其对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肾内科收治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4...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效果及其对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肾内科收治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肾功能、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82.35%(χ~2=3.981,P=0.032)。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7.813、8.710、5.623,P=0.006、0.002、0.011);2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均改善,且观察组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t=5.525、3.623、2.714、2.346,P=0.013、0.028、0.026、0.033);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10.697、6.684,P均<0.01)。2组不良反应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59%vs.17.65%)(χ~2=0.095,P=0.906)。结论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有助于恢复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含量、调节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功能衰竭 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炎性因子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足细胞自噬及调亡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唐小铁 徐洁 +3 位作者 王丽媛 于洋 崔学彬 孙维言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2623-2626,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肾足细胞自噬及调亡的影响。方法:选择小鼠60只,随机分为DN组和雷公藤甲素组各30只,光镜下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观察肾功能变化情况,对其行行威廉姆斯肿瘤蛋白1(WT-1)免疫组化染色,观...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肾足细胞自噬及调亡的影响。方法:选择小鼠60只,随机分为DN组和雷公藤甲素组各30只,光镜下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观察肾功能变化情况,对其行行威廉姆斯肿瘤蛋白1(WT-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足细胞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自噬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Podocin、Lc3、Bax及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PAS染色结果显示,DN组小鼠系膜基质明显增多,雷公藤甲素组小鼠系膜基质明显减少。W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雷公藤甲素组肾足细胞数量比DN组明显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DN组小鼠比较,雷公藤甲素组Podocin表达明显增加,LC3-Ⅱ/LC3-Ⅰ比值明显上升,凋亡相关蛋白Bax及Caspase-3表达明显减少(P <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可减轻足细胞损伤延缓DN的进展,可DN的治疗起到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雷公藤甲素 足细胞 PODOCIN BAX Caspase-3 L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病死率Meta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崔学彬 邹婷 +1 位作者 唐小铁 于洋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8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目的评价高通量血液透析及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效果。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采用高通量和低通量血液透析法治疗终末期肾病的对照研究文献,并依据纳入和剔除标准进行严格筛选。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 目的评价高通量血液透析及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效果。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采用高通量和低通量血液透析法治疗终末期肾病的对照研究文献,并依据纳入和剔除标准进行严格筛选。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合并效应量(RR);文献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应用Q检验及I2评估研究异质性的大小;发表性偏倚评估采用Begg检验;应用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的稳健性。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相关文献11篇,总样本4 233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低通量血液透析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能降低终末期肾病的全因病死率(RR=0.71,95%可信区间0.57~0.89)。亚组分析发现,与低通量血液透析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能降低终末期肾病患者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病死率(RR=0.74,95%可信区间0.62~0.88),但并不能降低因感染导致的病死率(RR=0.90,95%可信区间0.71~1.14)。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较低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存活时间,但部分伴感染人群并不能从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病 高通量 低通量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对UUO小鼠肾脏HIF-1α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巨噬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廖盼丽 唐小铁 +6 位作者 曾锐 裴广畅 周璇 常晓燕 张颖 刘晓城 徐钢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18-223,共6页
目的研究单侧输尿管结扎小鼠肾脏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HIF-1α)的表达及替米沙坦对其表达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小鼠模型。30只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0d)、... 目的研究单侧输尿管结扎小鼠肾脏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HIF-1α)的表达及替米沙坦对其表达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小鼠模型。30只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0d)、单侧输尿管结扎7天组(7d)及14天组(14d)、单侧输尿管结扎7天及14天并替米沙坦(10mg.kg-1.d-1)治疗组(7dT、14dT)。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HIF-1α、巨噬细胞(F4/80)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连续切片检测HIF-1α与F4/80的共定位;Western-blot检测α-SMA、HIF-1α的变化。结果随时间进展,输尿管结扎小鼠(7d、14d)肾脏病理改变逐渐加重,α-SMA、HIF-1α、F4/80表达均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主要分布于肾间质细胞中,HIF-1α与F4/80存在明显的共定位现象;给予替米沙坦治疗后,它们的表达均下降(均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抑制巨噬细胞的浸润,降低UUO小鼠HIF-1α的表达,减轻UUO小鼠肾脏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UO 替米沙坦 缺氧诱导因子-1Α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小铁 徐洁 +3 位作者 王丽媛 于洋 崔学彬 孙维言 《疑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03-506,共4页
目的观察1,25(OH)_2D_3对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肾内科实验室经体外培养HMC,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EGF组)、C组[1,25(OH)_2D_3组]... 目的观察1,25(OH)_2D_3对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肾内科实验室经体外培养HMC,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EGF组)、C组[1,25(OH)_2D_3组]、D组[EGF、1,25(OH)_2D_3联合组]。检测Caspase蛋白活性,Western bolt法测定Akt、p-Akt及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蛋白表达,选择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测定Caspase-3,Caspase-8、Caspase-9 mRNA表达。结果各组Caspase-3蛋白活性表达比较,B组<A组<D组<C组(q/P=5.125/<0.001、9.418/<0.001、7.263/<0.001);p-Akt/Akt比值C组<A组<D组<B组(q/P=8.263/<0.001、13.572/<0.001、17.424/<0.001);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C组>D组> A组>B组(q/P=5. 156/<0.001、5.436/<0.001、7. 326/<0.001;5.074/<0. 001、5. 982/<0. 001、6. 513/<0. 001); Caslpase-8蛋白的表达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Caspase-3 mRNA及Caspase-8 mRNA基因表达C组> A组> D组> B组,Caspase-9 mRNA表达C组> A组> B组> D组(q/P值=15. 672/<0. 001、17.526/<0. 001、19. 421/<0. 001;5. 168/<0. 001、5.689/<0.001、6.024/<0.001;6.425/<0.001、6.974/<0. 001、7. 654/<0. 001)。结论 1,25(OH)_2D_3通过增强HMC活性,抑制Akt磷酸化进程,提高Caspase-3及Caspase-9 mRNA表达水平,进而加速促进HM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3 肾小球系膜细胞 细胞凋亡因子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洁 王丽媛 +1 位作者 于洋 唐小铁 《医学综述》 2021年第4期658-663,共6页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上急性肾损伤最常见的病因,防治困难。自噬作为一种细胞表现,是机体进化过程中的一种高度保守的代谢机制,广泛参与生物体代谢调节、生长发育、生命周期等。自噬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能起关键作用,并涉及多...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上急性肾损伤最常见的病因,防治困难。自噬作为一种细胞表现,是机体进化过程中的一种高度保守的代谢机制,广泛参与生物体代谢调节、生长发育、生命周期等。自噬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能起关键作用,并涉及多条信号通路,但自噬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复杂相互关系的确切机制还有待进一步阐明。因此,对肾小管细胞自噬的全面了解,可促进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新的药理调节因子的发现,为预防和治疗急性肾损伤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噬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令胶囊联合替米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戚婷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251-252,共2页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合替米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均给与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加用百令胶囊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Scr、血尿素氮(BUN)及...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合替米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均给与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加用百令胶囊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Scr、血尿素氮(BUN)及24 h尿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中医证候积分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均P<0.01),Ccr升高(均P<0.01),观察治疗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均P<0.01);中医证候五心烦热或潮热盗汗、腰膝酸软、浮肿、性功能失常或月经不调积分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均P<0.01)。结论百令胶囊联合替米沙坦有助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令胶囊 替米沙坦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在顽固性高血压中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唐小铁 周涛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5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导管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SD)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实施RSD,随访12个月。比较RSD术前与RSD术后第3、6及12个月的血压下降水平、肾功能变化... 目的探讨经皮导管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SD)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实施RSD,随访12个月。比较RSD术前与RSD术后第3、6及12个月的血压下降水平、肾功能变化情况以及降压药使用情况;术后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肾动脉有无异常。结果32例患者中,RSD术后第3个月失访1例,术后第6个月失访2例,其余29例患者完成术后12个月的随访。RSD术后第3个月时,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为[(18.5±3.6)mmHg,(P〈0.01)]和[(5.8±2.5)mmHg,(P〈0.01)];RSD术后第6个月时,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24.3±2.2)mmHg,(P〈0.01)]和[(8.7±2.6)mmHg,(P〈0.01)];RSD术后第12个月时,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20.7±3.2)mmHg,(P〈0.01)]和[(6.6±1.8)mmHg,(P〈0.01)]。术后未见严重低血压及并发症出现。在RSD术后第3、6及12个月时,患者合并使用降压药的种类较RSD术前有明显减少[第3、6及12个月时分别减少43.7%(P〈0.01)、41.9%(P〈0.01)和44.8%(P〈0.01)];与RSD术前比较,RSD术后第3、6及12个月时,检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血肌酐水平、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心率水平在RSD术后第3、6及12个月时均比RSD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随访未见肾动脉以及肾功能异常。结论RSD对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介入方法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去肾交感神经 高血压 顽固性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慢性肾脏疾病预后不良与IL-6、RDW及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丽媛 徐洁 +3 位作者 唐小铁 于洋 孙唯言 戚婷 《疑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的慢性肾脏疾病预后不良与白介素-6(IL-6)、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1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肾内科收治的200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的慢性肾脏疾病预后不良与白介素-6(IL-6)、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1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肾内科收治的200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外加美托洛尔治疗,4周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尿酸、24 h尿蛋白、肾小球滤过率(GFR)及RDW水平。随访1年,根据观察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将其分为预后不良亚组(n=28)和预后良好亚组(n=72),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法对经美托洛尔治疗的慢性肾脏疾病预后不良与IL-6、RDW及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尿酸、24 h尿蛋白、RDW及平均动脉压水平明显降低,GFR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显著(t/P=8.599/<0.001,6.289/<0.001,6.067/<0.001,5.741/<0.001,4.881/<0.001,13.262/<0.001,29.964/<0.001,7.197/<0.001)。与预后良好亚组比较,预后不良亚组尿酸、IL-6、RDW水平均明显降低,而GFR水平明显升高(t/P=4.007/<0.001,6.500/<0.001,7.944/<0.001,9.538/<0.001)。经Pearson法相关性分析,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的慢性肾脏疾病预后不良与GFR水平呈正相关(r/P=0.537/0.014),与IL-6、RDW及尿酸水平呈负相关(r/P=-0.781/0.005,-0.587/<0.001,-0.569/<0.001)。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的慢性肾脏疾病预后不良与GFR水平呈正相关,与IL-6、RDW及尿酸水平呈负相关,对慢性肾病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慢性肾脏疾病 预后 白介素-6 红细胞分布宽度 高尿酸血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清IS、PCS、TMAO中的作用
10
作者 于洋 卢文君 +3 位作者 刘凌汐 崔学彬 戚婷 唐小铁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5-1049,共5页
目的观察地衣芽孢杆菌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硫酸吲哚酚(IS)、硫酸对甲酚(PCS)、氧化三甲胺(TMAO)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 目的观察地衣芽孢杆菌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硫酸吲哚酚(IS)、硫酸对甲酚(PCS)、氧化三甲胺(TMAO)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维持血液透析治疗,透析频率每周3次,单次透析时间4 h。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治疗,血液透析方案与对照组一致,口服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0.50 g/次,3次/d。2组患者均维持治疗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IS、PCS、TMAO、肌酐、尿素氮、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IS分别为(22.32±3.96)mg/L、(25.31±4.05)mg/L;PCS分别为(15.21±2.35)mg/L、(22.84±3.17)mg/L;TMAO分别为(4.02±0.81)μmol/L、(8.74±2.13)μmol/L;肌酐分别为(1162.53±267.08)μmol/L、(1168.92±358.72)μmol/L;尿素氮分别为(32.01±4.64)mmol/L、(32.58±4.73)mmol/L;大肠杆菌分别为(6.52±1.25)CFU/g、(7.52±1.34)CFU/g;粪肠球菌分别为(5.64±0.61)CFU/g/、(7.53±0.92)CFU/g;双歧杆菌分别为(3.21±0.79)CFU/g、(2.61±0.85)CFU/g;乳酸杆菌分别为(3.26±0.63)CFU/g、(2.79±0.68)CFU/g;LPO分别为(6.42±1.28)mol/L、(7.51±1.96)mol/L;SOD分别为(27.19±6.04)U/mL、(24.07±4.69)U/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分别为0.00%(0/35)和17.14%(6/35),观察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衣芽孢杆菌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中,有助于减少血清IS、PCS、TMAO的累积,调节肠道菌群状态,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硫酸吲哚酚 硫酸对甲酚 氧化三甲胺 地衣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ncRNA SNHG1、miR-16-5p与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11
作者 戚婷 袁海霞 +3 位作者 鄢秀 徐芳 陈芬 杜文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5-1329,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LncRNA SNHG1)、微小RNA(miR)-16-5p与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T2DKD)患者肾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38例T2DKD患者为T2DKD组,根据肾损伤程度分为临床蛋白尿组(40例)、微量蛋白尿组(55例... 目的探究血清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LncRNA SNHG1)、微小RNA(miR)-16-5p与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T2DKD)患者肾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38例T2DKD患者为T2DKD组,根据肾损伤程度分为临床蛋白尿组(40例)、微量蛋白尿组(55例)、正常蛋白尿组(43例),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不良组(42例)和良好组(96例),另选同期138例单纯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T2DM组,另选同期13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测定血清中LncRNA SNHG1、miR-16-5p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LncRNA SNHG1、miR-16-5p水平与肾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SNHG1、miR-16-5p水平对T2DKD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T2DKD组、T2DM组血清LncRNA SNHG1水平依次明显升高,miR-16-5p水平依次明显降低(P<0.05);临床组和微量组血清LncRNA SNHG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miR-16-5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临床组血清LncRNA SNHG1水平明显高于微量组,miR-16-5p水平明显低于微量组(P<0.05);血清LncRNA SNHG1水平与肾损伤程度呈正相关,miR-16-5p水平与肾损伤程度呈负相关(均P=0.000);与良好组相比,不良组miR-16-5p水平明显降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尿微量白蛋白(U-mALB)、LncRNA SNHG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Cr、U-mALB、LncRNA SNHG1、miR-16-5p为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LncRNA SNHG1、miR-16-5p水平预测T2DKD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显示,二者联合预测的AUC明显高于各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T2DKD患者血清LncRNA SNHG1表达上调,miR-16-5p表达下调,且均为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二者联合对患者发生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LncRNA SNHG)1 微小RNA(miR)-16-5p 肾损伤程度
原文传递
百令胶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作用研究
12
作者 崔学彬 邹婷 +1 位作者 唐小铁 于洋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19期141-142,共2页
目的:研究百令胶囊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行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行基础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百令胶囊,用药时间3个月。观察比较... 目的:研究百令胶囊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行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行基础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百令胶囊,用药时间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2年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DTA、SF-36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年后观察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可有效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及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衰竭 血液透析 百灵胶囊 生存率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唐小铁 徐洁 +3 位作者 王丽媛 于洋 崔学彬 孙维言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20期3908-3911,3919,共5页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老年腹膜透析(PD)患者的氧化应激(OS)及微炎症(MI)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老年尿毒症患者96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两组...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老年腹膜透析(PD)患者的氧化应激(OS)及微炎症(MI)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老年尿毒症患者96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PD治疗,对照组另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另增用厄贝沙坦,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OS指标,包括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晚期蛋白质氧化产物(AOPP),MI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β2-微球蛋白(β2-Mg)及降钙素原(PCT)。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AOPP和MDA水平均分别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β2-MG及PCT水平均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照Spearman法对患者治疗后的OS指标与MI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后可知,AOPP和MDA均分别与CRP、β2-MG及PCT呈正相关(均P<0.05),而SOD则分别与CRP、β2-MG及PCT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可有效改善老年PD患者机体的OS及MI状态。临床可通过监测MDA、SOD、AOPP、CRP、β2-MG及PCT等指标水平,全面地掌握患者的病情,从而更好地服务后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厄贝沙坦 老年 腹膜透析 氧化应激 微炎症
原文传递
桔梗皂苷D对高糖诱导小鼠足细胞损伤及环氧化酶2/核因子κB通路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戚婷 孙维言 唐小铁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38-844,共7页
目的探讨桔梗皂苷D(PD)对高糖诱导小鼠足细胞损伤及环氧化酶2(COX-2)/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将MPC5细胞分为正常对照(Con)组、高糖(HG)组、HG+PD5 mg/L组(HG+PD5)、HG+PD 10 mg/L组(HG+PD10)、HG+PD 20 mg/L组(HG+PD20)、HG... 目的探讨桔梗皂苷D(PD)对高糖诱导小鼠足细胞损伤及环氧化酶2(COX-2)/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将MPC5细胞分为正常对照(Con)组、高糖(HG)组、HG+PD5 mg/L组(HG+PD5)、HG+PD 10 mg/L组(HG+PD10)、HG+PD 20 mg/L组(HG+PD20)、HG+COX-2敲除载体组(HG+sh-COX-2)、HG+PD 20 mg/L+sh-COX-2组(HG+PD20+sh-COX-2)、HG+PD 20mg/L+COX-2过表达组(HG+PD20+COX-2)。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迁移细胞数、细胞凋亡率、炎性因子和COX-2、p-NF-κB、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与Con组比较,HG组细胞存活率、IL-10降低(P<0.05),迁移细胞数、细胞凋亡率、IL-1β、IL-18、COX-2蛋白表达、p-NF-κB/NF-κB升高(P<0.05)。与HG组比较,HG+PD5、HG+PD10、HG+PD20组细胞存活率、IL-10依次升高(P<0.05),迁移细胞数、细胞凋亡率、IL-1β、IL-18、COX-2蛋白表达、p-NF-κB/NF-κB依次降低(P<0.05)。与HG+PD20、HG+sh-COX-2组比较,HG+PD20+sh-COX-2组细胞存活率、IL-10升高(P<0.05),迁移细胞数、细胞凋亡率、IL-1β、IL-18、COX-2蛋白表达与p-NF-κB/NF-κB降低(P<0.05)。与HG+PD20组比较,HG+PD20+COX-2组细胞存活率、IL-10降低(P<0.05),迁移细胞数、细胞凋亡率、IL-1β、IL-18、COX-2蛋白表达与p-NF-κB/NF-κB升高(P<0.05)。结论PD可下调COX-2/NF-κB信号通路,减轻高糖诱导小鼠足细胞凋亡、迁移及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肾小球足细胞 高糖 桔梗皂苷D 环氧化酶2 核因子Κ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