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天惠之新型生物源农药
1
《湖北植保》 2010年第6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生物源农药 香豆素类化合物 蛇床子素 武汉 有效成分 伞形科植物 草莓白粉病 南瓜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素粉剂对主要储粮害虫的生物活性测定 被引量:7
2
作者 林开春 黄昌华 +2 位作者 杨长举 张国安 肖凤平 《湖北植保》 2006年第3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储粮害虫 蛇床子素 生物活性测定 粉剂 植物性杀虫剂 有限公司 生物工程 防治效果 农业害虫 效果显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提取物对几种储粮害虫的驱避和触杀效应 被引量:22
3
作者 姚英娟 薛东 +4 位作者 杨长举 谢令德 舒在习 韩波 林开春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3-656,共4页
研究蛇床子(Cnidium monnieri(L.)Cuss.)4种溶剂无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物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Fabricius)、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L.)3种储粮害虫的驱避作用... 研究蛇床子(Cnidium monnieri(L.)Cuss.)4种溶剂无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物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Fabricius)、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L.)3种储粮害虫的驱避作用和触杀作用。结果表明:蛇床子4种溶剂的提取物对3种试虫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和触杀作用,60 h的平均驱避等级最高达到Ⅴ级,对3种试虫的触杀死亡率最高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提取物 玉米象 谷蠹 锯谷盗 触杀作用 驱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4
4
作者 唐娟 张毅 +1 位作者 李雷雷 林开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1-354,共4页
地衣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中较具应用潜力的菌种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地衣芽孢杆菌各方面应用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对地衣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防治、饲料加工、医药开发、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植物病害防治 饲料加工 医药研究 环境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杀菌素生产菌株发酵配方及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2
5
作者 代鹏 徐雪莲 +2 位作者 贺玉平 戴经元 林开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5-248,共4页
以多杀菌素产生菌C121菌株为试验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基的研究,探索不同碳源、氮源对多杀菌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经L18(37)正交筛选试验,最终筛选到一个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用菌株C121进行摇瓶发酵条件试验的结果表明:当500 mL三角瓶中装... 以多杀菌素产生菌C121菌株为试验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基的研究,探索不同碳源、氮源对多杀菌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经L18(37)正交筛选试验,最终筛选到一个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用菌株C121进行摇瓶发酵条件试验的结果表明:当500 mL三角瓶中装料40 mL,消前pH 7.0,转速为210 r/min,温度为30℃时是最佳发酵条件,其发酵效价达到586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菌素 培养基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素乳油对玉米象的防效及毒力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邱艳 宋旭红 +5 位作者 薛东 杨长举 林开春 韩波 谢令德 舒在习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80,共2页
用2%蛇床子素乳油对玉米象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处理72 h后,蛇床子素乳油对玉米象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5.348 6 mg.kg-1,其防治效果较好。
关键词 蛇床子素乳油 玉米象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杀菌素生产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12
7
作者 代鹏 徐雪莲 +3 位作者 贺玉平 戴经元 林开春 黄俊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67-70,共4页
对多杀菌素产生菌n-23-107的孢子采用逐步诱变的方式,先进行超声波处理,再用紫外线、氮离子注入、60Co-γ射线等进行物理诱变,分别以不同诱变处理的正变菌株作出发菌株,获得了高产菌株C121,其发酵效价达到460μg/mL,是出发菌株效价的171%。
关键词 多杀菌素 刺糖菌素多孢菌 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素对植物病原菌抑制效果的测定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昌华 杨天武 +1 位作者 肖凤平 林开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8-260,共3页
采用含毒介质法和牛津杯法测定了蛇床子素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和7种病原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浓度在400-800μg/mL,时,蛇床子素对8种病原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纹枯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佳,抑制率在95%-... 采用含毒介质法和牛津杯法测定了蛇床子素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和7种病原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浓度在400-800μg/mL,时,蛇床子素对8种病原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纹枯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佳,抑制率在95%-100%,其EC50分别为37.71μg/mL和47.06 μg/mL,但对蕃茄叶霉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抑制作用较差;蛇床子素对7种病原细菌抑制作用最强的是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和甜豌豆带化病菌,浓度在1 000 μg/mL时,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7 mm和36 mm,但对兰花褐腐病菌抑制力很低,只有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植物病原菌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仓库贮藏品中辣根素残留降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华 王朝军 +3 位作者 曾水云 张国安 邹大庆 林开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3-166,共4页
建立辣根素在几种仓库贮藏品中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残留分析方法。以二氯甲烷为提取溶剂,毛细管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仪(FID)进行测定。当各样品中辣根素的添加量为1、5、25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70.6%~92.3%、相对标准偏差为3.6%~9.3%... 建立辣根素在几种仓库贮藏品中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残留分析方法。以二氯甲烷为提取溶剂,毛细管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仪(FID)进行测定。当各样品中辣根素的添加量为1、5、25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70.6%~92.3%、相对标准偏差为3.6%~9.3%,辣根素在各样品中的最低检出量低于0.1mg/kg。辣根素在贮藏品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半衰期为28~75d,其降解过程主要是酶解、水解、光解;当辣根素施用质量浓度为25mg/L或者100mg/L时,贮藏112d后的水稻种子、小麦种子、大米、烟草、红枣、木耳的辣根素残留量分别为11.8、150.7,2.8、77.5,3.3、8.2,5.6、189.2,3.6、26.9,1.2、10.2mg/kg。质量分数20%辣根素油剂用于熏蒸仓库害虫防治的建议使用质量浓度为25mg/L,熏蒸后的安全间隔期为1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基异硫氰酸酯 熏蒸 残留分析 降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杀虫剂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概况和展望 被引量:4
10
作者 延静 谢令德 +4 位作者 徐广文 韩波 林开春 庞和诚 黄雄伟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33-37,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植物杀虫剂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概况,并对其未来研究开发方向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植物杀虫剂 储粮害虫 防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检疫性储粮豆象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喻梅 谢令德 +4 位作者 徐广文 庞和诚 黄雄伟 韩波 林开春 《粮食储藏》 2006年第6期9-12,共4页
近年来,在进口货物上截获到很多的豆象,防治困难。本文介绍了菜豆象、巴西豆象、灰豆象、鹰嘴豆象、四纹豆象、绿豆象等几种检疫性豆象防治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豆象 检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杀虫剂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概况和展望 被引量:2
12
作者 延静 谢令德 +4 位作者 徐广文 韩波 林开春 黄雄伟 庞和诚 《粮食储藏》 2007年第4期7-10,共4页
介绍了近年来植物杀虫剂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概况,并对其未来研究开发方向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植物杀虫剂 储粮害虫 防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素乳油对谷蠹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宋旭红 邱艳 +5 位作者 杨长举 薛东 韩波 林开春 谢令德 舒在习 《湖北植保》 2006年第5期33-34,共2页
采用粮食拌药法,研究了2%蛇床子素乳油母液对谷蠹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蛇床子素乳油母液对谷蠹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2%的蛇床子素乳油母液母液处理谷蠹96h后的LC50仅为1.7381mg/kg。
关键词 蛇床子素 谷蠹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粪链球菌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夏昕 肖凤平 +3 位作者 谢守珍 张水平 程林中 肖运才 《养殖与饲料》 2009年第4期69-70,共2页
选取104只1日龄三黄鸡,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饲料添加组、垫料组、101产品组、对照组,每组26只。粪链球菌添加组:饲料有效菌含量为400万/g;粪链球菌垫料组:饲喂未添加任何产品的饲料,垫料有效菌含量为600万/g;101产品(植物提取物)组:每1k... 选取104只1日龄三黄鸡,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饲料添加组、垫料组、101产品组、对照组,每组26只。粪链球菌添加组:饲料有效菌含量为400万/g;粪链球菌垫料组:饲喂未添加任何产品的饲料,垫料有效菌含量为600万/g;101产品(植物提取物)组:每1kg配合饲料添加6g;对照组,饲料未添加任何产品。40d试验结果如下:粪链球菌添加组、粪链球菌垫料组、101产品(植物提取物)组、对照组日增重分别为27.275g、26.3g、25.975g和25.2g;料肉比分别为:1.974、2.048、2.073和2.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粪链球菌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链球菌在饲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继宏 吴桂时 韩波 《渔业致富指南》 2005年第2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粪链球菌 饲料行业 应用 微生物青贮接种剂 养殖动物 微生物制剂 微生态平衡 B族维生素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重要水果采后病害拮抗细菌的筛选与初步鉴定
16
作者 代鹏 徐雪莲 林开春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62,共4页
从山东、安徽、湖北等6地采集土样40份,分离得到903株非病原性细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对草莓灰霉Botrytis cinerea、柑桔绿霉Penicillium digitatum等5种水果常见采后病害菌株均有明显抑菌活性的40个菌株。室内果蔬贮藏保鲜试验表... 从山东、安徽、湖北等6地采集土样40份,分离得到903株非病原性细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对草莓灰霉Botrytis cinerea、柑桔绿霉Penicillium digitatum等5种水果常见采后病害菌株均有明显抑菌活性的40个菌株。室内果蔬贮藏保鲜试验表明,TL-2、TL-6、TL-8菌株的菌含量达到1×107cfu/mL时,均表现出较好的贮藏保鲜效果。经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表现最好的两株拮抗菌TL-2和TL-6菌株的分类地位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细菌 果蔬贮藏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霉素Ⅱ号组分生产菌株的选育
17
作者 裴朝玉 张彩文 +2 位作者 贺玉平 万中义 林开春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67-68,72,共3页
神农霉素Ⅱ号组分产生菌Z009经紫外线和微波诱变处理,得到D-81菌株,其摇瓶效价是出发菌株Z009的3.46倍.经菌种稳定性检测,D-81菌株遗传稳定性较好.
关键词 神农霉素Ⅱ号组分 紫外线 微波 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醋酸乙酯提取物防治橡胶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开春 黄昌华 +1 位作者 杨天武 韦维 《湖北植保》 2005年第3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蛇床子醋酸乙酯提取物 防治 橡胶 白粉病 田间药效试验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霉素Ⅱ号组分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19
作者 裴朝玉 方国波 +2 位作者 谢红 杨秀 林开春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71-72,75,共3页
对神农霉素Ⅱ号组分进行了HPLC定量分析方法、溶剂提取效率及HPLC法与生物法测定结果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水饱和正丁醇一次提取效率较高,为86.03%.用HPLC法分析时,标准品的浓度在21.2~846.0μg/mL内分析结果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 对神农霉素Ⅱ号组分进行了HPLC定量分析方法、溶剂提取效率及HPLC法与生物法测定结果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水饱和正丁醇一次提取效率较高,为86.03%.用HPLC法分析时,标准品的浓度在21.2~846.0μg/mL内分析结果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相对标准偏差、回收率分别为0.9995,0.1080%,97.60%~100.23%.HPLC法与生物法测定结果相关系数为0.9603,表明生物法和HPLC法测定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霉素Ⅱ号组分 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 提取效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L3发酵培养基的响应面法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国纬 陆彬 +2 位作者 周义彬 夏海洋 林开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52-1855,共4页
地衣芽孢杆菌L3对镰刀菌、核盘菌等显示出强的抑菌活性,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确定了碳源、豆饼粉和K2HPO4等显著影响芽孢形成和菌体数量的因素。通过最陡爬坡路径试验、综合中... 地衣芽孢杆菌L3对镰刀菌、核盘菌等显示出强的抑菌活性,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确定了碳源、豆饼粉和K2HPO4等显著影响芽孢形成和菌体数量的因素。通过最陡爬坡路径试验、综合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得出最优培养基组成为豆饼粉8.0g·L-1、K2HPO42.00g·L-1,碳源32.2g·L-1,MgSO40.5g·L-1,酵母膏2.5g·L-1,地衣芽孢杆菌L3的活菌体数目可以达到100.20×108CFU·mL-1,比初始培养基提高近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L3 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