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PTX3、vWF联合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1
作者 吴丽敏 张海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联合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该院就诊的单纯过敏性紫癜患儿62例作为过敏性紫癜组,HSPN患儿71例作为HSPN组,另选取同期... 目的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联合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该院就诊的单纯过敏性紫癜患儿62例作为过敏性紫癜组,HSPN患儿71例作为HSPN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PTX3、vWF水平,比较3组血清PTX3、vWF、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比较HSPN患儿、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法分析HSPN患儿血清PTX3、vWF水平与24 h尿蛋白、胱抑素C、免疫球蛋白A(IgA)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HSPN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TX3、vWF水平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HSPN的诊断价值。结果HSPN组血清PTX3、vWF、IgA水平高于过敏性紫癜组和对照组,过敏性紫癜组血清PTX3、vWF、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SPN组24 h尿蛋白和胱抑素C水平高于过敏性紫癜组(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表明,血清PTX3与vWF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PTX3、vWF水平与24 h尿蛋白、胱抑素C、IgA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PTX3、vWF、24 h尿蛋白、胱抑素C水平是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HSPN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血清PTX3、vWF水平联合诊断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HSPN的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二者单独检测(ZPTX3-联合=2.382、P=0.017,ZvWF-联合=4.296、P<0.05)。结论HSPN患儿血清PTX3、vWF水平明显升高,二者与HSPN发生密切相关,对诊断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HSPN具有较好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五聚蛋白-3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紫癜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5
2
作者 万江 罗望梅 +1 位作者 郑申健 张莉娅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8期1057-1059,共3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肺功能指标,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IL-4、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5%(52/55),高于对照组的76.4%(4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孟鲁司特钠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陆皂甙甲对大鼠的体外杀精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易文龙 郭晓轶 +2 位作者 樊舒豪 谌曼荣 王育斌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688-690,共3页
目的探讨商陆皂甙甲(EsA)对大鼠的体外杀精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手术方法采集Sprague-Dawley大鼠精子,随机分为EsA组、生理盐水组及壬苯醇醚-9(N-9)组,采用改良Sander-Cramer法,将不同浓度EsA制剂在体外与大鼠精子作用,测定EsA的杀精... 目的探讨商陆皂甙甲(EsA)对大鼠的体外杀精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手术方法采集Sprague-Dawley大鼠精子,随机分为EsA组、生理盐水组及壬苯醇醚-9(N-9)组,采用改良Sander-Cramer法,将不同浓度EsA制剂在体外与大鼠精子作用,测定EsA的杀精作用及杀精最低有效浓度;精子尾低渗肿胀(HOS)试验、伊红Y(EY)染色法检测精子膜的完整性和活力,固相法检测精子顶体酶(ACE)活性。结果作用20 s,最低有效质量浓度为2.0 g·L-1的EsA对大鼠精子具有快速杀精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最低有效质量浓度(2.0 g·L-1)的EsA作用20 s后,精子尾肿胀率显著下降(P<0.05),EY染色率显著升高(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EsA各浓度组ACE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且药物浓度越大,ACE活性降低越明显,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A对大鼠有体外杀精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破坏精子膜和降低ACE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陆皂甙甲 体外杀精 低渗肿胀试验 精子顶体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莫替丁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吴燕永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93-595,共3页
目的探讨法莫替丁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该院2001~2006年共收治新生儿应激性溃疡54例,其中7例经胃镜证实。采用法莫替丁0.5mg/kg静脉注射,每12h一次,待止血和胃pH升至4.5~6后改为每天给药1次,连用2d。同时治疗原... 目的探讨法莫替丁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该院2001~2006年共收治新生儿应激性溃疡54例,其中7例经胃镜证实。采用法莫替丁0.5mg/kg静脉注射,每12h一次,待止血和胃pH升至4.5~6后改为每天给药1次,连用2d。同时治疗原发病和合并症以消除应激的病因。监测症状消失的时间和动态监测应用法莫替丁前、后的胃液pH值,统计治愈率;同时监测法莫替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是否增加其他伴用药物的毒性。结果应用法莫替丁后96.3%的患儿于24h以内止血、止吐,100%于48h以内止血、止吐;胃液pH均值由用药前的2.07±0.22上升并保持在5.01~5.15;用药后呼吸、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未发现纳差、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皮疹等及其他不良反应;用药前、后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和肝脏酶学检查均无统计学差异;亦未见增加同时应用的其他药物的毒副作用,最后全部治愈。结论法莫替丁用于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疗效好,而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莫替丁 应激性溃疡 疗效 安全性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哮喘致病因素探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林昭鹂 尹玉敏 《现代医学》 2005年第3期191-192,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与遗传、环境、特异性致敏原、免疫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方法用问卷法对小儿哮喘患者进行家族史及环境因素的调查,同时进行特异性致敏原皮肤实验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的检测,并...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与遗传、环境、特异性致敏原、免疫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方法用问卷法对小儿哮喘患者进行家族史及环境因素的调查,同时进行特异性致敏原皮肤实验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的检测,并建立正常对照组。结果哮喘组有一、二级亲属家族史占46.99%,对照组仅占7.94%,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哮喘组与环境致敏原中感染、气候变化、物理刺激、异味等因素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与房屋装饰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发哮喘的常见致敏原依次为尘螨、屋尘、豚草花粉、蒿草花粉、蟑螂、兽毛、香烟等。哮喘组血清IgE、IL4含量均明显增高(均P<0.01)、IL2含量明显降低(P<0.001)。结论遗传是哮喘根源性因素,环境中非特异性物质对哮喘起重要作用。血清免疫学检测支持哮喘发作与体内细胞因子Th1Th2比例失衡有关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哮喘 致病因素 特应性体质 淋巴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草酚对高脂饮食诱导的糖尿病大鼠 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敏 张锋 +2 位作者 付姣 皮志杰 何丽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55-360,共6页
[目的]探讨圣草酚对高脂饮食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与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相关的机制探讨。[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2.5 mg/kg)、中剂量组(5 mg/kg)、高剂量组(10 mg/kg),建立... [目的]探讨圣草酚对高脂饮食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与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相关的机制探讨。[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2.5 mg/kg)、中剂量组(5 mg/kg)、高剂量组(10 mg/kg),建立高脂饮食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霉素诱导的DM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试剂盒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水平,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DM典型症状“三多一少”,病理形态炎性浸润严重,各指标提示模型组大鼠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FBG、FINS、HOMA-IR降低;肝功能指标AST、ALT、LDL水平降低,HDL水平升高;氧化应激相关指标SOD活性增强,MDA含量减少;凋亡细胞及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下降;炎症因子TNF-α阳性表达减少。[结论]圣草酚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DM肝损伤,发挥对DM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转氨酶水平、促进脂质代谢、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减少肝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缓解肝脏组织炎性浸润等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草酚 糖尿病 凋亡 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免疫组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郑申健 胡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4期129-131,共3页
目的阿奇霉素联合山莨菪碱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探究。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山莨菪碱注射... 目的阿奇霉素联合山莨菪碱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探究。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组间疗效、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有效例数多于对照组,组间相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 <0.05);观察组患者退烧时间、咳喘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组间不良反应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以山莨菪碱注射液辅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效果确切,患儿身体恢复时间短,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注射液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支原体肺炎 不良反应 SF-36各项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ABO溶血病425例早期诊治的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吴燕永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3526-3528,共3页
目的:探索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好、简、廉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该院15年来对425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断和早期以加强光疗为主治疗的效果、副作用和疾病转归,探讨本病适宜的治疗方法。结果:光疗过程中全部病例的平均血清胆红素峰... 目的:探索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好、简、廉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该院15年来对425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诊断和早期以加强光疗为主治疗的效果、副作用和疾病转归,探讨本病适宜的治疗方法。结果:光疗过程中全部病例的平均血清胆红素峰值被控制在(240±48.1)μmol/L(x±s),88%的病例被控制在255μmol/L以下,99%的病例被控制在340μmol/L以下。无1例需要换血,无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和死亡,罕见副作用,最后全部治愈。平均住院(5.4±0.8)天。结论:早期诊断和早期加强光疗可减少和避免换血和不必要的静脉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目前对本病的"过度治疗"倾向应予防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ABO溶血病 早期诊断 早期光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护理干预在小儿包皮环切术后作用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坤玉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3年第4期483-484,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门诊行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门诊160例行包皮环切术的患儿随机分2组,观察组80例,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术后健康指导,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伤口护理、排尿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感冒、电话随访7个方...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门诊行小儿包皮环切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门诊160例行包皮环切术的患儿随机分2组,观察组80例,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术后健康指导,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伤口护理、排尿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感冒、电话随访7个方面;常规组80例,采用外科伤口的常规护理以及讲解手术后注意事项。结果:常规组患者伤口水肿较为严重,水肿持续时间也较长,一些人甚至出现伤口撕裂,伤口愈合延迟;观察组患者伤口水肿程度减轻,水肿持续时间缩短,伤口愈合快。结论:做好包皮环切术后家庭护理指导,对手术伤口愈合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包皮环切术 术后健康指导 家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孕妇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治疗和新生儿肺炎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易文龙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0年第5期529-530,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对新生儿的危害和防治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03年2月~2006年7月在本院产科检查的600例孕妇,对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153例孕妇病史与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同时选择同期无沙眼...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对新生儿的危害和防治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03年2月~2006年7月在本院产科检查的600例孕妇,对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153例孕妇病史与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同时选择同期无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孕妇90例作为对照比较。结果:研究孕妇衣原体的感染率达25.5%,并发现感染时及时治疗的90例孕妇发生孕期、产时及新生儿并发症明显低于因各种原因未经治疗的孕妇。结论:围产期孕妇感染对孕妇、胎儿、新生儿具有很大的危害,全面检查和及时治疗能有效防治,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孕妇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气管内清吸效果观察
11
作者 吴燕永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01-1202,共2页
关键词 羊水污染 胎粪吸入 气管内消吸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shRNA抑制β-连环蛋白对儿童髓母细胞瘤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2
作者 万江 张海燕 +3 位作者 刘义红 李新涛 涂胜英 吴丽敏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63-467,共5页
目的构建并观察靶向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shRNA慢病毒对儿童髓母细胞瘤(MB)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1)设计靶向β-catenin的shRNA 1、2、3和阴性对照(NC),分别插入p CH-CMV-MCS-EF1-cop GFP质粒中,通过慢病毒包装后获得相... 目的构建并观察靶向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shRNA慢病毒对儿童髓母细胞瘤(MB)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1)设计靶向β-catenin的shRNA 1、2、3和阴性对照(NC),分别插入p CH-CMV-MCS-EF1-cop GFP质粒中,通过慢病毒包装后获得相应的重组慢病毒。(2)培养儿童MB细胞株DOAY并分为Lentivirus(LV)-shRNA 1、2、3、NC组和空白对照组(Blank),前4组感染相应的重组慢病毒,Blank组未感染病毒,感染72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情况,选取对β-catenin抑制效果最佳的LVshRNA,用嘌呤霉素分别筛选稳定感染该LV-shRNA和LV-NC的DOAY细胞系。(3)设3组,LV-shRNA组和LV-NC组为筛选得到的稳定感染的细胞系,Blank组为未感染病毒的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1)LV-shRNA 1、2、3组β-caten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低于LV-NC组和Blank组,LV-shRNA 1组低于LV-shRNA 2、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4μg·m L-1嘌呤霉素筛选得到稳定表达LV-shRNA 1和LV-NC的DOAY细胞株。(2)与LV-NC和Blank组比较,LV-shRNA1组MTT实验第12、24、36、48、72 h时的OD值较低,细胞总凋亡率较高,穿膜细胞数目较少,细胞迁移距离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shRNA抑制β-catenin后,能显著抑制DOAY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其侵袭和迁移能力,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连环蛋白 慢病毒 髓母细胞瘤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黄连粉针剂联合金双歧治疗秋季腹泻
13
作者 丁丽 吴子茂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20期3179-3180,共2页
秋季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由饮食不当和肠道内或肠道外感染引起,肠道内感染以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轮状病毒为多见,自2005年9月-2006年11月采用双黄连粉针剂联合金双歧活菌片治疗婴儿秋季腹泻57例,并与同期应用抗生素及病毒唑治疗的28例... 秋季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由饮食不当和肠道内或肠道外感染引起,肠道内感染以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轮状病毒为多见,自2005年9月-2006年11月采用双黄连粉针剂联合金双歧活菌片治疗婴儿秋季腹泻57例,并与同期应用抗生素及病毒唑治疗的28例对照,效果显著,总有效率94.8%,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秋季腹泻 双黄连粉针剂 金双歧 治疗 致病性大肠杆菌 肠道外感染 小儿常见病 饮食不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头皮静脉输液固定带的应用
14
作者 王坤玉 饶晓玲 《中国临床护理》 2011年第2期98-98,共1页
儿科行头皮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由于哭闹、抓扯、出汗等原因,使用医用输液贴和医用胶带固定易出现不粘和翘起现象,导致输液渗漏甚至脱针。我科门诊自制了一种头皮静脉输液固定带,自2010年3月起在我科门诊输液室累计应用853例,出现... 儿科行头皮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由于哭闹、抓扯、出汗等原因,使用医用输液贴和医用胶带固定易出现不粘和翘起现象,导致输液渗漏甚至脱针。我科门诊自制了一种头皮静脉输液固定带,自2010年3月起在我科门诊输液室累计应用853例,出现外渗及针头脱出42例(4.9%),顺利完成头皮静脉输液811例(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 静脉内 固定带 头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皮对幼龄大鼠厌食症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袁立 余金蓉 +2 位作者 李军 张欣雨 刘建国 《陕西中医》 2020年第5期585-588,共4页
目的:研究陈皮对幼龄厌食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三个给药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常规饲料喂养,模型组用特制饲料喂养;在造模8 d后开始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给药组分别灌胃10、30、50 g/kg... 目的:研究陈皮对幼龄厌食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三个给药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常规饲料喂养,模型组用特制饲料喂养;在造模8 d后开始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给药组分别灌胃10、30、50 g/kg的陈皮水煎剂。通过称重法测定大鼠摄食量、体重和胃排空,采用Mett法测定胃蛋白酶活性,中和滴定法测定胃酸含量,试剂盒测定血浆中胃动素、胃泌素和β-内啡肽,蛋白印迹法检测下丘脑中瘦素和神经肽Y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大鼠摄食量和体重显著增加,胃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强,胃酸分泌量明显增多,血浆中胃动素、胃泌素和β-内啡肽含量显著增多,下丘脑中瘦素明显下调、神经肽Y明显上调,胃残留物显著减少(P<0.01);且效果随着给药量的增加越显著。结论:陈皮呈剂量依赖性改善幼龄大鼠厌食症,主要与增强胃蛋白酶活性,增多胃酸分泌量及血浆中胃动素含量、胃泌素含量、β-内啡肽含量,下调下丘脑中瘦素和上调神经肽Y,促进胃排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厌食 胃蛋白酶 胃酸 胃动素 胃泌素 Β-内啡肽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
16
作者 吕文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6期233-233,共2页
儿童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均为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当患儿同时患有哮喘和鼻炎时,常需要对两者进行共同管理与评估,两者的治疗应同步进行[1.2]。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取经口吸入和经鼻喷入糖皮质激素同时治疗,此法虽有效,但会叠加激素的治... 儿童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均为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当患儿同时患有哮喘和鼻炎时,常需要对两者进行共同管理与评估,两者的治疗应同步进行[1.2]。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取经口吸入和经鼻喷入糖皮质激素同时治疗,此法虽有效,但会叠加激素的治疗量而可致其副作用增加。为探求既同步治疗又能控制激素的治疗量,我们采用面罩储雾器经鼻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商品名为辅舒酮,125μg/揿,葛兰素威康公司生产),对儿童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进行治疗。探讨采用面罩储雾器经鼻腔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对儿童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103 例儿童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患儿,采用面罩诸雾器经鼻腔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125μg/揿,2 次/日),分别于初诊及治疗2、4、6、12 周后评估其日、夜间哮喘症状和鼻炎症状的评分以及哮喘控制水平的变化。结果 经12 周治疗的临床观察,患儿哮喘症状评分及鼻炎症状评分在治疗2、4、6、12 周后与初诊基础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连续治疗2 周以后,患儿哮喘完全控制比例呈明显上升达到88.3%,整个疗程中,患儿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面罩储雾器经鼻腔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儿童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具有好的安全性及依从性,值得在儿科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哮喘 变应性鼻炎 吸入激素 储雾器 丙酸氟替卡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改变与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新竹 查琳 +1 位作者 马旺生 李慧 《疑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血清维生素D(VitD)水平改变与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儿科收治的120例哮喘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血清VitD水平将其分为正常组(n=28)、...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血清维生素D(VitD)水平改变与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儿科收治的120例哮喘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血清VitD水平将其分为正常组(n=28)、不足组(n=67)及缺乏组(n=25)。比较各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肺功能及哮喘控制程度,并通过Pearson法分析哮喘儿童血清VitD水平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血清INF-γ、IL-6、TNF-α、IgA、IgG、IgE及哮喘控制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P=2.865/<0.001,3.010/<0.001,2.785/<0.001,13.251/<0.001,7.524/<0.001,8.036/<0.001;χ2/P=6.254/<0.001,5.892/<0.001,6.326/<0.001),肺功能指标FEV 1、PEF及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哮喘儿童血清VitD水平与血清INF-γ、IL-6、TNF-α、IgE呈负相关,与血清IgA、IgG及哮喘控制程度呈正相关(r/P=-0.653/<0.001,-0.756/<0.001,-0.569/<0.001,-0.812/<0.001,0.849/<0.001,0.698/<0.001,0.183/0.012);与肺功能指标FEV 1、PEF及FVC无相关性(P>0.05)。结论哮喘儿童血清VitD水平与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哮喘控制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与肺功能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维生素D 炎性因子 免疫功能 肺功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吴新竹 查琳 +1 位作者 马旺生 李慧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3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儿童支气管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儿童支气管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CRP、PCT及TNF-α)和肺功能指标(FVC、FEV1及FEV1%)。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RP、PCT、TNF-α、FVC、FEV1及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CRP、PCT和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FVC、FEV1和FEV1%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RP、PCT、TNF-α均低于对照组,FVC、FEV1及FEV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治疗可显著改善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降低血清CRP、PCT及TNF-α炎性因子水平,提高肺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 雾化治疗 小儿支气管肺炎 炎性因子 肺功能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翳风、完骨为主的少阳经取穴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风热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谈华龙 刘自力 +1 位作者 李永芝 周念 《河北中医》 2018年第9期1403-1407,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翳风、完骨为主的少阳经穴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风热证(均伴有耳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急性期加针刺翳风、完骨为主的少阳经穴... 目的观察针刺翳风、完骨为主的少阳经穴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风热证(均伴有耳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急性期加针刺翳风、完骨为主的少阳经穴治疗;对照组30例急性期加常规针刺治疗。治疗2周后,2组均予地仓、颊车、攒竹等穴针刺治疗1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7 d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2组耳后疼痛程度;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2、3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变化及治疗1、2、3周时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3 d后,耳后疼痛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7 d后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2、3周H-B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2、3周H-B面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经秩和检验,治疗3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翳风、完骨为主的少阳经取穴针刺疗法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风热证的优势疗法,能够有效缓解耳后疼痛,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常规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l麻痹 风热 翳风 完骨 少阳经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血清miR-218、CCL26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肖雷 李兰兰 +1 位作者 唐华 刘雅丽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3期352-356,共5页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miR-218、CCL26表达水平,探究二者在支气管哮喘急性期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儿63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患儿分为:轻度组25例,中度组20例,重度组18例;另选取入院复查的哮喘...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miR-218、CCL26表达水平,探究二者在支气管哮喘急性期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儿63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患儿分为:轻度组25例,中度组20例,重度组18例;另选取入院复查的哮喘缓解期患儿2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qRT-PCR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中miR-218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中CCL26及IL-13、IL-17、IgE表达水平;分析不同严重程度患儿血清中miR-218、CCL26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miR-218、CCL26表达及与相关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miR-218、FEV1、PE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CL26、IL-13、IL-17、Ig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组、重度组患儿血清miR-218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P<0.05),CCL26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儿血清miR-218水平显著低于中度组(P<0.05),CCL26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miR-218水平与CCL26、IL-13、IL-17、IgE呈负相关(r=-0.614、-0.610、-0.678、-0.498,P<0.05),与FEV1、PEF呈正相关(r=0.680、0.643,P<0.05);CCL26与FEV1、PEF呈负相关(r=-0.659、-0.714,P<0.05),与IL-13、IL-17、IgE呈正相关(r=0.529、0.635、0.522,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儿血清中miR-218呈低表达,CCL26呈高表达,二者与患者严重程度及炎性反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急性期 MIR-218 CCL26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