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组装FeOOH纳米膜的透射电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游海霞 孙振亚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7-101,共5页
以氧化硅微球(SiO2)为基底,外侧功能团为巯基(SH)的自组装单层为模板,在铁盐浓度2.0mmol/L、pH值2.05、水浴温度为70℃的Fe(NO3)3-HNO3低温液相反应体系中制备了FeOOH纳米薄膜。采用JEM-2100F型场发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该薄膜的形... 以氧化硅微球(SiO2)为基底,外侧功能团为巯基(SH)的自组装单层为模板,在铁盐浓度2.0mmol/L、pH值2.05、水浴温度为70℃的Fe(NO3)3-HNO3低温液相反应体系中制备了FeOOH纳米薄膜。采用JEM-2100F型场发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该薄膜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此实验条件下FeOOH纳米薄膜的形成经历了诱导时间(6h)、晶核的形成或膜的初步形成(9h)、晶核的生长或膜的增厚(12h)三个阶段,证明了其形成过程是一个由自组装单层诱导成核再生长的表面成核过程。同时也表明水浴加热12h后,该膜由一系列宽为10nm,长为40nm,垂直SiO2微球表面的纳米棒状针铁矿(α-FeOOH)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单层 FeOOH薄膜 透射电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钛酸钡压电陶瓷的高温烧结与极化工艺研究
2
作者 刘凯 鲁超 +5 位作者 贺俊超 李天杨 沈春华 闫春泽 史玉升 孙华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72-1783,共12页
为提高增材制造BaTiO_(3)压电陶瓷的综合性能,本文研究了BaTiO_(3)压电陶瓷的浆料剪切变稀特性及数字光处理(DLP)成型特性,揭示了DLP成型BaTiO_(3)压电陶瓷坯体在不同烧结温度条件下的致密化机制,探索了极化方向对DLP成型BaTiO_(3)陶瓷... 为提高增材制造BaTiO_(3)压电陶瓷的综合性能,本文研究了BaTiO_(3)压电陶瓷的浆料剪切变稀特性及数字光处理(DLP)成型特性,揭示了DLP成型BaTiO_(3)压电陶瓷坯体在不同烧结温度条件下的致密化机制,探索了极化方向对DLP成型BaTiO_(3)陶瓷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调节高温烧结与极化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DLP增材制造BaTiO_(3)压电陶瓷的电学性能。当烧结温度为1420℃、保温时间为2 h时,压电系数d_(33)最大,为163.4 pC/N,样品层间结合紧密,晶粒尺寸均匀。当Z轴与极化方向夹角由0°变为90°时,相对介电常数εr和d_(33)分别提高了29.37%和27.01%。当固含量为80%(质量分数)、烧结温度为1420℃、Z轴与极化方向夹角为90°时,样品d_(33)最大,达到182.4 p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钛酸钡 增材制造 数字光处理 烧结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预处理对石英质玉尾矿微晶玻璃晶相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郑伟宏 刘欣悦 +2 位作者 周颖 王玲玲 沈春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4-189,194,共7页
使用HF对石英质玉尾矿进行预处理后,协同无铅CRT玻璃制备了微晶玻璃。采用DSC、XRF、XRD、FE-SEM及EDX等测试技术分析了微晶玻璃样品热处理过程中的热反应、晶相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使用HF对石英质玉尾矿进行预处理,能提高石英质玉尾... 使用HF对石英质玉尾矿进行预处理后,协同无铅CRT玻璃制备了微晶玻璃。采用DSC、XRF、XRD、FE-SEM及EDX等测试技术分析了微晶玻璃样品热处理过程中的热反应、晶相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使用HF对石英质玉尾矿进行预处理,能提高石英质玉尾矿的烧结活性。随着HF溶液浓度的上升,预处理后石英质玉尾矿的烧结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其中8%HF溶液处理4 h的样品烧结后,主晶相为透长石和钠长石,晶粒呈板状;次晶相为石英和透辉石,晶粒分别呈颗粒状和枝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质玉尾矿 微晶玻璃 直接烧结法 酸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