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位呼吸内科主任的战疫自述
1
作者 蔡志芳 《武汉文史资料》 2020年第11期59-62,共4页
“如果时间重回2020年1月初,我依然会选择坚守一线,因为我是医生,在病毒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关键时刻,我就应该冲上去,与病毒决斗。”时隔几个月后,看着窗外武汉街头车水马龙,蔡志芳显得很平静,但平静中带着坚定。蔡志芳,致公党党员,武... “如果时间重回2020年1月初,我依然会选择坚守一线,因为我是医生,在病毒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关键时刻,我就应该冲上去,与病毒决斗。”时隔几个月后,看着窗外武汉街头车水马龙,蔡志芳显得很平静,但平静中带着坚定。蔡志芳,致公党党员,武汉市汉口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从业30余年来,无论是非典疫情还是新冠肺炎疫情,她始终恪尽职守,勇于担当,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蔡志 呼吸内科 致公党 关键时刻 非典疫情 恪尽职守 勇于担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莲心碱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影响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湘宁 张金华 +2 位作者 江娜 刘志平 徐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4-699,共6页
目的:探讨异莲心碱(Iso)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用10、20和40μmol/L的Iso处理结肠癌SW480细胞,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WB法分别检测Iso对细胞增殖活力、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 目的:探讨异莲心碱(Iso)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用10、20和40μmol/L的Iso处理结肠癌SW480细胞,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WB法分别检测Iso对细胞增殖活力、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p62表达的影响。然后,用20μmol/L的Iso和25μmol/L的PI3K激活剂740 Y-P分别处理SW480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740 Y-P组、Iso组和Iso+740 Y-P组,流式细胞术、WB法检测Iso和740 Y-P对各组细胞凋亡及细胞中LC3Ⅰ、LC3Ⅱ、p62、PI3K、p-PI3K、mTOR和p-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0、20和40μmol/L的Iso处理后,SW480细胞增殖活力均显著下降(均P<0.05),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均P<0.05),LC3Ⅱ/LC3Ⅰ表达均显著上调(均P<0.05),p26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Iso和740 Y-P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740 Y-P组细胞凋亡率、LC3Ⅱ/LC3Ⅰ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p26、p-PI3K/PI3K和p-mTOR/mTOR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Iso组细胞凋亡率、LC3Ⅱ/LC3Ⅰ表达升高(均P<0.05),p26、p-PI3K/PI3K和p-mTOR/mTOR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与740 Y-P组相比,Iso+740 Y-P组细胞凋亡率、LC3Ⅱ/LC3Ⅰ表达升高(P<0.05),p26、p-PI3K/PI3K和p-mTOR/mTOR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与Iso组相比,Iso+740 Y-P组细胞凋亡率、LC3Ⅱ/LC3Ⅰ表达下降(均P<0.05),p26、p-PI3K/PI3K和p-mTOR/mTOR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Iso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莲心碱 结肠癌 SW480细胞 增殖 凋亡 自噬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联合肺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抗菌肽LL-37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邓在勤 周海波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 研究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联合肺康复训练对老年COPD稳定期病人的疗效、血清抗菌肽LL-37水平、炎症因子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98例老年COPD稳定期病人,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黄芪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 目的 研究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联合肺康复训练对老年COPD稳定期病人的疗效、血清抗菌肽LL-37水平、炎症因子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98例老年COPD稳定期病人,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黄芪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以肺康复训练及常规西药治疗,黄芪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T)结果、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呼吸困难程度分级,血清抗菌肽LL-37、TNF-α、IL-6、CRP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肺功能(FVC、FEV1、FEV1%pred、FEV1/FVC)、6MWT结果及mMRC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黄芪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2组治疗后血清抗菌肽LL-37、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黄芪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TNF-α、IL-6、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黄芪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联合肺康复训练可改善老年COPD稳定期病人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提高血清抗菌肽LL-37水平并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抗菌肽LL-37 T淋巴细胞亚群 黄芪注射液 穴位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司维拉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蔡红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6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高磷血症患者碳酸司维拉姆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对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的91例MHD高磷血症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所有... 目的探讨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高磷血症患者碳酸司维拉姆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对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的91例MHD高磷血症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碳酸氢盐血液透析、低分子肝素抗凝及低磷饮食等常规治疗,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治疗+醋酸钙治疗)和观察组(45例,常规治疗+碳酸司维拉姆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血清钙、血清磷水平,钙磷乘积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钙水平及生理、心理、社交及日常活动功能各项WHOQOL-BREF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磷水平及钙磷乘积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碳酸司维拉姆治疗应用于MHD高磷血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调节患者的钙磷代谢水平,进而提高生活质量,且未增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磷血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碳酸司维拉姆 醋酸钙 钙磷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25(OH)D水平变化及其与HCV-RNA载量、糖脂代谢的关系
5
作者 许盼 尹会芬 +3 位作者 赵致维 李文豪 王晓凡 张文沙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HCV-RNA载量、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医院收治CHC患者174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单纯CHC组(110例)和CHC-N...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HCV-RNA载量、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医院收治CHC患者174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单纯CHC组(110例)和CHC-NAFLD组(64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成人87例(健康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纳入对象血清25(OH)D水平,生化分析检测糖脂代谢指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HC患者HCV-RNA载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HCV-RNA载量、糖脂代谢指标水平的相关性,logistics回归分析CHC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结果 CHC-NAFLD组、CHC组患者中BMI≥28kg/m^(2)比率、HbA1c、FBG、INS、IR、TG和LDL-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CHC-NAFLD组BMI≥28kg/m^(2)比率、HbA1c、FBG、INS、IR、TG、LDL-C水平和HCV-RNA载量显著高于CHC组(P<0.05),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CHC组(P<0.05)。25(OH)D水平与HbA1c、FBG、IR、TG水平呈负相关(r=-0.426、-0.387、-0.406、-0.514,P<0.001)。25(OH)D<42 nmol/L、BMI≥28 kg/m^(2)、TG≥1.72 mmol/L、HCV-RNA载量≥3.5×10^(6) IU/mL是CHC患者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HC合并NAFLD患者血清25(OH)D水平降低,25(OH)D水平与HbA1c、FBG、IR、TG呈负相关且其水平升高会增加CHC患者发NAFLD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5-羟维生素D HCV-RNA载量 糖脂代谢 临床意义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痰浊壅塞型AECOPD患者的可行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青林 姚汉玲 +3 位作者 叶菲 胡玉海 孙翔 卢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464-4467,共4页
目的探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切诺)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痰浊壅塞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可行性。方法痰浊壅塞型AECOPD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8)采用切诺治疗,研究组(n=70)采用切诺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两... 目的探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切诺)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痰浊壅塞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可行性。方法痰浊壅塞型AECOPD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8)采用切诺治疗,研究组(n=70)采用切诺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检测肺功能指标、炎症指标和免疫指标。结果研究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咳痰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白细胞分化抗原(CD)3^+、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炎症指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免疫指标较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7%vs 7.35%,χ^2=0.070,P=0.792)。结论切诺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可有效安全应用于痰浊壅塞型AECOPD患者的治疗,有利于改善肺功能,缓解炎症反应和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痰浊壅塞型 痰热清注射液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切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青林 蔡志芳 +5 位作者 姚汉玲 李艳 韩英 王雪峰 谭邈渊 孙蓉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04-406,共3页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氨溴索溶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AECOPD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2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抗炎、止咳、解痉平喘、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氨溴索溶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AECOPD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2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抗炎、止咳、解痉平喘、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元创正压呼吸机辅助呼吸,营养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以沙丁胺醇2 mg、盐酸氨溴索溶液4 ml加生理盐水至8m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15~20 min,每天2次。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9.4%(X^2=9.386,P<0.05),动脉血气分析指标(SaO_2、PaO_2、PaCO_2及pH值)、肺功能指标(FVC、FEV_1、PEF_(25)%、PEF_(50)%、PEF_(75)%)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氨溴索溶液治疗AECOPD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方便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氧气雾化吸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对痰浊壅塞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与肺血管阻力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姚汉玲 李青林 +5 位作者 陈德明 孙翔 叶菲 蔡志芳 黄莹 张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痰浊壅塞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与肺血管阻力影响。方法选择痰浊壅塞型AECOPD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痰浊壅塞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与肺血管阻力影响。方法选择痰浊壅塞型AECOPD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预测值,FEV1与用力肺活量的比(FEV1/FVC)]进行比较。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进行比较。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肺血管阻力和中医症候积分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FEV1从(3.02±0.35)L升高到(3.17±0.31)L,FEV1%预测值从(65.31±8.11)%升高到(68.31±4.55)%,FEV1/FVC从(71.04±7.43)%升高到(74.66±6.29)%;观察组的FEV1从(3.06±0.34)L升高到(3.35±0.28)L,FEV1%预测值从(66.05±7.61)%升高到(72.38±4.38)%,FEV1/FVC从(72.11±6.47)%升高到(79.31±5.12)%,观察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732,-5.581,-4.965,P<0.05),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PaO2从(7.23±0.61)kPa升高到(8.31±0.51)kPa,PaCO2从(7.34±0.48)kPa降低到(5.96±0.53)kPa,SaO2从(85.12±4.35)%升高到(90.64±5.07)%;观察组的PaO2从(7.25±0.58)kPa升高到(9.43±0.64)kPa,PaCO2从(7.37±0.49)kPa降低到(5.07±0.61)kPa,SaO2从(86.16±5.01)%升高到(95.23±4.35)%,观察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1.852,9.538,-5.950,P<0.05),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肺血管阻力从(1435.61±298.35)dyn·s·cm^-5降低到(1110.37±287.84)dyn·s·cm^-5,"咳痰"评分从(4.35±1.07)分降低到(2.83±0.98)分,"喘息"评分从(4.43±0.85)分降低到(2.39±0.72)分,"哮鸣音"评分从(4.13±0.51)分降低到(3.02±0.32)分,观察组的肺血管阻力从(1478.61±302.57)dyn·s·cm^-5降低到(872.68±212.54)dyn·s·cm^-5,"咳痰"评分从(4.41±1.02)分降低到(1.57±0.71)分,"喘息"评分从(4.41±0.79)分降低到(1.44±0.67)分,"哮鸣音"评分从(4.17±0.57)分降低到(1.03±0.33)分,观察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753,9.017,8.365,37.492,P<0.05)。结论使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痰浊壅塞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血气指标,有效纠正缺氧状态,改善肺血管阻力,缓解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肺血管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对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如泉 文媛 +2 位作者 马继东 兰为群 朱汉东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8-741,共4页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应的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52例,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112例,3组均给予泮托拉唑40 mg·d-1,po;雷贝拉唑组119例,给予雷贝拉唑10 mg·d-1,po,对照组121...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应的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52例,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112例,3组均给予泮托拉唑40 mg·d-1,po;雷贝拉唑组119例,给予雷贝拉唑10 mg·d-1,po,对照组121例,不加用质子泵抑制药。3组均常规给予β-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硝酸酯类及他汀类药物治疗,并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检测用药前和用药后1个月血小板反应指数,并随访12个月,比较3组再发心血管事件和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用药1个月后,3组血小板反应指数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5),雷贝拉唑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表明,雷贝拉唑组再发心血管事件高于泮托拉唑组和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则3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7.56%,8.93%,37.19%(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同时加用泮托拉唑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影响较雷贝拉唑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雷贝拉唑 氯吡格雷 血小板反应指数 心血管事件 消化道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化湿颗粒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6
10
作者 罗进辉 张慧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4123-4126,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肾化湿颗粒联合氯沙坦钾片对慢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慢性肾炎")患者肾功能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107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除... 目的:观察益肾化湿颗粒联合氯沙坦钾片对慢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慢性肾炎")患者肾功能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107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除进行基础治疗外,对照组患者给予氯沙坦钾片50 mg,po,q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肾化湿颗粒10 g,po,ti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3(IL-13)、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6.79%)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益肾化湿颗粒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慢性肾炎,可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益肾化湿颗粒 氯沙坦钾片 肾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拉塞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姚汉玲 蔡志芳 +1 位作者 李青林 李艳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3期560-562,共3页
目的观察托拉塞米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心力衰竭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电解质、尿量、BN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64名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托拉塞米,对照组给予呋塞米,治疗5天,记... 目的观察托拉塞米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心力衰竭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电解质、尿量、BN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64名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托拉塞米,对照组给予呋塞米,治疗5天,记录治疗前后两组24 h尿量、电解质、BNP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各参数差异无显著性;治疗5天后,治疗组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但无明显性差异;两组BNP的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发生低钾血症2例,对照组发生低钾血症11例。结论短期使用托拉塞米比呋塞米更有效降低BNP,改善心功能,缓解心衰症状,且低血钾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托拉塞米 心力衰竭 治疗组 临床分析 急性发作期 治疗前后 低钾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铁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志平 张金华 +1 位作者 王湘宁 徐莹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16-1318,共3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血清铁(SI)、铁蛋白(SF)及铁调素(Hepc)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单纯性NAFLD患者186例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OH)D_3≤20μg/L,115例,]和非缺乏...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血清铁(SI)、铁蛋白(SF)及铁调素(Hepc)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单纯性NAFLD患者186例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OH)D_3≤20μg/L,115例,]和非缺乏组(71例),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血压、血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SI、SF及Hepc水平;分析25(OH)D_3与SI、SF、Hepc及HOMA-I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组患者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组BMI、FINS、SF、Hepc水平及HOMA-IR均高于非缺乏组(P<0.05)。血清25(OH)D_3水平与SF(r=-0.328)、Hepc(r=-0.314)及HOMA-IR(r=-0.293)呈弱负相关(P<0.05)。结论维生素D水平下降增加了NAFDL患者体内铁负荷,加重了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骨化二醇 铁代谢障碍 铁调素 铁蛋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沈皓 罗进辉 +2 位作者 童运涛 肖杨 张慧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16-117,123,共3页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CKD3~4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30例、羟苯磺酸钙组(B组)31例和肾康注射液组(C组)31例,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CKD3~4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30例、羟苯磺酸钙组(B组)31例和肾康注射液组(C组)31例,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24hurP)、血肌酐(Ser)、尿素氮(BUN)、尿酸(UA)、血清胱抑素C(CysC)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B组治疗后24hurP、Cyst水平较A组明显下降,C组治疗后24hurP水平较A组明显下降;C组治疗后BUN、UA及CysC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能有效降低CKD患者BUN、UA及CysC水平,延缓肾功能减退,具有良好的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注射液 羟苯磺酸钙 慢性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量供给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飞 于洪涛 +1 位作者 李惠 郭彩霞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研究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病人的营养治疗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关系。方法:将115例使用呼吸机的病人,按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为VAP组和非VAP组。记录病人入院时血清清蛋白(ALB)水平、APACHEⅡ评分、入住R... 目的:研究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病人的营养治疗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关系。方法:将115例使用呼吸机的病人,按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为VAP组和非VAP组。记录病人入院时血清清蛋白(ALB)水平、APACHEⅡ评分、入住RICU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第1—3天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占总热量比率、总热量与标准热量的比率以及供能方式。分析热量供给与VAP的相关性。结果:VAP组病人54例,非VAP组61例。多水平线性模型显示:时间与分组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5);VAP组和非VAP组进行比较时,仅有第1天的实际热量/标准热量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TEN的病人16例,有6例发生VAP;使用TPN的45例,14例发生VAP。使用EN的病人99例,其中EN液平均每天摄入量〈500ml为5例,500—1000ml为44例,1000~1500ml为32例,≥1500ml为18例。结论:①人院后24h内摄入热量增加是RICU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②第1天热量摄人为目标量的60%可减少VAP的发生,随着EN摄入量增加,VAP发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性高血糖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如泉 文媛 +1 位作者 王柳堃 孙翔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00-301,共2页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68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63例、血糖轻度增高组51例和高血糖组54例,分别测定入院时的NT-proBNP和cTnI值,并统计住院期间...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68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63例、血糖轻度增高组51例和高血糖组54例,分别测定入院时的NT-proBNP和cTnI值,并统计住院期间出现的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和死亡例数。结果高血糖组NT-proBNP及cTnI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而LVEF值3组无明显差异(P>0.05),高血糖组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和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NT-proBNP值与恶性心律失常、心功能≥Ⅲ级及病死率均呈正相关关系(r=0.312、0.287、0.473,P<0.05)。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应激性高血糖预后不良,而NT-proBNP值能较好地评价心功能、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老年 高血糖 心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志平 赵致维 张金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与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武汉市汉口医院就诊的NAFLD患者116例为NAFLD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9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与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武汉市汉口医院就诊的NAFLD患者116例为NAFLD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9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新鲜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析肠道菌群变化,评估肠道菌群定植抗力(B/E比值)。比较2组之间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GLP-1水平、肠道菌群的数量及B/E比值的变化。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结果NAFLD组BMI[(24.76±2.93)kg/m^2vs(22.35±2.54)kg/m^2]、TG[(1.15±0.65)mmol/L vs(0.93±0.62)mmol/L]、TC[(4.06±1.02)mmol/L vs(3.71±1.15)mmol/L]、LDL-C[(2.76±0.93)mmol/L vs(2.33±0.87)mmol/L]、FINS[(15.17±7.39)m IU/L vs(12.74±6.81)m IU/L]、HOMA-IR[(2.58±1.38)vs(2.14±1.25)]、肠杆菌[(9.56±1.85)log cfu/g vs(8.38±1.92)log cfu/g]、肠球菌[(8.12±1.47)log cfu/g vs(7.66±1.54)log cfu/g]及葡萄球菌[(7.54±1.22)log cfu/g vs(7.03±1.18)log cfu/g]高于对照组,而血清GLP-1水平[(6.95±2.74)pmol/L vs(8.06±2.86)pmol/L]、双歧杆菌[(8.87±1.76)log cfu/g vs(9.71±1.86)log cfu/g]、乳酸杆菌[(8.31±1.55)log cfu/g vs(8.97±1.57)log cfu/g]、拟杆菌[(8.66±1.21)log cfu/g vs(9.23±1.34)log cfu/g]及B/E比值[(0.96±0.17)vs(1.15±0.15)]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327、2.504、2.347、3.450、2.469、2.411、4.544、2.219、3.075、-2.878、-3.371、-3.068、-3.251、-8.539,P值均<0.05)。血清GLP-1水平与B/E比值呈正相关(r=0.604,P<0.05),而与BMI、TG、TC、LDL-C、HOMA-IR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51、-0.424、-0.386、-0.445、-0.503,P值均<0.05);控制BMI、TG、TC、LDL-C、HOMA-IR等因素后,GLP-1与B/E比值仍然呈正相关(r=0.576,P<0.05)。结论NAFLD患者血清GLP-1水平降低与肠道菌群失调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胃肠道微生物组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衰竭主动脉瓣膜钙化患者中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相友 夏瑗瑜 +1 位作者 张素华 张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5期438-439,共2页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对于非透析慢性肾衰竭(CRF)主动脉瓣膜钙化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CRF主动脉瓣膜钙化患者48例,研究分组为主动脉瓣膜钙化对照组及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治疗以常规对症治疗为主,治疗组...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对于非透析慢性肾衰竭(CRF)主动脉瓣膜钙化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CRF主动脉瓣膜钙化患者48例,研究分组为主动脉瓣膜钙化对照组及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治疗以常规对症治疗为主,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治疗周期为4周。治疗开始及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尿酸及相关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BUN、Scr及U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Scr、BUN、UA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OD、GSH-Px较治疗前升高,MDA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OD、GSH-Px和MD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O5);治疗后,治疗组SOD和GSH-Px较对照组升高,MDA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尤为突出。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尿毒清颗粒配合治疗,对于CRF主动脉瓣膜钙化患者具有一定的改善氧化应激状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清颗粒 慢性肾衰竭 血管钙化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和卡培他滨治疗大肠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婷 胡玉海 +3 位作者 白琳 周毅 胡红平 郑晓丹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4期508-512,共5页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和卡培他滨方案治疗大肠癌的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浆免疫细胞水平、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和3年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的大肠癌患者63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和卡培他滨方案治疗大肠癌的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浆免疫细胞水平、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和3年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的大肠癌患者63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3)和维持组(n=30)。对照组给予伊立替康和卡培他滨治疗,维持组给予伊立替康和卡培他滨及联合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血浆免疫细胞水平(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及NK细胞)、AGR及体液免疫指标水平,比较两组维持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至2021年1月,统计两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体生存时间(OS)。结果维持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36%(P<0.05)。维持组CD3+、CD4+、CD4+/CD8+及NK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维持组AG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维持治疗期间,维持组高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维持组患者均未发生Ⅳ级严重不良反应。维持组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12.53个月和19.94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8.16个月和13.62个月,(P均<0.001)。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和卡培他滨方案治疗大肠癌具有明显疗效,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提高总体生存率,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伊立替康 卡培他滨 大肠癌 免疫细胞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生存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宁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金华 王湘宁 +5 位作者 江娜 周胜兰 冯岳湘 刘志平 徐莹 周海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8期2875-2880,共6页
目的:探讨胆宁片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53只,首先随机分为2组,正常饲料组10只、高脂肪饲料组43只.通过高脂饲料喂养的方式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4 wk造模结束后,处死10只正常饲料组和3只高脂饲料组... 目的:探讨胆宁片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53只,首先随机分为2组,正常饲料组10只、高脂肪饲料组43只.通过高脂饲料喂养的方式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4 wk造模结束后,处死10只正常饲料组和3只高脂饲料组大鼠,观察模型复制情况.确定模型复制成功后,将剩余高脂肪饲料组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胆宁片组、绞股蓝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生理盐水、胆宁片及各组对应的药物.连续给药4 wk后处死各组大鼠,HE染色法观察病理变化,生化法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ELISA法测定肝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 factor a,TNF-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含量,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的含量.结果: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各组大鼠肝脏病理学改变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的血脂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各治疗组肝组织TNF-a、TGF-β1含量下降(P<0.01)、S D H含量升高(P<0.0 1).胆宁片在降低TNF-a、TGF-β1含量、提高SDH方面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但优于绞股蓝组(P<0.05).结论:胆宁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宁片 非酒精性脂肪肝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并冠心病患者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蔡志芳 孙蓉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7期1341-1342,共2页
目的观察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血清肌钙蛋白(Tn I)、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血气分析、肺功能(FEV1)多项相关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48例慢阻... 目的观察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血清肌钙蛋白(Tn I)、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血气分析、肺功能(FEV1)多项相关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48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并冠心病患者及50例单纯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测定血浆D-D、Fbg、Tn I、NT-Pro BNP值。对两组患者均测定血气分析及FEV1值。结果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并冠心病患者的D-D、Fbg、Tn I、NT-Pro BNP较单纯慢阻肺急性发作期者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浆Fbg、Tn I、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呈负相关(r=-0.236,r=-0.387,P<0.05),与动脉血氧分压呈正相关(r=0.283,r=0.395,P<0.05),与FEV1呈负相关(r=-0.427,r=-0.461,P<0.01)。血浆D-D、NT-Pro BNP值与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FEV1值无相关性。结论血浆D-D、Fbg、Tn I、BNP、血气分析值的测定为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并冠心病的诊治、预防及预后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冠心病患者 急性发作期 临床研究 NT-PROBNP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血清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